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秋高中物理必修一(新人教版):第三章第1节 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2014年秋高中物理必修一(新人教版):第三章第1节 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4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4-10-01 16:45: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1张PPT。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学习目标:
1.知道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使物体产生形变或使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用力的图示表达力的三要素.
2.了解重力的产生;理解重力的三要素.
3.能测量重力的大小,确定重力的方向.第1节重点
1.明确力的概念及相互性。
2.会用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来表示力。
3.知道重力产生的原因,知道重心的概念。
难点
1.力的相互性的理解。
2.了解重力的产生原因。
3.了解重力的产生原因重点难点一、力和力的图示提出问题1.运动员踢球、守门员接球、运动员用头顶球、火箭发射等,球和火箭的速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物体的速度发生了变化,我们说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了,那么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的具体表现有哪些情形?结论:运动员踢球、守门员接球、火箭发射时,物体的速度大小发生了变化,运动员用头顶球时,物体的速度方向发生了变化。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时,可能是物体速度大小的改变,也可能是速度方向的改变,或者是两者都发生改变。提出问题2.用手压海绵、拉橡皮绳或弹簧时,海绵、橡皮绳和弹簧的体积或形状发生了变化。我们把这种变化叫做形变。通过以上实例分析总结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或物体发生形变的原因是什么?一、力和力的图示点拨: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或物体发生形变的原因是其他物体与这个物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在物理学中,把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称做力。3.总结什么叫做力?力的作用效果是怎样的?并举例说明。
点拨: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或使物体发生形变。如:用力推箱子,可以发现箱子开始运动;运动的汽车要停下来,就要刹车;用力拉橡皮绳,橡皮绳就伸长。提出问题一、力和力的图示提出问题一、力和力的图示4.在初中已经学习过力的初步知识,回忆力的测量工具及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和符号是什么?
点拨: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5. 当我们向东拉一个物体和向南拉一个物体时,同样大小的力产生的作用效果一样吗?力是矢量还是标量?这样的物理量以前学过哪些?
点拨:当我们向东拉一个物体和向南拉一个物体时,同样大小的力产生的作用效果不一样;力是矢量;以前学习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等都是矢量。提出问题一、力和力的图示6.我们用力开门时,力的作用点不同,产生的效果相同吗?离转轴越近,用力情况如何变化?要完整表示力的作用效果需要说明力的哪些要素?
点拨:我们用力开门时,力的作用点不同,产生的效果不同;离转轴越近,开门越费力。而且作用点作用在转轴上时,无论多大的力都不能把门打开。因此要完整表示力的作用效果需要说明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7.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叫力的三要素。如何形象地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
点拨:为了形象地表达一个力,可以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有向线段)来表示:
(1)线段是按比例(标度)画出的,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
(2)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3)箭尾(或箭头)表示力的作用点。典型例题例1 卡车对拖车的牵引力F的大小是2 000 N,方向水平向右,作出力F的图示.步骤:选一标度(依题而定其大小):如用1 cm长的线段表示500 N的力.
从力F的作用点O向右画一线段四倍于标度(4 cm),然后画上箭头(图3-1-3)典型例题例2 作出下列力的图示是:(可同时出三个题,全班分三组,每组做一个题,并分别选一个学生在黑板上做)
①物体受250 N的重力.
②用细线拴一个物体,并用400 N的力竖直上提物体.
③水平向左踢足球,用力大小为1 000 N.一、力和力的图示?提出问题一、力和力的图示提出问题9.若只表示物体在某个方向上受到了力,我们应如何去表示?
点拨:只需画出力的示意图,即只画出力的作用点和方向,表示物体在这个方向上受到了力。
说明:(1)力的图示与力的示意图不同。力的示意图是为了分析受力而作,侧重于画准力的方向,带箭头的线段上没有标度,线段的长度只定性表示力的大小。
(2)让学生对照例1、例2作出力的示意图。提出问题二、重力 1.从树上下落的苹果、跳高运动员、飞机投下救援物资等都落向地面,而且运动的速度越来越大,这是什么原因?
点拨:这是因为物体受到重力的作用。
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重力是哪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点拨:重力是地球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总结:重力产生的原因: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二、重力提出问题3.要完整地表示力,需要明确力的三要素,重力的三要素是怎样的?
点拨:大小: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测力计进行测量。物体受到的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即G=mg。其中的g是我们以前所学的自由落体加速度。
方向: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作用点:重力的作用点称为重心。
4.重力的作用点称为重心,说说你对重心的理解,分析均匀细直棒、均匀球体、均匀圆环、 均匀圆柱体的重心的位置。
点拨:重力的作用点称为重心,从效果上看,我们可以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集中在一个点上,这个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均匀细直棒的重心在棒的中点、均匀球体的重心在球心、均匀圆环的重心在圆心、均匀圆柱体的重心在轴线的中点。
二、重力提出问题5.如图所示的不规则薄三角铁的重心位置在哪里?根据你已有的知识说明确定重心位置的方法。
点拨:三角铁的重心我们不容易看出,其重心位置可利用二力平衡知识,采用悬挂法测出。将不规则的物体用细绳悬挂起来,物体受到的拉力和物体的重力平衡,拉力的方向一定是竖直向上,拉力的反向延长线一定通过重心的位置,改变三角铁的悬挂点,用两条直线的交点来确定薄三角铁的重心。典型例题例3 (单选)关于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受重力,空中飞行的子弹不受重力的作用
B.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C.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D.重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触面解析:地球表面附近的一切物体,不论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都受到重力作用,选项A错误;重力是由于地球吸引而产生的力,但它不一定等于地球对物体的引力,选项B错误、选项C正确;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但不一定与接触面垂直,如在斜面上的物体所受重力方向与接触面不垂直,选项D错误。
答案:C典型例题例4 (单选)如图所示,一个空心均匀球壳里面注满水,球的正下方有一小孔,当水由小孔慢慢流出的过程中,空心球壳和水的共同重心将会(  )
A.一直下降
B.一直上升
C.先升高后降低
D.先降低后升高解析:当注满水时,球壳和水的重心均在球心,故它们共同的重心在球心.随着水的流出,球壳的重心虽然仍在球心,但水的重心逐渐下降,开始一段时间内,球壳内剩余的水较多,随着水的重心的下降,球壳和水共同的重心也下降;后一段时间内,球壳内剩余的水较少,随着水的重心的下降,球壳和水共同的重心升高;剩余的水越少,共同重心越靠近球心,最后,水流完时,重心又回到球心,故球壳和水的共同重心将先降低后升高,选项D正确.
答案:D三、四种基本相互作用思考讨论?巩固练习1. (多选)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手压弹簧,手先给弹簧一个作用,弹簧被压缩后再反过来给手一个作用
B.运动员将垒球抛出后,垒球的运动状态仍在变化,垒球仍为受力物体,但施力物体不是运动员
C.施力物体对受力物体施加了力,施力物体本身可能不受力的作用
D.某物体作为一个施力物体,也一定是受力物体BD巩固练习2.(单选)下列关于重心及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一个物体放于水中称量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小于物体在空气中称量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因此,物体在水中时的重力小于在空气中的重力
B.据G=mg可知,两个物体相比较,质量较大的物体的重力一定大
C.物体放于水平面上时,重力的方向垂直于水平面向下,当物体静止于斜面上时,其重力垂直于斜面向下
D.物体的形状改变后,其重心位置往往改变巩固练习3. .(单选)一个重20 N的物体沿斜面下滑,关于该物体重力的图示,下列所示的四个图中正确的是(  )
A布置作业
完成[课时学案]中交流讨论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