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才之路》2014-2015上学期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1强化作业:第14课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文档属性

名称 《成才之路》2014-2015上学期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1强化作业:第14课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09-17 20:17: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四单元 第14课
一、选择题
1.某檄文写道:“痛哉!吾台民,从此不得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大清国之民也!吾大清国皇帝何尝弃吾台民哉!有贼臣焉,大学士李鸿章也,……又将关系七省门户之台湾,……全输之倭奴。”该檄文与下列哪次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的结局有关(  )【来源:21cnj*y.co*m】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 C
【解析】 关键信息是“台湾”输之倭奴(指日本)。
2.清光绪帝曾发布《罪己诏》:“今兹议约,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侵我主权,不割我土地,念列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事后追思,惭愤交集。”文中的“议约”是指(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 D
【解析】 结合选项提供的四个条约和题干提供的信息综合判断,可以判断文中的“议约”是指《辛丑条约》。另“疾愚暴之无知”应是指义和团运动。【出处:21教育名师】
3.《射猪斩羊图》是义和团运动时散发的宣传揭帖。观察右图从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
A.义和团运动把斗争矛头直指在华洋教势力
B.反映民族矛盾是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C.表达了义和团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决态度
D.对清政府不再抱有幻想,依靠自身力量进行反侵略斗争
【答案】 D
【解析】 义和团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 ( http: / / www.21cnjy.com )盲目排斥西方文化,图片内容体现了这一特点;义和团对清政府则抱有幻想,且图片信息不能体现出义和团对待清政府的态度。
4.台湾义士丘逢甲上奏朝廷 ( http: / / www.21cnjy.com ):“万民誓不从日,割亦死,拒亦死,宁先死于乱民手,不愿死于倭人之手……。”与这段话反映的史实有关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北京条约》
【答案】 B
【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与之相关的条约是1895年的《马关条约》。
5.慈禧曾说:“我本来决定不同洋人破脸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中间一段时期,因洋人欺负太甚了,也不免有些动气。虽是没拦阻他们,始终总没叫他们十分尽意的胡闹。……我若由他们尽意的闹,难道一个使馆有攻不下来的道理?”慈禧所称的“他们”是指(  )
A.顽固派 B.洋务派
C.太平军 D.义和团
【答案】 D
【解析】 依据材料中的同“洋人”“胡闹”“使馆”等可知“他们”是指义和团。
6.该协定的正式名称为《中国与十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关于赔偿1900年动乱的最后协定》。原文是以法文为准。在国际法上,因为中国不承认与各国的正式交战,事件是出于义和团的暴乱。故此条约只属于一个协定,而并非和平条约。这个条约是指(  )2·1·c·n·j·y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 D
【解析】 依据材料中的“与十一国”“1900年”“义和团”等可作出判断。
7.右图是一幅法国报刊上的政治讽刺 ( http: / / www.21cnjy.com )漫画:义和团杀外国人为“野蛮”(BARBARIE);外国人杀义和团为“文明”(CIVILISATION)。这幅漫画的作者意在(  )
A.主张武力解决争端
B.抨击西方殖民侵略
C.混淆文明与野蛮的界限
D.承认殖民者的双重标准
【答案】 B
【解析】 题中,“野蛮”行为不野蛮(正义),“文明”行为不文明(不正义),正是对八国联军对中国侵略掠夺这一本质的揭露。21教育网
8.(2014·潍坊)甲午战后,有人指出: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们在以前还讲什么自强、求富,现在别再讲那些门面话了,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讲救亡。该认识的产生主要基于(  )
A.清政府腐朽无能 B.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C.洋务运动的失败 D.义和团运动的蓬勃发展
【答案】 B
【解析】 “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讲救亡”这一信息体现了民族危机的严重,这与B项有关。
9.“义和团之运动,实由其 ( http: / / www.21cnjy.com )爱国心所发,以强中国,拒外国人为目的者也。虽一败涂地,然其始羽檄一飞,四方响应,非无故也。”材料反映出义和团运动(  )
A.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
B.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企图
C.具有反帝爱国的革命性
D.奠定了辛亥革命的群众基础
【答案】 C
【解析】 据材料信息“实由其爱国心所发”,据此分析可知C项正确。
10.“事实上我们的威信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增,我们敢肯定地说,多少年来我们在北京或在中国的地位,从未像今天这样高。我们与清朝官员的联系从未像今天这样密切。”该言论最有可能发表于(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南京条约》签订后 B.《北京条约》签订后
C.《马关条约》签订后 D.《辛丑条约》签订后
【答案】 D
【解析】 材料体现了列强在中国的地位大增,与清政府的关系空前密切,这是由于《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的结果。www.21-cn-jy.com
11.“春秋笔法”是中国史学家常用的书 ( http: / / www.21cnjy.com )写历史方法之一,作者往往用不同的文字来表达态度,不发议论而将褒贬寓于叙事之中。因此,不少重要的历史概念实际上已隐含着作者的某种倾向性判断。下列历史概念中具有这种特色的是(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
C.甲午战争 D.义和团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 ( http: / / www.21cnjy.com )信息以及运用信息并调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依据题干理解“春秋笔法”的含义,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体现了禁烟运动与战争爆发的关系,符合题意。B、D两项分别是用政权、组织的名称,C项是用时间,都不含褒贬色彩。21·cn·jy·com
12.(2014·石家庄)坐落在天 ( http: / / www.21cnjy.com )津市红桥区的吕祖堂是目前我国仅存且较完好的义和团坛口,现为义和团运动纪念馆。后殿陈列的当年使用的传单和供奉着宋江、燕青等名号的神牌,显系效法梁山好汉。这表明(  )www-2-1-cnjy-com
A.义和团运动是一次反封建的农民起义
B.义和团运动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C.义和团对清政府缺乏清楚的认识
D.义和团运动带有盲目排外的倾向
【答案】 C
【解析】 本题材料的关键信息是义和团效法 ( http: / / www.21cnjy.com )最终投诚朝廷的梁山好汉,这体现了义和团运动对清政府的本质缺乏清楚的认识,C项符合题意;义和团运动是反帝爱国运动,排除A项;B、D两项与材料无关。21cnjy.com
13.(2014·泰安)1903年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记载:“大前门侧立清国人凡数人,手执马棒……为保护洋人者,马棒,亦打清国人者也!”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2-1-c-n-j-y
A.列强加强了对清政府的控制
B.洋人勾结清朝官员欺压百姓
C.清政府屈膝投降,卖国求荣
D.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秩序完全确立
【答案】 B
【解析】 许多清朝人为保护洋人可持马棒打清国人者,这体现了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欺压百姓,故选B项,其它各项与材料不符。  21*cnjy*com
二、非选择题
14.阅读下列材料:
1894年9月16日,北洋海军提督丁汝 ( http: / / www.21cnjy.com )昌率舰队护送援军在鸭绿江的大东沟登陆;17日上午返航时,突然发现敌舰,丁汝昌当即下令迎敌,各舰响起了战斗的警报。当时我方有镇远、定远两铁甲舰,致远、靖远、经远、来远、平远、超远、扬威、广丙、广甲十兵轮,镇中、镇南两炮船,另有鱼雷艇四艘,计有大小舰船18艘,共31000吨。敌方有吉野、严岛、松岛、桥立、扶桑、千代田、秋津州、高千穗、浪速、赤诚、比睿、西京丸等战舰12艘,共38000吨。北洋舰只轮机旧,航速慢,但有两舰吨位比较大,火力强,装甲厚;日本舰只式样新,航速快,但最大的舰却只有4000吨。双方舰队装备虽各有优点,但总的来说是敌强我弱。【版权所有:21教育】
——章开沅、陈辉《中国近代史》
请回答:
(1)根据上文,中国还是日本的装备较为优胜?
(2)假设你是当时的将军,你会采用什么战略应战?
(3)甲午战争,中国战败,你认为与船舰素质是否有关系?还有其他原因吗?试加以说明。
【答案】 (1)从数量看,中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占有优势(中国大小船18艘,日本12艘),但从总吨位、轮机新旧、航速快慢等来看,中国占弱势。因此从整体看,日本装备较为优胜。
(2)中国的战略应是:避敌主力,打其虚 ( http: / / www.21cnjy.com )弱,充分发挥吨位比较大、火力较强的两舰的作用,或以这两舰掩护其他舰只,寻机歼敌。因敌舰速快、舰只总吨位大于我方,不可与敌硬拼。(可以发表不同的见解)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3)有关系,但不是根本的问题。中国战败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原因,还与清政府政治腐败;慈禧与李鸿章避战求和,妥协退让,致使中国在战争中被动挨打,一败再败;清军军备松弛,不少官兵临阵脱逃等因素有关。21*cnjy*com
1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最恨和约,误国误民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行下效,民冤不伸。”“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兵法易,助学拳,要摈鬼子不费难。挑铁道,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吉、俄罗势萧然。”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书《义和团》
材料二 此次义和团民之起,数月之间,京 ( http: / / www.21cnjy.com )城蔓延已遍,其众不下十数万,自兵民以至王公府第,处处皆是,同声与洋教为仇,势不两立。剿之则即刻祸起肘腋……只可因而用之,徐图挽救。
——清政府致各省督抚电文
材料三 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后,慈禧太后携光绪帝逃往西安,在西逃途中发布“剿匪谕旨”,下令铲除义和团。
材料四 无论欧美日本诸国,皆无此脑力与 ( http: / / www.21cnjy.com )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中国土地广阔,民气坚劲。”“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
——《瓦德西拳乱笔记》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和约”指什么?结合材料一概括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原因。
(2)如何评价材料一中的“挑铁道,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
(3)从材料二、材料三中可以看出,清政府对义和团的政策有何变化?
(4)结合材料四分析义和团运动的意义。
【答案】 (1)“和约”指《马关条约》。“只因鬼子闹中原”指帝国主义列强侵略加剧,这是义和团运动兴起的主要原因。21·世纪*教育网
(2)表现了义和团坚决反帝的精神,但对铁道、电线、轮船这些文明产物的毁坏,又表现了它的盲目排外性。
(3)从“因而用之”到“剿灭”。
(4)显示了中国人民的伟大力量,打击了帝国主义嚣张气焰,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