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一、选择题
1.某同学在自学“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这一专题内容时,自制了多张学习小卡片,下图是其中一张,请指出有几个错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中︿国教育*出&版~%网]
★ 俄国二月革命是一场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w~︿%ww#.zz*]
★ 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提出争取以武装起义方式夺
取政权[来#*源~:&中教︿网]
★ 《共同纲领》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来源&:中教︿@*#网]
A.1个 B.2个[www.z@zs︿te%#]
C.3个 D.4个
【答案】C[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
【解析】二月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 http: / / www.21cnjy.com )提出争取以武装起义方式夺取政权是在“七月事件”后,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1954年宪法,故有3处错误。
2.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这一规定反映出当时( )[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www-2-1-cnjy-com
A.人民政协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
B.人民政协已成为统一战线组织
C.民主革命的任务已经彻底完成[来#~&*源:中教︿网]
D.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建立起来[来源&:中*︿教@#网]
【答案】A
【解析】《共同纲领》能够规定国家的性质,这反映人民政协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2-1-c-n-j-y
3.新中国成立后,黄炎培欣然接受政务院副总 ( http: / / www.21cnjy.com )理兼轻工部部长,他儿子问他为什么年过七旬却做起官来,他回答说:人民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是自家的政府。自家的事,需要人做时,自家人不应该不做,是做事,不是做官。这表明( )【来源:21cnj*y.co*m】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满足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愿望[来*源#︿@:21世纪教育网~]
B.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调动了民主人士积极性
C.出席政治协商会议的民主人士代表居大多数[中国教&育出版网@~%#]
D.中国共产党实行了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来源%:#zzstep*.c︿om&]
【答案】B
【解析】黄炎培是民主人士, ( http: / / www.21cnjy.com )他参与政府工作体现了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调动了民主人士积极性;据材料不能体现出席政治协商会议的民主人士代表居大多数,排除C项;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中国教&育~出版网@%#]21·cn·jy·com
4. 1954年,中共中央指出:“达赖 ( http: / / www.21cnjy.com )、班禅来京出席大会,是西藏进一步靠拢祖国和中央的表现,在政治上有很重要的意义。”其中“这次会议”是( )
A.西藏和平解放庆祝大会[%zzste&p.co~m*@]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全国工商联大会[&中@国教育出︿%*版网]
D.中共八大
【答案】B[中&国教育@︿*出版网#]
【解析】据“1954年”这一时间可以确定这次会议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5. 1953年3月颁布的《中华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第一条规定,“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各民族人民用普选方法产生之。”下列对此材料的解读,准确的是( )21cnjy.com
A.此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取代了政协制度
B.5个民族自治区各族人民开始选举人大代表
C.共同纲领为此时中央人民政府的执政方针
D.它说明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在我国已经确立
【答案】C
【解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并没有取代 ( http: / / www.21cnjy.com )政协制度,即使1954年,取消的是全国政协代替行使全国人大职权的职能,排除A项。5个民族自治区建立的时间分别是:内蒙古自治区:1947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和广西壮族自治区:1958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55年;西藏自治区:1965年,故排除B项。D项明显与材料不符,排除。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6. 1954年毛泽东说:“这次会议是标志着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里所说的“里程碑”实际上指的是( )21*cnjy*com
A.选举新的国家领导人[w~w&w.zz*ste%]
B.确立了共产党的核心领导地位
C.最终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D.制定了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来源@~︿#:中教网%]
【答案】D
【解析】1954年我国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上制定了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7.新疆的喀什市是中国最西 ( http: / / www.21cnjy.com )部的城市,是古丝绸之路的重镇。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会议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以下选项,与此无关的是( )
A.有利于实现民族团结共同繁荣
B.有利于实现民族平等[来#@源%:中&︿教网]
C.有利于推进农村民主制度建设[@zzst*ep.%com︿#]
D.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
【答案】C
【解析】中央批准喀什市设立经济特区是民族政策,与民主制度建设没关系,所以选C项。[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21·世纪*教育网
8. 2001年的《民族 ( http: / / www.21cnjy.com )区域自治法》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国家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修改为“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这一提法( )[www.~z#zste&*]
A.突出了民族区域自制制度在国家政治体制中的地位
B.说明国家已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一项根本的政治制度
C.使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从此有了明确的法律保障
D.说明我国已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国家的中心工作
【答案】A
【解析】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会制度,排除B项;建国初期的法律已使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了明确的法律保障,排除C项;当前我国的工作重心是大力发展经济建设,排除D项。2·1·c·n·j·y
9.)根据国情,我国在某些地区先后设立了民族自治区、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三者的共同之处是都( )[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的社会制度
B.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管理体制
C.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辖和行使主权[中︿国教#*育%&出版网]
D.有较大的自治管理权和行政主权
【答案】C
【解析】民族自治区、经济特区都实行社会 ( http: / / www.21cnjy.com )主义制度,排除A项;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的是民族自治区,排除B项;有较大的自治管理权和行政主权的是特别行政权,排除D项;三者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组成部分,都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辖和行使主权,C项正确。 21*cnjy*com
10. 1954年,当选第一届全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民代表大会的1226名代表,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经过普选产生的,故此次大会又被称为“第一次真正的人民大会”。这次“真正的人民大会”的主要功绩是( )
A.人民代表由海选产生,体现了民主的广泛性
B.规定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开始成为国家主人[中*@国&教育︿出~版网]
C.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D.人民有了行使政治权力的唯一机关
【答案】C[zzste&p%#.c︿o@m]
【解析】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http: / / www.21cnjy.com )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C项正确;A项与材料不符,排除;新中国的成立使人民开始成为国家的主人,排除B项;D项错误,人民行使政治权力的机关不仅仅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排除D项。[来源@:zzs*te#%︿p.com]
11.史料、史料解释、历史叙述和历史评价是历史学的基本要素。下列②属于哪一基本要素( )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总纲第四条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出处:21教育名师】
②所谓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按照本民族大多数人及与人民有联系的领袖人物的意愿,管理本民族的内部事务。”
③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实践这一民族政策
④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中国民族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钥匙”,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巩固国家的统一[%中国#@教*育~出版网]
A.史料 B.史料解释[中国~@︿#教&育出版网]
C.历史叙述 D.历史评价
【答案】B
【解析】②中内容用原始史料来解释历史概念,显然属于史料解释,选B项。
12.近年来,我国一个法律名词——政府 ( http: / / www.21cnjy.com )听证变得炙手可热,天津、江苏等地相继举行了听证会,问计于民,对一次性统一收取杂费、课本费和作业本费的义务教育“一费制”收费办法,学校、学生家长和专家等社会各界人士进行了论证、质询。国家决策的“问计于民”说明( )
A.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B.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正在逐步开展
C.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把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结合起来
D.民主发展程度决定政治文明程度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析能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从材料中“政府听证”,“问计于民”等信息可知,我国的政治民主建设不断深化,故选B项。A项中的“目标”,C项中的“结合”,D项中的“决定”等信息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中~国#教育出版网︿&%]
二、非选择题
13.不同的历史因素造就了各具特色的政治制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京大学教授张传玺认为,中国历 ( http: / / www.21cnjy.com )史上形成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是由当时的国情和民情决定的,其正面作用是主要的。在四大文明古国中唯有中华文明一脉相承,也反证了我们的先人在两千余年前选择的中央集权国家的政治道路是正确的。
(1)据材料一概括张传玺教授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依据。
材料二 光荣革命以后的300多年,英国极少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大起大落、波澜壮阔的历史场面。人们看到的只是逐步的变革、前进。……它是英国文化模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外人对这种方式评价如何,其优劣得失如何,它确是道道地地的英国的。【版权所有:21教育】
——钱乘旦《英国——在传统与变革之间》[中%&国教*︿育出版~网]
(2)据材料二指出英国模式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评价。
材料三 中国民族多,而又互相 ( http: / / www.21cnjy.com )杂居,这样的民族分布情况,就不可能设想采取如同苏联那样的民族共和国办法。……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对外曾是长期受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内部是各民族在革命战争中同甘苦结成了战斗友谊,使我们这个民族大家庭得到了解放。我们这种内部、外部的关系,使我们不需要采取十月革命时俄国所强调的实行民族自决、允许民族分立的政策。www.21-cn-jy.com
——周恩来《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
(3)据材料一、三分析我国没有实行“如同苏联那样的民族共和国办法”的原因。[来~源:zzs&tep.*co#%m]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政治制度的认识。
【答案】(1)观点:中央集权制度符合古代中国国情。
依据:中国地域广阔;以农耕经济为主;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2)特点:渐进改革。[z︿zste%p#.co@~m]
评价:渐进改革的模式保证了社会的稳定,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3)原因: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悠久;各民族在革命斗争中并肩战斗;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格局。
(4)政治制度是多元化的;政治制度必须适应本国国情。
14.民主政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古今中外人们都在不断地探索。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雅典公民大会的设置主要经历了梭 ( http: / / www.21cnjy.com )伦、克里斯提尼和伯利克里的改革。公民大会是全体公民参与城邦事务的政治机构,是雅典唯一的立法机构,以各种方式完全控制着雅典的行政和司法,一切重大问题都只能在公民大会上进行最终决议。在形式上,它是唯一囊括了所有雅典公民的政治机构。在实践上,它给予雅典公民最好的民主政治训练。
——《雅典公民大会初探》
材料二 间接民主乃现在最流行的民主,那 ( http: / / www.21cnjy.com )便是由老百姓选出代表负责处理国政,这又叫作代议的民主。这种间接的民主现有三种类型,第一是内阁制,以英国为代表;第二是总统制,以美国为代表;第三是委员制,以瑞士为代表。
——余英时《民主制度与近代文明》
材料三 目前中国正在进行当代最伟大的社会 ( http: / / www.21cnjy.com )实践……中国定将实现一种特殊的民主,这种民主将考虑到这个大国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特点。这种亚洲“社会主义民主”所涉及的是史无前例地继续思考“孔子的公共伦理”,而不是抽象地复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中国&︿教~育#出*版网]
——2008年2月7日德国《新德意志报》
请回答:[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
(1)依据材料一,谈谈你对雅典权力的理解。
(2)据材料一、二,分析古代希腊雅典的民主制与近代美国确立的民主制有着怎样的不同。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在建国初期是如何实现“不是抽象的复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的。
(4)根据以上材料,谈谈你对民主政治建设的认识。
【答案】(1)公民大会是雅典事实上的最高权力机构。权力掌握在公民手里。
(2)美国是资产阶级代议制,是间接民主,体现的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特点;而雅典民主是原始的直接民主,享受民主的只是少数奴隶主。21教育网
(3)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4)认识:发展民主政治是历史的必然趋势;民主政治建设必须符合本国国情;民主政治建设要注意吸取他国的民主成果。
版权所有:高考试题库(www.学优高考网.com)
版权所有:高考试题库(www.学优高考网.com)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