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变 色 龙
1.学习本文以小见大、夸张和对比的写法,学习本文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
2.阅读课文,掌握课文前后的情节变化,揣摩人物语言背后的心理活动。
3.理解作者对见风使舵、阿谀奉承之人的讽刺,认识沙皇俄国社会的黑暗和“变色龙”这个典型人物的社会意义。
●重点:
1.通过分析人物对话来把握人物性格,特别是奥楚蔑洛夫的性格特点。
2.深刻理解奥楚蔑洛夫这一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
1.下面是某同学制作的知识卡片,请你帮着补充完整。
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1860—1904),19世纪末具有世界声誉的 俄国短篇小说大师 ,杰出的 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1880年开始发表作品,他一生创作了七八百篇短篇小说,如《 万卡 》《装在套子里的人》《 公务员之死 》等。
2.查找资料,补全下面的写作背景。
《变色龙》是契诃夫早期创作的小说,当时是 俄 国历史上最反动、最黑暗的时期。1881年,亚历山大二世被谋杀,亚历山大三世继位。为保护统治者的安全,沙皇大大加强了 警察 的权力,建立恐怖的警察统治,疯狂镇压革命运动。这些作为沙俄反动统治者的鹰犬、走狗的警察,对统治者阿谀奉承,卑躬屈膝;对人民则气焰嚣张,极尽恫吓讹诈之能事。《变色龙》就是为嘲弄、讽刺、鞭挞沙皇的这种警察统治而写的。警官 奥楚蔑洛夫 的丑恶表演,就是这种反动警察的行为缩影。小说表现了作者 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和憎恨 。
3.词语理解。
(1)结合课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异想天开: 形容想法奇异,不切实际。
调解: 劝说双方,消除纠纷。
(2)词义辨析。
[赔偿—补偿]
“赔偿”是因自己的行动使他人或集体受到损失而给予补偿。而“补偿”是补足(差额),抵消(损失、消耗)的意思,不一定是造成损失后给予偿付。
[荒唐—荒谬]
荒唐是指(思想、言行)错误到使人觉得奇怪的程度。荒谬是指极端错误,非常不合理,语气更为强烈。
4.朗读课文,根据下面图示填空。
问题一:阅读文章,整体感知。
1.选取日常生活的片断进行艺术概括,以此来反映尖锐重大的社会问题是契诃夫小说创作的特色。那么,本文写了怎样一件事 主要人物是谁
小说描写了警官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手指”这一案件的经过。主要人物是奥楚蔑洛夫。
2.根据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另给文章拟一个题目,并简要说明理由。
示例:双面人。因为文章中的警官奥楚蔑洛夫对百姓专制蛮横,任意欺凌;对上级则趋炎附势,献媚讨好,是一个厚颜无耻的两面派。
问题二:细读文章,深入理解。
1.奥楚蔑洛夫警官在处理“狗咬人手指”事件过程中,前后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变化的原因和内容。
最初:听了赫留金申诉,不知狗主人是谁时,
对小狗——野畜生,疯狗,把它弄死好了。
对赫留金——肯定赫留金被狗咬了。
第一次变化:人群中有人说好像是席加洛夫将军家的狗时,
对小狗——它是那么小,它怎么会咬着你的
对赫留金——你那指头一定是给小钉子弄破的。你们这些鬼东西。
第二次变化:巡警说不是将军家的狗时,
对小狗——下贱胚子。
对赫留金——你呢,赫留金,受了害,我们绝不能不管。
第三次变化:巡警说是将军家的狗时,
对小狗——名贵的狗,狗是娇贵的动物。
对赫留金——你这混蛋,不用把你那蠢手指头伸出来!怪你自己不好!
第四次变化:厨师说不是将军家的狗时,
对小狗——野狗,弄死它算了。
第五次变化:厨师说是将军哥哥的狗时,
对小狗——这小狗还不赖,怪伶俐的,一口就咬破了这家伙的手指头!
对赫留金——我早晚要收拾你!
2.警官奥楚蔑洛夫在处理“狗咬人”事件中,态度五次变化,那么其中有没有始终不变的地方
有。在五次变色中,奥楚蔑洛夫媚上欺下、见风使舵的性格特征始终不变,充分暴露了他的卑鄙心理。
问题三:小说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刻画人物性格
1.运用人物自己的语言来显现人物性格。奥楚蔑洛夫的几次变色,都是通过他与大家的几次对话来表现的,而他见风使舵、谄上欺下的性格特点,都反映在了他的话语里。其嘴脸变化之快,真是令人瞠目。
2.运用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如几次脱大衣、穿大衣的动作,都是为了掩饰自己的尴尬,为下面态度的转变作铺垫。再如“奥楚蔑洛夫严厉地说,咳了一声,拧起了眉头”,“咳”“拧”等动作,都形象地表现了奥楚蔑洛夫在百姓面前装腔作势、官气十足的丑态。而当他得知这是将军哥哥家的狗时,立刻“整个脸上洋溢着动情的笑容”,真是媚态百出。
问题四:奥楚蔑洛夫的“新的军大衣”在小说中出现了几次 有什么作用
奥楚蔑洛夫的“新的军大衣”在小说中共出现了四次。第一次:小说开头。新的军大衣是奥楚蔑洛夫身份和地位的标志。第二次:听说“这好像是将军家的狗”,借口天气热,脱大衣,以“脱大衣”掩盖自己的狼狈。第三次:听到人群中有人肯定是将军家的狗,奥楚蔑洛夫为自己的言语的冒犯而恐惧不已,吓得浑身发抖。因而又要巡警给他穿上大衣。第四次:小说结尾。奥楚蔑洛夫担心丢掉官职,因此他不寒而栗,情不自禁地要“裹紧大衣”。军大衣这一细节描写,将奥楚蔑洛夫变色过程中的丑态以及卑劣的心理活动刻画得淋漓尽致。
见《导学测评》P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