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中的促销问题
教学目标:
理解几折的意义和满减的数学意义,理解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并能根据生活实际进行灵活应用,提高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列举、画图等方法,让学生去思考研究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对比和分析能力。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实际联系,感受数学的实用性。
教学重点:提高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会数学与生活的实际联系
教学过程:
板块一、认识折扣
师:同学们你们去买过东西吗?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购物中的促销问题。商场有哪些促销活动?
生:打折、满多少送多少、满多少减多少、买多少送购物券等。
师:几折是什么意思,谁来举个例子解释一下?
出示:小明去买一辆自行车,A店打八折,B店打九折,请问他要去哪家店买?(两家店价格不一样。)
引导讨论,需要清楚原价多少。
板块二、购物中合理选择促销活动。
探究不同的促销活动
课件出示:
师:在总价未知的前提下,面对“满200减100”与“六折”这两种折扣,应该如何选择呢?(两家店价格相同)
生 :我们需要知道具体的价格。
出示:200元、250元、300元、600元
师:分析上述几个折扣例子后,我们发现价格不同,选择的方法就不一样,这里是否隐藏着某种不为人知的规律呢?
师生经过探讨整理出如表格。
原价 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450 500 550 600 650 700 750 800 ...
A商店 30 60 90 120 150 180 210 240 270 300 330 360 390 420 450 480 ...
B商店 50 100 150 100 150 200 250 200 250 300 350 300 350 400 450 400 ...
2.画图与读图,提升学生的认知
师:刚才我们通过举例、列表、对比分析了这两种折扣方式,知道满 200 减 100是一种变化的折扣,它看起来像五折,其实它的折扣是随着价格变化而变化的。而六折呢,它是一种固定的折扣。
师:同学们,我们能把原价和现价画在统计图上吗?
课件出示:
师:你觉得六折的图象是怎么样的呢?
生:一条直线,
师:那么满200减100的图象会是什么样子的呢?大家猜猜看。
生1:一上一下。
生2:很曲折,像山峰一样。
生3:到一个价格就会掉下来。
师:你们太有想象力了,会是这样的吗?我们描一些点来试试看。
师:有了这个图象真是方便啊!看图象能很快帮我们作出选择。是不是每一段都有类似的规律呢?想不想再看看后面的图象?
板块三、设计促销活动。
出示一些商品,248元,199元,28元,25元,成本价分别为100元、80元、12元、10元。如果你是商店经理,你打算设计怎么样的促销活动?说一说你的理由。
板块四、总结
今天学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对于商场的促销活动,我们要保持冷静的头脑,聪明购物、合理促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