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一、积累与运用
1、解释加点的词。
(1)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
(2)下者飘转沉塘坳 ( )
(3)公然抱茅入竹去 ( )
(4)长夜沾湿何由彻 ( )
2、翻译句子。
(1)唇焦口燥呼不得, ( http: / / www.21cnjy.com )归来倚杖自叹息。
(2)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3)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3、判断下面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1)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
(2)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
(3)床头屋漏屋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
(4)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 )
4、各用一个词语概括四个自然段的意思。 21教育网
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记叙了一件什么事? ( http: / / www.21cnjy.com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本文语言朴素自然,句式错落有致,请结合具体的例子加以说明。
7、把你积累的有关杜甫的情况写在下面。
二、阅读探究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2)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3)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4)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8、这首诗从体裁上说属于 诗。作者杜甫,字子美,祖籍襄阳,出生于河南巩县,一度在长安南少陵附近居住,曾自称 ,后世称其为“杜少陵”,安史之乱后入蜀,一度挂着检校工部员外郎的官衔,因此后人又称他为 。他是我国唐代伟大的 主义诗人,当时人称 。其诗显示了唐帝国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此又被后人称为 。
9、这首诗中作者描写风的威势的动词有 :21·cn·jy·com
10、本文中表现诗人高尚情操和博大胸怀的句子是什么?2-1-c-n-j-y
11、读了这首诗,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用诗中的句子描绘一下。
示例:舍己为人——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
(2) 12、你还学过杜甫的哪些诗?把你认为很有名的句子写出至少四句来。(不是同一首的,还要注明出处,如: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春夜喜雨》)
(1) (2)
三、阅读拓展
《岁暮到家》
爱子心 ( http: / / www.21cnjy.com )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归信吟》
泪墨洒为书,将寄万里亲。
书去魂亦去,兀然空一身。
13、《岁暮到家》一诗化用了孟郊《游子吟》里的诗句。请指出诗人是如何化用的。
14、《归信吟》秉承诗人一贯的表现苦吟的诗风。本诗的语言表达就很有特色,如“泪墨”一词就给人以想象的空间。请结合诗意写出你对“泪墨”的理解。www.21-cn-jy.com
15、请你用细腻的笔法,丰富的想象,描写出作者岁暮到家时母子相见时的情景。
16、都是思念亲人的诗,两首诗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不同?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四、中考在线(杭州市)2·1·c·n·j·y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两题。
兰溪棹歌
唐 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注]棹(zhào)歌:船歌。
1、“越中山色镜中看”中的“镜中看”三字极富韵味,它启发读者去想像兰溪山水的美妙景致,请作描述。【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半夜鲤鱼来上滩”一句极为精彩传神,营造出优美活灵的意境,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请作简要赏析。 21*cnjy*com
答案
1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一、积累与运用
1、(1)广泛地遮蔽(2)沉到池塘水边(3)公开地,毫无顾及的(4)如何捱到天亮
2、(1)喊得唇焦口干也没有效果,回来的时候只有拄着拐杖连连叹息。
(2)布被子用了许多年,又薄又冷,像铁块一样,淘气地儿子睡相不好,把被里蹬破了。
(3)怎么才能得到许多宽敞的大屋子呢?这样就可以为天下所有贫寒的读书人遮风挡雨,让他们都高高兴兴,不管有多大的风雨也像大山一样平平安安。www-2-1-cnjy-com
3、(1)对偶(2)夸张(3)比喻(4)对比
4、①秋风破屋图②群童抱茅图③屋漏无干图④遥想广厦图
5、经过“安史之乱”颠沛流离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活的杜甫来到成都,在友人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浣花溪搭了几间茅屋,艰难度日。茅屋难以抵挡狂风大雨的袭击,茅草被风吹走,终日屋漏,难以入睡;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坦露了诗人以天下苍生为念、宁苦身以利人的博大胸怀和迫切要求变革黑暗现实的崇高理想。【来源:21cnj*y.co*m】
6、诗中不少朴素的语言,至今依然活跃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们的口头上,如:“风怒号”“唇焦口燥”“公然”“叹息”“冷似铁”“少睡眠”等,明白如话。从句式上看,这首诗的前三段叙事如实描写,以七言为主;最后一段转而言志抒情,为适合感情表达的需要,句式也变成了杂言。
7、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美,诗中曾自称少陵野老,当时人称“诗圣”。祖籍襄阳(今属湖北),从其曾祖时迁居巩县(今属河南)。杜甫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统治者的罪恶作了较深的批判,对穷苦人民寄以深切同情。善于选择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题材,反映出当时政治的腐败,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民的愿望。许多优秀作品,显示出唐代由开元、天宝盛世转向分裂衰微的历史过程,故被称为“诗史”。
二、阅读探究【出处:21教育名师】
8、古体诗;少陵野老;杜工部;现实;诗圣;诗史
9、怒号、卷、飞、渡、洒、挂罥、飘转、沉
10、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21·世纪*教育网
11、(1)年老体弱——唇焦 ( http: / / www.21cnjy.com )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2)生活贫困——布衾多年冷似铁。(床头屋漏无干处)(3)忧心国事——自经丧乱少睡眠。(4)关心天下“寒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任意写出二处即可)
12、(1)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 ( http: / / www.21cnjy.com )万里船——《绝句(一)》(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春望》(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4)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绝句(二)》(5)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江畔独步寻花》等。
三、阅读拓展
13、“寒衣针线密”化用“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语言简洁明快,又点明了诗题。21cnjy.com
14、理解“以泪研磨”“挥泪作墨”皆可。
15、答案不统一。可以从“清瘦”“苦辛”“问寒暖”等词语入手,把诗歌不能表达的细节表现出来。
16、《岁暮到家》用白描的手法极力描摹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岁暮到家时,母子相见时的场景、神态,还用细腻的笔触写儿子从母亲的一系列举动上体会到母亲对儿子的体贴和牵挂,因此在外游荡却“不敢叹风尘”;《归信吟》却只用极简练的笔墨道尽了游子的思念之苦。
四、中考在线
1、溪水平静清澈,倒映着月光山色,摇曳生姿,朦胧缥缈。
2、鱼抢春水,涌上溪滩,啪啪蹦跳,看到这一情景,令人荡漾起欢乐之情。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