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9张PPT。一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从禅让制到世袭制
从传贤到传子从“天下为公”到“家天下”
政治权力的分配局限于一家之内(宗族政治) 有人说,世袭制是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体现出的是独裁,禅让制是选贤任能,体现的是民主,因此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历史的倒退。你是否认同此观点? 观点:历史的进步。王位世袭制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私有制发展的结果,阶级对立的产物。世袭制一直沿袭到清亡,经历了近四千年的时间。问题探究1商朝的政治特点:
1、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
2、神权与王权的密切结合西周形势图一、采用分封制的目的
“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左传》三、分封制下诸侯的权利和义务
1、权利
享有世袭统治权(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对自己的土地实行再分封)
2、义务
镇守疆土,对周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
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 告子》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
——《礼记·王制篇》周天子诸侯诸侯卿大夫士国都分封的方法土地人民土地人民人民土地诸侯四、分封制产生的影响
积极影响:
扩大了周的统治疆域,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
消极影响:
诸侯国之间出现了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使周天子权威逐渐衰落。宗法制
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具体体现:
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情境创设】
周天子年老了,打算立下继承人。周天子有四个儿女:老大儿子——二夫人所生,老二女儿——大夫人所生,老三是儿子——大夫人所生,老四儿子——大夫人所生。
大儿子:我是长子,年纪最长,你们都应该听我的。
老二女儿:我是正室夫人所生,我最聪明伶俐,学识渊博,所谓巾帼不让须眉,当然由我来统治周朝。
老三儿子:我是正室夫人所生,而且我又是儿子,当然应该由我来继承王位。
四儿子:你们都别争了!我是父王最疼爱的儿子,父王一定会挑我的。
老三。因为西周宗法制规定王位继承人是嫡长子。请思考:王位应该传给谁?
分封制下又有大宗和小宗之别。大宗和小宗是相对而言。具体来说,周天子是天下的共主,是所有姬姓贵族的大宗;诸侯对周天子而言是小宗。在封国内,诸侯对卿大夫而言是大宗,而卿大夫对诸侯而言又是小宗。在卿大夫的封地内,对于士而言,卿大夫又成为士的大宗。大宗和小宗的划分,明确了下级贵族臣服于上级贵族、全体贵族服从于天子的政治隶属关系。 “大宗”一定“大”吗?
“小宗”就一定“小”吗?问题探究2问题探究3
宗法制的实行对周朝的统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积极影响:
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稳定了统治秩序,缓和了内部矛盾,有利于减少统治阶级内部斗争。
消极影响:
传嫡不传贤,使真正有统治才能的人没有机会进行统治,而不具备统治才能的人成为周王,客观上也阻碍了周朝的发展。问题探究4
宗法制在当今社会还有没有影响?
它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分别是什么?积极影响:
注重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易于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消极影响:
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人为的划分远近尊卑,个人自主意识和权利意识受到约束,这与现代社会强调平等和法制的意识相违背。
传宗接代、重男轻女的思想
任人唯亲、唯上是从的作风 何氏宗祠公祭黄帝陵 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
A、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B、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
C、分封制是按照宗法制的等级秩序严格进行的。 宗法制分封制问题探究5: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关系政治制度方面的表现(表)血缘纽带(里)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神权和王权的结合
(商周时期通过占卜决定国家大事)
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宗法制和分封制都与血缘关系紧密结合)
3、最高权力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在分封制下,诸侯在各自的封地内享有世袭统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