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地下森林断想
1.品味本文充满激情、生动形象的语言。
2.学习咏物抒情的艺术表现手法,逐步培养散文鉴赏能力。
3.体会作品的深刻哲理,通过作者对地下森林的形成历史的描写,感受地下森林顽强的生命力。
●重点:
1.学习本文叙事和抒情水乳交融的艺术表现手法。
2.体味作品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1.下面是某同学制作的知识卡片,请你帮着补充完整。
张抗抗,浙江杭州人。1972年在《解放日报》上发表了第一篇小说《 灯 》。1975年出版了反映边疆农场建设和知青生活的长篇小说《 分界线 》。短篇小说《 爱的权利 》,反映了新的历史时期青年们对婚姻爱情不同的认识与追求。长篇小说《 隐形伴侣 》在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下,展示一代知青辗转矛盾的心路历程。 七十年代末,她写出《地下森林断想》,坦坦荡荡地泄露爱与憎,表现与天地山林融洽无间的情致。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瘠薄(jí ) 沉湎(miǎn ) 孱弱(chán ) 浩瀚无垠(yín )
沙砾(lì ) 吝啬(lìn )(sè ) 簌簌(sù ) 万籁俱寂(lài )
拓展:给下列多音字注音。
3.结合语境,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瘠薄:土地缺少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
孱弱:软弱无能。
袅袅:形容烟气缭绕上升。
簌簌:拟声词,形容风吹叶子等的声音。
吝啬:过分爱惜自己的财物,当用不用。
沉湎:深深地迷恋着,不能自拔。
愤懑:气愤,抑郁不平。
鼎盛:正当兴盛或强壮。
浩瀚无垠:形容广大,繁多。
郁郁葱葱:(草木)苍翠茂盛。
万籁俱寂:形容一点声音都没有。万籁,各种声响。籁,从孔穴中发出的声音。
4.朗读课文,根据下面图示填空。
问题一:朗诵文章,整体感知。
1.什么叫“断想” 这篇散文在歌颂什么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断想”,即“片断感想”。这篇散文歌颂了地下森林顽强不屈的生命力,表达了作者对孕育地下森林的峡谷的无限景仰之情。
2.本文采用了哪种记叙的顺序
本文采用了倒叙的手法,先写作者去寻觅地下森林,其次凭想象叙写地下森林怎样在逆境中诞生,成长,最后写它的胜利。
问题二:再读文章,有感情地朗诵,理解文章内涵。
1.地下森林经历了怎样的历史过程 在这个历史过程中它受到了哪些煎熬与不公,又得到了哪些帮助
示例:
地下森林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毁灭,沉寂,没有生命;山顶上有了泥土和种子,有了生命;峡谷里有了泥土和种子,发出了小苗;最后长成了参天大树。
不公:阳光的不公和无情、寒冷的霜冻。
帮助:长空的大风将石块碾成粉末;洁净的山泉将粉末滋润成泥土;山顶的鱼鳞松将种子撒入峡谷;时间也给予地下森林的生命从无到有的机会,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2.请同学们试着概括地下森林的品格。
示例:(1)坚忍顽强,不怕艰难险阻,能忍受漫长的生长过程的煎熬。
(2)沉着谦逊,拥有无比丰富的财富,却与世无争,沉默寡言。
(3)乐观豪迈,自信生命力的强大,任何时候都不悲观或消沉。
(4)无私奉献,把伟岸的成材献给人类,用美丽的景色装点大自然。
拓展:本文不是简单的咏物之作,而是想借地下森林来抒发感情,引出深刻普遍的哲理。请用一句名言警句来概述学习本文受到的启迪。
示例:“不要失去信心,只要坚持不懈,就终会有成果的。”——钱学森
问题三:用鉴赏的眼光,简要评说下列语句。
1.尽管阳光一千次对它背过脸去,它却终于把粗壮的双臂伸向了光明的天顶……
作者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用真挚的语言形象地描绘出地下森林苦苦挣扎、努力向上、永不屈服的崇高精神品质。
2.虽然你拥有珍贵的树木,这大自然无价的财富,然而你沉默寡言,与世无争——多么不公平啊,你这个世上罕见的地下森林。
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富有哲理地写出了地下森林具有沉着谦逊的品格,感染着我们每一个人。
问题四:为什么行文结束才正式对地下森林作正面描写
示例:作者有意暂且不表,想来是突出地下森林的黑暗、艰辛、险恶的经历,在极写这种经历之后顺势再现森林的壮观景象。这样作者写来痛快淋漓,读者读来更觉新奇。
问题五:读下面的故事,联系文章,说说你的感悟。
奥林匹克史上最伟大的一幕
墨西哥奥运会的马拉松比赛中,有个最后到达终点的选手,一直存在于人们的记忆里。他叫阿赫瓦里。来自坦桑尼亚的他当时已30岁。跑到18公里时,一直在低海拔高度训练和比赛的阿赫瓦里也开始难受了。他感到肚子痛,而且一阵一阵地痉挛。缺氧导致他失去了方向感,除了要尽力向前跑以外,他还要尽力保持身体的平衡。就这样又跑了一公里多,他终于坚持不住摔倒了,结果右腿严重受伤。 他的教练看到他受伤,为他进行了紧急包扎,他又开始跑了起来。但是没跑多久,教练就看出来了,他无法再进行比赛了。于是教练开始说服阿赫瓦里放弃,甚至是强迫他。但阿赫瓦里却仍迈着艰难的步伐,向前行进。他终于到达了终点,此时的终点门已经被拆掉了,他一步一步地就像挪动一样。他感动了当时在场的所有人——近乎蹒跚的步履,脸上痛苦的表情,绷带和血迹,这一切,在暮色中,在灯光下构成了一幅感人至深的画面。
示例:在我们的人生历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许多看似不可战胜的困难,也可能面对不公平的命运,只要我们能忍耐,坚持,终究能获得转机,获得应有的荣耀和尊敬。
见《导学测评》P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