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己亥杂诗
古诗三首
己亥杂诗
清 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译文:中国大地要想生气勃勃就需要风雷激荡,这种万马无声的局面实在令人悲哀。我劝天帝能够重新振作精神,不限于一种规格或方式去选用治国的人才。
你们知道1840年的中国发生了什么重要的事情吗?
鸦片战争
1839年,正是鸦片战争的前一年,曾经强盛的大清帝国行将没落。腐朽的清政府对外卑躬屈膝,对内大肆打压,官吏贪污腐败,民不聊生。
龚自珍(1792年—1841年),号定庵。汉族,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晚年居住昆山羽琌山馆,又号羽琌山民。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 著有《定庵文集》,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
龚自珍生活在一个风雨飘摇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产生了这位近代史上启蒙思想家。他意识到封建的闭关锁国政策行不通了。他以其才华,起而议政“医国”,宣传变革,终因“动触时忌”,他于道光十九年己亥辞官南归,在途中写下三百一十五首《己亥杂诗》。这首诗是他在路过镇江时,应道士之请而写的祭神诗。
创作背景
恃
shì
依恃
恃强凌弱
己亥
辛亥
亥
hài
喑
擞
抖擞
齐喑
喑哑
yīn
sǒu
亥
恃
哀
hài
shì
āi
己亥
恃强凌弱
拘束
拘
jū
哀叹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九州:中国。
生气:生气勃勃的局面。
恃:依靠。
万马齐喑:比喻社会政局毫无生气。
究:终究,毕竟。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句意:要是这么大的中国重新朝气蓬勃,靠的是像疾风迅雷般的改革 ;要是这么大的中国重新朝气蓬勃,靠的是像疾风迅雷般的改革 ;
天公:造物主,这里指皇帝
抖擞:振作精神
降:降生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句意:我奉劝皇帝能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守一定规格降下更多的人才。
课文详解
【赏析】 这是一首出色的政治诗。
全诗层次清晰,共分三个层次:
第一层,写了万马齐喑,朝野噤声的死气沉沉的现实社会。
课文详解
第二层,作者指出了要改变这种沉闷,腐朽的观状,就必须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暗喻必须经历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才能使中国变得生机勃勃。
课文详解
第三层,作者认为这样的力量来源于人材,而朝庭所应该做的就是破格荐用人材,只有这样,中国才有希望。
感悟写法
将整首诗完整地读一读,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带着这种感情,再读一读这首诗。
这首诗通过描写当时社会政治死气沉沉的状况,表达了诗人希望社会变革和期待人才辈出的强烈愿望。
这看不见摸不着的情绪,作者通过创造了“万马”“风雷”“天公”这样浩大的意象来表达。这样“创景抒情”的表达方式与我们常见的“借景抒情”“触景生情”既相同又相异,也表现出龚自珍极高的艺术成就。
诗人用奇特的想象表现了他热烈的希望,他期待着优秀杰出人物的涌现,期待着改革大势形成新的“风雷”、新的生机,一扫笼罩九州的沉闷和迟滞的局面,既揭露矛盾、批判现实,更憧憬未来、充满理想。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政治昏暗
呼改革唤
殷切希望
心底呼唤
希望改变现状
期待人才辈出
课文详解
《己亥杂诗》是清代诗人龚自珍创作的一组诗集。己亥为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这一年作者48岁,因厌恶仕途,辞官离京返杭,后因迎接眷属,又往返一次。在往返京杭的途中,共写了315首七绝,总题《己亥杂诗》。
《已亥杂诗》中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
诗人期待着优秀杰出人物的涌现,期待着改革大势形成新的“风雷”、新的生机,一扫笼罩九州的沉闷和迟滞的局面。
拓展延伸
《己亥杂诗》(其五)
【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