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
唯一标准
特约评论员文章
学习目标
1、理清论述思路,理解主要概念,把握核心观点,
2、学习论证方法,辨析论证风格,体会论证语言的准确性
学习重点: 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论述思路,感受文本的思想力量
学习难点: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理解
检验和判定一种认识、一种理论是否具有真理性,即是否反映了客观实际,是“真理论”的一个重要问题。没有正确的真理标准,便不可能区分真理与谬误,而“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个基本原理。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我国面临重大的历史转折,“解放思想”成为时代的呼声。为正确认识、把握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全国展开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引发这场大讨论的,正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篇文章。文章深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对冲破“两个凡是”的思想束缚、重新确立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开启改革开放进程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文富于思辨性,善于运用经典理论文献和典型事例,立论与驳论相结合,在演绎推理中展开论述。要注意把握这些特点,并尝试用历史事实和亲身经历印证本文的观点,在此基础上学习运用相关理论对现实问题进行辩证分析。
学习提示
胡福明,男,1935年7月生, 江苏无锡人。1955年9月就读于北京大学新闻专业,翌年进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研究班学习,1962年毕业后,到南京大学政治系(后更名哲学系)任教。曾任系党总支副书记、副系主任、副教授、教授。1982年11月调至江苏省委工作,历任江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部长、省委常委、省委党校校长、江苏省政协副主席等职。是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主要作者。2001年退休。2018年12月,胡福明被授予“改革先锋”称号。
作者简介
孙长江(1933年10月-2020年6月19日),男,福建晋江人,1949年9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6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7年5月任中共中央党校理论研究室副研究员、副主任。1994年创建首都师范大学东方思想文化研究所,奠定了首都师大中国哲学学科的发展。孙长江同志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的主要撰稿人和主要定稿人之一。
这场大讨论的发生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1976年10月,中央政治局一举粉碎“四人帮”,结束了延续10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举国欢腾,人心思变,百业待举,党面临着思想、政治、组织等各个领域全面拨乱反正的任务。但是,这一进程受到“两个凡是”(即“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错误方针的严重阻碍,党和国家的工作在前进中出现徘徊局面。
针对这种状况,邓小平多次旗帜鲜明地提出,“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我们要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与此同时,其他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不少老同志也从不同角度提出,要恢复和发扬党的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正确认识与把握理论和实践的关系,把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1977年秋季,南京大学哲学系副主任胡福明完成了两篇稿子,其中一篇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经过中央党校和《光明日报》多次修改后,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头版刊登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约评论员文章,由此引发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成为党和国家实现历史性伟大转折的思想先导。
作品背景
特约评论员文章
特约评论员文章是报刊约请有关权威人士就某一重大理论或现实问题发表看法的评论,是评论员文章的特殊形式。论及的内容大都是事关全局和举足轻重的大问题,具有极强的专题性、理论性和政论性,往往在社会上产生较大的反响。它一般要求多侧面、多角度地展开论述,强调理论的系统性和严密性。
相关常识
1. 拨乱反正:扭转乱象,归于正道。出自《公羊传·哀公十四年》。
2. 炮制:编造。
3. 胡诌hú zhōu:瞎编。
4. 无稽( jī 查核)之谈:无根据说法。出自《尚书·大禹漠》。( [稽首]古时叩头的敬礼)
5. 自吹自擂(léi)
6. 葆 bǎo(存)
重点字词
拨乱反正: 治理混乱的局面,使恢复正常。
五花八门: 形容花样繁多或变幻多端。
自吹自擂: 自己吹喇叭,自己打鼓,比喻自我吹嘘。
无稽之谈: 没有根据的言谈。
层出不穷: 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
词 语
1.实践:实践就是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一切客观物质的社会性活动。实践的基本特征:客观性、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包括三方面基本内容:①生产实践(为满足人类生产而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动性活动)②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调整和改革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为目的的活动)③科学实践(科学的探索宇宙间普遍规律的有目的的能动性实践活动)
实践的基本形式:经济、政治、军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化、卫生、体育、民族、宗教、司法、社会治安、社会管理、社会交往、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活动。
2.真理:人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基本概念
3.此岸性:“此岸性”指可认识的部分,即事物的现象;“彼岸性”指不可认识的部分,即超越人们的认识界限而独立存在的“自在之物”。康德认为:“自在之物”是在人的感观以外客观存在着的,它作用于人们的感官,产生感觉,但这种感觉是有限的。其根源于,“现象”与“自在之物”即“此岸”与“彼岸”之间有着一条原则上的界限,是人类认识无法逾越的鸿沟。人们只能认识“自在之物”的现象,而不能透过现象去认识“自在之物”本身。康德承认事物本质的存在,但他把事物的本质和现象割裂开来,从根本上否认人类认识客观事物本质的可能性,从而陷入唯心主义不可知论的泥潭中。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本质与现象的统一,离开现象的本质和离开本质的现象都是不存在的。人类通过实践是可以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这不仅被人类的实践活动和认识发展史所证明,同时也是各门科学的基本任务。
4.经院哲学:经院哲学是天主教教会用来在其所设经院中教授的理论,故名经院哲学。是运用理性形式,通过抽象的、繁琐的辩证方法论证基督教信仰、为宗教神学服务的思辨哲学。因教师和学者被称为经院学者(经师),故取名经院哲学(scholasticism)。
导言部分:指明价值----理论上批驳“四人帮”的歪理邪说,
实践上肃清其遗毒。
第一部分:分析原理----从哲学视角来剖析真理的检验标准只
能是社会实践的根本原因。
第二部分:分析立足点----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立场来谈马克思
主义理论的实践特性。
第三部分:验证理论----着重指明了共产主义导师们都是用实
践检验真理的自觉践行者和光辉示范者。
第四部分:发展认识----从真理检验标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两
个角度说明任何理论都要接受实践的持续检验。
梳理全文的行文思路
文章论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实践第一的观点, 明确地指出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 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 任何理论都要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
主 旨
1. 本文的中心观点是什么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个题目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本文的中心观点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一个简短的判断句,“唯一”强调其不可替代性,言简意赅,以其为题目,振聋发聩,发人深思。
文本探究
2.《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有四个小标题,这四个标题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试简要分析。
第一个标题提出了全文的观点;
第二个标题表明自己的观点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的,是论证的第一个层次;
第三个标题指明“革命导师”坚持“用实践检验真理”,在行动上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是论证的第二个层次;
第四个标题强调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实践标准,联系实际,发出倡议。
四个小标题,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逐层解答“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问题,环环相扣,形成了层进式结构。
3. 本文主要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试做简要分析。
本文主要使用了引证法、例证法等论证方法。引证法,全篇中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等革命导师的言论广泛引用,极具权威性和论辩性;例证法,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哥白尼太阳系学说、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共产党宣言》等被实践证实、证明的典型事例,不胜枚举,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4. 这篇特约评论员文章,破立结合,试做简要分析。
总标题和第一个小标题部分提出了本文的观点,这是“立”;第二个小标题部分有“有的同志担心,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会削弱理论的意义”“有的同志说,我们批判修正主义,难道不是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去衡量,从而证明修正主义是错误的吗 ”列举有的人的错误认识或者错误观点,提供批驳的靶子,然后进行分析批驳,揭示其片面、错误之处,这是“破”。全文以立论为主,立中有破,破立结合,增加了论证的力量。
5. “现在,‘四人帮’及其资产阶级帮派体系已被摧毁,但是,‘四人帮’加在人们身上的精神枷锁,还远没有完全粉碎……无论在理论上或实际工作中,‘四人帮’都设置了不少禁锢人们思想的‘禁区’,对于这些‘禁区’,我们要敢于去触及,敢于去弄清是非。”可见, 文章的写作不是无病呻吟,而是要联系现实,要有时效性。请谈谈你对文章“时效性”的认识。
文章的“时效性”是指要关注社会热点,紧扣时代脉搏,具有导向性,其目的就是要启发人们关注社会,与时代同步,真实地反映“现在进行时”的内容,这样文章才有生命力。
本文语言严密、准确,富于思辨性。请赏析下列各句。
(1) 怎样区别真理与谬误呢 1845年,马克思就提出了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这就非常清楚地告诉我们,一个理论,是否正确反映了客观实际,是不是真理,只能靠社会实践来检验。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个基本原理。
采用设问开头,发人深省;自问自答,水到渠成地引出自己的观点。
品味语言特色
(2) 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就不能到主观领域内去寻找,不能到理论领域内去寻找,思想、理论自身不能成为检验自身是否符合客观实际的标准,正如在法律上原告是否属实,不能依他自己的起诉为标准一样。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必须具有把人的思想和客观世界联系起来的特性,否则就无法检验。
首先用了三个否定句,旗帜鲜明地反对错误的做法;接着运用类比,“正如在法律上原告是否属实,不能依他自己的起诉为标准一样”,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必须”语气坚定,气势夺人。
(3) 但是,这些五花八门的谬论,根本经不起革命实践的检验,它们连同“四人帮”另立的“真理标准”,一个个都像肥皂泡那样很快破灭了。
语言简洁有力,连用“根本”“很快”,表达出谬论经受不起实践检验的事实;“像肥皂泡那样”,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谬论破灭之状。
(4) 革命导师们不仅提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且亲自作出了用实践去检验一切理论包括自己所提出的理论的光辉榜样。
“不仅”“而且”表递进,用极简约的文字表达了极丰富的内容;放在段首,总领全段。
(5) 实践证明,他们所说的绝不是毛泽东思想的真理,而是他们冒充毛泽东思想的谬论。
“绝不是”否定一个,“而是”肯定一个, 运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了林彪、“四人帮”所谓“真理”的实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杜甫之所以能有集大成之成就,是因为他有可以集大成之容量。而其所以能有集大成之容量,最重要的因素,乃在于他生而禀有一种极为难得的健全才性——那就是他的博大、均衡与正常。杜甫是一位感性与理性兼长并美的诗人,他一方面具有极大极强的感性,可以深入他所接触到的任何事物,把握住他所欲攫取的事物之精华;另一方面又有着极清明周至的理性,足以脱出于一切事物的蒙蔽与局限,做到博观兼采而无所偏失。
这种优越的禀赋表现于他的诗中,第一点最可注意的成就,便是其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就诗歌体式风格方面而言,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更能融会运用,开创变化,千汇万状而无所不工。
例题展示
我们看他《戏为六绝句》之论诗,以及与当时诸大诗人,如李白、高适、岑参、王维、孟浩然等,酬赠怀念的诗篇中的论诗的话,都可看到杜甫采择与欣赏的方面之广;而自其《饮中八仙歌》《曲江三章》《同谷七歌》等作中,则可见到他对各种诗体运用变化之神奇工妙;又如从《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及“三吏”“三别”等五古之作中,可看到杜甫自汉魏五言古诗变化而出的一种新面貌。就诗歌内容方面而言,杜甫更是无论妍媸巨细,悲欢忧喜,宇宙的一切人情物态,都能随物赋形,淋漓尽致地收罗笔下而无所不包。如写青莲居士之“飘然思不群”,写空谷佳人之“日暮倚修竹”;写丑拙则“袖露两肘”,写工丽则“燕子风斜”;写玉华宫之荒寂,予人以一片沉悲哀响;写洗兵马之欢忭,写出一片欣奋祝愿之情。其涵蕴之博与变化之多,都足以为其禀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的证明。
其次值得注意的, 则是杜甫严肃中之幽默与担荷中之欣赏。我以为每一位诗人对于其所面临的悲哀与艰苦,都各有其不同的反应态度,如渊明之任化,太白之腾越,摩诘之禅解,子厚之抑敛,东坡之旷观,六一之遣玩,都各因其才气性情而有所不同,然大别之,不过为对悲苦之消融与逃避。其不然者,则如灵均之怀沙自沉,乃完全为悲苦所击败而毁命丧生。然而杜甫却独能以其健全的才性,表现为面对悲苦的正视与担荷。所以天宝的乱离,在当时诗人中,唯杜甫反映者为独多,这正因杜甫独具一份担荷的力量,所以才能使大时代的血泪,都成了他天才培育的浇灌,而使其有如此强大的担荷之力量的,则端赖他所有的一份幽默与欣赏的余裕。他一方面有极主观的深入的感情,一方面又有极客观的从容的观赏,如著名的《北征》诗,于饱写沿途之人烟萧瑟、所遇被伤、呻吟流血之余,却忽然笔锋一转,竟而写起青云之高兴,幽事之可悦,山果之红如丹砂,黑如点漆,而于归家后,又复于饥寒凛冽之中,大写其幼女晓妆之一片娇痴之态。此外,杜甫虽终生过着艰苦的生活,而其诗题中却往往有“戏为”“戏赠”“戏作”等字样。凡此种种,都说明杜甫才性之健全,所以才能有严肃中之幽默与担荷中之欣赏,相反而相成的两方面的表现。这种复杂的综合,足以为其禀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的又一证明。
(摘编自叶嘉莹《论杜甫七律之演进及其承先启后之成就》)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A.杜甫之前的诗人,或者以感性见长,或者以理性见长,至杜甫方能二者兼备。
B.杜甫勇于尝试各种诗体,在七言律诗上谨守传统,在五言古诗上则作出革新。
C.对逃避、被击败与正面担荷这三种回应危机方式,作者在情感态度上一视同仁。
D.杜甫诗歌震撼人心的力量,部分来自严肃与幽默之间、担荷与欣赏之间的平衡。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整合文中信息进行推断的能力。
A项涉及原文第一段。原文只强调杜甫“是一位感性与理性兼长并美”的诗人,但并没有提到杜甫之前的诗人在感性或理性上都各执一端,也没有提到杜甫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感性和理性兼备的诗人。我们可以举出很多在杜甫之前的、感性和理性兼备的诗人。A项是对原文意思的过度推断,产生了偏差。故A项不正确。
B项涉及原文第二段。原文说,“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更能融会运用,开创变化,千汇万状而无所不工”。这就表明杜甫在古今长短各体诗歌上都是既吸收传统,又开拓创新的。后文明确指出他的五言古诗呈现“自汉魏五言古诗变化而出的一种新面貌”,这只是举例,并不是说杜甫只在五言古诗上做出革新,更不能由此推出杜甫在其他诗体上只是谨守传统的法度和风格。这种推断在逻辑上并不成立。只要根据原文第二段,并且注意到文末所注明叶先生文章的标题,就能做出合理推断,不会误认为杜甫七律上只是“谨守传统”。故B项不正确。
C项涉及原文第三段,主要考查对作者的情感态度的把握。第三段中谈到了三种回应时代危机的方式,分别举出了一些诗人作为代表,作者对这些诗人的态度倾向是有差异的。原文中作者一直强调杜甫的“集大成”之伟大,并且反复强调杜甫的健全才性是极为难得的,都暗示杜甫是她最为欣赏、评价最高的诗人。作者还特意用“然而”“独能”“独多”“独具”等词语,凸显杜甫回应时代悲苦时的特别。这更表明作者在情感倾向上对杜甫的高度认可。所以,尽管作者对那些列举出的诗人在不同方面或有欣赏,但就回应危机的方式而言,她显然更欣赏和认可杜甫,并不是“一视同仁”。故C项不正确。
D项涉及原文第三段观点的推断。原文说,“其次值得注意的,则是杜甫严肃中之幽默与担荷中之欣赏”。第三段不仅把杜甫与其他诗人对比,而且以《北征》中的具体描写和杜甫一些“戏为”“戏赠”的诗题为例,分析指出杜甫具有“严肃”与“幽默”,“担荷”与“欣赏”之间相反相成的表现。“严肃”与“幽默”之间,“担荷”与“欣赏”之间的综合和平衡,是杜甫禀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的证明之一,也是杜甫诗歌魅力的来源之一。故D项正确,是本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