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慈母情深 第二课时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8慈母情深 第二课时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6-11 12:57:25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主题 聚焦场景.关注细节.感悟深情
教师 课题 18.慈母情深 班级
学习内容分析
教材分析 《慈母情深》是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 本单元主题为“舐犊情深”,语文要素是“体会作者描写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围绕“舐犊情深”这一主题,本单元编排了两篇精读课文和一篇略读课文。本单元的课文对故事中的场景、人物言行举止中的细节都有具体的描述,学生通过聚焦场景,关注细节,可以更深入地把握内容,更细致地体会蕴含在其中的人物情感。 《慈母情深》一课讲述了“我”的母亲在家境极端贫困的情况下,毫不犹豫地给“我”买《青年近卫军》的事,体现了母亲对子女无私的爱,也表达了“我”对母亲的爱和感激。课文写了“进工厂找母亲”和“母亲给钱买书”两个场景。在进工厂找母亲的过程中,作者对母亲的工作场景进行了详尽的描述。他从发现母亲到最终确认是自己母亲时的心情从最开始的不敢相信,到辨认后的震惊、心疼。在“母亲给钱买书”的场景中,母子之间的对话非常短促,一方面因为母亲工作紧迫,另一方面时因为“我”向母亲要钱时内心充满了愧疚,几乎说不出话来。“母亲掏钱”完“母亲立刻投入工作”这一处细节体现了母亲挣钱的不易。这些细节也是促使作者最终“鼻子一酸”的原因。 文中反复出现了词语,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如:第7自然段出现的七八十台破缝纫机、七八十个女人、七八十只灯泡,“七八十”这个词语的反复使用,勾勒出小工厂拥挤、闷热、嘈杂的环境。对母亲转过身来时的描写将一连串动作分解、细化,像慢镜头一样出现、聚焦,虽然是短短的一瞬间,画面却十分清晰、刻骨铭心,表达了“我”看到劳碌的母亲转过身来时的惊讶、酸楚。同样,母亲给“我”钱后的几个动作,连续用了几个“立刻”,表明母亲工作的动作快、节奏快,写出了母亲不辞辛苦、争分夺秒工作的状态。
学科核心素养分析 本节课要落实“语言运用”、“思维能力”两个核心素养,涉及“审美创造”、“文化自信”两个核心素养。 1.通过学习文中的场景描写,学会抓住其中的细节描写来体会“慈母情深”,通过体会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七八十、我的母亲、立刻” 的表达效果。引导学生在语言情境中有效交流沟通,感受语言文字的丰富内涵,体会文字间透露的情感。 2.教师引导学生在本课学习过程中联想想象、分析比较、归纳判断,主要包括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 3.引导学生通过感受、理解、欣赏梁晓声作品《慈母情深》,感受到汉字之美,具有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感受母亲儿子之间的美好亲情,获得审美经验。通过能联系生活实际,写出自己“鼻子一酸”的经历,引导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和亲人之间的美好情感。 4.在传统文化中,弘扬母爱文化、孝悌文化多。中国有着悠久的母教传统,历来重视母亲对子女的养育作用。本文的学习有利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
新课标 目标表述 新课标目标表述:(第三学段) 【阅读与鉴赏】 1.熟练地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3.阅读叙述性作品,了解事情梗概,能简单描述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表达与交流】 1.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恰当。 2.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教学目标 总目标: 1.认识“魄、抑”等10个生字,会写“辞、抑”等15个字,会写“长篇、连续”等20个词语。 2.默读课文,品味描写的场景、细节,体会“慈母情深”。 3.体会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的表达效果。 4.能联系生活实际,写出自己“鼻子一酸”的经历。 5.拓展阅读《云上——与母亲的99件事》选段,建立联接,体会其表达感情的相似之处,进一步与课文作者产生共鸣。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认识“魄、抑”等10个生字,会写“辞、抑”等15个字,会写“长篇、连续”等20个词语。 2.默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3.理解“场景描写”的含义,并能找出文中的场景描写。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本课时) 1.学习文中的场景描写,学会抓住其中的细节描写来体会“慈母情深”。 2.体会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七八十、我的母亲、立刻” 的表达效果。 3.能联系生活实际,写出自己“鼻子一酸”的经历。 第三课时教学目标 拓展阅读《云上——与母亲的99件事》选段,建立联接,体会其表达感情的相似之处,进一步与课文作者产生共鸣。
教学重、 难点 重点: 学习文中的场景描写,学会抓住其中的细节描写来体会“慈母情深”。 难点: 体会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七八十、我的母亲、立刻” 的表达效果。
学生学情分析
1.五年级的学生虽然已经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和情感体验,但由于故事发生的年代离现在较远,再加上现在的学生生活条件优越,难以体会一本书对文中“我”的意义,现实生活中有些孩子不能体谅父母的辛苦,往往忽略了对生活场景、细节的关注,难以深刻体会作品中人物的情感,需要老师加以引导、点拔,需要老师引领学生走进那个特殊的年代,让学生去感受、倾听人物内心的声音,引导学生对自己眼下的生活进行思考。 2.有了之前学习基础,学生对反复、语言描写并不陌生,因此,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注意反复、语言描写的语句和场景对人物情感的烘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引导学生有所感悟和思考。
教 学 流 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对应目标落实
一、回顾场景,引入新课。 1.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慈母情深》,把握了文章主要内容,初步了解了“场景描写”,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慈母情深”,走进《慈母情深》里的动人场景。 2.学生齐读课题。 3.师:那《慈母情深》这篇课文给我们展现了哪些场景呢? 预设:进工厂找母亲 母亲给钱买书 引入新课
二、任务一:发现矛盾,研究原因 1.师:文中有这样一个句子,请你们来读一读。 生读:我想有一本青年近卫军,想得整天失魂落魄。 我如此渴望,后来我真的得到了,我却是这样做的,读。 生读: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 2.师:拿到钱可以买书本应该是快乐的呀,为什么会鼻子一酸呢?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个疑问,走进课文去解读作者内心的世界。 质疑“我”为什么得到了自己想得失魂落魄的书,还鼻子一酸。
三、任务二:聚焦反复,体会反复表情达意的作用,悟艰辛。 师:想一想作者“鼻子一酸”的原因,勾画关键词句并批注。
(一)活动一:抓住环境描写的句子,初识反复,发现语言规律。 课件出示: 空间非常低矮,低矮得使人感到压抑。不足二百平米的厂房,四壁潮湿颓败。七八十台破缝纫机一行行排列着,七八十个都不算年轻的女人忙碌在自己的缝纫机旁。因为光线阴暗,每个女人的头上方都吊着一只灯泡。正是酷暑炎夏,窗不能开,七八十个女人的身体和七八十只灯泡所散发的热量,使我感到犹如身在蒸笼。 发现语言规律——反复。 师:你找到了环境描写,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段落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预设:七八十反复出现了很多次 (二)活动二:启发想象,感受反复的表情达意。 师:“七八十”这个词在这一课反复出现了很多次,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PPT:七八十台破缝纫机一行行排列着 七八十个都不算年轻的女人忙碌在自己的缝纫机旁 七八十个女人的身体散发热量 七八十只灯泡散发热量 七八十台破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 师:母亲的工作环境是怎么样的?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的。 预设1:母亲工作环境狭小,我是从“七八十台破缝纫机一行行排列着、七八十个都不算年轻的女人忙碌在自己的缝纫机旁“感受到的。 师:七八十台破缝纫机和七八十个女人在多大的空间里啊? 生:两百平米。 师:两百平米差不多就是我们的两间教室,联系生活,说说你的感受。 预设:两百平米差不多就是我们的两间教室,在这两间教室里面,居然有七八十台破缝纫机、七八十个女人。多么狭小啊! 预设2:母亲工作环境嘈杂,我是从“七八十台破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感受到的。 出示:七八十台破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 全班读句子。师:读读这个句子。 师: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台缝纫机的声音。静静地聆听,你感受怎么样? 课件播放音频 师:如果将这个声音放大七八十倍呢?这就是作者笔下的“震耳欲聋”。 一起来读一读这个句子。 预设3:母亲工作环境闷热,我是从“ 七八十个女人的身体散发热量、七八十只灯泡散发热量”感受到的。 3.这是一个狭小、嘈杂、闷热的工厂,我们再走进母亲工作的地方,读一读7.9自然段。 4.第一次发现母亲在这样的工厂工作,“我”的心情会是怎样的?(惊讶) 5.是什么原因让母亲在这样的地方日复一日地工作? (母爱,责任) 6.师小结:作者就是通过反复强调了母亲工作环境的恶劣,表达了“我”内心的惊讶。 1.启发想象,感受反复的表情达意,发现语言规律。 2.通过学习环境描写的语句,感受母亲工作环境的恶劣和“我”内心的惊讶。
活动三:紧扣方法悟艰辛 仔细再读文章,看看文章中还有没有这样的反复的表达? 学习第二处反复 课件出示: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双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的眼睛…… 1.这里反复的地方是?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预设:我的母亲连续出现了三次。 王老师这里还有一个句子,自己对比读一读,和上一个句子相 比,你有什么感受?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双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的眼睛…… 背直起来了,转过身来了,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双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 预设:反复强调我的母亲,是一种强烈的抒情,表达了我很吃惊母亲工作的地方是这样的,我对母亲很心疼。 3.除了我的母亲反复了三次以外,这个句子还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我的母亲”放在后面)/那我们看看这三个“我的母亲”的位置呢? 你真会发现,一般情况我们都会这样写,但是文中是这样写的,自己读一读,说说你的感受。PPT出示: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双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的眼睛…… 我的母亲的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褐色的口罩上方,我的母亲那一双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 预设:“我的母亲”放在后面,突出了我的母亲疲惫的形象,表达了“我”对母亲的惊讶和心疼。 3.引读。师:一起读一读。我读黑色的字,你读红色的字。 记忆中母亲的背是挺拔的,现在她那弯曲的背直起来了,生读:我的母亲。 记忆中母亲的脸是红润的,现在是苍老的,转过身过来了,生读:我的母亲。 记忆中母亲的眼睛是明亮的,现在褐色的口罩上,一双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生读:我的母亲的眼睛。 4.小结:你看作者让“我的母亲”反复出现并放在后面,就写出了母亲的艰辛,表达出了我的惊讶和对母亲的心疼。 学习第三处反复 课件出示: 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 1.在这个句子中,反复出现的词语是? 2.把“四个立刻”去掉,自己大声读一读。和原文相比,你有什么感受? 课件出示: 母亲说完,又坐了下去,又弯曲了背,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又陷入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 预设:四个“立刻”连用更能体现出母亲忙碌,争分夺秒,工作紧张。 3.想想“我”看到母亲这样的忙碌,内心会有怎样的触动?(心疼) 4.深情引读:为了“我们”兄妹能吃饱饭,能上得起学,母亲就是这样争分夺秒地操劳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孩子们,让我们带着对母亲的敬佩,对母亲的心疼,再来读一读。 出示: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出去...... 总结:三处反复,写出了母亲的艰辛,表达了“我”内心的惊讶 和心疼。于是,读:读我鼻子一酸....... 通过学习“自己发现母亲”相关句子,从“我的母亲”的反复出现和位置后置中体会母亲的艰辛,感受作者内心的惊讶和心疼。 通过学习 “母亲塞钱给我后,又立刻投入工作时”的句子,从“立刻”的反复使用中体会母亲工作时的忙碌、争分夺秒,感受“我”对母亲的心疼。
四、任务三:聚焦对话,体会母亲对我的支持。 过渡语:令我鼻子一酸的仅仅是母亲的艰辛吗?你还勾画了哪些句子? (一)学习活动一:学习“我和母亲的对话”处的简短的语言描写 课件出示: “你来干什么?” “我……” “有事快说,别耽误妈干活!” “我……要钱……” “要钱干什么?” “买书……” “多少钱?” “一元五角就行……” 师:自己读一读母子的对话,你发现这些对话有什么特点? 预设:短 你真会发现,从妈妈简短的话语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预设:感受到了妈妈的忙碌。 合作读感受母亲的忙碌。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我读妈妈的话,你们读儿子的话,感受妈妈的忙碌。 妈妈的忙碌是为了什么 预设:为了挣钱、为了孩子 我们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母亲为了每月二十七元、每天九毛的收入而忙碌,一元五角的书钱可是她妈妈两天的工资呀。当作者想到这里时,他的心情会怎样? 预设:内疚、懊悔 合作读。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我读母亲的话,你们读儿子的话,读出儿子内心的迟疑和懊悔。 儿子要钱犹豫了,那妈妈呢? 预设:妈妈没有犹豫,她立刻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 你感受到了什么? 预设:感受到妈妈对儿子读书的支持。 (如果学生先分享掏钱或者塞钱,提问:母亲是在什么情况下塞钱和掏钱给我的呢?) 通过学习“我和母亲的对话”,在简短的语言描写中感受妈妈对“我”读书的支持以及“我”内心的内疚和惭愧。
(二)学习活动二:学习第二处对话 文中还有哪里体现了妈妈对儿子的支持? 出示: 旁边一个女人停止踏缝纫机,向母亲探过身,喊:“大姐,别给!没你这么当妈的!供他们吃,供他们穿,供他们上学,还供他们看闲书哇!”接着又对我喊:“你看你妈这是在怎么挣钱?你忍心朝你妈要钱买书哇?” 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里了,大声回答那个女人:“谁叫我们是当妈的呀!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男生读女工人的话,女生读妈妈的话,老师读旁白。 从妈妈和女工人对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预设: 在这么艰难的条件下,母亲还是那么支持孩子看书,感受到了母亲对儿子无私的爱。 我们不仅从语言描写中读出了妈妈的忙碌、妈妈对儿子读书的支持和对儿子的爱,还读出了儿子的懊悔、内疚。以后我们在读书中,简短的语言描写也值得关注。 教师引读。师:母亲如此艰辛,还这么支持“我”读书,于是...... 生读: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出去...... 通过学习“母亲和女人的对话”,在语言描写中感受母亲对我读书的支持。
方法总结 刚刚通过反复、语言描写这些丰富的细节描写,让情感的表达更细腻了。 这节课我们聚焦了场景、关注了细节、感悟到了慈母情深。 方法总结
五、任务四:升华情感 (一)学习活动一:配乐引读 师:我一直想买一本《青年近卫军》,我来到母亲工作的工厂。我发现...... 生读:空间非常低矮,低矮得使人感到压抑。不足二百平米的厂房,四壁潮湿颓败。七八十台破缝纫机一行行排列着,七八十个都不算年轻的女人忙碌在自己的缝纫机旁。因为光线阴暗,每个女人的头上方都吊着一只灯泡。正是酷暑炎夏,窗不能开,七八十个女人的身体和七八十只灯泡所散发的热量,使我感到犹如身在蒸笼。七八十台破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 师:母亲听到我叫她,她...... 生读: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双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的眼睛…… 师:接着我们有了一段简短的对话…… “你来干什么?” “我……” “有事快说,别耽误妈干活!” “我……要钱……” “要钱干什么?” “买书……” “多少钱?” “一元五角就行……” 师:母亲掏钱给我,旁边一个女人停止踏缝纫机,向母亲探过身,喊: “大姐,别给!没你这么当妈的!供他们吃,供他们穿,供他们上学,还供他们看闲书哇!” 接着又对我喊: “你看你妈这是在怎么挣钱?你忍心朝你妈要钱买书哇?” 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里了,大声回答那个女人: “谁叫我们是当妈的呀!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生读: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 通过抒情音乐的播放,引导学生有情感地朗读课文选段。
(二)学习活动二:联系梁晓声的背景资料感受慈母情深 1.师:《慈母情深》的作者是谁?(梁晓声) 2.师:正是这份慈母情深推动作者不断地进步,使他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取得了以下成就。 出示梁晓声的成就。 梁晓声曾创作出版过大量有影响的小说、散文、随笔及影视作品。 2002年,开始任北京语言大学中文系教授。2012年6月,被聘任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2019年7月,获第二届吴承恩长篇目录奖;8月16日,凭借作品《人世间》获得第十届矛盾文学奖。 3.师:2022年收视率创新高的大剧《人世间》就是他的作品。 梁晓声为什么会取得如此的成就,与当年的那个车间和当时的那本书是分不开的,难道只是一本书对它的影响吗?(不!还有妈妈的无私的爱。)所以几十年过去了,当梁晓声站在朗读者的舞台上的时候,他选择朗读这一篇《慈母情深》。不仅仅他在朗读一段故事,更是在讲述他的一段心路历程,为的就是表达对母亲的爱,为的就是感念那一份慈母情深。 4.学生齐读题目。 师:我们带着感情再一起读一读课题 联系梁晓声的背景资料感受母亲和书带给梁晓声的影响,进一步感受母亲对梁晓声读书的支持和爱,从而感受慈母情深。
六、任务五:联系生活实际,写出自己“鼻子一酸”的经历。 这份情深不仅存在于作者和他母亲之间,相信也存在于我们和自己的亲人之间。回顾一下,你有过“鼻子一酸”的经历吗,用上今天所学方法,在任务单上写一写。 运用方法,情感迁移。
七、作业布置 拓展阅读《云上——与母亲的99件事》选段,建立联接,体会其表达感情的相似之处,进一步与课文作者产生共鸣。 拓展阅读《云上——与母亲的99件事》选段,建立联接,体会其表达感情的相似之处,进一步与课文作者产生共鸣。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