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生活中常见的盐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甲、乙两个排污口共排放了 H2SO4、KNO3、MgCl2 和 NaOH 四种物质,每个排污口各排放其中的两种不同物质。下列关于污水成分的分析合理的是( )
A.H2SO4 和 KNO3 一定来自同一排污口
B.H2SO4 和 MgCl2 一定来自同一排污口
C.H2SO4 和 NaOH 一定来自同一排污口
D.将两处污水混合后,溶液可能呈中性
2.下列实验方案设计合理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CaCO3、NaCl、NaOH、CuSO4四种固体 分别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观察现象
B 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用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观察火焰是否熄灭
c 除去NaCl溶液中少量的CuCl2 加入适量的KOH溶液,过滤
D 除去KC1固体中少量的MnO2 加足量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A.A B.B C.C D.D
3.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类不正确的是( )
A.氧化物:H2O、CO、Fe2O3
B.酸:CH3COOH、HCl、H2SO4
C.碱:NaOH、Ca(OH)2、NaHCO3
D.盐:NH4NO3、KCl、CuSO4
4.将wg由NaHCO3和NH4HCO3组成的混合物充分加热,排出气体后质量变为g,则混合物中NaHCO3和NH4HCO3的质量比为
A.168:79 B.42:11 C.84:79 D.无法确定
5.下列应用和相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及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
A.溶洞的形成:CaCO3+H2O+CO2=Ca(HCO2)2化合反应
B.碳还原氧化铜:C+2CuO2Cu+CO2 置换反应
C.误服碳酸钡后用硫酸镁解毒:BaCO3+MgSO4=BaSO4↓+MgCO3复分解反应
D.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2HgO2Hg+O2↑ 分解反应
6.下列各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就不能鉴别出来的是
A.KOH、FeCl3、NaCl、稀HCl B.BaCl2、AgNO3、NaCl、KNO3
C.Na2SO4、BaCl2、Na2CO3、稀HCl D.MgSO4、NaOH、Ba(OH)2、稀HNO3
7.甲、乙两种物质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略去)。不符合上述要求的一组物质是
A.NaOH、NaNO3 B.CO2、Na2CO3
C.O2、H2O D.Cu、CuO
8.一定温度下,向CuCl2溶液中分别加入足量的下列固体,对应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变化关系的是
A. B.
C. D.
9.下列物质的俗名与化学式对应正确的是
A.消石灰—CaO B.水银—Ag C.苛性钠—NaOH D.纯碱—NaHCO3
10.下列叙述及相应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及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A.照明弹的原理: 氧化反应
B.碳还原二氧化碳: 化合反应
C.碳燃烧: 化合反应
D.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分解反应
11.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微粒观: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
B.分类观:纯碱和烧碱都属于碱
C.能量观:干电池可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
D.守恒观:在电解水反应前后,氢原子和氧原子种类和数目均不变
12.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可行的是( )
选项 实 验 任 务 鉴 别 试 剂 及 方 法
A 除去FeSO4溶液中混有的CuSO4 加入过量铁粉,过滤
B 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 在氧气中点燃
C 检验氯化钙溶液中含有盐酸 加入适量AgNO3溶液,观察是否产生白色沉淀
D 检验集气瓶中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观察木条是否熄灭
A.A B.B C.C D.D
13.如表中除去物质所含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所含杂质 除杂方法
A KCl MnO2 加水溶解、过滤、蒸干
B NH3 CO2 依次通过氢氧化钠、浓硫酸
C HCl H2SO4 加入过量BaCl2,过滤
D CaO CaCO3 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过滤
A.A B.B C.C D.D
14.将混有少量氧化铜粉的铁粉放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铁粉有剩余,过滤,滤液中含有的物质是
A.H2SO4 B.CuSO4和FeSO4 C.H2SO4和FeSO4 D.FeSO4
15.图表资料可以为我们提供很多信息。下面是某学生对图表资料的使用,其中不正确的是:
A.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金属能否置换出稀硫酸中的氢
B.根据熔点数据表判断降低温度时,混合在一起的溶液中哪种物质先行变为固体析出
C.根据溶解度曲线图,判断从溶液中获得晶体的方法
D.根据酸、碱、盐的溶解性表,判断某些复分解反应能否进行
二、填空题
16.已知某混合液由HCl、KOH、H2SO4、CuCl2溶液中的两种混合而成,向该混合液中加Ba(OH)2溶液,产生沉淀量与加的Ba(OH)2体积关系如图。请回答:
①该混合液是由_____组成;
②向该混合液中加Ba(OH)2溶液,产生沉淀的颜色是____。
17.物质结构决定性质,物质性质决定用途,反应本质决定变化现象。如图是小明构建的氢氧化钙部分知识网络,其中“—”表示相连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X与图中所给物质的类别不同。请回答:
(1)酚酞试液在Ca(OH)2溶液中显红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离子是__________。
(2)列举熟石灰Ca(OH)2在工农业上的一种用途:_______。
(3)X溶液能与Ca(OH)2溶液反应并产生白色沉淀,写出符合该实验现象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
18.分析、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有效方法。
(1)用“三”总结化学知识如下:
①复分解反应发生的三个条件是:生成沉淀或生成________________或生成水;
②燃烧的三个条件是有可燃物、氧气(或空气)和_______________。
③铁生锈的三种反应物质是:铁、水和___________;
(2)在C + 2CuO2Cu + CO2↑与CO + CuOCu + CO2两个反应中,C和CO都是将CuO还原为Cu的物质,故在该反应中作还原剂。
①上述两个反应中还原剂的化合价变化规律:_______________。
②根据你的规律,判断反应Fe+H2SO4=FeSO4+H2↑中的还原剂是_______________。
19.(1)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我们熟悉了许多物质。请从①食盐;②活性炭;③尿素; ④氢气中,选取相应物质的序号填空。
(1)腌制蔬菜、鱼、肉等常用的调味品是___________(2)最清洁的燃料是__________
(3)可用于冰箱除异味的是__________(4)属于化学肥料的是__________
20.从H、C、N、O、S、Na六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化学用语填空.
(1)人体中含量最高的元素:_____。
(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单质:_______。
(3)金刚石:_______。
(4)不含电子的离子:_____。
(5)标出小苏打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______。
(6)生成物都是单质的分解反应:________。
三、实验题
21.同学们都知道CuSO4溶液呈蓝色,那么,你们知道是溶液中什么微粒使CuSO4溶液呈蓝色吗?
基于初中所学知识,下面主要采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对该问题进行探讨.
(说明:以下溶液皆为稀溶液,在稀溶液中SO42﹣、Cl﹣呈无色.)
思路一:采用归纳法,由具体事实推理概括出一般原理或结论.
下图一:请比较A、B、C、D、E五支试管中所盛试剂的颜色与所含微粒,进行分析.
对 A、B、C的分析是: _________ ,说明Cu2+的存在使CuSO4、CuCl2溶液显蓝色.
对 _________ 分析,可以说明,在水溶液中,Na+是无色的.
对A、D的分析是: _________ ,说明A中是Cu2+使CuSO4溶液显蓝色.对B、E分析同理.
对A、B、C、D、E 还可推理:水是无色液体,作为溶剂,溶解CuSO4、CuCl2等物质时,溶液的颜色主要受溶质的影响.
思路二:采用加入试剂发生化学反应的方法将溶液中的Cu2+除去或保持溶液中Cu2+的存在,观察溶液颜色是否变化的方法.
例1:如图二所示的方法是除去溶液中的Cu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 .
例2:请选择一种试剂与CuSO4溶液反应,保持溶液中Cu2+的存在.其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 .
上述研究方法是用不同的思维方式,从不同的切入点研究同一个问题,但总体思路仍然是对比实验设计的一般思路.
参考答案:
1.B2.A3.C4.B5.D6.B7.A8.B9.C10.C11.B12.A13.A14.D15.B
16. CuCl2、HCl 蓝色
17.(1)OH-
(2)改良酸性土壤(或处理酸性废水等)
(3)Na2CO3+Ca(OH)2=CaCO3↓+2NaOH
18. 气体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或着火点) 氧气 化合价升高(有某种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铁
19. ① ④ ② ③
20. O N2 C H+
21. A、B溶液中均含Cu2+,均显蓝色 D、E A、D的溶液中均含水分子、硫酸根离子,水分子不能使溶液显蓝色,在稀溶液中呈无色 2NaOH+CuSO4=Cu(OH)2↓+Na2SO4 CuSO4+BaCl2=BaSO4↓+CuCl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