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4课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时间:25分钟 分值:30分)
A组(基础题)
1.“汉朝早期,统治者试图在周朝松散的政治联盟和秦朝严格的中央专制间走一条中间路线。”这里的“中间路线”是指www.21-cn-jy.com
( )。
A.中朝制度 B.郡国并行制度
C.刺史制度 D.察举制度
解析 西汉初年,在地方上推行郡国并行制。
答案 B
2.西汉贾谊在《治安策》中说:“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贾谊这一主张后来发展成为
( )。
A.分封建国 B.剥夺王侯爵位
C.推恩令 D.监察制度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分析能力。由“国小则亡邪心”可判断作者认为封国变小,实力减弱后就无法对抗中央,故应为推恩令。2·1·c·n·j·y
答案 C
3.下图反映了北宋哪一方面的政治改革措施
(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在地方设置节度使 B.加强中央集权
C.分割宰相职权 D.改革科举制度
解析 该漫画体现了北宋一方面集中兵权,另一方面将地方财政收入的大部分收归中央,严重削弱了地方的财权和军权。21cnjy.com
答案 B
4.“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 ( http: / / www.21cnjy.com )、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这一历史现象出现于【来源:21·世纪·教育·网】
( )。
A.唐朝 B.北宋
C.明朝 D.清朝
解析 仔细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罢丞相”、“不许立丞相”,结合明朝废除丞相的史实,可以很自然地得出答案。21·世纪*教育网
答案 C
5.近年来,以历史故事为题材的电视剧持续热播。若电视剧中出现下列剧情,你认为有违历史真实的是
( )。
①《汉武大帝》中汉武帝亲自指挥平定“七国之 ( http: / / www.21cnjy.com )乱” ②《隋唐英雄传》中,一读书人以科举成名,官至礼部侍郎 ③《大宋提刑官》中内阁大学士辅佐朝政 ④《康熙大帝》中军机大臣跪奏笔录www-2-1-cnjy-com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 ①中是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③中“内阁大学士”是明朝设立的;④中军机大臣是清雍正年间设立的。所以①③④均不符合历史。
答案 C
6.钱穆曾说:“内阁只是皇帝的私人办公厅,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是政府正式的政事堂,内阁学士也只是皇帝的内廷秘书,不是外朝正式宰相之职,于是皇帝在法理上,便变成在政府里的真正领袖。”钱穆认为皇帝成为“政府里真正的领袖”是因为2-1-c-n-j-y
( )。
A.唐朝设政事堂
B.元朝设中书省
C.明朝废除丞相制度
D.清朝设军机处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中的关键 ( http: / / www.21cnjy.com )信息“内阁学士也只是皇帝的内廷秘书,不是外朝正式宰相之职,于是皇帝……便变成在政府里的真正领袖”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政府的领袖原来是由宰相担当的,皇帝能成为“政府里的真正领袖”是因为明太祖废除了丞相制度。【来源:21cnj*y.co*m】
答案 C
B组(能力题)
7.钱穆认为:“讲到中国的地方行政,只能说是汉代好,唐代比较还好,宋代就太差了。”他评判三代地方行政好坏的依据是【出处:21教育名师】
( )。
A.地方行政效率的高低
B.中央集权程度的大小
C.能否抵御外族的入侵
D.能否镇压地方的叛乱
解析 从汉到宋,中央集权不断地加强,但是也造成了地方行政效率不断降低的恶果,钱穆实际指出了中央集权的负面影响。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答案 A
8.中国古代吏治腐败时会出现以钱买官的现象。“三千索,直秘阁,五百贯,擢通判。”就是对这一现象的揭露。这句话所反映的情况发生在
( )。
A.秦代 B.汉代
C.唐代 D.宋代
解析 特别注意材料中的“通判”这一关键 ( http: / / www.21cnjy.com )信息,北宋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割据势力,派文臣到地方做知州,同时设“通判”一职,与知州互相牵制、互相监督。由上分析,可知此题选D。【版权所有:21教育】
答案 D
9.明朝文官钱宰有诗写道:“四鼓咚咚起着衣,午门朝见尚嫌迟。何时得遂田园乐,睡到人间饭熟时。”这首诗从根本上反映了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 )。
A.封建官僚的勤政和从善如流
B.君主专制强化带来的政治压力和危机
C.封建官场的腐败和官僚的交恶
D.封建文人安贫乐道、崇尚自然的志趣
解析 材料反映了明朝中央高官巨大的工作压力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这一精神压力来自于对皇权的畏惧,本质上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答案 B
10.观察下图并阅读简介,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下列对军机处的描述正确的一组是
( )。
( http: / / www.21cnjy.com )
清雍正七年 1729年 ,为及时处 ( http: / / www.21cnjy.com )理西北军务,始设军机房,后来定名为军机处,成为常设机构。军机大臣将百官奏折送皇帝处请旨,将皇帝旨意拟成谕旨交皇帝预览改定后下发执行;军机处按要求每天必须处理完当天的奏折。宣统三年 1911年 责任内阁成立后,军机处撤销。21*cnjy*com
①军机处最初出于军事需要而设立 ②军机处成为清朝最高决策机构 ③军机处有严格的办事效率要求 ④清朝灭亡前夕撤销 21*cnjy*com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分析能力:雍 ( http: / / www.21cnjy.com )正七年为处理西北军务,始设军机房,所以①正确。“军机处按要求每天必须处理完当天的奏折”说明有严格的办事效率要求,所以③正确。1911年,责任内阁制成立后,撤销军机处,④符合材料内容,而军机处并不是决策机构,所以②错误。21·cn·jy·com
答案 D
11.(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代废除丞相以前,历代著名丞相及其命运
时 期 代表人物 命 运
秦 国 吕不韦 秦王以“仲父”相称,掌握国家大权,后被流放
东汉末年 曹 操 挟天子以令诸侯,掌握国家大权,其子篡夺皇位
三国蜀 诸葛亮 受刘备托孤,掌握国家大权,鞠躬尽瘁
材料二 废除丞相以后,相当于丞相地位的官职所享有权力范围的变化
时期 职位 所享有权力范围
明代中叶以后 内阁首辅 拥有票拟权,但不是合法的宰相,地位常受到挑战
清代 军机大臣 承旨拟写,相当于顾问、秘书班子
(1)阅读材料,根据所学知识说明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的原因是什么?(3分)
(2)内阁首辅、军机大臣有时也被人称为“宰相”,你认为这种称呼是否有实质意义?说明理由。(4分)
(3)相权的逐步削弱,以至最终废除说明了什么?(3分)
解析 第(1)问,要注意从材料中寻找关键信息。第(2)、(3)问,要从加强君权方面入手分析。
答案 (1)明初沿袭元制,丞相位高权重,对皇权构成威胁。明太祖吸取元朝权贵专权,内乱频繁的教训,借口杀胡惟庸,废丞相制度。
(2)没有。内阁首辅有票拟权但还要经过皇帝批 ( http: / / www.21cnjy.com )红,军机大臣可参与军国大事但只能跪奏笔录、上传下达,二者均不具备宰相的实权,只是充当“顾问”、“秘书”角色,不是实质意义上的宰相。21教育网
(3)在皇权与相权矛盾斗争中,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并最终占据上风,专制皇权发展到了顶峰。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