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中国地理中考三轮冲刺:解答题集中训练
1.读中国地理区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区域名称:
A____地区,B____地区,C____地区,D____地区。
(2)写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①____山脉,②____山脉,③____平原,④____高原。
(3)B地区与A地区的分界线主导因素是____,D地区与其他三个地区的分界线主导因素是____。
2.读东北地区地形图和东北地区多年平均雪期的空间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山脉:①____,③____。
(2)东北三省地形以____和山地为主,三面环山,东侧和北侧为界河,呈现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的地形格局。
(3)到东北去看雪选择最适当的季节是____,右图中多年平均雪期空间分布规律是由南向北____,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
3.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引汉济渭”为陕西省南水北调工程。该工程将汉江水引入渭河,以缓解渭河流域用水紧张的问题。工程秦岭段采用隧洞引水方式,以避开生态敏感区。读该工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列举该工程水源地的两个水库名称____、____。
(2)该工程经过____山脉,该山脉以北位于我国的____(干湿地区)。
(3)说出渭河的水文特征,至少两点。
(4)列举P地具有特色的名风名俗,并说明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5)请你说出渭河其流经区域主要自然灾害或环境问题,并提出有效的治理措施。
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甘蔗喜高温,对水分有较高的要求。广西壮族自治区是我国蔗糖业的龙头,其东部、北部和西北部为山地,中南部的平原是其甘蔗的主要种植区。
材料二:广西制糖工业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着力推进绿色生产,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作为生产原料或能源再利用。如将制糖产生的蔗渣用于发电、造纸,将制糖产生的滤泥作为甘蔗种植的肥料。
材料三:左图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甘蔗产区分布示意图,右图为南宁市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1)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行政中心是____,主要位于____(填“高”“中”或“低”)纬度地区。
(2)____(填特殊纬线)穿过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该地区的气候类型为____,从水热条件看,甘蔗产地5-9月的气候特征是____。
(3)分析广西甘蔗种植区主要分布在中南部的自然原因。
(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述广西制糖工业在综合利用废弃物方面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5.2018年以来,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一体化发展不断加速,2019年3月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编制,实施发展规划纲要”。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要优化区域经济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下图为长江三角洲略图及该区域气候资料图,据此回答以下各题。
(1)对整个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起着辐射带动作用的核心城市①是____市;该区城位于我国四大区域中的____地区。
(2)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平土肥,河网纵横,盛产水稻,被誉为“____”;该区域属____气候。
(3)随着经济发展,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能源供应日趋紧张,为缓解该地区的能源问题,我国实施了____工程,将西北地区丰富的油气资源通过____运输的方式输送至该地区。
(4)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处江海交汇之地,该地区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答两条即可)
6.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港珠澳大桥是中国境内一座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桥隧工程,位于广东省伶仃洋区域内,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环线高速公路南环段。全长约55千米,中间段是6.7千米长的海底道,2018年10月24日9时正式通车。通车后,极大缩短了珠海、香港、澳门三地之间的时空距离。
材料二:长江三角洲地区图、珠江三角洲地区图和港珠澳大桥简图。
(1)港珠澳大桥联系了我国的三个省级行政区,分别是港、澳、______(填简称),夏秋季节大桥建设时可能遇到的气象灾害是__________。
(2)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图2铁路:A__________;图1城市:C__________。
(3)改革开放以来,有人把我国沿江对外开放的格局形象地比喻为“射向太平洋的箭”。我国东部海岸线似“弓”,长江似“箭”。请分析作为“箭”的长江,为“箭头”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提供了什么优越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
(4)修建港珠澳大桥的意义包括______。(单选)
①加强港澳与珠三角地区的联系②澳门将成为继香港之后新的国际航运中心
③促进港珠澳地区重工业的发展④促进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长期繁荣与稳定⑤促进港珠澳地区经济协同发展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⑤
(5)珠江三角洲区域发展的经济类型为________型经济。
7.读我国局部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山脉:A____,B____,其中分布有高山草场,发展山地牧业的是____。
(2)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是____,C地有著名的灌溉农业区“塞外江南”____,其灌溉水源主要来自____(河流)。
(3)D是我国最大的盆地,该盆地内有我国最大的沙漠____,盆地中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开发大西部的跨世纪工程是“____”工程。
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随着上世纪50年代开始的大规模开垦,黑龙江省境内的三江平原湿地面积也随之骤减。目前,三江平原区域内共有6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材料二三江源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历史上水草丰美、生物多样、湖泊众多、生态良好。上世纪末,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湖泊、湿地面积不断缩小甚至干涸,三江源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不断下降。
材料三图1为“黑龙江省简图”,图2为“青藏地区示意图”。
(1)黑龙江省的行政中心是____。三江源地区位于我国____省的南部。
(2)黑龙江省和青藏地区限制农业发展的共同自然因素是____,使得农作物的生长期长,农产品品质____。
(3)三江源和三江平原共同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国家在这两地都设立了____,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趋势。
答案
1.(1) 西北 北方 南方 青藏
(2) 昆仑 秦岭 东北 黄土
(3) 降水 地形
2.(1) 大兴安岭 长白山脉
(2)平原
(3) 冬季 逐渐增长 纬度位置
3.(1) 黄金峡水库 三河口水库
(2) 秦岭 半湿润区
(3)水量较小,水位季节变化大,汛期短,含沙量大,有结冰期
(4)窑洞、信天游、白羊肚头巾等,黄土具有直立性,气候干燥。千沟万壑的地形,多风沙。
(5)水土流失严重,其治理措施是植树种草、打坝淤地等。
4.(1) 南宁 低
(2) 北回归线 亚热带季风气候 高温多雨
(3)中南部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地处低纬度地区,热量充足;季风气候降水丰富;位于河流沿岸,灌溉水源充足。
(4)经济效益:可以为生产提供原料和能源,如蔗渣造纸、滤泥制肥、蔗渣燃烧发电等;生态效益:减少废弃物的排放,保护生态环境。
5.(1) 上海 南方
(2) “鱼米之乡” 亚热带季风
(3) 西气东输 管道
(4) 交通便利 旅游资源丰富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消费市场广等
6.(1) 粤 台风
(2) 京九线(京九铁路) 杭州
(3)丰富的水源、便利的水运、丰富的水能(写出一条即可)
(4)D
(5)外向
7.(1) 大兴安岭 天山 B
(2) 干旱 河套平原 黄河
(3) ;塔克拉玛干沙漠 西气东输
8.(1) 哈尔滨 青海
(2) 热量不足 好
(3) 湿地面积锐减 自然保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