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8张PPT)
拓展导入
那偶然的一阵风成就了周瑜的伟业,也成就了两个美人的命运;那支深埋在沙土中的断戟,又告诉我们一种历史的感悟。
请根据下面文字的描述,猜一猜这段文字是对哪首诗的改写。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赤 壁
可口的荔枝在贵妃的皓齿之间绽放出最后一朵凄美的花,一代明君那布满皱纹的脸顿时充溢满意的笑。
请根据下面文字的描述,猜一猜这段文字是对哪首诗的改写。
长安回望绣成堆,
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过华清宫
艳荡摇曳的秦淮夜景,在诗人的眼中变得冷寂萧瑟;娉娉袅袅的歌女们的身影,让诗人看到达官贵人的声色犬马。
请根据下面文字的描述,猜一猜这段文字是对哪首诗的改写。
烟笼寒水月笼纱,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泊秦淮
阿房宫赋
唐 杜牧
这就是我们的风流才子——杜牧。目光犀利,深可见骨。他用如椽巨笔剖析历史,直指当世。而今天,我们又将会在这里感受他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剖析。
杜牧,字_______,号_______,晚唐杰出的诗人、散文家,与________合称为“小李杜”,有文集《________》。
牧之
樊川居士
李商隐
樊川文集
作者简介:
【作者介绍】
杜牧(803-852年)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唐文宗太和二年(828年)进士。为弘文馆校书郎。历监察御史、膳部、比部及司勋元外郎,黄州、池州、睦州、湖州刺史。官终中书舍人。杜牧诗文兼擅,是晚唐著名作家。他的散文以议论见长,气势纵横,敢于论列军国大事,指陈时弊,具有较强的现实性,继承了韩、柳派古文家的优良传统。他的诗意境清新,风格豪健俊爽,在晚唐轻浮艳丽的文坛上独树一帜。后人因称他为"小杜",以继杜甫;又因和李商隐齐名,被称为"小李杜"。
关于“赋”
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类似于后世的散文诗。它讲求文采、韵律,兼具诗和散文的特点。其特点是“铺采摛chī(铺陈)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最早出现于诸子散文中,叫“短赋”;魏晋以后,日益向骈文发展,叫“骈赋”;唐代又由骈体转入律体叫“律赋”;宋代以散文形式写赋,称为“文赋”。著名的赋有东汉张衡的《二京赋》、西晋左思的《三都赋》、杜牧的《阿房宫赋》、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赤壁赋》等。
《阿房宫赋》历来被人们视为“文赋”的开先河之作,典范之作,杜牧26岁凭此文(考前三年写)名声显扬而被赐进士第五名。
关于“赋”
赋的特点:
①语句上以四、六句为主,句式错落有致,追求骈偶;
②语音上声律和谐;
③文辞上讲究藻饰和用典;
④内容上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
总之,它讲求字句的整齐和声调的和谐,描写事物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而于结尾部分常发一点议论,以寄托讽喻之意。
阿房宫
“阿房”旧读“ēpáng”。
一说是地名或山名,遗址在今西安的西南;
一说因宫殿的“四阿”(屋盖四角弯曲处)造得宽阔得名,“房”同“旁”,宽广的意思。
某一日,秦始皇忽然觉得咸阳的人多,先王的宫殿太小,于是就要再造一个宫殿。大臣问造在哪里,秦始皇操陕西方言说:“阿房”。阿房并不是一个实际地名,它的意思是“近旁”、“旁边”。听了秦始皇的话,大臣们就命工匠在咸阳宫旁边的上林苑建了一个“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的庞大宫殿,取名“阿房宫”。
数十年后,楚霸王项羽入关推翻秦朝暴政,一把火烧掉阿房宫,大火烧了整整三个月,方圆百里尽成灰烬。如同美女般风华绝代的阿房宫就这样结束了它来去匆匆而又凝聚着无数血泪和情愁的生命。
阿房宫赋
杜牧
阿房宫赋.avi
测试一下大家的文言功底,谁能范读下面这幅书法作品?
测试一下大家的文言功底,谁能范读下面这幅书法作品?
骊山 金块珠砾
缦回 不霁何虹
妃嫔媵嫱 焚椒兰 辘辘 杳不知
尽态极妍 剽掠
鼎铛 逦迤
锱铢 架梁之椽
在庾之粟粒 横槛
呕哑 参差
màn
jì
pín yìngqiáng
jiāo
lù
yǎo
yán
piāo
chēng
lǐyǐ
zīzhū
chuán
yǔ sù
jiàn
ōuyā
cēn cī
正音
lí
lì
阿房宫赋
唐 杜牧
自读课文《阿房宫赋》:
(1)疏通每一段文意,翻译句子,标注重点字词。
(2)总结概括本文的主题思想(写作目的)和艺术特色。
疏通第一段文意,标注重点字词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
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
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
落。
完结,指为秦所灭
统一,数作动
树木被砍伐尽了
出现,这指建成
覆盖
遮蔽
名词作状语
趋向、延伸
“……的样子”
量词,座、所
河水缓流的样子
走廊像腰一样萦回曲折
屋檐向上噘起。
指宫室结构的精巧工致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
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
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雨过天晴
分辨不清
相同
天气
名作动,出现了云
名作动,出现了龙
名作动,出现了彩虹
根据译文复述原文:
六国灭亡,天下统一。蜀山树木被伐光,阿房宫才建成。
占地三百多里,遮蔽天日。(它)从骊山之北构筑宫殿,向西延伸,一直通到咸阳。渭水樊川两河流淌,流入阿房宫的围墙。
每隔五步(有)一楼,十步(有)一阁。走廊宽而曲折,(突起的)屋檐向上噘起。各随地势,各种建筑都向中心攒集,屋角互相对峙。盘旋曲折,像蜂房像水涡,矗立着不知有几千万座。
长桥横卧水上,天上没云,怎么出现龙?复道横空而过,不是雨过天晴,哪里来的彩虹?
楼阁高高低低,使人迷糊,辨不清东西方向。
人们在台上唱歌,歌声好像充满暖意,如同春光般融和。人们在殿中舞蹈,舞袖带来寒气,如同风雨交加般凄冷。同一天中,同一座宫里,天气竟会如此不同。
六国灭亡,天下统一。蜀山树木被伐光,阿房宫才建成。
占地三百多里,遮蔽天日。(它)从骊山之北构筑宫殿,向西延伸,一直通到咸阳。渭水樊川两河流淌,流入阿房宫的围墙。
每隔五步(有)一楼,十步(有)一阁。走廊宽而曲折,(突起的)屋檐(像鸟嘴)向上噘起。
各随地势,各种建筑都向中心攒集,屋角互相对峙。盘旋曲折,像蜂房像水涡,矗立着不知有几千万座。
长桥横卧水上,天上没云,怎么出现龙?复道横空而过,不是雨过天晴,哪里来的彩虹?
楼阁高高低低,使人迷糊,辨不清东西方向。
人们在台上唱歌,歌声好像充满暖意,如同春光般融和。人们在殿中舞蹈,舞袖带来寒气,如同风雨交加般凄冷。同一天中,同一座宫里,天气竟会如此不同。
建造背景
占地规模
建筑奇丽
人物活动
阿房宫图
交代阿房宫建造背景和巨大耗资。
概括外貌全景(大高、依山傍水)
细写内部
先写宫殿楼阁
再写长桥复道
后写宫中歌舞
第一段:宫貌 铺叙
规模巨大、宏伟壮丽
概括第一段内容 :
穷奢极欲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见者,三十六年。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疏通第二段文意,标注重点字词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见者,三十六年。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疏通第二段文意,标注重点字词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
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
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
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见者,三十六年。
六国的妃嫔宫女、诸侯王族的女儿孙女,辞别了故国的宫殿阁楼,乘坐辇车来到秦国。她们早上唱歌,晚上弹琴,成为秦皇的宫人。每天清晨,只见明亮的星光晶莹闪烁,原来是她们打开了梳妆的明镜;又见墨绿的云彩纷纷扰扰,原来是她们一早在梳理发鬓;渭水涨起一层油腻,那是她们洗脸后泼下的脂粉水;轻烟缭绕,香雾弥漫,那是她们焚烧异香的椒兰。 雷霆忽然震响,原来是宫车从这里驰过;辘辘的车轮声渐听渐远,杳然无声,不知它驶向何方。宫女们每一处肌肤,每一种姿态,都极力显示自己的妩媚娇妍。她们久久地伫立着,眺望着远处,希望皇帝能光临宠幸;可怜有的人三十六年始终未曾见过皇帝的身影。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燕国赵国收藏的奇物,韩国魏国聚敛的珍品,齐国楚国保存的瑰宝,都是多少代、多少年,从(本国)人民手中掠夺来的,堆积如山。一旦(国家破亡)不能再占有,都运送到这阿房宫中。而秦人把宝鼎看作铁锅,把宝玉看作石头,把黄金当成土块,把珍珠当作砂砾,乱丢乱扔,连绵不断,秦人看到这些宝物,也不觉得很可惜。
根据译文复述原文:
明星闪亮,是(宫女们)打开梳妆的镜子;绿云缭绕,原来是她们正在早晨梳理发髻;渭水河面上浮起一层垢腻,原来是她们泼掉的脂粉水;
空中烟雾弥漫,是她们在焚烧椒兰。如雷霆般的声音响起使人骤然吃惊,是宫车驰过;听那车声渐远,也不知驶到哪儿去了。
肌肤姿容都娇媚极了,久立远视,盼望皇帝能驾临。可是有许多宫女整整等了三十六年,还未见到皇帝。
燕、赵、韩、魏、齐、楚收藏的财宝,聚敛的金玉,搜求的珍奇,这都是多少世代、多少年月以来,从人民那里掠夺来的,堆积得像山一样。
旦夕之间国家灭亡,珠宝都被运进阿房宫。把宝鼎当作铁锅,把美玉当作石头,把黄金当作土块,把珍珠当作沙石,丢弃得到处都是,秦人看见了也不觉得可惜。
六国王侯的宫妃、女儿、孙女,辞别本国楼阁宫殿,乘着辇车来到秦国。早晚弹唱,成为秦王朝的宫女。
明星闪亮,是(宫女们)打开梳妆的镜子;绿云缭绕,原来是她们正在早晨梳理发髻;渭水河面上浮起一层垢腻,原来是她们泼掉的脂粉水;
空中烟雾弥漫,是她们在焚烧椒兰。如雷霆般的声音响起使人骤然吃惊,是宫车驰过;听那车声渐远,也不知驶到哪儿去了。
肌肤姿容都娇媚极了,久立远视,盼望皇帝能驾临。可是有许多宫女整整等了三十六年,还未见到皇帝。
燕、赵、韩、魏、齐、楚收藏的财宝,聚敛的金玉,搜求的珍奇,这都是多少世代、多少年月以来,从人民那里掠夺来的,堆积得像山一样。
旦夕之间国家灭亡,珠宝都被运进阿房宫。把宝鼎当作铁锅,把美玉当作石头,把黄金当作土块,把珍珠当作沙石,丢弃得到处都是,秦人看见了也不觉得可惜。
六国王侯的宫妃、女儿、孙女,辞别本国楼阁宫殿,乘着辇车来到秦国。早晚弹唱,成为秦王朝的宫女。
宫女如云被冷落
珍宝如沙被弃置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疏通第三段文意,标注重点字词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疏通第三段文意,标注重点字词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
唉!一个人的心思,也是千万人的心思(人同此心)啊。秦始皇喜欢繁华奢侈,老百姓也眷念着自己的家。为什么搜刮财宝时连一分一厘也不放过,挥霍起来却把它当作泥沙(一样不加珍惜)?竟然使得阿房宫支承大梁的柱子,比田里的农夫还要多;架在屋梁上的椽子,比织机上的织女还要多;颗颗突出的钉头,比粮仓里的粟粒还多;
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参差不齐的瓦缝,比人们穿在身上的丝绸的纱线还要多;直的横的栏杆,比全国的城墙还要多;琴声笛声,嘈杂一片,比闹市里的人声还要喧闹。这就使天下的人民不敢讲话,只敢在心里充满愤怒。秦始皇这暴君的心却日益骄横顽固。(待到)戍边的士卒怒吼起来,函谷关被攻破;楚人(项羽)放了一把大火,可惜(那豪华宫殿)化成了一片焦土!
唉!一个人的想法和千万人的想法是一样的。
秦始皇喜爱奢侈,老百姓也顾念自己的家业。
为什么搜刮百姓财物一分一厘都不放过,挥霍时却像泥沙般毫不珍惜?
让那负载大梁的柱子,比田里的农夫还多;架起侧梁的椽子,比织布机上的女工还多;突起的钉子,比谷仓里的稻米还多;
横直密布的屋瓦,比(老百姓)身上的衣服上的线还要多;
栏杆纵横,比天下的城郭还多;嘈杂的器乐声,比闹市的人说话声还多。
使天下百姓敢怒却不敢言。秦始皇却越来越骄横顽固。
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函谷关被攻破,项羽放了一把火,可惜阿房宫变成了一片焦土。
根据译文复述原文:
第三段
珍宝
来源
数量
处置
贪欲
一人之心
秦爱纷奢
千万人之心
人亦念其家
常情
挥霍
使……多于……
(六个排比)
积怨
灭亡
叫、举、一炬
日益骄固 一片焦土
爆发
穷奢极欲 自取灭亡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疏通第四段文意,标注重点字词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疏通第四段文意,标注重点字词
呜呼!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唉!灭六国的是六国自己,不是秦国。消灭秦宗族的是秦皇自己,不是天下的人民。唉!如果六国的国君能各自爱抚自己的百姓,就有足够(的力量)来抵抗秦国;如果秦(取得天下后)也能爱惜六国的百姓,那就可以传位到三世以至传到万世做皇帝,谁能够灭掉他们呢?秦国的统治者来不及为自己的灭亡而哀叹,却使后代人为它哀叹;如果后代人哀叹它而不引以为鉴,那么又要让更后的人来哀叹他们(重蹈覆辙)了。
第四段
总结六国和秦灭亡的原因
——不爱民
讽谏唐王朝勿悲剧重演
哀之,鉴之
卒章显志 告诫后世
唉!使六国灭亡的是六国自己,而不是秦国;使秦国灭亡的是秦国自己,而不是天下百姓。
唉!如果六国统治者都能爱护本国老百姓,那么就有足够的力量抗拒秦国。
如果秦国统治者同样能爱护六国的人民,那么秦就能从三世传下去,甚至可以传到万世都为君王,谁能够灭掉秦国呢?
秦人来不及为自己的灭亡哀叹,只好让后世的人为他们哀叹;后世的人如果只是哀叹而不引以为鉴,那么又要再让后世的人为后世的人哀叹了。
根据译文复述原文:
《阿房宫赋》作于唐敬宗宝历元年,当时杜牧仅23岁。
“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
—— 杜牧 《上知己文章启》
唐敬宗李湛十六岁继位,贪好声色,大兴土木,游宴无度,不视朝政,在位三年即为宦官刘克明所杀。
写作背景:
这篇赋,表面上写秦因修建阿房宫,挥霍无度,贪色奢侈,劳民伤财,终至亡国,实则是借古讽今,规劝唐朝的当政者,以古为鉴,不能哀而不鉴,最终只能落得“后人复哀后人也”的结局。
交代阿房宫建造背景和巨大耗资。
概括外貌全景(大高、依山傍水)
细写内部
先写宫殿楼阁
再写长桥复道
后写宫中歌舞
第一段:宫貌 铺叙
规模巨大、宏伟壮丽
回顾(背诵指导) :
穷奢极欲
第二段:铺叙
宫人
来历
数量
命运
穷奢极欲
妃嫔媵嫱
明星…所之也
承上段
歌舞之盛
比喻
排比
夸张
缦立 望幸 不见
第二段:铺叙
宫藏
来历
数量
命运
穷奢极欲
倚叠如山
比喻
排比
夸张
鼎铛玉石, 金块珠砾, 弃掷逦迤。
六国 (剽掠其人)
第三段:夹叙夹议
穷奢极欲
贪欲
挥霍
灭亡
一人之心
秦爱纷奢
千万人之心
人亦念其家
使……多于……
(六个排比)
日益骄固 一片焦土
叫、举、一炬
常情
积怨
爆发
自取灭亡
第四段:议论
总结六国和秦灭亡的原因
讽谏唐王朝勿悲剧重演
卒章显志
不爱民
哀之,鉴之
第一段(叙):规模宏大、富丽堂皇
第二段(叙):穷奢极欲、挥霍无度
第三段(议):失掉民心,迅速灭亡
第四段(议):爱民保国,免蹈覆辙
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
《阿房宫赋》全文结构:
原因
结果
借鉴
总结全文
1 主题:
2 写作特色:
借古讽今,通过阿房宫的兴建及其毁灭,生动形象地总结了秦朝统治者的骄奢亡国的历史经验,向唐朝统治者发出了警告。
1)想象、比喻与夸张相结合,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2)描写、铺排与议论抒情相结合。
3)骈散结合,错落有致。
巩固练习
(1)杜牧的《阿房宫赋》中,“ , ”这两句可以看出,阿房宫里的宫女,有很多原来在六国是身份很高贵的。。
(2)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人置身阿房宫便会迷失方向,以侧面描写的方式突出了建筑的错综复杂。
(3)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借秦的灭亡警醒当朝者不吸取教训就会重蹈覆辙的句子是: , 。
(4)《阿房宫赋》用“ , ”两个对偶句描写了秦人对从六国剽掠而来的珍宝不知珍惜,生活极度奢侈。
(5)《阿房宫赋》中从“取”和“用”两方面来写秦因奢靡丧失民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
(6)杜牧《阿房宫赋》中以“ , ”描写阿房宫宫人的美丽,她们伫立远眺,盼望着皇帝临幸。
妃嫔媵嫱 王子皇孙
高低冥迷 不知西东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鼎铛玉石 金块珠砾
奈何取之尽锱铢 用之如泥沙
一肌一容 尽态极妍
(1)杜牧《阿房宫赋》中描绘了阿房宫楼阁众多的情形,其中描写“走廊”和“屋檐”的特点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 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阿房宫内宫人焚香、烟雾缭绕的景象,反映了统治者生活之奢靡。
(3)《阿房宫赋》中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言阿房宫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的句子是: , 。
(4)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借秦的灭亡警醒当朝者不吸取教训就会重蹈覆辙的句子是: , 。
(5)杜牧《阿房宫赋》中描写秦始皇喜繁华奢侈,将钉头和米粒进行对比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和杜牧《阿房宫赋》中“ , ”两句,都以对历史兴亡的感喟,寄托对朝政的担忧。
廊腰缦回 檐牙高啄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钉头磷磷 多于在庾之粟粒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烟斜雾横 焚椒兰也
词类活用
1.骊山北构而西折
2.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3.朝歌夜弦
4.朝歌夜弦
5.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6.函谷举
在北边/向西
乘坐辇车
名词用作动词:
当作铁锅 当作石头 当作土块 当作碎石
被攻占
在早晨、在夜里
唱歌 弹琴
7.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8.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9.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10.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以……为借鉴
被宠幸
化为焦土
名词用作状语:
把鼎、把玉、把金、把珠
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
盘盘焉,囷囷焉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廊腰缦回
缦立远视
使负栋之柱
使六国各爱其人
杳不知其所之也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相当于“然” 助词
语气助词
丝绸
久久地
让
假使
往,到
它(指代秦的灭亡)
一旦
统一、一致
专一
黄鹤一去不复返
六王毕,四海一
上食埃土,下应黄泉,用心一也
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一死生为虚诞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根不固而求木之长
顽固
本来
稳固,牢固
全
把……看成一样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秦爱纷奢,人亦爱其家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喜爱
爱护
喜爱
青,取之于蓝,而青 于蓝
秦以攻取之外
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取妻如之何?
留取丹心照汗青
取出,提取
攻取,攻下
夺取
同“娶”
助词,“着”
杜牧诗歌
1.《遣怀》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2.《题乌江亭》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5.《江南春绝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4.《寄扬州韩绰判官》
青山隐隐水遥遥,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3.《秋夕》 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杜牧诗歌
6.《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7.《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0.《过华清宫绝句三首》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9.《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8.《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诗歌
九日齐山登高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江水倒映秋影大雁刚刚南飞,约朋友携酒壶共登峰峦翠微。
尘世烦扰平生难逢开口一笑,菊花盛开之时要插满头而归。
只应纵情痛饮酬答重阳佳节,不必怀忧登临叹恨落日余晖。
人生短暂古往今来终归如此,何必像齐景公对着牛山流泪。
赠别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古诗鉴赏: 早雁① 杜牧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注释】①唐武宗会昌二年八月,北方回鹘南侵,引起边民逃亡。杜牧时任黄州刺史,因写此诗。 ②仙掌:皇宫求仙时以铜铸人托盘承露的一种设施。长门,汉宫名。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此诗通篇为咏物体。首联想象鸿雁遭射四散的情景。这两句生动地展现出一幅边塞惊雁的活动图景。 B.“惊飞四散哀”五个字,从情态、动作到声音,层次分明而又贯串一气,是非常真切凝练的动态描写。
C.长门宫中,灯光黯淡,本就充满悲愁凄冷的气氛,衬托出早雁孤飞时的悲凉情怀,加上“数声”悲啼,更显出境界之凄凉。
D.颈联由早雁南飞遥想到它们的北归。大雁秋来春返,故有“逐春风”而回的设想,这寄寓着作者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E.尾联描写潇湘人烟稀少,以此来展现战争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也是告诫流离失所、欲归不得的早雁此处并非可以安身立命之处。
DE
三、古诗鉴赏: 早雁① 杜牧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注释】①唐武宗会昌二年八月,北方回鹘南侵,引起边民逃亡。杜牧时任黄州刺史,因写此诗。 ②仙掌:皇宫求仙时以铜铸人托盘承露的一种设施。长门,汉宫名。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此诗通篇为咏物体。首联想象鸿雁遭射四散的情景。这两句生动地展现出一幅边塞惊雁的活动图景。 B.“惊飞四散哀”五个字,从情态、动作到声音,层次分明而又贯串一气,是非常真切凝练的动态描写。
C.长门宫中,灯光黯淡,本就充满悲愁凄冷的气氛,衬托出逃难的早雁孤飞时的悲凉情怀,加上“数声”悲啼,更显出境界之凄凉。
D.颈联由征雁南飞遥想到它们的北归。大雁秋来春返,故有“逐春风”而回的设想,这寄寓着作者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E.尾联描写潇湘人烟稀少,以此来展现战争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也是告诫流离失所、欲归不得的早雁此处并非可以安身立命之处。
(2)第二联描写大雁飞过皇宫的“孤影”与叫声,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6分)
DE
三、古诗鉴赏: 早雁① 杜牧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注释】①唐武宗会昌二年八月,北方回鹘南侵,引起边民逃亡。杜牧时任黄州刺史,因写此诗。 ②仙掌:皇宫求仙时以铜铸人托盘承露的一种设施。长门,汉宫名。
(2)第二联描写大雁飞过皇宫的“孤影”与叫声,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6分)
答:颔联描写大雁飞过皇宫的“孤影”与叫声,将孤雁哀鸣与皇宫求仙偷安享乐形成对比,突出主题。由于胡骑占据边疆,百姓流散漂泊、无家可归,可统治者不问百姓生死,竟然求仙祈求不老,歌舞升平。对当权统治者昏庸腐败,不能守边安民进行讽刺,有警示统治者关注边疆安定,安抚边疆百姓的意味。
(3)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表达了怎样的主旨 请做简要分析。(6分)
三、古诗鉴赏: 早雁① 杜牧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注释】①唐武宗会昌二年八月,北方回鹘南侵,引起边民逃亡。杜牧时任黄州刺史,因写此诗。 ②仙掌:皇宫求仙时以铜铸人托盘承露的一种设施。长门,汉宫名。
(3)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表达了怎样的主旨 请做简要分析。(6分)
答:此诗采用比喻象征手法,借雁抒怀,以惊飞四散的鸿雁比喻流离失所的人民,对他们有家而不能归的悲惨处境寄予深切的同情;又借汉言唐,对当权统治者昏庸腐败,不能守边安民进行讽刺。
谢谢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