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第十七课明朝的灭亡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2018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第十七课明朝的灭亡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9.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4-09 11:16:49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17~2018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第十七课明朝的灭亡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17八上·濮阳开学考)李自成农民军建立大顺政权的时间是(  )
A.1627年 B.1636年 C.1643年 D.1644年
【答案】D
【知识点】李自成起义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大顺是中国历史上由李自成建立的王朝,建立于1644年,以“大顺”为国号,共经历一世,一位皇帝。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知识的能力。本题难度适中。
2.后金政权的建立者是女真族杰出少数民族政治家(  )
A.阿骨打 B.阿保机 C.铁木真 D.努尔哈赤
【答案】D
【知识点】满洲兴起与清兵入关
【解析】【分析】后金政权的建立者是女真族杰出少数民族政治家努尔哈赤。
【点评】考查学生记忆能力,对知识记忆能力应加强。
3.(2017七下·博兴期末)“杀牛羊,备酒菜,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上述是引自《石匮书后集》一书的一段材料,材料中的“闯王”是指(  )
A.陈胜 B.刘邦 C.黄巢 D.李自成
【答案】D
【知识点】李自成起义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材料中的“闯王”是指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D项符合题意;陈胜和刘邦是秦末起义将领;黄巢是唐末农民起义将领。由此分析AB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李自成领导农民起义的知识。本题难度适中。
4.(2017七下·新余期中)明朝中后期,政治日益腐败,其表现不包括(  )
A.皇帝很少过问政事,宦官魏忠贤专权
B.土地高度集中
C.财政匮乏,政府不断加派田赋
D.陕北地区连年灾荒
【答案】D
【知识点】明朝的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明朝中期以后,君主不问政事,导致奸臣把持朝政;在封建社会,土地兼并严重是政治腐败的必然结果和在经济上的集中体现;明中后期土地兼并的剧烈,又加深了政治腐败和社会危机。所以ABD项都是明朝中后期,政治日益腐败的表现。D项 陕北地区连年灾荒发生早明朝末年,不属于这个时期政治腐败的表现,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的是明朝中后期的政治状况的知识。
5.明朝末年,李自成起义军提出的口号是(  )
A.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B.杀人者死
C.均田免粮 D.起兵为百姓
【答案】C
【知识点】朱元璋强化皇权
【解析】【分析】均田免粮是李自成起义军提出的口号 ,选C。
【点评】考查李自成起义军提出的口号
6.他从小喜读《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书;长大后,他足智多谋,武艺超群。他经过三十多年的征战,完成了统一女真各部的事业。他是(  )
A.铁木真 B.阿保机 C.努尔哈赤 D.皇太极
【答案】C
【知识点】满洲兴起与清兵入关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统一女真各部”。铁木真统一蒙古。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皇太极建立清,故本题选C。
7.(2017七下·桥东期末)“军机处一日日程: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这实质上反映了(  )
A.皇帝的辛劳 B.君权的强化 C.地方的无权 D.仪式的完善
【答案】B
【知识点】军机处的设立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我国清朝时期君权加强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清朝时,为加强君主专制,雍正帝设立军机处,它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题文材料“军机处一日日程”这实质上反映了君权的强化,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我国清朝时期君权加强的准确识记。
8.(2017七下·临沭期末)这一机构的办事特点是“勤、速、密”,且“只供传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决策权同皇帝控制。该机构是(  )
A.锦衣卫 B.军机处 C.中书省 D.六部
【答案】B
【知识点】军机处的设立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只供传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是清代史学家赵翼对军机大臣职责的描述,表明军机大臣只是传达抄写皇帝的旨意。“勤、速、密”说的是军机处办事效率高,保密严格。“决策权同皇帝控制”说明该机构的决策者是皇帝。A项锦衣卫是明朝用于监察百官的特务机构。B项军机处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重要中枢机构,军政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C项中书省为元朝中央行政机构,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下设六部。D项六部分管各项政务,明朝六部权力提升,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清朝军机处的知识。本题难度适中。
9.(2017七下·桥东期末)龚自珍的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意思是说,当时的思想界陷入沉闷气氛中。你知道出现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A.闭关锁国的政策 B.八股取士与文字狱
C.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立 D.军机处的设立
【答案】B
【知识点】科举考试的变化;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明清君主集权的强化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开始显现消极意义的八股取士再加上残酷的文字狱,使知识分子再也不敢表露独立的思想观点,当时的思想界空前沉闷。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明清君主集权的强化相关知识。
10.(2017七下·兴化期末)清朝前期,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祖国版图基本奠定。清朝的建立者是(  )
A.杨坚 B.李世民 C.赵匡胤 D.皇太极
【答案】D
【知识点】满洲兴起与清兵入关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清朝的建立。依据所学知识可知,A项杨坚是隋朝的建立者;B项李世民是唐朝的皇帝;C项赵匡胤是宋朝的建立者;D项皇太极是清朝的建立者。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清朝的建立。本题难度适中。
11.(2017七下·临沭期末)明朝是继汉唐之后黄金时期。明代无汉之外戚、唐之藩镇、宋之岁币,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而明朝灭亡的标志是(  )
A.明末农民起义爆发 B.李自成率军攻占北京
C.吴三桂引清军入关 D.清朝统治者迁都北京
【答案】B
【知识点】李自成起义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A项明末农民起义爆发,反抗朝廷统治,不会立刻将明王朝灭亡。B项1644年农民起义的主力,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攻占北京,明末皇帝崇祯在煤山自缢,明朝统治被推翻。C项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是在明朝灭亡后,明军将领吴三桂降清,引清兵入关。D项是在吴三桂引清军入关,战胜李自成的军队,清朝统治者进入北京。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明朝灭亡的知识。本题难度适中。
二、综合题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在清朝残酷的文化压迫下,中华文化受到严重的摧残。雍正十一年(1733年),清政府下诏征举士人,想学康熙重开博学鸿儒科,谁知响应廖廖,只得作罢。人才凋零,文治废弛,以至于此,其消极影响于此可见。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图一是清政府哪一机构的办公用房?在该机构中,大臣的职责是什么
(2)你如何看待材料一中图一所示机构的设立?
(3)材料一中的两种不同的建筑体现了大臣和皇帝怎样的地位?说明了什么?
(4)材料二中清朝实行了什么政策使中华文化受到严重的摧残?这一政策有着怎样的消极影响?
【答案】(1)军机处。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皇帝的旨意,然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去执行。
(2)观点一:军机处可以使君主集中大权,从而快速下达命令,避免大臣办事效率低下。
观点二:军机大臣什么都得听皇帝的,自己没有任何权力,从而丧失政治责任感和创新精神。
观点三:军机处可以集中权力,迅速解决问题,但也使大臣丧失了政治责任感和创新精神。
(3)体现了大臣的低下地位和皇帝的至高无上。说明了君主权力的加强。
(4)文字狱。这种文化专制的政策,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许多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从而禁锢了思想,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知识点】军机处的设立;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
【解析】【分析】第(1)题,图一是军机处,在军机处内,大臣只是跪受笔录皇帝旨意,然后向下传达。第(2)题,从权力的专制集中可使问题迅速解决及大臣只是跪受笔录会丧失责任和创新两个角度思考和回答,如果将两种看法结合起来,就更全面、客观。第(3)题,思考时,注意建筑样式和文字说明。乾清宫宏伟高大,位置突出,而军机处的建筑低矮偏僻,这体现了皇帝的至高无上和大臣的低下地位,说明了君主权力的加强。第(4)题,清朝实行文字狱,对知识分子进行控制和打压,造成了社会恐怖,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与分析理解能力。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17~2018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第十七课明朝的灭亡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17八上·濮阳开学考)李自成农民军建立大顺政权的时间是(  )
A.1627年 B.1636年 C.1643年 D.1644年
2.后金政权的建立者是女真族杰出少数民族政治家(  )
A.阿骨打 B.阿保机 C.铁木真 D.努尔哈赤
3.(2017七下·博兴期末)“杀牛羊,备酒菜,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上述是引自《石匮书后集》一书的一段材料,材料中的“闯王”是指(  )
A.陈胜 B.刘邦 C.黄巢 D.李自成
4.(2017七下·新余期中)明朝中后期,政治日益腐败,其表现不包括(  )
A.皇帝很少过问政事,宦官魏忠贤专权
B.土地高度集中
C.财政匮乏,政府不断加派田赋
D.陕北地区连年灾荒
5.明朝末年,李自成起义军提出的口号是(  )
A.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B.杀人者死
C.均田免粮 D.起兵为百姓
6.他从小喜读《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书;长大后,他足智多谋,武艺超群。他经过三十多年的征战,完成了统一女真各部的事业。他是(  )
A.铁木真 B.阿保机 C.努尔哈赤 D.皇太极
7.(2017七下·桥东期末)“军机处一日日程: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这实质上反映了(  )
A.皇帝的辛劳 B.君权的强化 C.地方的无权 D.仪式的完善
8.(2017七下·临沭期末)这一机构的办事特点是“勤、速、密”,且“只供传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决策权同皇帝控制。该机构是(  )
A.锦衣卫 B.军机处 C.中书省 D.六部
9.(2017七下·桥东期末)龚自珍的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意思是说,当时的思想界陷入沉闷气氛中。你知道出现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A.闭关锁国的政策 B.八股取士与文字狱
C.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立 D.军机处的设立
10.(2017七下·兴化期末)清朝前期,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祖国版图基本奠定。清朝的建立者是(  )
A.杨坚 B.李世民 C.赵匡胤 D.皇太极
11.(2017七下·临沭期末)明朝是继汉唐之后黄金时期。明代无汉之外戚、唐之藩镇、宋之岁币,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而明朝灭亡的标志是(  )
A.明末农民起义爆发 B.李自成率军攻占北京
C.吴三桂引清军入关 D.清朝统治者迁都北京
二、综合题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在清朝残酷的文化压迫下,中华文化受到严重的摧残。雍正十一年(1733年),清政府下诏征举士人,想学康熙重开博学鸿儒科,谁知响应廖廖,只得作罢。人才凋零,文治废弛,以至于此,其消极影响于此可见。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图一是清政府哪一机构的办公用房?在该机构中,大臣的职责是什么
(2)你如何看待材料一中图一所示机构的设立?
(3)材料一中的两种不同的建筑体现了大臣和皇帝怎样的地位?说明了什么?
(4)材料二中清朝实行了什么政策使中华文化受到严重的摧残?这一政策有着怎样的消极影响?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李自成起义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大顺是中国历史上由李自成建立的王朝,建立于1644年,以“大顺”为国号,共经历一世,一位皇帝。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知识的能力。本题难度适中。
2.【答案】D
【知识点】满洲兴起与清兵入关
【解析】【分析】后金政权的建立者是女真族杰出少数民族政治家努尔哈赤。
【点评】考查学生记忆能力,对知识记忆能力应加强。
3.【答案】D
【知识点】李自成起义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材料中的“闯王”是指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D项符合题意;陈胜和刘邦是秦末起义将领;黄巢是唐末农民起义将领。由此分析AB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李自成领导农民起义的知识。本题难度适中。
4.【答案】D
【知识点】明朝的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明朝中期以后,君主不问政事,导致奸臣把持朝政;在封建社会,土地兼并严重是政治腐败的必然结果和在经济上的集中体现;明中后期土地兼并的剧烈,又加深了政治腐败和社会危机。所以ABD项都是明朝中后期,政治日益腐败的表现。D项 陕北地区连年灾荒发生早明朝末年,不属于这个时期政治腐败的表现,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的是明朝中后期的政治状况的知识。
5.【答案】C
【知识点】朱元璋强化皇权
【解析】【分析】均田免粮是李自成起义军提出的口号 ,选C。
【点评】考查李自成起义军提出的口号
6.【答案】C
【知识点】满洲兴起与清兵入关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统一女真各部”。铁木真统一蒙古。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皇太极建立清,故本题选C。
7.【答案】B
【知识点】军机处的设立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我国清朝时期君权加强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清朝时,为加强君主专制,雍正帝设立军机处,它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题文材料“军机处一日日程”这实质上反映了君权的强化,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我国清朝时期君权加强的准确识记。
8.【答案】B
【知识点】军机处的设立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只供传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是清代史学家赵翼对军机大臣职责的描述,表明军机大臣只是传达抄写皇帝的旨意。“勤、速、密”说的是军机处办事效率高,保密严格。“决策权同皇帝控制”说明该机构的决策者是皇帝。A项锦衣卫是明朝用于监察百官的特务机构。B项军机处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重要中枢机构,军政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C项中书省为元朝中央行政机构,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下设六部。D项六部分管各项政务,明朝六部权力提升,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清朝军机处的知识。本题难度适中。
9.【答案】B
【知识点】科举考试的变化;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明清君主集权的强化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开始显现消极意义的八股取士再加上残酷的文字狱,使知识分子再也不敢表露独立的思想观点,当时的思想界空前沉闷。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明清君主集权的强化相关知识。
10.【答案】D
【知识点】满洲兴起与清兵入关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清朝的建立。依据所学知识可知,A项杨坚是隋朝的建立者;B项李世民是唐朝的皇帝;C项赵匡胤是宋朝的建立者;D项皇太极是清朝的建立者。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清朝的建立。本题难度适中。
11.【答案】B
【知识点】李自成起义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A项明末农民起义爆发,反抗朝廷统治,不会立刻将明王朝灭亡。B项1644年农民起义的主力,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攻占北京,明末皇帝崇祯在煤山自缢,明朝统治被推翻。C项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是在明朝灭亡后,明军将领吴三桂降清,引清兵入关。D项是在吴三桂引清军入关,战胜李自成的军队,清朝统治者进入北京。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明朝灭亡的知识。本题难度适中。
12.【答案】(1)军机处。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皇帝的旨意,然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去执行。
(2)观点一:军机处可以使君主集中大权,从而快速下达命令,避免大臣办事效率低下。
观点二:军机大臣什么都得听皇帝的,自己没有任何权力,从而丧失政治责任感和创新精神。
观点三:军机处可以集中权力,迅速解决问题,但也使大臣丧失了政治责任感和创新精神。
(3)体现了大臣的低下地位和皇帝的至高无上。说明了君主权力的加强。
(4)文字狱。这种文化专制的政策,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许多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从而禁锢了思想,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知识点】军机处的设立;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
【解析】【分析】第(1)题,图一是军机处,在军机处内,大臣只是跪受笔录皇帝旨意,然后向下传达。第(2)题,从权力的专制集中可使问题迅速解决及大臣只是跪受笔录会丧失责任和创新两个角度思考和回答,如果将两种看法结合起来,就更全面、客观。第(3)题,思考时,注意建筑样式和文字说明。乾清宫宏伟高大,位置突出,而军机处的建筑低矮偏僻,这体现了皇帝的至高无上和大臣的低下地位,说明了君主权力的加强。第(4)题,清朝实行文字狱,对知识分子进行控制和打压,造成了社会恐怖,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与分析理解能力。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