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人教版数学六年第三单元课件总量可用单位1表示_的分数除法问题_例7

文档属性

名称 2014人教版数学六年第三单元课件总量可用单位1表示_的分数除法问题_例7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4-09-22 14:24: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2张PPT。分数除法例7 总量可用单位1表示
的分数除法问题 一、引入情境,探究新知(一)阅读与理解问题:①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②要解决“两队合修,多少天修完?”这个问题,需要知道哪些信息?
(这条路的长度“工作总量”;两队1天各修的长度 “工作效率”)③如果知道了这两个信息,这个问题可以怎样解决?
(这条路的长度÷(一队1天修的长度 + 二队1天修的长度))如果两队合修,多少天能修完?一、引入情境,探究新知(二)分析与解答问题:① 我们需要的这两个信息题目中都没有给,怎么办?② 我们能不能先假设出这条路的长度,再计算呢?可以怎样假设?
(假设这条路的长度是18km;假设这条路的长度是30km。)
(结合学生的假设,可以随机使用数据。)
③ 根据你假设的这条路的长度,请你列式计算。如果两队合修,多少天能修完?一、引入情境,探究新知(二)分析与解答问题:①“18÷12=1.5”求的是什么?
(一队1天修的长度。)
“18÷18=1”求的又是什么 ?
(二队1天修的长度。)预设1:②“1.5+1”求的是什么?
(两队合修1天的长度。)18km18km18km1.5km1km(1.5+1)km一、引入情境,探究新知(二)分析与解答问题:预设2:30km30km30kmkmkm( ) km一、引入情境,探究新知(二)分析与解答问题:① 我们假设这条路的长度都不同,但最终的结果是相同的,那么这条
路的长度还可以看做是多少千米?② 这条路的长度可以看做是“1”吗?③ 如果把这条路的长度看做是“1”,应该怎样解答?预设1:预设2:一、引入情境,探究新知(二)分析与解答问题:① 这样列式的依据是什么?“1”“1”“1”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一、引入情境,探究新知(二)分析与解答问题:② 为什么我们假设这条路的长度不同,但最终的结果是相同的呢?“1”1.5km18km1km一、引入情境,探究新知(三)回顾与反思问题:我们把道路假设成不同的长度,得出了相同的结果,这个结果对吗?可以怎样检验?小结:不管假设这条道路的长度是多少,答案都是相同的,把这条路的长度假设成是单位“1”,在计算时是比较简便的。二、巩固练习,提升认识1.如果两辆车一起运,多少次能运完这批货物?二、巩固练习,提升认识三、布置作业作业:第45页练习九,第8题、第9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