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8张PPT。外交关系的突破主讲人:周鹏飞外交关系的突破课标要求:
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重点: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进程及影响。
难点: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原因。外交关系的突破 一、重返联合国
二、中美关系正常化
三、中日建交
联合国是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它致力于促进各国在国际法、国际安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权及实现世界和平方面的合作。1945年10月24日于美国纽约成立。
重返联合国 联合国成立时,中国既是创始国,又是常任理事国;194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受美国阻挠,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一直被台湾的蒋介石集团占据。 ——联合国及问题的由来一、——概况三个提案:
“两阿提案”: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蒋介石集团的代表驱逐出去。提案国为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个国家。
“两个中国”提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应当有代表权;但不主张剥夺中华民国的代表权,即“双重代表权”。由美国、日本提出。
“两阿提案”修正案:由沙特阿拉伯驻联合国代表巴罗迪提出。
重返联合国一、 1971年10月25号,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多数,通过了“两阿提案”,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并立即将蒋介石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的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这就是联合国第2758号决议。 重返联合国,是中国外交战线上的一个重大胜利。从此,中国作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概况重返联合国一、——成功原因 “外交是智者的游戏,外交是妥协的艺术,外交更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中国综合国力上升,国际地位提高; 毛泽东曾说,我们是被非洲黑人兄弟和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用轿子抬进联合国的。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支持;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一、重返联合国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中国恢复联大席位之前的1971年7月15日,尼克松即将访华的公告发表,使联合国内关于恢复中国席位斗争的力量对比发生戏剧性的变化。美国阻拦别的国家接近中国,现在他自己却向中国“暗送秋波”。这使很多原来想支持中国却怕美国怪罪的包括美国的一些西方盟国和接受美援的中小国家胆大起来。过去他们害怕得罪美国,不敢投中国的票,现在美国自己都在偷偷与中国握手言和,他们还有什么好顾忌的。
周恩来在1971年12月《关于国际形势的党内报告》中说“美帝国主义头子的访问……是美国对华政策破了产。苏修利用美国侵略越南的时候,极力扩张其在欧洲与中东的势力范围。美帝国主义没有任何选择,只能同中国改善关系,以便与苏修相对抗。”
越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战争。十多年的越战,美国耗费了至少二千五百亿美元,结束了战后25年的经济繁荣,使美国的经济状况急转直下。
越战极大的改变了冷战的态势。美国由冷战中的强势一方变为弱势,面对苏联咄咄逼人的进攻,美国总统尼克松表示:“美国的政策目标从长远来看,必须结束中国与世界社会隔绝的状态和使我们同大陆中国的关系正常化。”——正常化前之美国中美关系正常化二、1973年,欧共体9国人口2.56亿,出口贸易额为2100亿美元,超过了美国和苏联;国民生产总值10650亿美元,远远超过苏联,为美国的77.7%。
1956-1972年期间,日本经济高速发展,国民生产总值上升到资本主义世界第二位,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大国。
随着西欧和日本的崛起,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领域呈现出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正常化前之国际形势中美关系正常化二、 1960年代末中国国家安全面临的三个问题:
第一,中国党政权力机构的重新组建;
第二,美国国内不断高涨的厌战情绪预示着美国将从越南撤军;
第三,苏联在中苏边界争议地区不断集结军队,心怀叵测。——正常化前之中国1969年在关于珍宝岛事件的讨论中,中国得出美苏不会勾结起来反对中国的结论。
随后尼克松政府公开声明美国不会参与苏联威慑中国的图谋。——《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中美关系正常化二、——原因中国国际地位提高,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
深陷越战泥潭;
美苏争霸中处于不利地位;
西欧和日本崛起,美国实力相对下降。中苏关系破裂,苏联陈兵中国北方,威胁国家安全;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提高国际地位。两国国家利益的共同要求中美关系正常化二、——过程之“乒乓外交” 1971年4月6日,正在日本名古屋参加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的中国乒乓球队,向美国乒乓球队发出访华邀请。这一举动震惊了全世界,并成为世界外交史上的佳例,被誉为“小球转动大球”。中美关系正常化二、 1971年7月16日,中美双方发表了会谈公告。公告宣布,美国总统尼克松应邀将于1972年5月以前的适当时候访问中国。尼克松后来回忆说:宣读公告只用了三分半钟,但却成了本世纪最出人意料的新闻之一。——过程之“基辛格秘密访华”中美关系正常化二、“总统先生,你把手伸过了世界上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22年没交往了!” --周恩来——过程之“尼克松访华”“我知道,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时杜勒斯拒绝同周握手,使他身受侮辱。因此我走完梯级时决心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尼克松回忆录》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一行抵达北京,对中国进行为期七天的历史性访问。双方就国际形势和中美关系交换了意见,着重讨论了印支问题和台湾问题。1972年2月28日,中美双方经过反复磋商,终于在上海发表了《中美联合公报》中美关系正常化二、1978年12月16日,中美双方同时发表建交公报,美国政府接受中国提出的建交三原则——同台湾断交、撤军、废约,两国宣布双方自1979年1月1日起互相承认并正式建立外交关系。——过程之“建交公报”的发表1979年4月10日,继1954年《中美共同防御条约》,美国又出台《与台湾关系法》,要旨为:“美国政府支持一个中国政策,并且也理解台湾内部的独立声音, 但不支持台湾独立。而如何统一以和平方式达成要靠双方进行两岸对话。如果中共当局企图以武力而非对话来达成,美国将提供军事物资使它无法成功。”中美关系正常化二、台湾问题
材料一: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国签署《开罗宣言》中指出:“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土地,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
材料二:双方声明:中美两国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
材料三: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的合法政府。—1979年《中美建交公报》
材料四:中美两国政府重申上海公报和建交公报中双方一致同意的各项原则。—1982年《八.一七公报》
请回答:
1.“台湾、澎湖列岛”是如何被日本窃取的?1945年中国收回台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材料三与材料二相比有何重大进步?
3.我们应采取什么方式解决台湾问题?中美关系的缓和是中国70年代中国外交关系出现重大突破的关键,国际上出现了一股与中国建交的热潮;
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有利于和平解决台湾问题;
中美关系的缓和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影响中美关系正常化二、——原因中日建交 “在动荡的世界形势下,应该加速实现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邦交正常化,强有力地开展和平外交。”
——田中角荣于1972年7月就职讲话问题探究1:
长期以来影响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因素主要有哪些?日本长期的侵华历史;
战后对侵略历史的反省态度;
追随美国敌视中国。问题探究2:
中日邦交正常化为什么能提上日程?中美关系改善;
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国际地位提高;
日本对华友好政党和团体的推动;
日本改变了战后初期向美国一边倒的政策,实行以日美关系为轴心的全方位外交。三、 田中在欢迎的国宴上说:“我国给中国国民添了很大的麻烦,我对此表示深切的反省。”热烈的会场,正在鼓掌的人们,听到了“添了麻烦”这句话,一下子静了下来。——进程 次日,在两国政府首脑的会谈中,周总理严肃地指出: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日本人民也深受其害;您只说“添麻烦”就了事了?用“添麻烦”一词作为对过去的道歉,中国人民是不能接受的。田中连忙解释,从日文角度讲,“添麻烦”确有谢罪之意。经过双方最后的几次会谈和磋商,最后在联合声明中是这样表述的:“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重大损失的责任,表示深刻反省。中日建交三、 1972年9月29日周恩来总理和田中角荣总理大臣在北京签署《中日联合声明》,宣告:中日之间的不正常状态宣告结束,并正式建立邦交关系……日本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进程中日建交三、中日建交结束了两国长期敌对的历史,打开了两国睦邻友好的新篇章;
有利于两国关系的发展,对亚洲与世界的和平意义重大。——意义中日建交三、中日关系的反思与展望——放宽视野到全球大视界承认错误,正视历史。以史为鉴,展望未来。加强经济合作 1972年实现邦交正常化以来,中日经济关系在平等、互利原则下得到长足发展。
首先,经贸关系得到快速稳定发展。日方统计显示,早在中日建交30年之际,日本就已连续9年成为中国最大贸易伙伴。经过近10年的发展和深化,如今,中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中日贸易额已近3500亿美元。据日本财务省统计,2011年日本对华出口约为12.9万亿日元,中国对日出口约为14.64万亿日元,进出口总额27.54万亿日元,是10年前的2.5倍。
日本对华直接投资不断增加。据统计,截至2011年底,日本对华投资累计项目数已突破4万个,实际到位金额812.3亿美元。中日之间的投资也逐渐由单向变为双向。
金融合作迈上新台阶。2012年,日本提出的购买中国国债额度650亿人民币,已获中国有关部门的同意。 外交关系的突破突破一:1971年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突破二:1972年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关键)突破三:1972年中日建交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