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教学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教学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6-11 14:17: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6《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教学设计
【核心素养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新式学堂的出现、科举制废除、新闻报纸和书馆出现的史实;知道鲁迅、齐白石、聂耳、洗星海等文学艺术家的主要成就
2、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归纳总结民国时期的教育文学事业的发展,创制表格,使学生对知识点条理清晰,以便从宏观上把握知识点,进而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到教育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教育必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并服务于社会,对学生进行唯物史观教育;分析民国时期文艺作品时代性的,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重点与难点】
重点:科举制度的废除和《狂人日记》的思想性。
难点:如何让学生感受到近代杰出思想家的爱国精神及良好的道德品质
【教学理念】
教学研究中心:“让学生讲的更精彩”“四个研究——研究新教材、研究
教法与学法、研究训练题
“课堂教学六必须——先学、合作、分层、互动、训练、展示”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交流展示;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小组合作学习,分层施教等。
【教学过程】
1、课前展示阅读分享生:课代表负责组织,按座次轮流展示;
师:适当鼓励评价。
2、创设情境导入学习你还记得我国古代从什么时候开始实行科举制度的吗?旧式学堂和科举制度是否有利于人才的培养?你知道新式学堂在中国是什么时候出现的?中国第一所国立的综合性大学是哪所?今天著名的高等学府——北京大学是如何创办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 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3、明确目标激发兴趣师用简短的语言概括本堂课的学习任务及学习流程与方法,减轻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恐惧感、压力感。
4、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生:依据学案提纲进行自主学习;
老师:巡回指导了解学情,鼓励学生之间讨论问题及向老师询问问题。
5、展示交流资源共享
学生:在组内展示交流后再再班内展示交流,质疑问难,合作共享;
老师:巡回指导,掌控班内交流情况,了解问题集中点,为后教做准备。
附学习提纲:目标导学一: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1.教师引导:请同学们阅读教材,说一说中国近代新办的新式学堂有哪些?有何作用?学生回答:时期 新式学校洋务运动时期 同文馆、福州船政学堂等甲午战争之后 北洋西学堂百日维新期间
京师大学堂学生回答:传播了西方先进的文化知识,培养了一些近代人才,为中国近代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
2.教师提问:
请同学们说一说科举制创立的时间?废除科举制度的时间和影响?
学生回答:公元 605年,隋炀帝始设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建立。1905年正式停止科举考试。科举制的废除以及新式学堂的创办,各级学堂章程的颁布,使得中国近代新式教育逐渐发展起来。
3.教师讲述:报刊是社会信息的重要载体,是一个国家、政府信息的发布平台,是历史发展的晴雨表。中国近代的报刊是在西方文化传入中国过程中出现的。
4.教师强调: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
《大公报》《新闻报》《解放日报》是民国时期著名的报纸。
上海的《东方杂志》、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邹韬奋主办的《生活》周刊,是民国时期影响较大的刊物。
5.教师提问:这些形式报刊有何重要作用?
学生回答:这些新式报刊成为人们了解中国和世界的重要窗口,同时也成为人们针砭时政的喉舌,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6.教师提问:中国近代兴起了哪些出版企业?有何作用?学生回答:主要有商务印书馆;还有中华书局、开明书店、生活书店以及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创办的新华书店。学生回答:起到了传播西方先进思想和科学文化的作用,保存了大量的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了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在知识文化的普及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标导学二:文学艺术的成就
1.教师引导:列表说明 20世纪以后,中国的文学艺术成就。
学生回答:
作者 作品
鲁迅 《狂人日记》《阿 Q正传》
郭沫若 《女神》茅盾 《子夜》
曹禺 《雷雨》巴金 《家》
老舍 《骆驼祥子》
徐悲鸿 《愚公移山》
聂耳 《义勇军进行曲》
洗星海 《黄河大合唱》
2.教师提问:
请说出鲁迅《阿 Q正传》的特征?
学生回答:《阿 Q正传》,深刻解剖了整个民族的精神弱点,成为批判国民性问题的经典之作。
3.教师讲述:齐白石擅绘花鸟草虫,画法上工笔、写意兼长,造诣精深。徐悲鸿熟悉中西画法,并以西洋写实主义技法来改革中国画法,在中国画技法和意境上开辟了新时代。
4.教师出示:《聂耳》《洗星海》,并提问:他们的艺术成就有哪些?学生回答:聂耳创作了《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等,成为时代的最强音,其中《义勇军进行曲》成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洗星海作曲的《黄河大合唱》气势磅礴,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坚强,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勇敢、顽强和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
5.教师提问:你知道中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和有声电影分别是什么
学生回答:是 1905拍摄的《定军山》和 1931年《歌女红牡丹》。
6.教师讲述:赵丹、周璇等电影明星,为人们留下了《十字街头》《马路天使》《渔光曲》等经典影片,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也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镜头。
6、总结归纳拓展延伸
师:依据学情总结梳理知识结构体系,反馈问题集中点进行集中讲解;
师:在梳理知识体系的基础上,总结归纳拓展延伸以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生:做笔记进行适当记录。
附课堂总结: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旧的教育制度和人才选拔制度越来越不适应国家发展的需要。19世纪后半期,一批新式学堂先后在中国诞生。1905年,清朝废除了科举制度,推动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在中国近代如火如荼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中诞生的近代报刊、文学艺术,激励了人民的革命斗争,也极大丰富了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修改完善
(三)训练题研究 修改完善
7、反馈矫正当堂达标(附达标练习题基本主干,详见《综合训练练习题》)回顾梳理识记本节课知识点,完成当堂达标。
评测练习
一)、选择题
1.《范进中举》通过范进由屡试不第到一朝中举后的不同境况,深刻揭示了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科举制度从产生到终结,前后延续了约(A)
A.1 300年B.1 500年C.1 800年D.2 000年
2.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A)
A.商务印书馆 B.岳麓书社 C.三联书社 D.中华书局
3.“《申报》初创时,每期只销六百份,四个月后,该报在上海已日销三千份。......
至1877年,每日销量已达八九千份。”材料反映了《申报》(D)
A.市场竞争激烈 B.销售技术高超
C.内容丰富多彩 D.影响逐渐扩大
4.一部反映 19世纪末期中国某富商家族兴衰历史的电视剧正在热播,剧中有这样几组镜头,其中与史实不符的是(C)
A.镜头一:商人到日本人在苏州开设的工厂谈生意
B.镜头二:商人的儿子在《申报》报社当记者
C.镜头三:商人正在读《新青年》,了解新闻时事
D.镜头四:商人家住北京东交民巷5. 2010年 5月 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纲要》指出,要加快推进教育改革,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这有利于保障我国公民的(A)
A.受教育权 B.消费权 C.言论权 D.平等权
6. 邓小平说:“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保障中国“十亿人口”基础教育的是(A)
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B.《劳动和社会保障法》
C.“863”计划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7.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从现代化建设对教育的需要出发制定的国策是(C)
A.希望工程 B.“211工程” C.“科教兴国” D.“星火计划”
8. 其它备注:C;2001年 7月,我国申奥成功,圆了中国人一个世纪的申奥梦。2008年 8月 8日在我国北京举办的奥运会是(C)
A.第 24届 B.第 23届 C.第 29届 D.第 28届
9.下列作品属于鲁迅的是( D )
①《雷雨》②《骆驼祥子》 ③《狂人日记》 ④《阿 Q正传》
A.①②③ B.①③C.①② D.③④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是一首民族战歌,曾经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抗战的决心和勇气。这首歌的词作者是( C )
A.鲁迅 B.冼星海C.田汉 D.聂耳
二、非选择题
11.史料诊断王敏的班级为了重现“清末民初学生的学习状况”,排演了一出历史剧。请你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判断下列剧情中有哪四处设置不符合史实,并说明理由。
1896年的一天,17岁的刘子强进入了当时的最高学府——京师大学堂读书。为了更好地学习西方知识和文化,临行时父亲为他买了一些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介绍西方学术的著作。学校的生活虽然很紧张,但他在校期间利用课余时间观看的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让他永远难忘。1901年他学成毕业。1906年,为了求取功名,他又参加了科举考试,中了头名状元,全家庆贺。
(1)错误:_________;理由_________。
(2)错误: _________;理由_________。
(3)错误: _________;理由_________。
(4)错误: _________;理由_________。
(1)错误: _________1896年的......京师大学堂。
理由:京师大学堂成立于 1898年。
(2)错误:买了一些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介绍西方学术的著作。
理由:商务印书馆成立于1897年。
(3)错误:在校期间观看的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
理由: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拍摄于 1905年。
(4)错误:1906年,为了求取功名,他又参加了科举考试。理由: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制。
8、布置作业明确任务完善课堂笔记,明确下一节课的任务作相应准备。
【板书设计】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课后反思
这堂课下来我感觉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
第一,在教学仪态上,显得有点拘谨,不够自然、大方。由于这是一节录像课,自身有些紧张,导致小组合作探究规则没有讲述清楚,这是课堂给人感觉有点“乱”的原因之一。对于这一问题,我想是因为自己缺乏锻炼的缘故,所以在以后教学中,我要抓住每一次锻炼自我的机会,不断增长经验,完善自我。
第二,对课堂氛围的把握上,做的不是很好。在上课过程中,由于本次课是以讲练结合的方式进行,学生兴趣极高,学生在回答问题之后,情绪高涨,觉得放松,觉得上课很随便,课堂气氛显得过分活跃,给人的感觉有那么一点“散”。在平时教学中要多多注意其他有经验的教师如何掌控课堂,向他们学习如何在课堂上对学生做到收放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