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8 《世说新语》二则 陈太丘与友期行 课件(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8 《世说新语》二则 陈太丘与友期行 课件(共2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2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6-11 16:28: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第二单元
8 《世说新语》二则
陈太丘与友期行
1.给加点的字注音。
尊君在不( ) 非人哉( )
fǒu
zāi
2.下列语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B.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C.相委而去。
D.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B
解析:“不”,同“否”。
3.(20-21·衡水第九中学阶段检测)我们说话应根据不同的场合选择相应的用语,
下列说法中不妥当的一项是( )
A.对别人谦称自己的父亲为“家君”。
B.称别人的父亲为“令尊”。
C.自己对别人说话叫“对牛弹琴”。
D.请别人帮忙应先说“打扰”。
C
解析:“对牛弹琴”比喻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对外行人说内行话。现在也用来讥笑说话的人不看对象。C项很不礼貌。
4.学了《咏雪》后,有一位同学根据课文内容写出了上联,请你结合《陈太丘与
友期行》的内容对出下联。
上联:谢道韫咏雪形神皆备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上联的“谢道韫”用《陈太丘与友期行》中的人名“陈元方”对;《咏雪》的主要内容是“咏雪”,而《陈太丘与友期行》的主要内容是“元方驳斥客人”,故用“驳客”对“咏雪”;“形神皆备”是对谢道韫咏雪的评价,而元方“驳客”是“铿锵有力、义正词严”的,考虑到对联的平仄要求,可用“义正词严”来对。
陈元方驳客义正词严
解析:这句话的意思是“等你总不到”,因此应停顿为“待君/久不至”。
(21-22·沧州振华中学阶段检测)阅读《陈太丘与友期行》,回答问题。
5.请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标一处)
待君久不至。
答案示例:待君/久不至。
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太丘舍去 舍:____
(2)去后乃至 乃:___
(3)相委而去 委:____
(4)下车引之 引:_________
舍弃

舍弃
拉,牵拉
解析:第(1)句中“期”译为“约定”,第(2)句中“尊君”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2)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答案示例: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是正午时分。
答案示例:客人问元方:“令尊在不在?”
8.友人做了什么事使元方“入门不顾”?
解析:由友人说的“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可知,友人既不守时,也很无礼,这是使元方“入门不顾”的原因。
答案示例:友人因元方父亲先行离开便对着元方骂了他的父亲。
9.假如你是元方,面对文章中的情况,你会怎样做?
解析:本题为开放性题目,言之成理即可。比如“据理力争”“委婉地批评对方”“先兵后礼”等方式均可。
答案示例:我会据理反驳友人不守时和对子骂父的行为,使友人感到羞愧。在友人感到羞愧后,仍然以礼待之。
10.(2021· 江西中考) 某班围绕“交友之道”展开讨论,下面是四位同学的发言记录,
其中偏离议题的一项是( )
A.甲:我认为交友要讲原则。管宁割席断交的故事就体现了管宁的交友原则。
B.乙:我认为交友须谨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朋友的言行会对我们产生影响。
C.丙:我认为交友要真诚。诚信是传统美德,是立身之本,经商之魂,为政之要。
D.丁:我认为交友应重志趣。伯牙与子期志趣相投、结为至交的故事,就是最好的例证。
C
解析:
“交友之道”谈论的是交友的原则、方法。C项谈交友“真诚”可以,然而后面谈论诚信的重要性,没有涉及其在交友过程中的应用。且“经商之魂,为政之要”与交友无关,因而偏离议题。
11.(2021·衡水模拟)下面的情境中,用语不得体的一项是( )
学校举行书法展示活动,同学们邀请你当场挥毫,你推让不过,说:
“好吧,那我只好献丑了。”作品完成后,你谦虚地对大家说:“写得不
好,见笑了!”组织活动的老师奖励给你一件礼物,你对老师说:“谢谢
老师,这礼物我就笑纳了。”你的书法老师应你之邀参加了这次活动,你
对他说:“感谢您百忙之中莅临指导!”
A.献丑 B.见笑 C.笑纳 D.莅临
C
解析:“笑纳”是客套话,用于请人收下礼物。用在此语境中不恰当。
解析:解答这道题,先要看懂漫画,然后有顺序地介绍画面的内容;概括寓意时,要抓住漫画中“诚信”二字,做到言简意明、语句通顺。
答案示例:一位身穿印有“诚信”二字工作服的铁匠师傅站在铁砧旁,左手用钢钳夹着一块写有“承诺”二字的铁块,右手举着铁锤,铁块火星四溅。
12.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请介绍漫画的画面内容(不超过70字),并写出
漫画的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
漫画内容:
漫画寓意:
答案示例:依靠诚信打造承诺。只有讲求诚信的人,他的承诺才能让人信服。
(一)(21-22·保定定州期中改编)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
文侯①与虞人②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③之④?”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⑤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⑥。魏于是乎始强。
①文侯:战国时期魏国国君,在诸侯中有美誉。②虞人:管理山泽的小官。③焉:哪里。④之:到,往。⑤岂:怎么。⑥身自罢之:亲自告诉他因雨停止打猎的事。
1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陈太丘与友期行 ________
(2)太丘舍去 _______
(3)元方入门不顾 ________
(4)是日饮酒乐,天雨 ________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2)是日饮酒乐,天雨。
15.(甲)(乙)两文表现的共同主题是什么?读了两文后,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参考译文:
文侯①与虞人②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③之④?”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⑤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⑥。魏于是乎始强。
___________________
①文侯:战国时期魏国国君,在诸侯中有美誉。②虞人:管理山泽的小官。③焉:哪里。④之:到,往。⑤岂:怎么。⑥身自罢之:亲自告诉他因雨停止打猎的事。
魏文侯和管理山泽的人约好去打猎。这天,(魏文侯和大臣们在宫中)喝酒喝得很开心,天下起了雨。魏文侯将要出去,身边的人说:“今天喝酒这么快乐,天又下大雨,大王要去哪里呢?”魏文侯说:“我和管理山泽的人约好去打猎,虽然现在很快乐,(我)怎么可以不遵守约定呢!”(魏文侯)于是前往(约定的地方),亲自告诉他因雨停止打猎的事。魏国从此变得强大起来。
1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陈太丘与友期行 ________
(2)太丘舍去 _______
(3)元方入门不顾 ________
(4)是日饮酒乐,天雨 ________
约定
离开
回头看
下雨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2)是日饮酒乐,天雨。
解析:(1)句中的“期(约定)、至(到)、无信(没有信用)”这几个词是重点词语。(2) 句中的“是(这)、乐(高兴)、雨(下雨)”这几个词是重点词语。
答案示例:您和我父亲约定在正午。到了正午(您)却没有到,这就是没有信用。
答案示例:这天,(魏文侯和大臣们在宫中)喝酒喝得很开心,天下起了雨。
15.(甲)(乙)两文表现的共同主题是什么?读了两文后,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解析:
结合两文内容可知,(甲)文记述了陈元方与来客对话时的场景,告诫人们办事要讲诚信,为人要方正。(乙)文讲述了魏文侯因为下雨,无法与虞人践约,即使身边的人劝阻,仍坚持赶到虞人那里告知他取消这次打猎活动。由此可知,两文表现的共同主题是:为人一定要讲诚信。至于自己的感受,可结合文章内容,联系生活实际,围绕“诚实守信”来谈,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示例:共同的主题:为人一定要讲诚信。感受:与人交往,“信用”尤其重要,这是一个人成功的前提。(意对即可)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①还,顾反为女杀彘②。”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③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①女:同“汝”。②彘(zhì):猪。③特:只是。
16.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的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
B.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
C.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
D.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
17.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曾子之妻之市 _________
(2)顾反为女杀彘 _________
(3)特与婴儿戏耳 _________
(4)今子欺之 _____________
18.翻译下面的句子。
(1)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
(2)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
19.这一则小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参考译文: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①还,顾反为女杀彘②。”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③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①女:同“汝”。②彘(zhì):猪。③特:只是。
曾子的妻子要到集市去,她的儿子边跟着她边哭。儿子的母亲说:“你回去,等我回家后为你杀一头猪。”妻子到集市后回来了,曾子就要抓住一头猪把它杀了。妻子制止他说:“(刚才)只是与小孩子开玩笑罢了。”曾子说:“小孩子是不能和他闹着玩儿的。小孩子是不懂事的,是要靠父母而逐步学习的,并听从父母教诲的。如今你欺骗他,是教他学会欺骗。母亲欺骗儿子,做儿子的就不会相信自己的母亲,这不是把孩子教育好该用的办法。”于是(杀了猪)把它煮了。
16.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的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
B.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
C.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
D.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
A
解析:画线句可翻译为:母亲欺骗儿子,做儿子的就不会相信自己的母亲,这不是把孩子教育好该用的办法。根据句意可断句为: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
17.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曾子之妻之市 _______
(2)顾反为女杀彘 _______________
(3)特与婴儿戏耳 ________
(4)今子欺之 ____
去,往
同“返”,返回
开玩笑

18.翻译下面的句子。
(1)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
(2)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
答案示例:妻子到集市后回来了,曾子就要抓住一头猪把它杀了。
答案示例:小孩子是不懂事的,是要靠父母而逐步学习的,并听从父母教诲的。
解析:文言文翻译最好直译,做到字字落实。翻译句子时注意关键词、语序,有时还要补充省略的句子成分。本题中的关键词语要翻译到位,如,“适(往,到)”“欲(想要)”“婴儿(小孩子)”“非(不)”。
19.这一则小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答案示例: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要言行一致,教育孩子诚实守信。
解析:
这则小故事讲述了曾子用自己的行动教育小孩子要言而有信,诚实待人的事。同时,这个小故事也教育成人自己的言行对孩子影响很大,要言行一致,不能欺骗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