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语文复习第二部分 基础题组专练第五组 课件(共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年中考语文复习第二部分 基础题组专练第五组 课件(共2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9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6-10 18:37: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第二部分 基础题组专练
第五组
一、积累运用(20分)  
1.默写古诗文。(共10分。答对一句得1分,满分不超过10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2)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渡远荆门外
来从楚国游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3)此中有真意,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其五)》]
(4)白头搔更短,____________。(杜甫《春望》)
(5)晓雾将歇,__________;夕日欲颓,____________。(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欲辨已忘言
浑欲不胜簪
猿鸟乱鸣
沉鳞竞跃
(6)徜徉在经典诗文的画廊中,处处能体会到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追求。美在山水:
①“___________,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描写了泰山的高大、神奇、秀美;美在四季:②“每至晴初霜旦,___________”(郦道元《三峡》)描写了秋天的萧瑟和凄清。
造化钟神秀
林寒涧肃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kuì tuì(    ),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
(2)大开着门窗让空气流通,以便继续工作,而不至于因烟zhì xī(    )。
(3)皮肤cáng wū nà gòu(      ),缺少光泽,就像用枝条扎成的村舍外墙那样粗糙。
(4)还没等观众从yǎn huā liáo luàn
(      )中反应过来,她已经展开身体,像轻盈的、笔直的箭,“哧”地插进碧波之中。
溃退
窒息
藏污纳垢
眼花缭乱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是(  )(3分)
A.成功人生里的七种境界:百折不挠、聚气生财、包容接纳、以柔克刚、能屈能伸、周济天下、功成身退。
B. 挫折有时候也是磨砺意志的宝刀,我们的老祖宗归有光八次落第,于是有了《项脊轩志》这样的隽永文章;英国的大将军威灵顿七败七战,于是有了永垂千古的美名。
D
【解析】D. “无动于衷”指心里一点儿也没有触动,指对应该关心、注意的事情毫不关心,置之不理。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C. 办公桌后的他正襟危坐,满脸严肃。
D. 丁俊晖在比分落后的情况下,无动于衷,镇定自若,最后赢得了比赛。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樊锦诗奉献大漠近40年,打造了“数字敦煌”等重要文物研究和保护。(在句末加上“虚拟工程”)
B.我国科学家描绘出大豆最全基因图谱,此成果可以更好地提升分子育种方向。(把“方向”改为“水平”)
D
C.大数据的生成有其内在规律,只有深刻掌握并认识这些规律,才能提高科学运用大数据的能力。(把“掌握”和“认识”的位置对调)
D.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并逐步从高速增长迈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在“新常态”后加上“模式”)
【解析】D. 句式杂糅,应删去“迈”或“转型”。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10分)
鱼我所欲也
《孟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
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5.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3分)
(1)故不为苟得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蹴尔而与之 __________
(3)乡为身死而不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
踩踏。
同“向”,先前、从前。
6.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死亡也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所以祸患也有不躲避的时候。
7.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本文开篇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以鱼和熊掌为喻,论述了人生的选择应以“义”为重,必要时要“舍生而取义”,同时批判了那些见利忘义的人。
B. “乡为”和“今为”的排比句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强调了人不能失其本心,论证了“舍生取义”的观点。
C
【解析】C. 由原文第1段可知,“舍生取义”者的表现应该是“不为苟得”和“患有所不辟”。
C. 面对生死抉择的时候,那些“舍生取义”者的表现是“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D. 本文从怎样对待生与死、义与利的角度,阐述了孟子的主张:在生与义不可兼得的情况下,要“舍生取义”。
三、议论文阅读(10分)
书法要有“丈夫气”
朱中原
  ①梁启超在《书法指导》中曾提到,学书法,不宜从赵孟頫、董其昌一派入手,不是不好,只是不容易学,易导致笔力软弱,无“丈夫气”。梁启超这番基于书法气质所下之论断颇有见地。“丈夫气”固然不是书法所有之必须,却是值得提倡的一种精神气质。
  ②何为“丈夫气”?即是有大丈夫的气概。孟子有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丈夫气”,即是有使命、有责任、有担当、有毅力、不忸怩、不矫饰。书法的“丈夫气”,则是融书卷气、金石气、士大夫气、雄健气于一体的阳刚博大的精神气质,是书法雄健、雄强之气的一种拟人化表达。这其中,书卷气尤为重要,没有书卷气的“丈夫气”,常是一种狂怪之气、粗鄙之气和莽夫之气,去书法之本质远矣。“丈夫气”是书法的大格局、大气象、大境界的精神表征,不是逞强使气、矫揉造作,也不是粗鄙狂怪、哗众取宠。
  ③客观来讲,书法之美并无优劣之分,有阳刚雄强之美,也有阴柔妍媚之美。阳刚雄强,好比黄钟大吕、金鼓雷鸣,是一种壮美;阴柔妍媚,好比江南小调、丝竹管弦,是一种优美。这是艺术之美的两极。然而,阴柔妍媚之美虽是书法的一种气质,当代书法艺术却不能仅停留于此,因为一个伟大时代的书风,绝不能缺少昂扬的精神气度。
  …………
  ④汉代之后,从曹魏到北周,书法艺术几乎都表现为一种阳刚伟岸之象,可谓“丈夫气”十足。东晋时帖学已经完善成熟,书风则为之一变,开启了南朝风雅。帖派书风追求的是一种飘逸之美、潇洒之美、妍媚之美,容易产生浮浅平滑、飘浮空怯等弊病,其雄豪之气逊于汉魏。到唐朝,唐人重英豪,雄强阳刚的书风重新被崇尚。
  ⑤到了清代,碑学开始兴盛,碑派书风追求的是一种质朴之美、刚健之美、雄强豪放之美。碑学的拙朴、倔强、瘦硬特点,促生了金石书风。但碑学书风厚重的结体容易失之荒率粗糙、狂肆怪野,为了克服碑学书风的弊端,有人提出了碑帖结合的方法。碑学可以救帖学妍媚之弊,然亦需以帖学之妍雅救碑学粗鄙之弊。
  ⑥书法审美总是在一种正反结合的历史轨迹中前行,但不论如何发展,书法的“丈夫气”都极其重要。每个时代的精神面貌都体现在这一时代的主流书风之中。当今时代是一个社会变革的伟大时代,需要一种大丈夫的担当精神,尤应倡导与时代精神相符的阳刚大气的书风。
(有删改)
8.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文章第②段中引用孟子对“大丈夫”的阐释来引出书法“丈夫气”的内涵。
B. 第③段运用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生动形象,又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书法壮美和优美的区别。
C. 东晋时帖学已经完善成熟,帖派书风追求飘逸之美,而其雄豪之气亦超越了汉简书法。
C
D. 文章论述了时代精神与主流书风的关系,指出当今书法尤其需要“丈夫气”。
【解析】C. 与原文第④段“其雄豪之气逊于汉魏”的表述不相符。
9. 第①段在文中有何作用?简要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借梁启超在《书法指导》中的话指出书法学习易无“丈夫气”的原因,作为论据从反面引论,引出“书法要有‘丈夫气’”的论点。也起到吸引读者的作用,增强了论述的趣味性。
10. 根据提供的材料,结合第④段画线句子,说说颜真卿书法的“丈夫气”体现在哪里。(4分)
材料一
材料二
  颜真卿七十五岁以身殉国,以义烈名于时。欧阳修言:“余谓鲁公(颜真卿)书如忠臣烈士,道德君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唐代书法家颜真卿的碑文《东方朔画像赞》,结构方正茂密,笔力雄浑遒劲、字体博大健硕,有雄强阳刚之气;融入了颜真卿刚正不阿的个性和忠臣义烈的精神气质,极具“丈夫气”;体现了大唐盛世豪迈恢宏、崇敬英豪的时代气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