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语文复习 课内文言文阅读3.爱莲说课件(共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年中考语文复习 课内文言文阅读3.爱莲说课件(共2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9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6-11 16:44: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第二部分 课内文言文阅读
3.爱莲说
原文呈现
知识梳理
巩固训练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一、词义理解
1.一词多义
(1)远
①香远.益清  远播 
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从远处 
③亲贤臣,远.小人(《出师表》) 疏远 
(2)清
①濯清.涟而不妖  清澈 
②香远益清.  清芬 
远播
从远处
疏远
清澈
清芬
③回清.倒影(《三峡》)  清波 
④以其境过清.(《小石潭记》)  凄清 
清波
凄清
2.古今异义
亭亭净植.
古义:  竖立   今义:种植
3.词类活用
名词用作动词
不蔓.不枝.
蔓:  生枝蔓   枝:  生枝茎 
竖立
生枝蔓
生枝茎
二、句子翻译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我则唯独喜爱莲——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它经过清水洗涤,却不显得妖艳。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它的柄)内部贯通,外部笔直,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 
3.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香气远闻更加清芬;它笔直洁净地立在水中,(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靠近去玩弄啊。 
 我则唯独喜爱莲——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它经过清水洗涤,却不显得妖艳。 
(它的柄)内部贯通,外部笔直,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 
 香气远闻更加清芬;它笔直洁净地立在水中,(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靠近去玩弄啊。 
4.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5.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对于莲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6.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对于牡丹的爱,那当然是有很多的人了! 
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对于莲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对于牡丹的爱,那当然是有很多的人了! 
三、文意理解
1.问答题
(1)本文赞美的是莲花,为什么又还要写到菊花和牡丹呢?
 分别用菊花、牡丹来衬托莲花的高洁品质。 
(2)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课文中的“牡丹”“菊”“莲”分别象征什么样的人?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寓着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牡丹——“花之富贵者”,象征追求功名富贵的人;菊——“花之隐逸者”,象征不趋炎附势的隐士;莲——“花之君子者”,象征品行高尚的贤能之士。 
 思想感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要在污浊的世间保持高洁的品格和坚贞的节操。 
分别用菊花、牡丹来衬托莲花的高洁品质。 
 牡丹——“花之富贵者”,象征追求功名富贵的人;菊——“花之隐逸者”,象征不趋炎附势的隐士;莲——“花之君子者”,象征品行高尚的贤能之士。 
 思想感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要在污浊的世间保持高洁的品格和坚贞的节操。 
2.选择题
(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本文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高洁的品质,从而表现了作者洁身自好的高洁人格,以及对追逐名利的世态的厌恶。
B.“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从气质风度方面,表现出莲的通达正直,美名远扬。
C.《爱莲说》中的“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性的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
D.文章运用了对比、反衬的手法,将牡丹的富贵和莲花的高洁相对比,表达了作者对洁身自好的莲花的赞美之情。
B
解析:B.“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是从外形角度描写的,表现了君子的正直不苟,豁达大度;“香远益清”是从气质风度方面描写的,表现出莲的美名远扬。
(2)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文章将菊、牡丹、莲拟人化,又从映衬中表明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B.“莲之爱,同予者何人”一句与前文“予独爱”相照应,表现出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生活态度,同时也慨叹世间与自己志趣相同的人太少。
C.文章骈散结合,但主要以散句为主,句式长短相间错落有致、富于变化。结尾以作者的感叹作结,“叹”爱菊者少、爱莲者少、爱牡丹者多。
D.文章分为两大部分,前一部分是对牡丹的高洁的形象铺排描绘,后一部分则揭示了牡丹的喻义,并以牡丹自况。“爱牡丹”即爱君子之德——这是文章的主旨。
D
解析:D.文章前一部分是对莲的高洁形象铺排描绘,后一部分则揭示了莲的喻义,并以莲自况。“爱莲”即爱君子之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
【甲】《爱莲说》(原文见七年级下册教材P102)
【乙】士之才德盖.一国,则曰国士;女之色盖一国,则曰国色;兰之香盖一国,则曰国香。自古人知贵.兰,不待楚之逐臣①而后贵之也。兰盖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丛薄②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是.所谓“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③”者也。兰虽含香体洁,平居萧艾④不殊。清风过之其香蔼然在室满室在堂满堂,是所谓含章⑤以时发者也。
(节选自黄庭坚《书幽芳亭记》,有删改)
四、对比阅读
第一篇
【注释】①楚之逐臣:指屈原。②薄丛:贫瘠的丛林。③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语出《周易》,意思是避世而内心无忧,不被任用而内心无烦闷。④萧艾:艾蒿,味臭,喻指小人。⑤含章:包含美质。
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D )
A.士之才德盖.一国/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B.自古人知贵.兰/以和为贵.
C.不为无人而不芳./野芳.发而幽香 D.是.所谓“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
解析:A.压倒,胜过/表示推测,大概,原来是;B.以……为贵/珍贵;C.发出香味/花;D.这。(3分)
2.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
清 风 过 之 其 香 蔼 然 在 室 满 室 在 堂 满 堂
清风过之/其香蔼然/在室满室/在堂满堂(3分)
D
闷”者也/是.亦不可以已乎
3.【甲】【乙】两文都表现了美好的君子形象,但二者又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3分)
 【甲】文侧重表现君子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美好品德;【乙】文侧重表现君子在无人赏识时能耐得住寂寞,在屡遭打击时仍不改操守的美好品质。(3分) 
 【甲】文侧重表现君子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美好品德;【乙】文侧重表现君子在无人赏识时能耐得住寂寞,在屡遭打击时仍不改操守的美好品质。(3分) 
如果一个士人的才能和品德超过其他的士人,那么就成为国士;如果一个女人的美色超过其他的美女,那么就称之为国色;如果兰花的香味胜过其它所有的花,那么就称之为国香。自古人们就以兰花为贵,并不是等到屈原赞兰花之后,人们才以它为贵的。兰花和君子很相似:生长在深山和贫瘠的丛林里,不因为没有人知道就不发出香味;在遭受雪霜残酷的摧残后,也不改变自己的本性。这就是所说的避世而内心无忧,不被任用而内心无烦闷。兰花虽然含着香味形状美好,但平时与萧艾没有什么两样。一阵清风吹来,他的香气芬芳,远近皆知,这就是所说的藏善以待时机施展自己。
参考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1分)
【甲】《爱莲说》(原文见七年级下册教材P102)
【乙】吴中梅花,玄墓、光复二山为最胜;入春则游人杂沓①,舆.马相望。洞庭梅花不减.二山,而僻远在太湖之中,游屐②罕至,故余年来多舍玄墓、光复,而至洞庭。
园中梅百余株一望如雪芳气在襟袖。临池数株,绿萼玉叠,红白梅相间,古干繁花,交映清波。其一株横偃.池中,余酒酣,卧其上,顾.水中花影人影,狂叫浮白。口占③二绝句,大醉而归寓。
(节选自归庄《洞庭山看梅花记》,有删改)
【注释】①杂沓:众多纷乱的样子。②游屐:指游人。③占:口述(文辞)。
第二篇
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B )
A.舆.马相望(车) B.洞庭梅花不减.二山(减少)
C.其一株横偃.池中(倒下) D.顾.水中花影人影(视,看)
解析:B.减:次于。(3分)
2.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
园 中 梅 百 余 株 一 望 如 雪 芳 气 在 襟 袖
园中梅百余株/一望如雪/芳气在襟袖(3分)
B
3.请根据【甲】【乙】两篇选文回答问题。(5分)
(1)根据【甲】文中的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君子”应具有的美好品质。(2分)
 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庄重、质朴,不炫耀自己;正直不苟,豁达大度。(2分) 
 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庄重、质朴,不炫耀自己;正直不苟,豁达大度。(2分) 
(2)【甲】【乙】两篇选文都运用了衬托的写法,请结合相关内容加以分析。(3分)
 【甲】文用陶渊明爱菊花、唐朝以来世人“甚爱牡丹”来衬托作者“独爱莲”,表达了作者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乙】文用玄墓、光复二山游人如织的场景衬托作者多年以来远赴“游屐罕至”的洞庭山观梅的习惯,表现了作者不同凡俗的孤高品质。(3分) 
 【甲】文用陶渊明爱菊花、唐朝以来世人“甚爱牡丹”来衬托作者“独爱莲”,表达了作者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乙】文用玄墓、光复二山游人如织的场景衬托作者多年以来远赴“游屐罕至”的洞庭山观梅的习惯,表现了作者不同凡俗的孤高品质。(3分) 
江苏吴中的梅花,要数玄墓、光复两座山最为出名,刚进入春天的时候游人便会纷纷而至,车马中的人都可以相互看到。洞庭梅花不比这两座山差,而且又在偏远的洞庭湖之中,很少有游人到达那里。所以我年来都会避开玄墓、光复这两个地方,专门到洞庭湖中观赏梅花。
花园中有梅花百余株,一眼看去如雪一般,芬芳的花香就飘荡在袖间。临近池塘的地方也生长着几棵,绿色的花萼像玉一样层层相叠,红白色的梅花镶嵌于其间。苍古枝干和繁盛的花朵,交相映照在池塘的清波之中。其中一颗梅花横于水面之上。我喝酒正当尽兴,便躺在它的上面,看水中的花影和人影。灵感突然涌现,随口咏诵了两首绝句,大醉而归。
参考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