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成才之路人教历史必修3课后强化作业:5-15《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文档属性

名称 2014成才之路人教历史必修3课后强化作业:5-15《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6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09-17 14:42: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时间:45分钟 满分8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2014·北京东城区期末测试)“共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制不过是空招牌,作为现代国家基础的新国民,并没有伴随民国而自然产生。因此,宣传新思想、培养新国民似乎已经刻不容缓。”为此,先进的中国人(  )
A.进行维新变法 B.发动武昌起义
C.宣传实业救国 D.掀起新文化运动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新文化运动兴起背景的准 ( http: / / www.21cnjy.com )确理解。根据题干信息“共和制不过是空招牌”“宣传新思想、培养新国民”和所学史实可知,材料指的是辛亥革命后出现的思想解放运动,D项符合题意。【出处:21教育名师】
答案:D
2.诗人徐志摩(1896-1931)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24岁以前,我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我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社会契约论)的兴味。”这段经历可以作为个案反映(  )
A.当时“文学革命”的影响还不大
B.新青年追求“德先生”和“赛先生”
C.当时的青年知识分子并不重理轻文
D.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有一定的片面性
解析:由材料信息“(189 ( http: / / www.21cnjy.com )6-1931)”“24岁以前”可知材料所述情况发生于1920年之前。“相对论”代表科学,“民约论”代表民主,进步知识分子徐志摩此时的经历印证了B项内容,但不能由其对诗的兴味不及对后两者,而推出A项结论;C、D两项与材料无关。
答案:B
3.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被读者称为青年界的“良师益友”,并赞誉“青年得此,如清夜闻钟,如当头一棒”的刊物是(  )
解析:《新青年》打着“民主”与“科学”的旗号,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对唤起广大青年的觉悟起了巨大的作用。
答案:B
4.(2014·青岛期中)学者柳士同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重温“打倒孔家店”》中说:“当年的‘打倒孔家店’打倒的只是统治人们、独此一家别无它号的‘店’——这‘店’其实就是胡适要打的‘鬼’,这‘鬼’也就是鲁迅说的‘吃人’的专制与礼教……”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
A.新文化运动对儒家传统道德批判得不彻底
B.正确评价了“打倒孔家店”
C.肯定“打倒孔家店”的思想解放作用
D.新文化运动的先贤们并未全盘否定儒家思想
解析:材料中的“只是”强调了新文化运动批判的对象针对性强,正是对儒家传统道德的彻底批判,它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答案:A
5.“北大者,为囊括大典,包罗万众之最高学府。”“无论何种学派……听他们自由发展。”蔡元培的这一思想实际上是(  )
A.鼓励新文化、新思想的传播
B.想把北大打造为世界名校
C.鼓励各种学派自由发展
D.想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
解析:蔡元培在北大实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有利于新文化、新思想的传播,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答案:A
6.“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须讲求文法。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这主要反映了新文化运动中哪方面的内容(  )21cnjy.com
A.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B.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C.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D.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材料的能力。从材料中的“言之有物”“讲求文法”可知这是新文化运动中有关文学革命的内容。
答案:B
7.近年来,有人主张将新文化运动作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你认为下列各项中可以成为该主张理由的是(  )
①新文化运动使青年人的思想得到空前 ( http: / / www.21cnjy.com )解放 ②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是其内容之一 ③有利于近代中国文化的普及和繁荣 ④为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析:解答此题的突破口是理解“新民 ( http: / / www.21cnjy.com )主主义革命”的概念(无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运动)。①③虽然都是新文化运动的意义,但与题意不符,排除;②④阐述了新文化运动对中国社会转型所起的作用,与题干吻合。答案为D项。21·cn·jy·com
答案:D
8.李大钊在《庶民的胜利》中写道:“一个新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命的诞生,必经一番苦痛,必冒许多危险……这新纪元的创造,也是一样的艰难……须知这种潮流,是只能迎,不可拒的。”这种“潮流”是指(  )2·1·c·n·j·y
A.民族解放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民主和科学 D.社会主义革命
解析:李大钊是中国大地上第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个举起社会主义大旗的人,他指出俄国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之上的革命”,而《庶民的胜利》是他最早宣传俄国十月革命的文章之一,故选D项。【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答案:D
9.(2014·广州测试 ( http: / / www.21cnjy.com ))1920年9月,上海《劳动界》刊登的《一个工人的宣言》中写道:“将来的社会,要使他变个工人的社会;将来的中国,要使他变个工人的中国;将来的世界,要使他变个工人的世界。”该材料主要反映了(  )21·世纪*教育网
A.上海已成为中国工人运动的中心
B.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工人运动的影响
C.中国工人阶级即将登上政治舞台
D.中国工人阶级认清了中国社会的性质
解析:解题时一是要注意时间“1920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9月”;二是要注意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工人的社会”“工人的中国”“工人的世界”。A项与材料无关;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排除C项;中共二大在正确分析中国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的基础上提出了民主革命纲领,因此,中国工人阶级不可能在1922年以前就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排除D项。答案为B项。www-2-1-cnjy-com
答案:B
10.(2014·天津联考)中国近代思 ( http: / / www.21cnjy.com )想主要经历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及“马克思主义”的演进过程。这些思想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反抗外来侵略 B.发展资本主义
C.救亡图存 D.反对专制统治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 ( http: / / www.21cnjy.com )能力以及对历史现象的分析能力。“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的思想没有提到要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其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封建统治,不可能反对君主专制统治,排除B、D两项。对比A、C两项,C项更能体现中国近代思想演进过程的共同主题。2-1-c-n-j-y
答案: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魏源在《海国图志·序》中指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又说,“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21教育网
材料二 1898年,张之洞在《劝学篇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说道:“中国之祸不在四海之外,而在九州之内。”宣传“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他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www.21-cn-jy.com
材料三 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等人号召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们“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之囹圄”,提出“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口号。他指出:“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材料四 李大钊指出,俄国(十月)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之上的革命”,是“世界人类全体的新曙光”。他号召人们向俄国学习。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二者在认识近代中国所面临形势的问题上有何不同。(4分)
(2)材料三较之材料一、二,其内容有何进步?分析新文化运动对中国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10分)
(3)材料四与材料三有什么联系?它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6分)
解析:第(1)问,由材料一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师夷长技以制夷”可知这是地主阶级抵抗派的观点,从材料二中“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和“张之洞”可知这是洋务派的观点。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三中的两位先生可知这是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的观点;第二小问结合教材知识作答。第(3)问,第一小问据材料四中李大钊“号召人们向俄国学习”可知这是新文化运动后期的内容,是新文化运动的继续和发展;第二小问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来源:21cnj*y.co*m】
答案:(1)材料一认为外来侵略是中国面临的大祸;材料二则认为中国的大祸是国内的“民权之说”。
(2)材料一只认识到西方技术先进,材料 ( http: / / www.21cnjy.com )二反对西方民权学说,两者从根本上来说都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材料三主张冲破封建制度和封建意识形态,倡导民主与科学,从根本上动摇封建统治的基础。影响: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弘扬了民主科学思想,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联系:材料四是对材料三中所述新文化运 ( http: / / www.21cnjy.com )动的继续和发展。影响:李大钊宣传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在中国第一次举起了社会主义旗帜,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版权所有:21教育】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16年《新青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载:“袁世凯之废共和复帝制,乃恶果非恶因,乃枝叶之罪恶,非根本之罪恶。若夫别尊卑,重阶级,主张人治,反对民权之思想之学说,实为制造专制帝王之根本恶因。吾国思想界不将此根本恶因铲除净尽,则有因必有果,无数废共和复帝制之袁世凯,当然接踵应运而生,毫不足怪。”
——丁宁和等《中国近代启蒙思想》
材料二 “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断不可调和迁就。”“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国情的话来捣乱。”
——陈独秀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当时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了什么问题?为此开展了什么运动?这次向西方学习与以往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12分)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2)材料二对东西方文化的态度是否正确?我们对东西方文化的正确态度是什么?(8分)
解析:本题考查依据材料分析理解问题的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力。第(1)问要依据材料一归纳认识到的问题,依据认识到的问题判断出开展的运动,根据运动总结出“变化”。第(2)问要依据材料二的核心内容判断正误,对待东西方文化的正确态度应是批判地继承。21*cnjy*com
答案:(1)问题:认识到帝制复辟的根本原因。运动:新文化运动。变化:与以往向西方学习相比,已经由技术、制度层面深入到思想文化层面。  21*cnjy*com
(2)不正确。对东西方文化要取其精华,剔除糟粕,要继承与创新。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