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平行四边形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认识平行四边形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4-09-21 16:51: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认识平行四边形
教材简解    
认识平行四边形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直观认识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平行四边形,初步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特征,认识了平行与相交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的探究实践活动较为系统得认识平行四边形,了解它对边分别平行和对边相等的特征,并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这部分的内容是以后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基础,有利于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增强创新意识,进一步发展学生对“空间与图形”的学习兴趣。    
目标预设    
1.在联系生活实际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认识平行四边形,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认识平行四边形的高。    
2.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会用不同方法做出一个平行四边形,会在方格纸上画平行四边形,能正确判断一个平面图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能测量或画出平行四边形的高。    
3.感受图形与生活、图形与图形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进一步增强对“空间与图形”的学习兴趣。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会画高。    
设计理念    
1.“数学源于生活”,利用生活中的实例,激 ( http: / / www.21cnjy.com )活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建立清晰的平行四边形表象,增强学生学习的成就感及自信心,从而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    
2.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采用观察发现法为主,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概括→验证→交流→应用”的学习过程中,自主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的过程,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发现的积极状态,从而培养思维能力,掌握知识。    
设计思路    
1.让学生通过“做”图形发现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标准》要求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认识 ( http: / / www.21cnjy.com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短短一句话,指出了学生学习图形特征的方法和途径:要以发现为主,而不是仅靠接受。    
2.精心设计高的教学。    
四(上)教学平行的时候,曾经让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在两条互相平行的直线中间画几条与两条直线都垂直的线段,通过度量还发现了画出的所有垂直线段长度都相等。那时候让学生做这道题的目的是体会平行与垂直是不同的位置关系,通过平行线之间的垂直线段长度相等,体会两条平行的直线永远不会相交。这道题又可以成为本节课教学平行四边形高的起点。    
3.练习形式多样。    
通过拉一拉、拼一拼、移一移和剪一剪等图形的变换活动,引导学生感受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使学生体验并学习“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用吸管和毛线做成的长方形,谈话:老师手里围成的是什么图形?    
学生:长方形    
教师拉成平行四边形,谈话:仔细看,现在围成的是什么图形?    
学生:平行四边形    
揭题:今天我们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揭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长方形渐变成 ( http: / / www.21cnjy.com )平行四边形,既关注学生的原认知,又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为后面发现平行四边形边的特点和比较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的异同点提供了铺垫    
2.教师谈话:同学们在生活中见到过平行四边形吗?    
谈话:只要你善于观察生活,其实生活中经常能看到平行四边形。出示挂图(电动移门、楼梯扶栏、篱笆),你能从中找出平行四边形吗?    
学生上台指。    
教师: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能看到平行四边形?    
设计意图:《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通过选择学生熟悉、感兴趣的素材和让学生比划出平行四边形的样子,在生活实践中找平行四边形,挖掘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潜在表象认识,建立初步的感性表象。    
二、操作探究、发现特征。    
1.谈话:同学们都认识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平行四边形”,闭上眼睛在小脑袋里想一想平形四边形是什么样子的?好,脑子里有平行四边形样子了吗?如果老师让你做一个平行四边形,你准备怎么做?    
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2.学生利用课前准备的材料做。    
做完后在小组里交流:“我是怎么做平行四边形的?”    
教师巡视参与学生的活动,并进行必要的指导。    
3.谈话:谁愿意上台来展示自己的平行四边形,并说说自己是怎么做的?    
生可能会这样做:1、用钉子板围;    
2、用小棒摆的;    
3、在方格图上画;    
4、用纸直接折的;    
5、用剪刀剪的;    
4.谈话:同学们想出的办 ( http: / / www.21cnjy.com )法真多,如果把这些平行四边形画下来,就是这样一个平面图形。(边说边用多媒体画出一个平行四边形)请同学们结合刚才做平行四边形的过程想一想,平行四边形可能有什么特征?(如果学生没有一点儿发现,教师可以再问:它的边可能有什么特征?)    
小组交流:有什么发现?    
5.全班交流汇报,教师有针对性的板书。    
生:我们小组觉得“上下两条边可能平行;左右两条边可能平行”。 (师板书:互相平行)    
师:你是怎么发现的?    
生:我是看出来的,上下两条边延长后不相交;    
师:其他小组发现这个特点了吗?你有办法证明吗?    
生:我们的平行四边形上下两条边延长后也不相交,我可以用画平行线方法证明,左右也一样;    
师明确:上下两条边称为一组对边,左右两条边也是一组对边,和起来称两组对边。(板书:两组对边)这两组对边是分别平行的。    
生:可以用三角尺平移的办法证明对边是平行的。    
小组讨论后提问并板书:两组对边分别互相平行。    
生:我们小组发现两组对边都是相等的?    
师:你们听明白他的意思了吗?谁来说说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上下两条边相等,左右两条边相等。    
师规范语言:你指的是两组对边分别相等,是吗?(板书:两组对边分别相等)    
谈话:其他小组发现这个特点了吗?你有办法证明吗?    
生:上下两个小棒长度相等,左右长度也相等;    
生:我上下拉出的都是3格,左右是2格,都是相等;    
生:我是量的。我量出平行四边形每一条边的长度,发现上下一样长,左右一样长。    
小结:通过以上研究,我们已经知道了平行四边形的特点: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    
6.课件出示“想想做做 1” ,判断:“哪些图形是平行四边形,为什么。”    
生:1、3、4是平行四边形,因为他们符合平行四边形特点“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    
师:2为什么不是的?    
生:2不是,因为它上下对边平行不相等,左右对边相等又不平行,所以不是平行四边形。    
设计意图:《标准》要求学生“通过观察、 ( http: / / www.21cnjy.com )操作,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短短一句话,指出了学生学习图形特征的方法和途径:要以发现为主,而不是仅靠接受。让学生经历制作平行四边形的过程,讨论、探究、发现平行四边形“边”的特点,学生交流自己的验证方法,并用发现的特点去判断图形是否平行四边形。经历“观察→猜想→概括→验证→交流→应用”的过程,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    
三、认识平行四边形的高和底。    
1.谈话:咱们继续研究这一个平行四边形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们知道它的上下对边是一组平行线,你能量出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吗?应该怎么量?把你量的线段画出来。    
学生自己尝试后交流。教师指导明确“平行线之间的垂直线段就是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2.老师刚才发现,大家画的垂直线段 ( http: / / www.21cnjy.com )位置都不一样,你们想想这是为什么呢?这样的线段到底有多少条呢?(多媒体演示)(一组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有无数条。)    
老师多媒体示范画一组的垂直线段,边画边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明: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它对边的垂直线段,是平行四边形的高,这条对边是平行四边形的底。(多媒体同时闪烁相应线和边。)    
3.学生自主看书上P44页,说一说:什么是平行四边形的高?什么是底?(师说明:画高一般用虚线。)    
设计意图:由复习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入手 ( http: / / www.21cnjy.com ),让学生动手量、画,然后明确平形四边形高、底的含义,注重链接知识的最近发展区,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4.师出示实物“平行四边形”,指一指两组底边上的高。    
5.找出底边上的高:(图略)    
设计意图:通过指高、找高的专项训练,使学生分清平行四边形的高和底,同时更加深刻的体会高和底是相互依存的,不能单独说高或底。    
6.做书上试一试,量出底和高分别是多少?    
(1)先指一指高垂直于哪条边;(2)量出每个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各是多少厘米。    
7.想想做做5,先指一指平行四边形的底,再画出这条底边上的高,注意画上直角标记。如果有错误,让学生说说错在哪里。    
设计意图:平行四边形的“高、底”的认识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本课教学的难点,通过量平行线间的距离,使学生逐步认识平行四边形的高和底。在扎实认识了高和底的基础上,让学生经历指高、找高、量高、画高的过程,并通过变式,加深对知识点的掌握。    
四、实践游戏、练习提高。    
1.拉一拉:课一开始,老师将长 ( http: / / www.21cnjy.com )方形一拉变成了平行四边形,现在老师再轻轻一移又变成了长方形,同学们观察一下,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哪里变了,哪里没变,讨论一下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    
学生小组交流,集体汇报。    
生:相同点是它们的对边都是平行且相等;    
生 :不同点是长方形的角都是直角,而平行四边形的角不是直角;    
2.教师:平行四边形不改变边长的情况下 ( http: / / www.21cnjy.com )可以改变成不同形状的平行四边形,这就是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请同学看书上P45页“你知道吗?”    
提问:说一说,生活中平行四边形的这种特点在哪些地方有应用?    
生:有种可以弹的那种拳击套;    
生:晒衣服的衣架;    
生:捕鱼的网;    
3.拼一拼:用2块、4块完全一样的三角尺分别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在小组里交流是怎样拼的。    
4.移一移:用七巧板中的3块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你能移动其中的一块将它改拼成长方形吗?    
5.剪一剪:想把一块平行四边形的木板锯开做成一张尽可能的的长方形桌面,该从哪里锯开呢?找一张平行四边形纸剪一剪,试一试。    
设计意图:练习设计既富有情趣,又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所学平行四边形知识的价值,再次感悟到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五、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重点研究了哪种平面图形?它有什么特点?回想一下,我们通过哪些活动进行研究的?    
设计意图:小结简明扼要,既突出本节课的知识重点,又提升了学生的认知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