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五单元 第19课
一、选择题
1.普列汉诺夫说《四月提纲》是梦话,又说,“俄国历史还没有磨出能够烤制社会主义馅饼的面粉”,他的意思是( ) 21*cnjy*com
A.社会主义理论不符合俄国的国情
B.俄国当时尚不具备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经济基础
C.反对俄国进行社会主义改革
D.俄国应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答案】 B
【解析】 面粉是烤制馅饼的原料,没有面粉就没法烤馅饼,意即普列汉诺夫认为当时俄国缺乏社会主义革命的经济基础。2-1-c-n-j-y
2.1907年7月,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三 ( http: / / www.21cnjy.com )次代表大会决议指出:“国内政治制度和经济发展的要求极不适应……革命的客观历史任务还没有解决。”文中“革命的客观历史任务”是( )【出处:21教育名师】
A.反帝反封建 B.反对外来侵略
C.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D.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答案】 D
【解析】 解答本题注意题干中的时间是1907年,这一年俄国处于沙皇专制统治之下,故“革命的客观历史任务”是推翻沙皇专制统治。【版权所有:21教育】
3.有人说二月革命是俄国历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短短8天之内,俄国变成了一个‘自由’的国家。”这里“自由”的含义是 ( )
A.俄国人获得了和平和面包
B.俄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C.俄国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D.建立了工农兵苏维埃政权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二月革命的斗争对象和结果。“自由”指的是推翻罗曼诺夫王朝的沙皇专制统治。
4.《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写道:在那动乱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九一七年的四月,吓得昏头昏脑的小市民,早上起来,揉着惺忪的睡眼,推开窗户,提心吊胆地询问比他起得早的邻居:“今天城里是哪一派掌权?”正确的回答是( )
A.罗曼诺夫王朝
B.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工兵代表苏维埃
D.工兵农代表苏维埃
【答案】 B
【解析】 注意题干中的时间信息“1917年4月”,据此结合所学可知B项符合题意。
5.列宁在二月革命以后回到俄国,并发表了重要演说。一位支持者在整理他这一演说的内容时共列举了四条,其中错误的是( )21*cnjy*com
A.要坚持以革命的方式推翻沙皇统治
B.无产阶级需要夺取政权,然后去实行土地改革
C.要实现社会主义革命
D.提出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答案】 A
【解析】 二月革命已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且在1917年7月,布尔什维克党才确定了武装起义的方针。
6.将下列两幅图结合起来,可以看出两图反映的主题是( )
A.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诞生
B.巴黎公社革命
C.二月革命推翻沙皇统治
D.俄国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
【答案】 D
【解析】 干扰项是C项,但列宁没有领导二月革命,二月革命是自发的。
7.《四月提纲》被称为十月革命的纲领性文件。主要是因为它( )
A.给予俄国人民“和平、土地和面包”
B.提出由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
C.确定武装起义,夺取政权的方针
D.确定和平过渡的方针
【答案】 B
【解析】 《四月提纲》提出由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为俄国革命指明了社会主义的方向,因而成为十月革命的纲领性文件。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8.列宁说:“革命之所以如此容易发生,只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因为……受到沙皇政府极其野蛮的压榨,任何一个国家也没有像俄国那样严重地受到战争的磨难和痛苦。”列宁谈及的“革命”是指 ( )www.21-cn-jy.com
A.十月革命 B.七月事件
C.巴黎公社革命 D.二月革命
【答案】 D
【解析】 从材料信息可知, ( http: / / www.21cnjy.com )当时俄国处在沙皇专制统治之下,同时,罪恶的战争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和痛苦,这反映了二月革命前的俄国状况,故选D项。十月革命和七月事件发生在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统治时期,排除A、B两项; 1871年法国巴黎公社革命明显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来源:21·世纪·教育·网】
9.普里马科夫认为,1917年俄国政局的一次变动“在政权上取代了专制,俄国第一次成为共和国”。他论述的是( )
A.无产阶级取得政权的进步意义
B.社会主义已由理想变为现实
C.社会主义革命爆发具有必然性
D.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进步性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 ( http: / / www.21cnjy.com )能力。根据题干信息“在政权上取代了专制……”分析,说明应是1917年由俄国资产阶级领导的推翻封建王朝的二月革命,其性质是资产阶级革命,因此应选D项。
10.下图是一枚为纪念俄国十月革命45周年而发行的邮票《攻打冬宫》。我们纪念十月革命的理由有( )2·1·c·n·j·y
①它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②它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
③它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④它鼓舞和推动了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B
【解析】 ③指的是巴黎公社,排除含③的选项。
11.苏联解体后,有人认为应废除1 ( http: / / www.21cnjy.com )1月7日的节日。可是每年11月7日,仍有数十万人自发地走上街头,纪念俄国历史上难忘的一天:“11月7日在过去、现在、将来都是人民的节日!”这表明今天的俄罗斯人对哪一历史事件的积极评价( )
A.十月革命 B.马克思主义诞生
C.巴黎公社 D.苏联解体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及识记能力。抓住材料中的“11月7日”,可判定这一历史事件为十月革命。www-2-1-cnjy-com
12.《全球通史》写道:“列宁几乎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持续得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越得人心。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这里所说的“第二次革命”的直接目的是( )21·cn·jy·com
A.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B.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C.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D.成立人民委员会
【答案】 C
【解析】 第二次革命是指十月革命,其“直接”目的是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推翻沙皇专制统治的是二月革命。21教育网
13.毛泽东说“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不只是开创了俄国历史的新纪元,而且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对第一个“新纪元”的准确理解是( )
A.推翻了沙皇的统治
B.在俄国开辟出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
C.人类社会进入到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阶段
D.不再参加帝国主义战争
【答案】 B
【解析】 对于俄国而言,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意义在于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第一个工人阶级掌权的社会主义政权,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二、非选择题
14.阅读下列材料:
第一次革命高潮提出的我们党过去宣传的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曾是使革命和平发展、使小资产阶级逐渐清除其幻想的口号。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现在和平发展和使政权无痛苦地转归苏维埃已不可能,因为政权事实上已经转移到反革命资产阶级手中。
现在只有彻底消灭反革命资产阶级专政才是正确的口号,只有得到贫苦农民支持革命,无产阶级才能完成这个任务,完成新高潮的任务。
——摘自《1917年8月俄国社会民主工党
(布)第六次代表大会关于政治形势的决议》
请回答:
(1)材料中的“第一次革命高潮”以及后来完成的“新高潮”分别指哪两次革命?
(2)根据材料判断,1917年8月前后,布尔什维克党夺取政权的方式有哪两种?最终选择了哪一种?
(3)为“得到贫苦农民的支持”,布尔什维克党在“新高潮”之初采取了什么措施?
【答案】 (1)1917年二月革命和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2)和平夺取政权和暴力夺取政权。暴力革命,彻底消灭反革命资产阶级专政,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3)通过《和平法令》宣布退出帝国主义战争;颁布《土地法令》,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使农民无偿得到土地。【来源:21cnj*y.co*m】
1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目前俄国的特点是由革命的第一阶段过渡到革命的第二阶段。
——《四月提纲》
材料二 中央委员会认为,武装起义是不可避免的,并且业已成熟。中央委员会建议各党组织以此为指针,并从这一观点出发讨论和解决一切问题。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中央
委员会1917年10月10日
(公历10月23日)会议有关武装起义的决议
材料三 推翻沙皇君主制以后,俄国工农最明确最坚决地要求的和约,就是立即缔结没有兼并……没有赔款的和约。21·世纪*教育网
——《和平法令》
材料四 1917年11月10日中国《民国日报 ( http: / / www.21cnjy.com )》报道的几则消息:“八日伦敦电:俄国公报云:彼得格勒戍军与劳动社会已推翻克伦斯基政府。”“七日俄京电:海军士座,奉美克齐美尔党之命令,携械占据俄官立通讯社。……”“八日伦敦电:路透社电接俄官立通讯社报谓:美克齐美尔党占据都城,已四处拘捕大员。此次主谋者为里林氏,现在里林氏要求即行休战媾和。”
请回答:
(1)材料一中“革命的第一阶段”和“革命的第二阶段”各指什么性质的革命?各自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2)材料二中“武装起义是不可避免的”的结论是怎样得出来的?
(3)材料三反映了当时俄国人的什么要求?
(4)材料四报道的是什么历史事件?美克齐美尔党指什么? 主谋者里林氏指的是淮?被推翻的克伦斯基政府是什么性质的政权?21cnjy.com
【答案】 (1)革命的第一阶段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任务是推翻沙皇专制制度;革命的第二阶段是社会主义革命,任务是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2)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参加一战,使用武力镇压革命。
(3)反映了人民要求退出帝国主义战争,实现和平的要求。
(4)报道的是1917年11月发生的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布尔什维克党。里林氏指列宁。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