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8张PPT)
城镇化也称城市化
一般是指乡村人口向城镇地区集聚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镇地区的过程。
Urbanization
01 城镇人口增加
02 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扩大
03 城镇人口占区域总人口的比例上升
城镇化的标志
Three main signs of Urbanization
03 城镇人口占区域总人口的比例上升
最重要指标
04城市数目增多
05城市等级提升
06劳动力从第一产业转移到第二三产业
……
探究一 图2.12 部分国家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
Understanding the impact of P-migration
1、根据图示分析,一般情况下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有什么关系?
2、举例说明是否有特殊情况存在。
虚假城市化
一般而言,城镇化水平低的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很低;而发达国家的城镇化水平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高。
城镇化
Urban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城镇化水平,体现其工业化程度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社会经济的进步才促进了城镇化发展
01
城镇化的意义
02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城镇里建筑密集, 人口密度和居住密度大,水、电、天然气等设施集中,可提高土地、水等资源的利用效率
城镇中大型的住宅小区可以集中提供水、 电、气等资源,客纳众多人口,满足人们日常休闲、购物等生活需求。
03 改善城乡居住环境
城镇化伴随着污染物的集中排放,同时也便于人们对污染物进行集中处理,提升环境质量,通过平整土地、修建设施、绿化等措施,改善城乡居住环境
城镇化污染物集中处理设备
Centralized treatment equipment for urbanization pollutants
企业生产、居民生活会产生大量污水和废水,容易污染环境;
污水处理厂运用先进的技术设备能处理这些污水和废水,将其变为可重新利用的水资源
04 增强区域社会和谐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城乡居民人均收人、受教育水平的差别不断缩小,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等逐渐趋同
城镇里就业机会众多,教育、医疗、交通等公共服务设施完善,不仅为城镇居民,也为乡村居民提供优质服务
02
世界城镇化进程
1800
1850
1900
1950
200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城市人口比重/%
发达国家
世界平均水平
发展中国家
世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1800~2000年)
图 2.18 世界各国城镇人口比例(2018年)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镇化水平有何差异?选词填空
【探究四】
①城镇化水平75%以上的国家主要分布在 洲、 洲、
洲、 洲
②城镇化水平40%以下的主要分布在 、 。
欧洲
大洋
北美
南美
非洲中部和南部
南亚
欧洲
大洋
北美
南美
非洲中部和南部
南亚
世界城镇化进程示意图
The course of urbanization in the world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起步时间
目前水平
所处阶段
目前速度
现象
原因
根据课本35页,图2.18及下图,完成表格。
早
高
慢
后期阶段
逆城镇化
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乡镇基础设施完善
晚
低
快
初期、中期
郊区城镇化
乡村人口增长过快,劳动力过剩,大量涌入城市
城镇化
郊区城镇化
逆城镇化
再城镇化
市中心
Center
郊区
Suburb
郊区
Suburb
农村
Rural
农村
Rural
人口向城市地区集聚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
部分人口转向近郊区
人口迁往远郊或农村
人口重新实现内迁
城镇化
郊区城镇化
发展中国家
逆城镇化
发达国家
再城镇化
高度城镇化地区
(二次城镇化)
1
2
3
4
表现 成因 图示
城镇化
郊区 城镇化
逆 城镇化
再 城镇化
人口
由农村去往城镇
城镇的拉力
乡村的推力
人口
由市区迁往郊区
市区人口激增
地价上涨
交通拥挤
人口由市区迁往
农村和小城镇
寻求优质
生活环境
人口迁回城镇
开发中心区
高科技产业
第三产业发展
城镇化进程加快,城镇出现问题,交通优化后,城市向郊区发展
城市化水平极高,增长缓慢甚至停滞,一些大城市的人口和产业迁往农村
城市化水平较低,发展缓慢。
初期阶段 低于25%-30%
加速阶段 从25%-30%增加到70
后期阶段 高于70%
时 间
100
60
40
20
80
城镇人口比重/%
0
探究五 城镇化进程示意
探究六:了解我国的城镇化和区域差异
图2.22 中国城镇化进程曲线(1978—2015年)
我国的城镇化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速度较快。改革开放以后,进入了持续稳定的发展阶段。但东西部城镇化差距较大。
(教材P37)
探究六(教材P37)
1.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城镇化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特点?
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我国东部和中西部城镇化水平差异较大的原因?
特点:城镇化水平不断上升,近年来上升速度加快。
原因:改革开放后工业化进程的发展,吸收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带动城镇服务业的发展。
自然原因: 东部地区地形较平坦,气候温暖湿润,水源充足,自然资源丰富;
社会经济原因:东部地区人口密集,工业化水平高,改革开放初期受国家政策倾斜,
经济快速发展,经济水平较高。
03
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城镇化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给区域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活力。但是,在城镇化过程中,也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
城镇化过程
出现的问题
城镇化 URBANIZATION
大气圈
Atmosphere
生物圈
Biosphere
水圈
Hydrology
岩石圈
lithosphere
改变大气成分
影响大气水热状况
影响生物栖息地
生物多样性减少
水质、水量和地下水运动发生变化
生活废渣影响
城市土地质量
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改变
The Change of Natural Geographic Environment Elements by Urbanization
虚假城镇化带来的问题
劳动力过剩,就业压力大;
交通拥挤;
住房紧张;
社会不稳定因素多 ;
生物多样性减少;
工业“三废”排放量大,环境污染严重。
03
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
01、地理信息技术
地理信息技术包括:遥感(R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地理信息系统(GIS)。
遥感(RS)
主要用于地理信息数据的获取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
主要用于地理信息的空间定位
地理信息系统(GIS)
主要用来对地理信息数据进行管理、更新、分析等
02、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
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规划、市政建设、公共服务等城市管理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输入某一中心点,可以快捷搜寻该点附近的餐馆、酒店、医院、景点等各类信息。
出行时通过手机软件,输入要查询的公交路线,就可以看到公交车的实时位置、到站时间等信息,方便人们灵活选择出现时间。
Academic training
1.图中( )
A.英国城市化进程的速度始终高于美国的
B.美国先于英国达到80%的城市化水平
C.1970年以后中国城市化进程快于美国的
D.各国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衡量指标是城市人口数量
图为1850—2050年中国、英国和美国三国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含预测)。 读图,回答1~2题。
Academic training
2.2030年与2000年相比,三国城市化带来的主要变化有( )
A.英国——第一、二产业比重增加 B.美国——城市环境质量持续恶化
C.中国——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提升 D.中国——第一产业成为主导产业
图为1850—2050年中国、英国和美国三国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含预测)。 读图,回答1~2题。
(2021·北京·高一统考学业考试)读“1980-2020年中国、印度城镇化水平”图,完成下面小题。
13.与印度相比,1980-2020年中国城镇化进程的特点是( )A.初期水平较高 B.后期水平较低 C.发展速度更快 D.发展进程相同14.城镇化带来的积极影响是( )A.增加就业机会 B.第三产业比重下降C.消除环境污染 D.加大城乡发展差距
C
A
(2021·北京·高一统考学业考试)读“我国城乡人口比例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5.据图可知,我国( )A.1979年,乡村人口比例最低 B.1979年以来,城镇人口比例不断上升C.1999年,城镇与乡村人口比例持平 D.1999年以来,乡村人口比例低于50%16.1979年以来,伴随城镇化进程( )A.城市数量持续减少 B.城乡之间经济联系减弱C.能源利用效率降低 D.第二、三产业比例上升
B
D
(2023春·陕西西安·高一校考学业考试)2022年,沙特阿拉伯的智能线性城市“THELINE”开工修建。它全长近170公里,宽仅200米,建筑物高度超过500米,可容纳约900万人居住和生活。这里没有汽车和街道,只配有一条连通两端的20分钟的高速铁路。“THELINE”将公园、步行区、学校、住宅和工作场所等城市功能垂直分层分布,人们可在三维空间(向上、向下或水平)中无缝出行,步行五分钟即可满足所有日常需求。这一项目代表了可持续发展的开创性模式和人地协调的基本理念。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7.该国“THELINE”城市设计的主要目的是( )A.均衡人口分布 B.解决城市化问题 C.改善居住环境 D.打造多元化经济
18.下列关于“THELINE”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交通方式多样 B.商业趋于集中 C.土地利用率高 D.功能分区不明显
D
C
(2023春·陕西·高一校考学业考试)下图为“某城市25年间的发展变化示意图”,此图反映了该地区的城镇化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衡量城镇化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是( )A.城镇数量 B.城镇用地规模C.城镇人口数量 D.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20.图中可直接观察到的城镇化过程是( )A.城镇人口不断增加 B.城镇建设用地规模不断扩大C.城市商业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D.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不断上升21.目前,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带来的主要影响有( )①促进区域经济发展②二、三产业产值比重上升③城市生态环境不断改善④城市中心区人口不断减少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D
B
A
(2023春·福建三明·高一校联考期中)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24.甲图中,直接反映出来的从阶段Ⅰ到阶段Ⅱ城市化的主要特点是( )A.城镇人口增加 B.城镇人口比重上升C.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扩大 D.城镇职能增加25.据乙图推断,该城市容易出现的问题是( )A.城市内涝 B.交通拥挤 C.污染严重 D.用地紧张
C
A
Academic training
4.世界城市分布的主要特点是( )
A.北美洲城市数量沿海多于内陆 B.人口1000万以上城市沿海多于内陆
C.亚洲内陆城市数量少于北美洲的 D.大洋洲的内陆城市数量多于沿海的
图示意2025年世界城市分布。回答3~4题。
3.与欧洲相比,南亚( )
A.城市化水平高 B.城市化起步早
C.城市化速度快 D.逆城市化现象显著
Academic training
图为美国乡村、郊区和中心城区人口数量变化图。读图,完成5~6题
5.①②③分别对应的是( )
A.乡村、郊区、中心城区 B.乡村、中心城区、郊区
C.郊区、乡村、中心城区 D.郊区、中心城区、乡村
Academic training
图为美国乡村、郊区和中心城区人口数量变化图。读图,完成5~6题
6.下列关于1950—2010年美国人口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郊区人口不断上升,城市化水平出现下降
B.20世纪后半段中心城区人口的变化与环境质量密切相关
C.由于逆城市化出现,中心城区人口不断减少
D.乡村人口的萎缩导致农业劳动力短缺严重
Academic training
7.图为1990—2012年我国某特大城市主城区居住用地面积在各环线圈内的比例变化统计,造成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①经济发展和人口驱动 ②空气质量改善 ③基础设施建设 ④产业结构优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Academic training
近来,一个词很热,即“广场舞”。一面是挥汗如雨、激情四起的舞者;另一面是饱受折磨、不堪其扰的居民,甚至有些地方矛盾激化。据此回答8~9题。
8.“广场舞”流行于广场,反映出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是( )
A.城市污染严重 B.城市化过快
C.城市人口增长过快 D.城市基础服务设施建设不够健全
9.导致舞者与居民矛盾激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广场离居民区较近,噪声扰民 B.城市人口素质亟待提高
C.城市居住用地紧张 D.城市环境恶化
“滴滴出行”是涵盖出租车、专车、快车、顺风车、代驾及大巴等多项业务在内的一站式出行平台。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滴滴出行”中所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①GIS ②RS ③GPS ④数字地球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滴滴出行”带来的影响有( )
①市民出行更加方便 ②节省资源、减轻城市污染
③可替代城市公共交通 ④解决了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C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