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案导学设计高中历史(必修三,人教版)配套课时作业: 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14-2015学案导学设计高中历史(必修三,人教版)配套课时作业: 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含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09-17 14:24: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课程标准] 1.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2.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一、四大发明
1.表现
(1)造纸术
105年,东汉宦官________改进造纸术,用树皮、麻头等便宜易得的原料造出便于书写的“__________”,这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
(2)印刷术
①隋唐之际,出现了________印刷术,宋代人们已经使用了____________技术,宋刻本被后世视为珍品。
②11世纪中叶,北宋平民毕升发明____________印刷术,它既经济,又便捷,是印刷业的一大革新。
(3)火药
________,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主要有突火枪、火箭、火炮等;________为了抵御辽、西夏和金的进攻,在军事上广泛使用火药。
(4)指南针
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是战国时期的“________”。________时,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2.影响
(1)造纸术传入欧洲,取代了欧洲长期使用的羊皮和__________,促进了____________的发展。
(2)火药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帮助欧洲____________战胜骑士阶层。
(3)指南针的使用,促进了____________,推动了______________时代的到来。
(4)印刷术大大推动了欧洲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二、《九章算术》和珠算
1.《九章算术》
(1)约成书于________。
(2)内容:采用____________记数法,汇集了许多算术命题。
(3)地位
①书中命题的解法采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运算方法,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____________著作。
②标志着中国古代以________为中心的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在世界数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2.算筹
(1)早期采用的是算筹,后来演变成为________。
(2)________时期,珠算应用得到普及和发展,人们可以用珠算法解决____________和开平方、开立方等运算问题。
(3)明朝时,珠算法已传播到________、________、东南亚及世界其他地区。
三、《石氏星表》和浑仪
1.原因
(1)我们的祖先为了采集、狩猎和__________活动的需要,通过观天象、明方向、知季节、告农时,逐渐积累天文知识。
(2)尧设有火正、羲和之官,负责观察日月星辰。
2.成就
(1)中国古代历朝设有专门的____________机构。
(2)留下了世界上最早的________、月食、太阳黑子及____________的记录。
(3)战国时期天文学家________,用赤道坐标记录了八百多颗________的位置。后人根据唐代天文学著作的内容辑成《____________》,成为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星表。
(4)古代中国创制了许多先进的天文观测仪器,如________、________等。
四、《授时历》和四大农书
1.历法
(1)夏朝时我国就有了历法《夏小正》,商朝改进为“________”。
(2)元朝郭守敬编订了《__________》,与今天世界通用的公历基本相同,比现行公历的颁行早了300年。
2.农学
(1)西汉氾胜之的《____________》、北魏贾思勰的《____________》、元朝王祯的《农书》及明朝徐光启的《____________》,被称为中国古代的四大农书。
(2)《齐民要术》
①内容:记录了东汉以后500多年间______________地区的农业生产经验,介绍了季节、气候和不同土壤与不同农作物的关系;强调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提倡精耕细作,培育优良品种。
②地位:是我国现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古代农业科学著作。
五、《伤寒杂病论》和《本草纲目》
1.《黄帝内经》
________问世、________编定,是__________的奠基之作。
2.《伤寒杂病论》
(1)东汉未年,__________总结前代中医诊断和治疗的理论与经验,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而写出的集大成的________专著。
(2)创造性地提出辩证施治的方法,奠定了后世______________的理论基础,被誉为“____________”。
3.《本草纲目》
(1)内容:记录各类药物1892种、药方一万多个,绘制了一千多幅____________图。
(2)地位:是对16世纪以前中医药学的系统总结,被誉为“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一 四大发明
1.2010年10月1日下午18时59分57秒,我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嫦娥二号”送入太空。追溯历史,中国最早的火箭武器出现的时间应该是(  )
A.西汉 B.东汉 C.唐朝 D.北宋
2.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经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字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这里所说的第一种东西是我国古代的(  )
A.指南针 B.火药 C.印刷术 D.儒家学说
3.四位学生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方历史影响作为研究性课题,你觉得他们所列的下列命题存在错误的是(  )
A.造纸术——促进了欧洲文明进程
B.指南针——西方海外殖民的助跑器
C.火药——荡平欧洲封建城堡的锐器
D.印刷术——文艺复兴兴起的根源
知识点二 《九章算术》和珠算
4.下列属于《九章算术》中所记载的,且被马克思誉为人类“最美妙的发明之一”的是(  )
A.割圆术 B.十进位值制记数法
C.极限思想 D.精确的圆周率
知识点三 《石氏星表》和浑仪
5.2010年1月15日的日环食已成为一次科普盛会,不少天文爱好者被罕见的天文奇观所吸引,竞相到书店查阅、购买相关书籍“恶补”天文知识。在学习过程中,有人发现元代科学家郭守敬曾使用自制的天文仪器观测天象。这一天文仪器是(  )
A.司南 B.简仪 C.算筹 D.针炙铜人
知识点四 《授时历》和四大农书
6.中国古代遥遥领先于世界的精密历法的编定者是(  )
A.张衡 B.僧一行 C.梁令瓒 D.郭守敬
7.唐朝农民赵光奇若要从事食品的加工与贮藏,有可能参阅的书籍是(  )
A.《缀术》 B.《齐民要术》
C.《梦溪笔谈》 D.《天工开物》
知识点五 《伤寒杂病论》和《本草纲目》
8.在治疗H1N1流感过程中,中医药发挥了巨大作用,中医药工作者要研究古代中医学必读的书籍不包括(  )
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本草纲目》 D.《氾胜之书》
9.2010年中国邮政发行《中医药堂》邮票。小明同学想了解中国古代中医药方面的知识,于是上网点击“中医药”进行搜索。下列信息不正确的是(  )
A.《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临床学的理论基础
B.《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
C.《伤寒杂病论》提出了辩证施治的方法
D.体现了中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生态度
10.英国科学家李约瑟指出:“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和欧洲的水平。”但宋朝并未发生类似于欧洲的科技革命,其原因主要是(  )
A.宋朝的统治阶级十分腐朽 B.宋朝对工商业不够重视
C.商品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D.当时社会环境十分动荡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韩非子·有度》载:“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朝夕,指东西方向)《鬼谷子·谋》称:“郑(国)人之取玉也,载司南之车,为其不惑也。”(惑,指迷失方向)
材料二 据《萍洲可谈》载,北宋时有人在广州看到“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
材料三 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材料四 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
请回答:
(1)从材料看,司南至迟发明于什么时候?司南和指南针在哪些方面发挥了它们的辨别方向的功能?
(2)应如何理解材料三的内容?
(3)材料四中鲁迅揭露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什么问题?
(4)指南针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说明了什么?
12.阅读下列图表:
材料一
年代
科技发明(件)
中国
世界其他国家
项目数
百分比
项目数
百分比
公元1~400年
45
28
62%
17
38%
公元401~1000年
45
32
71%
13
29%
公元1001~1500年
67
38
57%
29
43%
公元1501~1840年
472
19
4%
453
96%
材料二 
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占世界比重
请回答:
(1)依据材料说明中国科技发明占世界比重的两个显著变化的特点。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两个特点的历史原因。
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知识清单
一、1.(1)蔡伦 蔡侯纸 (2)①雕版 彩色套印 ②胶泥活字 (3)唐末 宋朝 (4)司南 北宋 2.(1)小牛皮 欧洲文化 (2)资产阶级 (3)远洋航行 地理大发现 (4)文艺复兴运动 宗教改革
二、1.(1)东汉 (2)十进位值制 (3)①应用数学 ②计算
2.(1)算盘 (2)明清 加减乘除 (3)朝鲜 日本
三、1.(1)农牧业 2.(1)天象观测 (2)日食 哈雷彗星 (3)石申 恒星 石氏星表 (4)浑仪 简仪
四、1.(1)殷历 (2)授时历 2.(1)氾胜之书 齐民要术 农政全书 (2)①黄河中下游 ②最早 最完整 最系统
五、1.战国 西汉 中医学 2.(1)张仲景 中医 (2)中医临床学 万世宝典 3.(1)药物形态 (2)东方药物巨典
对点训练
1.C [中国古代炼丹家在炼制丹药时发明了火药。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最早的火药武器有突火枪、火箭、火炮等,因此,应选C。]
2.C [培根所说的在文字、战争和航海方面的东西分别指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等中国古代的科技发明。]
3.D [印刷术可以促进文化的传播,一定程度上可以推动文艺复兴,但如果说它是文艺复兴兴起的根源那是错误的,根源应该是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
4.B [十进位值制是我国古代数学方面的重要成就,它用有限的符号可以表示无尽的数,而且简捷明快,方便运算,所以马克思称之为“最美妙的发明之一”。]
5.B [司南是战国时出现的用于测方向的仪器,C项是数学方面的,D项与医学有关。B项是郭守敬发明的天文观测仪器简仪。]
6.D [郭守敬编制的《授时历》中一年的周期与现行公历基本相同,但问世早了300年。]
7.B [从题目中的“唐朝”可排除C、D两项,因为C项成书于北宋,D项成书于明朝后朝,均发生在唐朝之后。从题目中的食品加工与贮藏可排除A项,因为A项为一部数学著作。只有B项符合题意。]
8.D
9.A [《黄帝内经》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伤寒杂病论》提出了辩证施治的方法,奠定了中医临床学的理论基础。]
10.C [结合欧洲工业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可知“市场”的大小是决定因素,C项符合题意。]
综合运用
11.(1)战国时期;生产(或采玉)、导航、迷信活动(或看风水)。
(2)中国的三大发明主要是在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起了促进作用。
(3)旧中国的愚昧落后,中国古代先进科技未能充分发挥其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或古代先进科学技术的沦丧)。
(4)科学技术能否取得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
12.(1)秦汉至明朝前期,中国科技发明一直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明朝中期以后至鸦片战争前,中国科技发明落后于世界其他国家。
(2)①秦汉至明朝前期,中国一直是世界上强大的封建帝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完善;封建经济繁荣;中国古代文化源远流长;各民族交流密切,民族融合加强。②明朝中后期以后,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君主专制主义钳制了思想文化事业的发展;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中国开始落后于世界历史发展潮流;西方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确立了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理性主义确立,促进了科技的迅猛发展。
教材习题解答
【学思之窗】
思考:谈谈四大发明如何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答案要点 造纸术传入欧洲,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和知识的普及,火药帮助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指南针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并打开了世界市场,印刷术推动了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总之,四大发明对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探究学习总结】
一、本课测评
思考: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进程做出过哪些贡献?
方法点拨 本题主要考查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作出的贡献,直接回答四大发明对欧洲产生的影响即可。
答案要点 四大发明传入欧洲以后,对欧洲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造纸术、印刷术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火药在欧洲的应用与发展,推动世界从冷兵器时代进入热兵器时代,使封建统治阶级日益衰落;指南针的使用,使西欧人开辟了新航路,西方用殖民征服的方式开始将世界联成一个以资本主义为主导的整体,西欧率先进入近代社会,整个世界在其推动下,逐步从古代向近代演变。
二、学习延伸
古代科技对现代还有影响,你能从日常生活中找到中国古代科技影响的事例吗?
方法点拨 本题是开放性的题目,只要答出符合题意的内容即可。
答案要点 可结合造纸术、指南针及火药在当今社会发展和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为例说明;也可以结合珠算算法、历法、《本草纲目》等科技成就在各行各业的具体应用加以说明,言之成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