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回忆我的母亲》说课课件(共1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7《回忆我的母亲》说课课件(共1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8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6-10 22:38: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4张PPT)
《回忆我的母亲》说课
目录
01
02
03
04
05
06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一、教材分析
《回忆我的母亲》是部编教材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课,第二单元共选取了四篇课文。从体裁上看,有回忆性散文,有人物传记;从内容上看,或深情回忆,叙述难忘的人与事;或怀景仰之情,展现人物的品格与精神。《回忆我的母亲》这是朱德同志在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后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文章作者以质朴无华的语言赞颂了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强不屈的优秀品质,叙述了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抒发了对母亲的深深怀念、感激和无比崇敬的情感。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是初步接触篇幅较长的回忆性散文,虽七年级时了解了品读写人的记叙文的一些基本方法。从“自主阅读”部分呈现的答案来看,大部分学生对人物形象特点把握不够全面,概括不够准确等,说明对关键内容的把握还缺乏方法。
文中有哪些具体事例体现出了朱德的母亲对朱德的影响呢?
为什么毛泽东、周恩来等伟人要给予朱德的母亲那么高的评价?
朱德为什么要在母亲逝世后写下这篇回忆她的散文呢?
三、教学目标
在质朴平实的语言中,感受母亲平凡而伟大的形象特点,领悟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情感。
1
学习阅读回忆性散文的方法与策略。
2
四、教法学法
讲授法
阅读法
问题引导法
教法
跳读法
自主探究法
圈点批注法
学法
五、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01
笔端能写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
内心能发出的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
整体感知
02
请同学们说一说:读完这篇回忆性散文之后你有怎样的感受或产生了哪些困惑?
学生的困惑
朱德母亲的一生到底给了朱德怎样的影响以致让他如此的感激母亲呢?
为什么很多伟人在朱德的母亲钟太夫人逝世后都给予了她这么高的评价?
品读人物
03
在朱德的回忆中,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一)勤劳
第1段:“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
第4段:“总是天不亮就起床。……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
第7段:“每天天还没亮,母亲就第一个起身。”
第13段:“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过劳动。母亲生我前一分钟还在灶上煮饭。……去年另一封外甥的家信中说:‘外祖母大人因年老关系,今年不比往年健康,但仍不辍劳作,尤喜纺棉。’”
(二)聪明能干
第6段:
“佃户家庭的生活自然是艰苦的,可是由于母亲的聪明能干,也勉强过得下去。”
“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
“母亲亲手纺出线,请人织布,染了颜色,我们叫它‘家织布’,有铜钱那么厚。一套衣服老大穿过了,老二老三接着穿还穿不烂。”
(三)宽厚仁慈
(四)刚毅坚强
(五)深明大义
领悟情感
04
(一)爱
第1段:“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
(二)怀念、愧疚、赞美
第12段:“母亲年老了,但她永远想念着我,如同我永远想念着她一样。”
“但我献身于民族抗战事业,竟未能报答母亲的希望。”
第16段:“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
(三)感激
为母当学民族英雄贤母;
斯人无愧劳动阶级完人。
——毛泽东
教子成民族英雄,举世共钦贤母范;
毕生为劳动妇女,故乡永保好家风。
——刘少奇、周恩来
2
4
1
3
5
课堂上自始至终渗透着新课程的理念,教学目标在课堂上得到了充分的落实。
课堂上学生思维一直处于活跃的状态,敢于提出自己的学习困惑,勇于表达自己的认识。
课堂不足。
教学环节的设计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每一环节的教学都做到了有的放矢、重点突出。
课堂亮点:主问题导学、阅读方法的重视、质疑精神的培养。
六、教学反思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