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成才之路人教历史必修3课后强化作业:2-6《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文档属性

名称 2014成才之路人教历史必修3课后强化作业:2-6《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09-17 14:39: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时间:45分钟 满分8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温家宝总理在《同文学艺术家谈心》的讲 ( http: / / www.21cnjy.com )话中,高度评价文艺复兴时代是“一个百花竞放、硕果累累、群星灿烂、人才辈出的光辉时代”。意大利最早出现文艺复兴且取得辉煌成就的根本原因是(  )
A.资本主义萌芽首先在意大利出现
B.意大利有得天独厚的人才优势
C.意大利有大量古希腊罗马文化的遗存
D.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反对封建制度
解析: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才是文艺复兴兴起的根本原因。
答案:A
2.(2014·池州高二检测)文艺复兴时期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的人文主义者提出:精通古典即可成为上帝造物中的最优秀者。这表明他们强调对古典的学习和研究(  )
A.只是与人的世俗生活相关
B.只是与人的宗教生活相关
C.可以显著提升个人的素质
D.须符合对古典的传统阐释
解析:首先注意,这句话的提出者信奉人文主义 ( http: / / www.21cnjy.com )思想,然后分析“成为上帝造物中的最优秀者”即主张通过研究学习古典文化,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进而成为优秀人物。由此可确定C项符合题意。其余三个选项不是对题干材料的正确解读。
答案:C
3.彼特拉克说:“有人对野 ( http: / / www.21cnjy.com )兽、飞禽和鱼类的事情知道得很多……而对人的本性一无所知,不知道我们从何处来,往何处去,以及为什么生活,这到底有什么好处?”这体现了他(  )
A.提倡人性,关注人生 B.呼吁人们爱惜大自然
C.主张信仰即可得救 D.公开向封建制度挑战
解析:彼特拉克的话体现了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反映了他要求人们关注人性和人生。答案为A项。
答案:A
4.(2014·淮北调研)在上海世博会 ( http: / / www.21cnjy.com )举行期间,意大利馆内展出了著名画家卡拉瓦乔的两幅杰作《水果篮》和《捧果篮的男孩》,这位画家曾宣称“画一个苹果和画一位圣母具有同等的价值”。这些画与传统绘画的本质区别在于这些画(  )
A.不再以宗教人物为题材
B.体现了生命的真实
C.反映了资产阶级对现实生活的追求
D.对黑暗社会进行了批判
解析:卡拉瓦乔把现实生活中的“苹果 ( http: / / www.21cnjy.com )”提高到与宗教神学中的“圣母”同等重要的地位,表明画家淡化宗教神学,追求现实生活的幸福,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对现实生活的追求。因此答案选C项。
答案:C
5.(2014·厦门高二检测)为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展示14~17世纪欧洲文明的重大成果,玛丽同学设计了《十日谈》、《蒙娜丽莎》、《哈姆雷特》三张卡片。如果再补充一张合适的卡片,你认为应是(  )
A.《圣经》 B.《神曲》
C.《百科全书》 D.《论法的精神》
解析: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注意题干中“14~17 ( http: / / www.21cnjy.com )世纪”及“《十日谈》、《蒙娜丽莎》、《哈姆雷特》”等信息,它们共同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艺术成就,只有B项符合题意。
答案:B
6.(2014·安徽芜湖模 ( http: / / www.21cnjy.com )拟)“在德意志民众心目中,他是一位敢于与上帝摔跤的伟人。由他发动的宗教改革运动构成了漫长而又曲折的德意志现代化历程的开端。”材料中的“伟人”是(  )
A.但丁 B.彼特拉克
C.莎士比亚 D.马丁·路德
解析:材料涉及的国家是德意志,事件是宗教改革。由此推断该“伟人”应是马丁·路德。
答案:D
7.“教皇的财富今日远超 ( http: / / www.21cnjy.com )过最富有者的财富,他为了建筑一个圣彼得教堂,为何不用自己的钱,而要用贫穷信徒的钱呢?”(“九十五条论纲”)材料反映出作者(  )
A.认同教皇聚敛财富
B.认为天主教徒应该忠实于自己的信仰
C.鼓吹欧洲教会热衷于建造教堂
D.反对教会的腐朽贪婪和经济掠夺
解析:材料出自“九十五条论纲”,其背景是德意志人民反对教廷对德意志的勒索和压榨,因此答案为D项。
答案:D
8.(2014·江西鹰潭调研)马丁·路 ( http: / / www.21cnjy.com )德说,一个信奉基督的人不受任何事物的束缚,为了……得救,他无须做任何事情,只要信奉上帝就可以丰厚地得到这些礼物。马丁·路德说这番话的目的是宣扬(  )
A.上帝的权威 B.因行称义
C.先定论 D.因信称义
解析:因信称义是马丁·路德的主张,题干材料反映的就是这个思想。
答案:D
9.(2014·黄浦区一模)教皇代理人在致教皇的信中写道:“每一块石头和每一棵树都喊出路德的名字。”这句话表明马丁·路德宗教改革(  )
A.在社会层面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B.使欧洲出现宗教信仰全面危机
C.彻底动摇了基督教的神学统治
D.为启蒙运动的到来做了思想上的准备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每一块石头和每一棵 ( http: / / www.21cnjy.com )树”分析可知,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得到了广大民众的响应,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答案为A项。B、C、D三项都与史实不符。
答案:A
10.赫·乔·韦尔斯认为:“他们反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教皇不是因为他是世界的宗教领袖,而是因为他不是这样的领袖;他本应该是他们的精神领袖,而他却是一个富有的世俗君主。”由此可见宗教改革从本质上说是(  )
A.反教皇的宗教斗争 B.反君主的民主革命
C.反宗教的民族革命 D.反封建的政治斗争
解析:宗教改革是一场西欧资产阶级利用宗教 ( http: / / www.21cnjy.com )发动的反对封建统治和罗马教会的政治运动。本则材料中“他却是一个富有的世俗君主”说明了宗教改革的反封建性质,本题选D项。
答案: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535年某画家写道:“许多已经湮没的事物将要再生。”
材料二 人文主义小说《巨人传》描写道,1533年时,人们都相信,存在着一千年的精神黑暗。相继而来的将不会是新生,而是真理的重新恢复。
材料三 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极为欢欣。他们认为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开花落那样,只是周而复始的重复。
材料四 18世纪的学者费内隆写道,在16世纪,人们将“文艺复兴”一词只理解为恢复古代传统。
——保罗·富尔《文艺复兴》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二,说明“已经湮没的事物”指的是什么。被湮没的原因是什么?(4分)
(2)就材料三所说文学、艺术方面的巨大成就各举一例,并说明它们是否属于被湮没的事物及理由。(8分)
(3)材料四与前三则材料中的哪一则有矛盾?表现在何处?(8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概括能力。第 ( http: / / www.21cnjy.com )(1)问联系文艺复兴的性质作答;第二小问的“原因”联系教会的压制作答。第(2)问举例结合所学知识作答;理由结合其性质作答。第(3)问结合材料三中的“新生”和材料四中的“恢复”来理解。
答案:(1)事物: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原因:欧洲中世纪的封建神学统治。
(2)举例略。它们不属于被湮没的事物。理由:因为它们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只是借助于古代希腊罗马文化。
(3)材料四与材料三的说法有矛盾。材料三说文艺复兴是“精神的新生”,材料四认为文艺复兴是“恢复古代传统”。
12.(2014·泉州高二检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主教会把从事商业贸易和发财致 ( http: / / www.21cnjy.com )富说成堕落行为,这种轻商思想与当时商品货币关系蓬勃发展的趋势背道而驰。16世纪初,罗马教廷每年从德意志榨取的财富等于1497年德皇所征税额的21倍。天主教会宣称,人若要得救,必须以教会为中介……诸侯们几乎都从路德的理论中读出了政府权力和威信的扩张。一个在德意志的一个小角落里进行的宗教研究,竟然和许多群体的利益及其热望联系在一起。
——摘编自〔美〕约翰·巴克勒《西方社会史》等著作
材料二 马丁·路德提出在信仰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惟独圣经”,破除教皇、修士等阶层的特权;他提出“惟独信心”,告诉人们个人灵魂的救赎不靠教会的活动来实现;他的诸多作品中最重要的一部是《圣经》的德译本,这无疑使任何识字的德意志人都有可能亲自学习《圣经》,这项工作在宗教改革上具有重大的意义,也是德意志语言史和文学史上重要的里程碑。新教徒对教育和白话的重视也助长了地方语言的广泛运用。以语言作为根本的民族意识逐渐形成,现代民族主义国家也应运而生。
(1)依据材料一,从经济、政治和思想方面归纳罗马教廷与德意志社会的矛盾。(10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基本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马丁·路德宗教改革产生的历史影响。(10分)
解析:第(1)问的“矛盾”要从政治、经 ( http: / / www.21cnjy.com )济和思想等方面总结。第(2)问的“主张”直接从材料中总结回答即可,“影响”要从政治、思想及民族国家等方面总结。
答案:(1)矛盾:天主教会的统治严重阻碍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德意志资本主义的发展;罗马教廷与德意志世俗封建主争夺对德意志的控制权;天主教会控制着德意志教民的思想。
(2)主张:《圣经》至高无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信仰得救(或因信称义)。影响:打击了欧洲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促进了思想解放;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发展;发展了人文主义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