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八下第九章《青藏地区》单元测验卷
一、选择题
我国国土辽阔,区域差异大。读东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两地区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概括了东北地区的山河大势;“高寒”是青藏地区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
B.东北地区气候冷湿,长冬无夏;青藏地区光照强,气温日较差大
C.与东北地区相比,青藏地区铁路线稀疏,气候是造成这种差的最主要因素
D.东北地区煤、石油等传统能源丰富;青藏地区有丰富的新能源,如太阳能、水能
2.下列关于图中阴影区域①②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区域分布着大面积的黑土地,沃野千里
B.②区域被誉为“中华水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C.①区域种植的农作物因为生长时间较短,各种养分积累多
D.②区域是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上游最主要的水源涵养区
2021年10月12日,在昆明召开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上,中国宣布设立首批国家公园,三江源国家公园位列其中。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三江源的“三江”是指( )
①黄河②塔里木河③长江④珠江⑤澜沧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⑤
4.我国建立国家公园的目的是( )
A.发展观光旅游 B.增加财政收入
C.保护生态环境 D.解决就业问题
2021年8月19日10时,庆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大会在拉萨布达拉官广场举行。西藏和平解放70年来,由于国家在各方面不断加大对西藏的投入,雪域高原上基础建设从无到有,生态颜值不断提升,各族人民幸福感越来越强。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5.上图中甲处是( )山脉
A.阿尔金 B.长白 C.横断 D.祁连
6.铁路乙是被称为“天路”的( )铁路。
A.京哈 B.青藏 C.川藏 D.南昆
7.从上图中可看出,该地区( )能源丰富
A.太阳能、地热能 B.风能、地热能
C.太阳能、潮汐能 D.太阳能、水能
8.上图中的三江源地区指的是( )三条江的源头地区。
A.南流江、清湾江、圭江B.长江、黄河、澜沧江
C.珠江、长江、黄河 D.长江、西江、鸭绿江
9.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如果同学们有机会到那儿,请不要( )
A.开展科考研究 B.摄影、拍照 C.对水质进行取样 D.破坏草场
2021年,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读我国脱贫攻坚主战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0.过去,制约这些地区经济发展的因素有( )
①产业单一②人口稠密③地形崎岖④资源匮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1.下列脱贫攻坚政策措施合理的是( )
①政策资金扶持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③生产经营多样化④坚持经济发展意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0年年末,因为一个短视频,四川的藏族小伙丁真爆红网络,其坐落于青藏高原之上的家乡理塘县也受到了许多人的关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青藏高原的地表景观是( )
A.林海茫茫 B.一望无垠 C.千沟万壑 D.雪山连绵
13.青藏地区的特色畜种及其习性表述正确的是( )
A.滩羊—喜湿 B.牦牛—耐寒
C.河马—喜热 D.骆驼—耐旱
14.邛崃市的小明一家计划暑假去理塘县旅游,小明提出应采用“渐进—阶梯”的旅游模式,主要原因( )
A.躲避滑坡等自然灾害
B.山路崎岖,保持充足的体力
C.交通条件落后,无法快速出行
D.适应海拔高度的变化,减轻高原反应
暑假期间,济南的小刚乘火车从济南到拉萨进行一次“雪域高原”之旅,他对沿途遇到的现象和疑问进行了收集和整理。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下列出发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中可行的是( )
A.在网站查找当地名胜故宫的旅游攻略
B.查询当地特色美食粽子、汤圆
C.带上防晒霜、太阳镜等防晒物品
D.了解当地民族节庆活动那达慕大会
16.下列能源中青藏地区丰富的是( )
①核能;②太阳能;③水能;④地热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7.沿途经过的A、B两区域共同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黑色土壤退化 B.水土流失
C.河流断流 D.河流含沙量剧增
阅读表格,完成下面小题。
气象站名称 纬度(N) 海拔(m) 一月均温(C°) 七月均温(C)
那曲(西藏) 31°12' 4808 -12.6 9.0
南京(江苏) 31°00' 8 2.4 27.8
18.那曲(西藏)自然环境的突出特征是( )
A.干旱 B.高寒 C.温和多雨 D.冬雨夏热
19.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人类活动 C.海陆分布 D.地形地势
20.青藏高原上的农业区是( )
A.湟水谷地、雅鲁藏布江谷地 B.宁夏平原、河套平原
C.河西走廊、天山山麓 D.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
茶卡盐湖气候温凉,干旱少雨,含盐量极高,湖底有石盐层,湖面光滑平整能映射天空之景,被人们称为“天空之镜”。下图示意茶卡盐湖位置及“天空之镜”景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1.茶卡盐湖位于我国( )
A.湿润地区 B.西北地区 C.第一级阶梯 D.季风区
22.下列有利于茶卡盐湖形成“天空之镜”的是( )
①水质洁净 ②晴天多,光照强 ③湖底有石盐层 ④风力大,湖面波光荡漾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3.游客进入茶卡盐湖景区内需穿着塑料鞋套,旺季时一天要清理出十多吨垃圾。为保护茶卡盐湖自然环境,应提倡( )
①景区限制每日游客流量 ②游客租赁可再生环保鞋套
③永久关闭茶卡盐湖景区 ④游客自觉提高环保意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20年12月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尼泊尔总统班达里共同宣布珠穆朗玛峰的最新 高程为8848.86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珠穆朗玛峰位于( )
A.中、缅边境 B.中、尼边境
C.中、巴边境 D.中、印边境
25.描写珠穆朗玛峰所在高原特征的是( )
A.地势坦荡,一望无际 B.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C.崎岖不平,多喀斯特地貌 D.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26.当地的著名畜种是( )
A. B.
C. D.
三江源地区雪山连绵,沼泽密布,细草如毯,是野生动物的天堂。下图示意三江源地区山河分布,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27.图中序号与对应河流名称,正确的是( )
A.①—黄河 B.②—澜沧江 C.③—怒江 D.④—长江
28.三江源地区成为“野生动物天堂”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寒冷,缺少天敌 B.气候温和,森林茂密
C.高原湿地,人迹罕至 D.地形平坦,草原辽阔
29.建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目的有( )
①增加木材蓄积量②保护长江、黄河和雅鲁藏布江源头
③保护大面积沼泽④保护生物多样性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30.下列措施中,有利于保护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是( )
A.滥采砂金 B.全面禁猎 C.乱挖滥伐 D.过度放牧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
31.读三江源及长江三角洲地区示意图,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三江源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被誉为“中华水塔”。但近年来,由于过度放牧,乱采滥伐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该地区出现了水土流失加剧、草地沙化严重等问题,对当地及河流中下游地区带来了重要的影响。
(1)三江源所在的青藏高原地区典型的自然环境特征是________,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势________,气候________,农业部门以________业为主。
(2)三江源地区草场退化和水土流失的加剧,可能使黄河径流量的变化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3)________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是我国最大的城市,也是我国最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城市。
(4)长江三角洲独具特色的水乡文化,吸引着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下列属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旅游景点是( )
①苏州园林 ②周庄 ③乌镇 ④太湖 ⑤颐和园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5)三江源地区是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总称。
(6)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采取哪些措施?________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21年4月23日,黑龙江省鸡西市发现一只野生东北虎,被命名为“完达山1号”。同年10月12日,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出席《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并发表主旨讲话,宣布中国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左图位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示意图,右图为野生东北虎分布区变化示意图。
(1)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位于我国____省南部,是黄河、澜沧江和____江的源区。
(2)近年来,三江源地区冰川面积逐年减少,这是因为____。三江源建立国家公园,并采取严格保护措施是由于该地____(双项选择)
A.是我国重要的畜牧区B.是高海拔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
C.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D.以大力发展旅游业为主要方向
(3)穿越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铁路名称是____,该铁路在三江源段多采用“以桥代路”的建设方式,其目的是____。
(4)中国东北地区山河大势是“____,沃野千里”,野生东北虎和东北豹在历史上曾达到“众山皆有之”的盛况。1900年以来,野生东北虎豹种群极速萎缩,目前我国境内分布区主要集中在____山脉附近,主要原因是____(单项选择)。
A.人口逐渐减少B.河流渐趋干涸C.森林逐渐减少D.耕地日渐退化
3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三江源是长江源区.黄河源区.澜沧江源区的总称,被誉为“中华水塔”,是亚洲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境内河湖.冰川.湿地.兽类广布,生态科研价值巨大。
材料二:可可西里是世界上原始生态环境保存较好的自然保护区,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西部,总面积4.5万平方公里。生长着藏羚羊.藏野驴.藏原羚等动物。它是中国建成的面积最大,自然环境较好的保护区之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材料三:2006年7月1日,世界上海拔最高.穿越冻土层最长的高原大铁路——青藏铁路全线开通运营,该铁路的开通,密切了西藏与内地的联系,拉动了西藏经济的增长,正如歌中唱的那样:“青稞酒.酥油茶会更加香甜……”
(1)“中华水塔”位于图中_______区域(填字母),雪山和冰川的融水是江河的最初水源,其水量最丰沛的时期最可能出现在_______(填1月或7月)。
(2)可可西里受人类活动干扰少,是野生动物的天堂,生长着_______、藏野驴、藏原羚等多种高原特有的动物。
(3)青藏铁路东起青海省省会_______市,向西途径青海湖北岸,横穿图中A地区,地形区名称是_______,它与我国同类地形区相比,最突出特点是海拔高。
(4)青藏地区发展农业生产条件较好的地区在C_______(填河流名称)谷地和湟水谷地一带,这里气温较_______(填高或低),土质较肥沃,适宜喜温凉的青稞、小麦等作物的生长
34.读“青藏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D所在的阴影区是我国最大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黄河、长江、_____的发源地。
(2)图中的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北起____(城市),南至西藏自治区省会“日光城”____,其修建过中需克服的问题有哪些:________。
(3)青藏地区湖泊众多,大多数属于________(内或外)流湖,____是最大的湖泊。
(4)下列地理现象,与青藏高原“高”和“寒”无关的是( )
A.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B.日照强烈,太阳能丰富
C.地热资源丰富 D.城镇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两岸
(5)青藏地区的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如藏南的_____谷地和藏北的______谷地。
(6)D自然保护区有“中华水塔”的美誉。这个地区水草丰美,湿地面积广大,野生动植特种群繁多,被称为生态的净土。但近年来,这里局部地区出现流沙、草原退化的现象,危及到“中华水塔”的安全。简述造成该地区出现流沙、草原退化的人为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A 2.A
【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并读图可知,东北地区有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被黑龙江、乌苏里江、鸭绿江等河流环绕,且有广阔的黑土区,土壤肥沃,因此概括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青藏地区海拔高,气温低,“高寒”是其自然特征,A正确;东北地区冬季寒冷漫长,夏季短促但并非无夏季,B错误;东北地区工业发展较早,而青藏地区海拔高,气温低,生态脆弱,经济相对落后,地形是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C错误;东北地区煤、石油等传统能源丰富;青藏地区有丰富的新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等,水能不属于新能源,D错误。故选A项。
2.读图可知,①为松嫩平原,②为三江源地区。松嫩平原是世界三大黑土分布区之一,具有大面积的黑土地,土壤肥沃,A正确;三江源地区是我国许多大江大河(如长江、黄河)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华水塔”,但该处为江河起源,水流细小,不能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B错误;松嫩平原的农作物一年一熟,生产时间较长,各种养分积累多,C错误;②区域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上游最主要的水源涵养区,D错误。故选A项。
【答案】3.D 4.C
【解析】3.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青海省南部,是长江源区、黄河源区、澜沧江源区的总称。三江源地区如同一个巨大的蓄水塔,长江、黄河、澜沧江就像一条条“输水管道”,源源不断地向下游地区输水。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澜沧江总水量的15%均来源于这里,因此,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①③⑤正确,D正确,ABC错误,故选D。
4.三江源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发源地;这里水草丰美,湿地面积广大,野生动植物种群繁多,被称为生态的净土。西部地区经济开发的同时不能忽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为了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防止青藏地区水土流失,保护高原湿地,保护水源地,改善生态环境,国家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在青海省南部建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C正确。不是为了发展观光旅游、增加财政收入和解决就业问题,ABD错误。故选C。
【答案】5.C 6.B 7.A 8.B 9.D
【解析】5.由图可知,图中甲是呈南北走向的横断山脉,是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青藏高原与云贵高原的分界线,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
6.铁路乙是被称为“天路”的青藏铁路,该铁路连接西宁和拉萨,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
7.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区太阳能和地热资源丰富,因该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太阳能资源丰富;又处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地热资源丰富,不能看出风能、潮汐能和水能丰富,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8.图中的三江源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位于青海省南部,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有“中华水塔”称号,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
9.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到那里不是能破坏草场,科考研究、摄影、拍照和对水质取样是允许的,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
【答案】10.C 11.A
【分析】10.由图可知,我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主要位于第二阶梯,过去制约这些地区经济发展的因素是产业结构单一、地形崎岖、交通不便。我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所在地区人口稀疏,资源丰富,故①③符合题意,故选C。
11.读图可知,图中的贫困地区,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交通不便,资源丰富,但开采、运输困难,故国家要提供资金的扶持,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特别是公路、铁路的建设,此外因地制宜,利用当地丰富的资源发展多种经营;山区易发生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故在扶持发展的同时还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故过于经济发展 意义违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依题意,①②③正确,故选A。
【答案】12.D 13.B 14.D
【分析】12.青藏地区由于海拔高、气温低,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高寒,地表景观是冰川广布、雪山连绵,林海茫茫是指东北地区,一望无垠是指内蒙古高原,千沟万壑是指黄土高原,故选D。
13.青藏地区由于海拔高、突出特征是高寒,农业生产类型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主要分布要河谷,当地的特色畜种是牦牛,生活习性是耐寒,故选B。
14.去青藏地区旅游之所以要选择“渐进—阶梯”的旅游模式,是为了更好地适应海拔高度的变化,减轻高原反应,故选D。
【答案】15.C 16.B 17.B
【解析】青藏地区主要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的西部,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25%,人口仅占全国总数的1%左右.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该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
15.去青藏地区旅游出发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需要携带防晒霜、太阳镜等防晒物品,该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A、B、D错误,C正确,故选C。
16.青藏地区海拔高,拥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东南部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水能资源丰富;羊八井地热资源丰富,②③④正确,故选B。
17.图中A是黄土高原地区,黄土高原和B三江源地区共同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原因是黄土土质疏松,植被稀少,夏季多暴雨,再加上人为的乱砍滥伐,植被遭到破坏,B正确,故选B。
【答案】18.B 19.D 20.A
【解析】18.那曲海拔4808米,由于海拔高,气候寒冷,故高寒是其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故B选项正确,A、、CD选项错误。故选B。
19.读表格可知,那曲和南京纬度位置大致相同,但海拔相差悬殊,那曲无论是1月平均气温,还是7月平均气温,均远低于南京市,故判断造成两地气温差异的主导因素是地形地势,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那曲海拔高,气温低,南京海拔低,气温高,故D选项正确,A、B、C选项错误。故选D。
20.青藏地区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一阶梯,青藏地区由于海拔高,对农业的影响不利的气候条件是热量不足,所以该地区的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带,如湟水谷地和雅鲁藏布江谷地。故选A。
【答案】21.C 22.A 23.C
【分析】21.由图可知,茶卡盐湖位于我国青藏地区的柴达木盆地,位于第一阶梯,地处非季风区,属于半干旱地区,故选C。
22.茶卡盐湖之所以形成“天空之镜”,主要得益于该盐湖的水质洁净、青藏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晴天多、光照强,还有就是湖底在石盐层;青藏地区海拔高、风力小,故选A。
23.为了保护茶卡盐湖,应该提倡景区限制每日游客流量;游客租赁可再生环保鞋套和游客自觉提高环保意识;永久关闭景区也不利于经济发展,故选C。
【答案】24.B 25.D 26.C
【分析】24.珠穆朗玛峰是世界上最高山峰,位于中国与尼泊尔交界处,受板块挤压的影响,山峰的高度还在升高,故选B。
25.珠穆朗玛峰所在的高原是青藏高原,该地区由于海拔高、气温低,地表特征是雪山连绵,冰川广布,故选D。
26.由题目可知,该地区是位于我国四大高原中海拔最高的青藏高原,这里的生产方式以畜牧业为主,属于高寒牧场,代表牲畜是牦牛,故选C。
【答案】27.A 28.C 29.B 30.B
【分析】27.由图可知,图中①是黄河,②是我国最长的河流长江,③是澜沧江,④是怒江,故选A。
28.三江源地区是指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发源地,这里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湿地,海拔高、气温低,人类活动少,是野生动物的天堂,故选C。
29.建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目的是保护大面积的沼泽,也为了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保护的是长江、黄河的澜沧江的源头,与增加木材蓄积量无关,故选B。
30.以上四个措施中,滥采砂金、乱挖滥伐和过度放牧都会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只有全面禁猎有利于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故选B。
31.【答案】
(1)高寒 低平 温暖湿润 种植
(2)增大
(3)上海
(4)A
(5)长江源区 黄河源区 澜沧江源区
(6)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采取了退耕还草(林),全面禁猎、禁采砂金,休牧育草,实施天然林和天然牧场保护工程等措施。
【详解】(1)读图可知,三江源位于青藏高原上青海省的南部,自然特征是高寒,长江三角洲低处长江下游地区,地势低平,河湖密布,气候湿热,降水丰富,以种植业为主,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2)三江源草场退化和水土流失的加剧,可能使黄河径流量的变化减小,含沙量增大。
(3)在长江流域有多个城市群。长江上游城市群的中心城市是重庆,长江中游城市群的中心城市是武汉,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中心城市是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城市,上海也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城市。
(4)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业发达,旅游景点丰富,如苏州园林、周庄、乌镇、太湖,还有杭州西湖等,颐和园是北京的旅游景点。故选A。
(5)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的南部,是长江源区、黄河源区、澜沧江源区的总称,被誉为“中华水塔”。
(6)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冰川逐年萎缩,湖泊、沼泽面积不断缩小甚至干涸同时,过度放牧、乱采滥挖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加速了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三江源地区主要的生态问题有水土流失加剧、草地沙化严重、野生动植物减少、生态环境恶化等。为了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国家设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保护区采取退耕还林、全面禁猎、禁采砂金、休牧育草,实施天然林和天然牧场保护工程等措施,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环境持续恶化的趋势。
32.【答案】
(1)青海 长江
(2)全球气候变暖 BC
(3)青藏线 保护三江源生态环境(或者克服冻土对铁路的影响、为野生动物迁徙开辟通道)。
(4)山环水绕 长白山 C
【详解】(1)读图可知,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位于我国青海省南部地区;三江是指长江、黄河、澜沧江。
(2)三江源地区的冰川面积减少是因为融化了,主要原因是全球气候变暖,导致了高山上和两极地区的冰雪融化。三江源是我国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称为“中华水塔”这里不可以放牧,故A项错误;三江源地区,沼泽广布,有众多的生物,是高海拔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故B项正确;三江源是我国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称为“中华水塔”,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故C项正确;三江源地区的自然环境非常脆弱,不能大力发展旅游业,如果过度的开发和利用,会破坏当地的自然环境,故D项错误;故选BC。
(3)读图可知,连接西宁和拉萨的青藏铁路穿越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由于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非常脆弱,所以“以桥代路”可保护三江源生态环境,也可为野生动物迁徙开辟通道,并克服冻土对铁路的影响。
(4)东北地区中部为东北平原,周边有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以及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等,所以该区域的地形特点是山环水绕,沃野千里;目前野生东北虎和东北豹主要集中分布在东北地区的长白山脉附近,东北虎和东北豹是生活在森林比较茂密的地方,随着森林逐渐减少,东北虎和东北豹的数量也在减少,故C项正确;而人口减少和河流干涸、耕地退化与东北虎、东北豹减少没有关系,故选C。
33.【答案】
(1)B 7月
(2)藏羚羊
(3)西宁 柴达木盆地
(4)雅鲁藏布江 高
【详解】(1)“中华水塔”是位于B表示的三江源地区,雪水和冰川融水是江河的最初水源,水量最丰沛的时间是在7月,此时气温最高、冰雪融水最多。
(2)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受人类活动干扰少,生长着藏羚羊、藏野驴、藏原羚等多种高原特有的动物。
(3)青藏铁路东起青海省省会-西宁市,向西途经青海湖北岸,横穿图中A表示的柴达木盆地,它与我国同类盆地相比,是海拔最高的。
(4)青藏地区由于海拔高、气温低,发展农业生产的最不利条件是热量不足,只有在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气温较高、土壤肥沃,适合种植喜温凉的青稞和小麦。
34.【答案】
(1)澜沧江
(2) 西宁 拉萨 高原缺氧、多冻土
(3)内 青海湖
(4)C
(5)雅鲁藏布江 湟水
(6)过度放牧、乱采滥挖等
【详解】(1)由图可知,图中所示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黄河、长江和澜沧江的发源地。
(2)图中所示的青藏铁路是海拔最高的铁路,北起西宁、南至西藏自治区的首府-拉萨,修建过程中需要克服高寒缺氧、冻土层厚的困难。
(3)青藏地区湖泊众多,大多数都是不能流入海洋的内流湖,其中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湖泊。
(4)青藏地区由于海拔高、气温低,突出特征是高寒,有雪山连绵、冰川广布的地表特征;空气稀薄、日照强烈、太阳能资源丰富;城镇多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地热丰富与高寒无关,故选C。
(5)青藏地区海拔高、气温低,农业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如藏南的雅鲁藏布江谷和藏北的湟水谷地。
(6)D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由于过度放牧、乱采滥挖等造成草原退化、水土流失严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