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2张PPT)
写作 学写故事
一
教学目标
1.能够根据词语的内容联系,运用适当、合理的联想和想象,编出完整、有 意义的故事。(重点)
2.能够做到叙述清楚,语句通顺,并融入自己的情感。(重点)
3.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自信心。(难点)
1.情境导入
二
教学过程
同学们,我们听过、读过许多故事,现在我们也来尝试写一写故事。如何来写故事和写好一个完整有趣的故事,就不是那么简单了。今天,我们一起来学学,如何来写故事。
2.整体解说
(1)写故事一定要有头有尾,完整地叙述一件事。当然,这件事不能太简单,看了开头就能猜出结尾;也不能平铺直叙,平淡无奇,否则无法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在情节发展中设置一些小的悬念,增加一些波折,结尾能出人意料,等等,都是增加故事趣味性的好办法。比如蒲松龄的《狼》,篇幅不长,但写得一波三折,中间还设置了悬念,读来引人入胜。
(2)故事当中一般还要有人物。这个人物要有血有肉,形象丰满,有趣味。比如在《孙权劝学》中,吕蒙就是一个个性鲜明、形象生动的人。他由借口“军中多务”不肯读书,到听了孙权的劝告“乃始就学”,到“非复吴下阿蒙”,乃至令人“刮目相待”,表现了他听从劝告,学有所成的进步过程,也体现出他志趣的发展变化。这样写,人物形象才更加丰满。
(3)故事允许有联想、想象的成分。设定故事情节后,可以通过适当的联想与想象去丰富细节,使情节更加曲折,人物更加生动。比如《卖炭翁》中,作者对卖炭翁的外貌和心理做了细致的描绘,特别是“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一句,将老人的艰难处境和矛盾心理刻画得如此真切,催人泪下。
3.范文赏析
一碗面的故事
夜深了,华灯点缀着这个有些寂寥与落寞的夜晚。
我独自在家中徘徊着。其实已忘却了几个小时前究竟为了什么鸡毛蒜皮的小事和妈妈吵得不可开交,这大概只是青春期所谓的叛逆与父母的唠叨爆发的化学反应罢了。最终还是妈妈摔门而去。
在忐忑不安中,终于等到妈妈回到了家,样子非常疲惫,房间里是安静的,却有着一种紧张的气氛。
我突然想给妈妈煮一碗面,我先往锅里倒了一些水,然后大声的问妈妈:“妈妈,用大火还是小火?烧多久?”
“烧开了就行。”平淡语气中还是有着一丝怨气!
我接着问:“多久烧的开?”
“烧的冒泡泡就行。”又是答非所问,不过还挺有用。
水烧开了,我又问:“妈妈,要吃多少面?要什么调料?要不要鸡蛋?”
妈妈走进了厨房,拿了一些面,拿给我,我将它们放在锅中,刚才还很清脆的面条马上就弯下了柔软的身子,妈妈让我把昨天吃虾剩下的调料,倒进锅里,又叫我打一个鸡蛋进去。我拿来一个生鸡蛋,刚想把它掰开,没想到用力过猛,把鸡蛋捏碎了,我和妈妈赶紧把一些掉下去的蛋壳捞起来,妈妈让我把火开大,煮了一会儿,面煮好了。
看着妈妈边吃边轻声地说着话,声音有些颤抖,“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我们的成长吧。”说着,她将茶几上的几个本子推向我。
这些是妈妈的日记,我从未翻阅过。我拿起一个看起来年代久远的本子,里面记录的是妈妈的青春轨迹,像现在的人也充满青春的忧伤和秘密,也不乏与父母吵架后发泄的不满,泪水甚至涸湿了笔迹。
第二个本子是妈妈上大学之后记录的。那些校园里无忧无虑的快乐日子与年轻骄傲的笑容,那么生动地浮现在我的眼前。
接着,我翻开最厚的那本日记,里面记载的全部是我们温暖的家的记忆。从我出生的一声哭泣,到第一次喊妈妈,到第一次上学,到我渐渐长大,渐渐由一个小女孩进入花季的青春,每一篇都充满关于我成长的惊喜的发现。我翻看着,不禁微笑起来,这是一本我的成长历程的最完整的副本。最后的一篇正是今日写的,里面满是内疚和自责。我抬起头,看见妈妈端着碗,腾腾热气似乎温暖着冰凉的房间,更温暖了我们的心。
我忽然地觉得母女之间就像一部电影,这女儿肯定是妈妈一辈子的主角。可是十几年后,在女孩的电影里面,妈妈的角色还有多重要?
我起身,紧紧拥抱着妈妈,我们看着对方,彼此都笑了。
我在心里说,妈妈,我也一定要你做我一辈子的主角。
4.反馈练习
评讲作文:
1.限时批改
2.佳作推荐
3.美文共赏
4.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