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专项五 语言运用
第二章 四阶集训
第四阶 全国新趋势核心素养练
1. (2022·重庆B卷)综合性学习(8分)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你班要组织一次“孝亲敬老”的活动。作为活动策划者,你需要完成下面的任务。
【活动宣传】(6分)
(1)请完成海报设计。
①为宣传海报拟写一条宣传标语。(3分)
第 四 阶 全国新趋势核心素养练
示例一:关爱老人,从心开始。
示例二:对老人尽一份孝心,给社会添一份和谐。
②你会选择什么内容的图片作为海报的配图?请说明理由。(3分)
示例一:图片左边是一个小孩扶着一位老人,右边是甲骨文的“孝”字,两者形似,更容易使我们理解“孝”的含义,激发我们的想象能力。
示例二:图片内容是一位少年扶着一位老人,体现了少年对老人的关爱照顾,表现了“孝亲敬老”的主题。
【活动实施】(2分)
(2)请在横线上补写活动内容。(至少要有一项“孝亲”的活动)
活动一:
活动二:
活动三:走进敬老院,慰问老人。
“孝亲敬老”问卷调查(或:在家里,为长辈分担家务)
“孝亲敬老”朗诵比赛(或:走进社区,帮助有困难的老人)
2. (2022·南充)语言运用(4分)
因工作需要,与我们朝夕相处了近三年的青蓝老师将调离我们学校去新的岗位,班上准备为他举办一场欢送晚会。
班委决定2022年6月15日晚7:00在育英楼初三(2)班教室为青蓝老师举行欢送晚会,拟邀请向光明校长参加,请你代班委拟写一则邀请函。(4分)
邀请函
尊敬的向光明校长:
兹定于6月15日晚7:00在育英楼初三(2)班教室为青蓝老师举行欢送晚会,诚邀您参加,敬请届时光临。
初三(2)班班委会
2022年6月13日
3. (2022·成都)《新华字典》伴随了新中国几代人的成长。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题目。(8分)
(1)结合下面思维导图的提示,补全空缺处。(4分)
词条
提高使用价值
扩大服务范围
程序
(2)下面短文是关于《新华字典》“友”字注解的解说,请结合截图将空缺内容补写完整,注意语意连贯。(4分)
一看右图,你就能发现“友”字有两个
义项。①___________,因为它用“ ”“ ”
作了分项标明。由第一个义项“朋友”引申
出了“有友好关系的”的意义,用“ ”标示,这样不仅②_________________,还分出了层次。义项之后往往③________,
条理清晰
便于理解字词含义
有组词
比如“朋友”之后是“好~|战~|网~”。这里,④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避免了“友”字的重复出现。因此,“友”字的注解虽内容较多,但简洁明了。
用“~”符号代替“友”字
4. (2022·邵阳)综合性学习(6分)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学校将围绕“自强不息”这一主题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悟自强内涵】
(1)中国古代不乏体现自强不息精神的名言,请选择其中一项,谈谈你对“自强不息”的理解。(2分)
①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②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三十三章
③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
我选择___________(填序号)。理解: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此句原意是:读书人不可以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定,因为他责任重大,道路遥远。“自强不息”就是要勇于担当,承担自己应尽的责任,踏上漫漫的征程。
【知自强故事】
(2)活动中某同学搜集了一些有关自强不息的故事,你认为不合适的一项是( )(2分)
A. 闻鸡起舞
B. 高山流水
C. 悬梁刺股
D. 断齑画粥
B
【解析】A项,闻鸡起舞:东晋时,祖逖和刘琨二人为好友,常常互相勉励,半夜听到鸡鸣就起床舞剑。后用来指志士及时奋发。B项,高山流水:伯牙弹琴,钟子期听懂其高山、流水的曲调,二人成为至交,后来钟子期去世,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指知音难遇或乐曲高妙。C项,悬梁刺股:东汉孙敬读书时为防止打瞌睡,把头发束好悬在屋梁上;战国时苏秦夜间读书,困倦欲睡时就用锥子刺大腿。后来用“悬梁刺股”形容学习勤奋刻苦。D项,断齑画粥:范仲淹少时家贫,在僧舍读书,每日用两升粟煮粥,隔夜粥凝固后,他用刀切为四块,早晚各吃两块,切一些腌菜佐食。后形容虽贫苦但努力学习。作为自强不息的故事,只有B项不合适。故选B。
【访自强人物】
(3)今年3月6日,来自邵阳洞口县的18岁小将张义琦出征北京冬残奥会,实现了湖南省与冬残奥赛事首次“结缘”。你将以校报记者的身份去采访这个身残志坚的家乡人,请拟写出采访时要提出的两个问题。(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①您身体上的缺陷给您生活上、训练上带来哪些不便?您又是怎么克服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工作、学习中,您受到哪些嘲笑和不理解?您又是怎么回应的呢?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