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常见的酸和碱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学期人教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0.1常见的酸和碱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学期人教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6-11 06:5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0.1常见的酸和碱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物质所对应的关系不正确的是(  )
A.酚酞—酸碱指示剂 B.冰水混合物—纯净物
C.Na2O2—氧化物 D.NaOH—纯碱
2.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 加热液体 B. 闻气味
C. 稀释浓硫酸 D. 验满氧气
3.归纳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归纳推理正确的是
A.铝比铁活泼,所以铝制品比铁制品更容易被腐蚀。
B.浓盐酸和浓硫酸在空气中敞口放置一段时间,溶质质量分数变小的原理相同。
C.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所以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碱溶液一定呈碱性,呈碱性的不一定是碱溶液
4.正确规范的操作是科学实验的基本要求。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储存氢气 B.稀释浓酸
C.塞紧胶塞 D.称量固体
5.即食即热型快餐的内层是用铝箔真空包装的食物,外层则分别包装两包物质,使用时拉动预留在外的拉线,使这两种物质反应,便可对食物进行加热。这两包物质最适合的选择是( )
A.生石灰与水 B.熟石灰与水 C.浓硫酸与水 D.氯化钠与水
6.下列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浓硫酸使白纸变黑 B.陶瓷烧制
C.煤的干馏 D.用酒精浸泡紫罗兰花瓣制酸碱指示剂
7.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时,将胶头滴管中的物质加入到锥形瓶中,发现气球鼓起来了。下列推测不符合实验现象的是
锥形瓶内固体 胶头滴管内液体
A 生石灰 水
B 氢氧化钠 水
C 硝酸铵 水
D 大理石 稀盐酸
A.A B.B C.C D.D
8.做好实验是学好化学的关键,掌握正确的实验基本操作会防止操作不当所造成实验失败和危险,以下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基本实验,你认为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制取氧气
B.稀释浓硫酸
C.检查装置气密性
D.粗盐过滤
9.下列各组中的化学式与俗名、学名能表示同一种物质的是
A.Ca(OH)2 生石灰 氢氧化钙 B.KOH 烧碱 氢氧化钾
C.HCl 盐酸 氢氯酸 D.CuSO4 胆矾 硫酸铜
10.不需要补充其它仪器,就能改正如图实验中错误操作的是( )
A.浓硫酸稀释 B.取用固体药品 C.移走蒸发皿 D.过滤
11.将浓盐酸、浓硫酸分别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它们共同的变化是
A.颜色发生改变 B.瓶口出现白雾
C.质量变大 D.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
12.下列物质能与 NaOH 溶液反应的是
A.CO2 B.Ca(OH)2 C.O2 D.NaCl
13.下列物质暴露在空气中,质量增加且变质的是
A.浓硫酸 B.浓盐酸 C.氢氧化钠 D.食盐
14.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 加热液体 B. 稀释浓硫酸
C. 取用块状固体 D. 读数
15.下列过程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保鲜膜保鲜能力测试 B.倾倒CO2
C.验证溶液酸碱性 D.胆矾研碎
二、填空题
16.生石灰(氧化钙)可用于芒果催熟。常用的方法是将生石灰涂在纸上,喷水后垫在芒果中间。氧化钙和水发生反应只生成熟石灰(氢氧化钙),同时放出大量的热,将芒果在短时间内催熟。
(1)氢氧化钙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2)氧化钙与水的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_____。
(3)氧化钙与水的反应说明,化学变化中会发生____________(填序号)。
A.物质变化 B.能量变化
17.某同学设计“示压瓶”的瓶盖顶部用了软质材料,使之可以轻易的识别出瓶内气压大小在示压瓶中装入碳酸饮料,摇动后瓶盖中部高高凸起,警示打开瓶盖时有喷出的危险。
(1)取一个示压瓶,加入一种固体和一种液体,拧紧瓶盖,振荡,发现瓶盖中部凸起,过了一会儿又恢复原状。则加入的固体和液体可能是________(写出一组);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另取一个示压瓶,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迅速倒入大量氢氧化钠溶液,拧紧瓶盖,振荡,发现瓶子变瘪且瓶盖中部凹陷,其原因是______(用方程式表示)。
18.水、溶液及浊液在很多领域具有重要用途。
(1)水中滴入洗洁精能洗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利用了洗洁精的___________作用。
(2)中国空间站可以通过电解水产生氧气供给航天员呼吸。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波尔多液常用于蔬菜、果树等的病害防治。农业上配制波尔多液用石灰乳而不用石灰水,是因为氢氧化钙___________(填“难溶”或“微溶”或“易溶”)于水。
19.图Ⅰ是小娅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于是小明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Ⅱ。已知:氨水易挥发,碱性溶液能使酚酞变红,而氨水呈碱性。
【实验操作】
a、向、、三支试管分别加入的蒸馏水,各滴入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
b、在、试管中分别加入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图Ⅱ连接好,并将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
【分析讨论】
(1)E试管放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进行操作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
(3)由此可以得到的有关分子的性质是___________。
(4)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___________。
(5)结合上述实验,实验室保存浓氨水等药品时,应该注意事项是___________。
20.请用所学化学知识解释下列原理。
(1)用活性炭除去冰箱里的异味,是利用其________性。
(2)用浓硫酸作干燥剂,是利用其_________性。
(3)一氧化碳可用于冶炼金属是利用其____________性。
(4)二氧化碳气体可灭火说明其具有什么性质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2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1)根据上图1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① 写出仪器a的用途______;
②实验室通常用A装置制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装置中能够用于收集较纯净氧气的有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
③实验室制取C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选项字母,下同),用E装置收集二氧化碳,验满的方法是______。
(2)小伟设计了上如图2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固定装置已略去,且石灰石中杂质不反应)。
① 写出甲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② 小伟观察到乙试管中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请写出可能使其变红的原因,(用文字表述)______。
参考答案:
1.D2.B3.D4.B5.A6.D7.C8.A9.C10.A11.D12.A13.C14.D15.C
16. Ca(OH)2 化合反应 AB
17.(1) 氧化钙或氢氧化钠与水的组合 氢氧化钠溶于水(或氧化钙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装置内气体受热膨胀,压强增大,瓶盖凸起,后温度逐渐恢复至室温,又恢复原状
(2)
18.(1)乳化
(2)
(3)微溶
19.(1)对比观察是否酚酞在空气中会变色
(2)C比B试管中的酚酞变色快
(3)分子在不断运动
(4)防止氨气污染空气
(5)密封保存,防止氨水挥发
20.(1)吸附
(2)吸水
(3)还原
(4)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21.(1) 盛放反应物 D B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木条熄灭,则已满
(2)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色,浓盐酸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与水形成盐酸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