2023年中考地理三轮解答题专项突破训练——等高线地形图(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年中考地理三轮解答题专项突破训练——等高线地形图(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6-10 15:16: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年中考地理三轮解答题专项突破训练
【等高线地形图】
1.自然地理等值线图是认识自然地理特征的重要载体。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乙两个村庄的相对高度为__________米,若甲、乙两村庄图上直线距离为3厘米,则实地距离为__________千米。
(2)左图中虚线范围表示的地形类型是___________;右图中徒步路线所在的地形部位与左图中A、B、C、D四地的___________地相符。
(3)丁处和丙处河流流量更大的是_______________处;如果将河水引到乙村,线路①和线路②更合理的是_________,说明理由___________。
2.读我国南方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区域地形类型以____为主;④处的地形部位是____。
(2)古寺的海拔约为____米。
(3)坪上村与③处相比,坡度较缓的是____,判断的理由是____。
(4)若仅考虑地形因素,从①②两处引水至坪上村,最适合的是____处。理由为____。
3.某学校组织学生去下图所示地区进行野外考察研学活动,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海拔最高不超过____米,该地地形类型以____为主。
(2)图中河流乙河段的流向为( )
A.自东向西 B.自西向东 C.自南向北 D.自北向南
(3)量得A、B两地的图上距离为2厘米,实地距离是____千米。
(4)丙河段所在的山体部位是____,这里适合进行惊险刺激的漂流活动,理由是____。
(5)在等高线图中,A、B两地山体部位名称分别是:A____,B____。如果在上述两地中选择一处开展攀岩活动,选择在____地比较合适。
(6)沿①、②两条路线登山,较省力的是____,原因是____。
4.大容山森林公园是国家级森林公园,位于北流市境内,是度假旅游的好地方。主峰莲花顶海拔1275.6米,为桂东南第一峰。读“大容山某部位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1)写出下列字母所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
A:______;D:______。
(2)B点的海拔是______米,B点与C点的相对高度是______米。
(3)甲村位于乙村的______方向。拟在甲乙两村之间修筑公路,则路线P和路线Q中,最合适的是路线______,原因是______。
(4)在A、B、C、D四地中,最适合攀爬的是______;适合发展成农田的是______;最适合植树造林的是______。
5.某中学组织学生开展秋游活动,让我们结合“当地的等高线地形图(下图)”,和同学们一起参加野游活动吧。
下图为甲村等高线地形图。同学们设计了三个秋游活动方案:从甲村出发,方案1:攀登山峰,锻炼体质。方案2:观赏瀑布,感受自然。方案3:游览民俗村,体验文化。
(1)方案1对应图中路线_______(选填a、b、c),这条路线主要沿________(山体部位)前进。
(2)方案2的同学们在沿河行走过程中,看到该河流流向___________。
(3)三个方案中,你建议体力欠佳的同学选择方案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
(4)图中①和②两山峰,海拔较高的是_______,它的海拔取值范围_______米。
6.读图,回答问题。
(1)写出山体相应地形部位的名称:
A_______;B_______;甲虚线______;乙虚线______。
(2)为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某学校组织学生登山活动,设定的登山路线为①和②,若仅考虑坡度,则相对较容易登山路线是_______。
(3)如果图中甲、乙两条虚线中有一条表示小河,该小河应位于_______处(填“甲”或“乙”)。
(4)C、D两点的海拔为_______米。
7.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各题
(1)判断图中地形部位:
甲处是________,CD 所在的区域表示________
A.山谷 B.陡崖 C.山脊 D.山顶(从四个选项中选出正确答案填在横线处)
(2)图中A 点的海拔是________米,它与 B 点的相对高度为________米。
(3)小河所处地形的部位是________。
(4)沿AB 线路爬到山顶和沿CD 线路爬到山顶,更容易爬上去的线路是________;判断理由是:该处的等高线________(稀疏或密集),坡度较________(陡或缓)。
试卷第4页,共4页
参考答案
1.(1) 100—200米 15
(2) 盆地 A
(3) 丙 ① ①线路水是从高往地处流
2.(1) 山地 陡崖
(2)700
(3) 坪上村 坪上村等高线稀疏
(4) ① ①处海拔高,可实现水的自流。
3.(1) 700 山地
(2)D
(3)10
(4) 山谷 等高线较密集,河流流速较快
(5) 山顶 陡崖 B
(6) ② 等高线较稀疏,坡度较缓
4.(1) 山顶 陡崖
(2) 1000 800
(3) 正东 Q 路线Q坡度平缓,地形平坦,易于修建公路;而路线P经过陡崖,地势陡峭,不易于施工
(4) D C B
5.(1) a 山脊
(2)自西北向东南流
(3) 方案3 3的路线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
(4) ① 700-800
6.(1) 山顶 陡崖 山谷 山脊
(2)②
(3)甲
(4)100
7.(1) B C
(2) 300 300
(3)山谷
(4) CD 稀疏 缓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