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六单元 第21课
一、选择题
1.周恩来曾说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就是从天安门走向天安门。”前一个“天安门”代指五四运动,后一个“天安门”代指( )21教育网
A.古都北平和平解放
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幕
C.新中国举行开国大典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根据“ ( http: / / www.21cnjy.com )从天安门走向天安门”等信息可知,前一个“天安门”是指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后一个“天安门”是指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21·cn·jy·com
2.1954年毛泽东说:“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里所说的“里程碑”实际上指的是( )www.21-cn-jy.com
A.选举新的国家领导人
B.确立了共产党的核心领导地位
C.最终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D.制定了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答案】 D
【解析】 1954年我国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上制定了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3.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这一规定反映出当时( )2·1·c·n·j·y
A.人民政协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
B.人民政协已成为统一战线组织
C.民主革命的任务已经彻底完成
D.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建立起来
【答案】 A
【解析】 《共同纲领》能够规定国家的性质,这反映人民政协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
4.新中国成立后,黄炎培欣然接受政务院副总 ( http: / / www.21cnjy.com )理兼轻工部部长的职务,他儿子问他为什么年过七旬却做起官来,他回答说:人民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是自家的政府。自家的事,需要人做时,自家人不应该不做,是做事,不是做官。这表明(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满足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愿望
B.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调动了民主人士积极性
C.出席政治协商会议的民主人士代表居大多数
D.中国共产党实行了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
【答案】 B
【解析】 黄炎培是民主人士,他参与政府工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体现了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调动了民主人士积极性;据材料不能体现出席政治协商会议的民主人士代表居大多数,排除C项;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来源:21·世纪·教育·网】
5.1954年,中共中央指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达赖、班禅来京出席大会,是西藏进一步靠拢祖国和中央的表现,在政治上有很重要的意义。”其中“这次会议”是( )
A.西藏和平解放庆祝大会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全国工商联大会
D.中共八大
【答案】 B
【解析】 据“1954年”这一时间可以确定这次会议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6.畲族,历史悠久,主要生活在浙江省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云和、景宁一带。1984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了景宁畲族自治县。由此看出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多党合作制度 D.政治协商制度
【答案】 B
【解析】 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制度只能是四项中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7.假如将来你成为一位政协委员,你会认识到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应该是( )
A.参与国家政权 B.参与国家事务管理
C.参与国家方针的制定 D.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
【答案】 D
【解析】 考查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
8.1950年6月,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三中全会上说:“光靠我们党是治不好天下的。”建国后能体现中国共产党上述思想的制度是( )21·世纪*教育网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民主集中制度
【答案】 B
【解析】 体现需要加强党派合作的制度是政治协商制度。
9.1955年10月23日毛泽东接 ( http: / / www.21cnjy.com )见西藏参观团时说:“你们有自治权,各民族的事自己管,就像新疆维吾尔人的事情自己管一样。汉人只能帮助,不能代替他们管理。”这在以后政治生活中具体表现为 ( )2-1-c-n-j-y
A.创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签署《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
C.成立西藏自治区
D.向西藏派遣工作人员,输送大量物资
【答案】 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民族区域自治 ( http: / / www.21cnjy.com ),解题的关键是认真阅读材料,从中提取有效信息。B项是1951年签订的,A项发生在1954年,均与材料无关;D项是为了加快西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不符合题意。成立西藏自治区是民族自治权在西藏政治生活中的具体体现,故选C。21cnjy.com
10.右图是《浙江人大》杂志封面,封面人物是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的一名畲族妇女。该图本质上反映了( )【来源:21cnj*y.co*m】
A.政治协商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D.人民当家做主
【答案】 D
【解析】 畲族妇女参加浙江人大,发挥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体现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11.“任何民族都是有自决权的,这是毫无疑问的事。历史的发展使我们的民族大家庭需要采取……另一种形式。”为此,新中国政府 ( )www-2-1-cnjy-com
A.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在全国普及了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D.建立了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答案】 B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政策,故选B。
12.我国人口特别少的33个少数民族,如基诺、珞巴等,在全国人大都有1位人大代表的名额,由此可见( ) 21*cnjy*com
A.人民代表大会制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基本政治制度
C.人民当家作主是包括我国所有少数民族人民在内的当家作主
D.少数民族人民可以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答案】 C
【解析】 依据材料中的信息,人口特别少的少数民族也有人大代表,这体现了C项所述。
13.“多党合作制就好比一支交响乐队,各民主 ( http: / / www.21cnjy.com )党派都是演奏师。大家公认,谱曲就是共产党,并且是吸收了交响乐队各位乐师意见才把乐章谱好的。”这段话表明了( )
①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亲密的友党关系
②在多党合作中,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③各民主党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都服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④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政治纲领虽然不同,却有着共同的利益和合作的政治基础
A.①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A
【解析】 在多党合作制度下,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是互相监督的关系,各党都有自己的组织制度,排除含②③的选项。【出处:21教育名师】
二、非选择题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各民族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已经确立、并将继续加强。国家将尽一切努力,促进全国各民族的共同繁荣。【版权所有:21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材料二 1990年民族区域自治的情况
自治区 5个
自治州 30个
自治县(旗) 124个
材料三 有一首名歌《爱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华》,其中有一段歌词是“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只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反映的我国民族关系的原则是什么?实现这个原则的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的什么政策?这一政策的实行有什么意义?
(3)材料三体现了我国目前怎样的民族关系状况?
【答案】 (1)平等、团结、互助。实现共同繁荣。
(2)民族区域自治。这一政策促进了少数民族的当家做主及地区经济的发展,实现了民族平等。
(3)实现了56个民族的民族团结、平等和共同繁荣,向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
15.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社会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军机大臣品级不高,但都由钦定。他们每日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
材料二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各民族一律平等。……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材料一涉及的机构是什么?该机构的设置产生了什么影响?
(2)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两部宪法的性质。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确立了哪三大政治制度。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人类政治文明发展趋势的认识。
【答案】 (1)机构:军机处。
影响: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或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性质是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