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6.4统计图的选择 第2课时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6.4统计图的选择 第2课时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6-12 20:00: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6.4统计图的选择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经历用统计图表示数据处理的过程,掌握用图形解决问题的过程.
2.通过观察、操作、推理、想象、交流等活动,培养数感和统计观念.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能根据不同问题选择适当的统计图描述数据.
难点:尽可能清晰、有效地描述数据,有利于对数据的分析,最终做出合理的决策;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制作.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相关资源:
相关图片,知识卡片.
五、教学过程:
【复习巩固】
问题:例如:初一年级就“最喜欢的球类运动”曾进行过问卷调查,每人只能报一项,结果300人回答的情况如下表,如何用扇形统计图表示出来.根据图示的信息再制成条形统计图.
排球 54
足球 75
篮球 57
乒乓球 96
其他 18
解:根据统计的数据可得下面的扇形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如下:
问题(2)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设计意图:用数学中统计的眼光去观察,分析生活中的问题.由扇形统计图中的百分比,以及总人数求出喜欢各类球的人数,做出相应的条形统计图,如图所示,可得出乒乓球受欢迎的人数最多,且求出相应的人数.对上节课的内容进行系统复习.
【探究新知】
甲乙两种酒近几年的销售量和价格如下:
甲品牌酒的产量和价格
2000年 2004年 2008年
年度销售量(万瓶) 150 180 210
该年度的单价(元) 40 50 60
乙品牌酒的产量和价格
2004年 2006年 2008年
年度销售量(万瓶) 160 180 200
活动1:你认为较直观地比较两个统计量的变化速度,绘制折线统计图时应注意什么?
分别绘制折线统计图:
为了较为直观地比较它们的变化速度,在绘制折线统计图时,应注意图象中,坐标轴上同一单位长度所表示的意义应一致.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分析具体问题,明确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方法.
活动2:甲种酒的销售人员将甲种酒的销售信息制作成如图1所示的条形统计图.请你在图2中画出甲种酒的年度销售量的条形统计图.
甲种酒的年度销售量
图1
甲种酒的年度销售量
图2
如图:
图1与图2给你的感觉一样吗?在甲种酒销售人员画出的条形统计图中,2010年甲种酒的年度销售量看上去是2002年的多少倍?实际上呢?
根据数据信息,可以计算出在2008年的销售量是2000年的210÷150=1.4倍,但是在甲种酒的销售人员自己画的统计图中,感觉上2008年的销售量是2000年的3倍左右,增加得很多.因为人们习惯从“柱”的高度判断多少,而图示的统计图的纵轴不是“0”,下面一段被“砍掉”了,所以会产生3倍的错觉.
活动3:为了较直观地反映几个统计量之间的比例关系,绘制条形统计图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在绘制条形统计图时,纵轴选取单位长度要一致.
设计意图:在对比中感受绘制条形统计图时应注意的事项.
【典型例题】
例1.今年4月,某市国民体质监测中心等机构开展了青少年形体测评.专家组随机抽查了某市若干名初中学生坐姿、站姿、走姿的好坏情况.我们对专家的测评数据作了适当处理(如果一个学生有一种以上不良姿势,我们以他最突出的一种作记载),并将统计结果绘制了如图所示的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你根据图中所给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请将两幅统计图补充完整;
(2)在这次形体测评中,一共抽查了________名学生,如果全市有10万名初中生,那么全市初中生中,三姿良好的学生约有________人;
(3)根据统计结果,请你简单谈谈自己的看法.
解:(1)扇形图中填:三姿良好12%,根据条形图可知坐姿不良有100人,根据扇形图可知坐姿不良占抽查人数的20%,所以共抽查了100÷20%=500(人),而站姿不良的人数为500×31%=155,走姿不良的人数为500×37%=185,所以三姿良好有500-100-155-185=60(人),补全的统计图如图所示.
(2)500,12000.
(3)中学生应该坚持锻炼身体,努力纠正坐姿、站姿、走姿中的不良习惯,促进身心健康发育.(答案合理即可)
设计意图:本题是一道与抽样调查以及统计图有关的试题,从扇形统计图中可以得到坐姿不良人数占总抽查人数的百分比,从条形统计图中可以观察到坐姿不良的人数是100,联合两个统计图中的信息可以求出抽查的总人数.
例2.一所中学准备搬迁到新校舍,在这之前,同学们就该校300名学生如何到校问题进行了一次调查,并得到下列数据:
将上面的数据分别制成扇形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并进行比较,体会它们各自的特点.
步行 60人
骑自行车 100人
坐公共汽车 130人
其他 10人
解:根据题意制作下列统计图:
(1)条形统计图(如下图)
(2)扇形统计图(如图)比较这两个统计图,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学生到校的几种方式的具体学生人数;而扇形统计图则清楚地表示出了学生到校的各种方式在300名学生中的百分比.
设计意图:本题考查扇形统计图及相关计算.在扇形统计图中,每部分占总部分的百分比等于该部分所对应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与360°比.
【随堂练习】
1.(1)为了反映某种股票的涨跌情况,应选择(  )B
A.扇形统计图 B.折线统计图 C.条形统计图 D.以上都可以
(2)某学校对“大课间活动”中最喜欢的项目进行了一次调查(每个学生只能选一个项目),为了了解各项目学生喜欢的人数比例,得到下表各数据.
项目 跳绳 长跑 篮球 排球 踢毽 其他
所占百分比 24.5% 9.5% 33% 24.6% 6.4% 2%
则表示这些数据比较适合用(  )A
A.扇形统计图 B.折线统计图 C.条形统计图 D.以上都不行
(3)小明统计一星期用于完成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和化学作业的时间,列出下表:
科目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时间/时 4 2 3 1.5 1
宜选择(  )统计图进行统计.A
A.条形 B.扇形 C.折线 D.条形和折线
(4)下列四个统计图,用来表示不同品种的奶牛的平均产奶量最为合适的是(  )D
A. B.
C. D.
(5)九年级一班同学根据兴趣分成A,B,C,D,E五个小组,把各小组人数分布绘制成如图的不完整的统计图,则D小组的人数是(  )C
A.10 B.11 C.12 D.13
2.如图,图中折线表示一辆自行车离家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骑车者九点离开家,十五点到家,根据这个折线图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到达离家最远的地方是什么时间?离家多远?
(2)他何时开始第一次休息?休息了多长时间?
(3)他在何时至何时停止前进并休息吃午餐?
参考答案:
解:由图可知:
(1)到达离家最远的地方是12点.
(2)这个人10点30分开始第一次休息,他休息了半个小时.
(3)他在12点至13点时休息吃午餐.
3.下图是某报社“百姓热线”一周内接到热线电话的统计图,其中有关环境保护问题的电话最多,共70个,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本周“百姓热线”共接热线电话为__________个.
(2)有关道路交通问题的电话有__________个.
(1)200. (2)40.
4.某校调查学生对七年级数学实验教材的意见,特向七年级400名学生作问卷调查,其结果如下:
意见 非常喜欢 喜欢 有点喜欢 不喜欢
人数/人 200 160 32 8
(1)计算出每一种意见的人数是总调查人数的百分之几;
(2)请画出反映此调查结果的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
(3)从统计图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解:(1)“非常喜欢”的人数占总调查人数的:×100%=50%,
“喜欢”的人数占总调查人数的:×100%=40%,
“有点喜欢”的人数占总调查人数的:×100%=8%,
“不喜欢”的人数占总调查人数的:×100%=2%.
(2)如下图,
(3)绝大多数同学喜欢七年级数学实验教材.
5.小亮根据5名同学的身高绘制了下面的统计图:
(1)哪位同学最高?哪位同学最
矮?他们相差是多少?
(2)舟舟的身高是小丽的几倍?
(3)这个图易使人产生错误的感觉吗?为什么?
(4)为了更直观、清楚地反映这5名同学的身高状况,这个图应做怎样的改动?
解:(1)小亮最高,小丽最矮,相差0.4m.
(2)舟舟的身高是小丽的倍.
(3)这个图易使人产生错误的感觉,如人们从图中
易误认为舟舟身高是小丽的3倍.
(4)为了更直观、清楚地反映这5名同学的身高状
况,纵轴上的数值应从0开始.
设计意图:从不同的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
六、课堂小结
我们这节课通过比较、观察、制作了解了三种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并能选择适当地统计图使数据展现出来.
1.统计图表直观、形象,便于我们从中得到信息,但有时如果不细心分析,它也会使人们产生“错觉”.
2.为了较直观地比较两个统计量的变化速度,绘制折线统计图时两坐标系的横、纵坐标的单位长度要相应地统一.
3.为了较直观地反映几个统计量之间的比例关系,绘制条形统计图时,纵坐标的起点应设为0.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归纳出本节课的核心概念、思想和方法,同时了解学生仍存在的问题,并帮助学生解决.
七、板书设计
6.4统计图的选择(2)
1.为了较直观地比较某两个统计量的变化速度绘制折线统计图时,应注意:
2.为了直观反映几个统计量之间的比例关系,绘制条形统计图时,应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