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一单元 第4课
一、选择题
1.有学者指出:(西汉)首先遇到的第一个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体现这种“斑马式”省级组织的制度是( )2·1·c·n·j·y
A.郡国并行制度 B.中外朝制度
C.刺史制度 D.郡县制
【答案】 A
【解析】 关键在于理解“斑马式”的含义,斑马身上的条纹是并行的。
2.史载:景帝的弟弟梁孝王入宫晋见,景帝相 ( http: / / www.21cnjy.com )当亲热,得知梁孝王有五位儿子,便赐给五人侯爵之位,并赏赐许多物品。梁孝王死后,景帝把梁孝王所遗之国分为五份,每位侯爵一份,又把他们提升为王。对这段故事理解正确的是( )【出处:21教育名师】
A.兄弟情谊 B.爱屋及乌
C.分割实力 D.分封爵位
【答案】 C
【解析】 汉景帝把梁孝王所遗之国分为五份,表面上是施恩,实际上分割了王国的实力。
3.古代中央集权的加强是一项重要的政治大事 ( http: / / www.21cnjy.com ),其中包括军权的加强,史料记载“兵无常帅,帅无常兵”,你认为这种做法最有可能发生在下列哪个朝代( )
A.秦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答案】 C
【解析】 “兵无常帅,帅无常兵”体现了兵帅分离的措施,这出现在宋朝。
4.嘉定二年(1210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南宋著名诗人陆游临终前写下了那首千古绝唱:“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按两宋中央官制,负责筹划“王师北定”事务的是 ( )www.21-cn-jy.com
A.中书门下 B.通判
C.枢密院 D.三司使
【答案】 C
【解析】 宋代王师北定事务属于军事方面 ( http: / / www.21cnjy.com ),枢密院拥有发兵之权,故选C项; 中书门下、通判、三司使分管行政、地方监察、财政,排除A、B、D三项。
5.有学者认为,相对于汉唐两个朝代,宋代不是弱,也不是贫,而是无效率。导致宋代“无效率”的主要原因是(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A.藩镇割据出现 B.科举制完善
C.分割事权 D.重武轻文
【答案】 C
【解析】 为防止权臣篡权,宋代采取了分割事权的策略,加强对官吏的监督,这在加强君权和中央集权的同时,也导致了北宋行政效率的低下。
6.某位学者描述中国历史上的一种制度是“虽无相名,实有相职。既有相职,却无相权。既无相权,却有相职”。他指的制度是( )
A.汉代的内外朝制度 B.唐代三省制度
C.明代的内阁制度 D.清代的军机处
【答案】 C
【解析】 “虽无相名”说明已废除了丞相,这只能是明代以后,“实有相职”说明该制度还有一定的权力,这只能是内阁制度,清代的军机处无任何实权。
7.春联是日常生活中书画艺术的实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朱元璋始令春联用朱砂纸作底,用黑墨写字,并取名为“万年红”,因“红”与“朱”义同。朱元璋此举用意于( )21cnjy.com
A.强调“朱”姓的尊贵显赫
B.祁盼专制政权的长治久安
C.营造红红火火的新年气氛
D.改革节日的风俗习惯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信息“万年红”,“红”与“朱”义同,并用阶级分析法分析可知,祁盼专制政权的长治久安是其真实意图。21*cnjy*com
8.某同学通过查找材料确认了以下史 ( http: / / www.21cnjy.com )实:秦朝在中央设立三公,丞相为三公之一;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度,三省长官都是宰相,互相牵制;明朝废除了丞相制度。就以上史实得出的正确认识应是( )
①从秦到明皇权不断加强
②从秦到明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不断加强
③从秦到明相权不断削弱,直到消亡
④丞相始终是中国古代政治权力的核心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C
【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中央官职的设置,不能体现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含②的A、D两项;明朝废除了丞相,排除含④的B项。21·世纪*教育网
9.公元1302年,元朝中书省批评各行省“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详行体轻重,无问巨细,往往作疑咨禀,以致文繁事弊甚非所宜”,要求各行省自主处事,如非重要事情,应自行解决。元朝中书省这样做的目的是( )
A.扩大行省权力 B.强化君主专制
C.提高行政效率 D.加强地方监察
【答案】 C
【解析】 从材料本身来看,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央的中书省批评了各行省的事事禀报,强调一般问题自行解决,由此可以看出目的是为了提高行政效率,故答案选C项;材料强调重要事情依然要及时禀报,可见并未扩大行省权力,故排除A项;材料无从体现强化君主专制,故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监察制度,故排除D项。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0.(2014·石家庄 ( http: / / www.21cnjy.com ))自明朝宣德以来,中央机构互相倾轧。明英宗登基后,太皇太后委政内阁,令大学士杨士奇等对奏本拟出处理意见,交皇帝裁定,票拟走向制度化。这主要反映了( )
A.内阁地位有所提高 B.明英宗时初设内阁制
C.宦官参政妨碍阁权 D.内阁制保证了官僚团结
【答案】 A
【解析】 据材料,内阁大臣取得了“票拟 ( http: / / www.21cnjy.com )”之权,这体现了内阁地位有所提高,A项正确;内阁制是明成祖时设立的,排除B项;C项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扩大了内阁的作用,排除。【版权所有:21教育】
11.下图是一幅残缺的中国古代“中央机构示意图”,请依据留存信息,判断该图反映的朝代是( )
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明代
【答案】 D
【解析】 图中的关键信息是没有丞相、皇帝直管六部,这种情况开始于明朝。
12.洪武十二年,明王朝颁布了《大明律 ( http: / / www.21cnjy.com )》,它规定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内乱等为“十恶”重罪,属于“常赦所不原”;“大臣专擅选官”、“交结朋党紊乱朝政”、“交结近侍官员”、“擅为更改变乱成法”等列罪条款又为明律所特有。这些规定( )
A.表明皇权专制的继续强化
B.规范内阁机构的运作程序
C.协调了君权与相权的关系
D.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答案】 A
【解析】 明朝“轻罪重罚”的一系列规定表明皇权专制的继续强化,其它各项与材料信息不符。
13.清雍正年间,军机处设在皇宫内 ( http: / / www.21cnjy.com ),与皇帝日常生活办公地毗邻。军机大臣多从“亲臣重臣”中遴选,任命谕旨通常说,命某人“在军机大臣上行走”或“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材料中未能体现出( )21教育网
A.在军机处办理要务易于保密
B.军机处官员便于皇帝宣召
C.军机处官员按才德标准遴选
D.军机大臣多为临时差遣性质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君 ( http: / / www.21cnjy.com )主专制制度,考查信息解读及综合能力。从材料“设在皇宫内,与皇帝日常生活办公地毗邻”,可得出军机处易于保密,而且便于皇帝宣召,故A、B两项正确;“行走”即临时任命之意,可见军机大臣多为临时差遣,故D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出遴选军机处官员的才德标准,故选C项。本题易错选其他三项,部分学生会忽视题干的否定限定而错选材料能体现的信息。www-2-1-cnjy-com
二、非选择题
14.南宋郑樵曾在《通志》中说:“置 ( http: / / www.21cnjy.com )图于右,置书于左,索象于图,索理于书。”相关的历史图示、图片,往往是学习历史时不可或缺的工具。阅读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图片和图示材料,回答相关问题。2-1-c-n-j-y
请回答:
(1)根据所学知识,写出图一、二中字母所代表的历史含义。
(2)图三揭示了明朝中央集权制度怎样的变化?
(3)从图一到图四,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是什么?它们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怎样的基本特征?【来源:21cnj*y.co*m】
(4)基于上述解决问题的过程,分别概括历史图片和图示在学习、探究历史中的作用。
【答案】 (1)A.丞相 B.御史大夫
C.尚书省 D.中书省
(2)废除丞相,六部直属于皇帝。
(3)专制皇权不断加强的趋势。权力高度集中。
(4)图片:创设历史情景;再现历史;体验历史。
图示:理清线索,构建知识结构;形象、直观地展示历史知识。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但宋之于唐,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一切因循承袭。有变动的,只是迫于时代,迫于外面一切形势,改头换面,添注涂改地在变。纵说它有变动,却不能说它有建立。”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 960年,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宋朝。他为解决唐末五代地方割据的问题,从多个方面解决了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21·cn·jy·com
材料三 “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来源:21·世纪·教育·网】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秦、汉和唐朝政治制度“大变动”分别指哪些具体措施。每个朝代举1~2例即可。 21*cnjy*com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朝是如何解决中央和地方矛盾的。
(3)据明清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三中“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观点。
【答案】 (1)秦:创立皇帝制度或三公九卿制或郡县制。汉:察举制或中朝或刺史。
唐朝:三省六部制或科举制。
(2)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
(3)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