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联合考试
生物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必修2第1章~第5章。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在生物学研究中,科学的探究方法是成功的关键。下列有关实验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萨顿利用果蝇杂交实验提出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B.利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C.艾弗里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中用加法原理来控制自变量
D.秋水仙素可以抑制纺锤体的形成,进而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
2.M基因在水稻细胞中能编码毒蛋白,该毒蛋白对雌配子无影响,但是由于某种原因,同株水稻不含M基因的花粉出现一定比例的死亡。实验小组让基因型为Mm的植株自交,F1中隐性性状植株所占的比例为1/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上述亲本植株中含m基因的花粉有2/3会死亡
B.基因型为Mm和mm的植株正反交,后代表型比例不同
C.F1的显性性状个体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4/7
D.F1个体自交后代中隐性性状个体所占比例为3/16
3.鸡(ZW,2n=78)羽毛的芦花(B)对非芦花(b)为显性,基因B/b位于Z染色体上。在某些环境因素作用下母鸡会转变成公鸡(染色体型不变),发生性逆转后可以正常完成交配并产生子代,但WW型个体死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母鸡的性染色体组成均为ZW,公鸡的性染色体组成均为ZZ
B.芦花母鸡和非性逆转的非芦花公鸡交配,子代芦花鸡均为公鸡
C.芦花母鸡与性逆转的非芦花公鸡交配,子代芦花鸡均为母鸡
D.若要测定鸡的基因组全部DNA序列,则需要测39条染色体
4.生物在繁衍过程中都具有保持遗传稳定性和表现出遗传多样性的特点,这与生物体的某些生理过程密切相关。下图是某种进行有性生殖的高等哺乳动物的繁衍过程示意图,其中①②③代表相关生理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过程①②有利于使同一双亲后代呈现出多样性
B.这种动物雌雄个体的过程②产生的成熟生殖细胞的数目不同
C.仅由过程②就能保证该生物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
D.过程③既能增加细胞的数目又能增加细胞的种类
5.鸭的喙色受黑色素沉积的影响,B基因能控制黑色素合成,无B基因时不能合成黑色素,当不能合成黑色素时,鸭喙为黄色。M基因能促进黑色素在喙部的沉积,当B基因和M基因同时存在时,表现为黑喙;存在B基因而无M基因时,表现为花喙。这两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现有某花喙鸭和黄喙鸭杂交,F1全部为黑喙鸭,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获得F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杂交亲本基因型组合为BBmm×bbMM
B.F2的表型及比例为黑喙∶花喙∶黄喙=9∶3∶4
C.F2的黄喙鸭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2
D.F2的花喙鸭随机交配,子代中黄喙鸭占1/6
6.某昆虫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其翻翅和正常翅由位于性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E/e控制。某翻翅雄性个体和正常翅雌性个体杂交,子代雄性全部为翻翅,雌性全部为正常翅。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翻翅对正常翅为显性,E/e基因位于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B.正常翅对翻翅为显性,E/e基因位于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C.翻翅对正常翅为显性,E/e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
D.正常翅对翻翅为显性,E/e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
7.SXL基因在雌雄果蝇某些细胞中的表达情况不同,决定了这些细胞分化为卵原细胞还是精原细胞,从而影响了果蝇的性别发育(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SXL蛋白参与了自身mRNA的剪切、加工,会使细胞中积累大量的SXL蛋白
B.外显子3可能含有编码终止密码子序列,导致翻译提前终止
C.充足的SXL蛋白质可以促进原始生殖细胞分化为卵原细胞,若缺乏SXL蛋白,则分化为精原细胞
D.相同基因在不同的细胞中表达情况均不同
8.科学家合成了具有稳定双螺旋结构、可储存和转录遗传信息的8种碱基系统DNA序列(Hachimoji DNA),该序列中不仅含有天然的A—T、C—G碱基对,还包含人造的Z—P、S—B碱基对。人造碱基对之间通过氢键连接,且不会干扰DNA双螺旋结构的形成。若某Hachimoji DNA含2n个碱基对,含m个含有碱基P的脱氧核苷酸。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Hachimoji DNA中的碱基Z的数量与P的相等
B.该Hachimoji DNA复制形成的子链与其模板链的碱基序列相同
C.该Hachimoji DNA复制3次共需要消耗7m个含碱基Z的脱氧核苷酸
D.该Hachimoji DNA分子复制过程中,解旋酶会破坏S—B之间的氢键
9.某种水母能发出绿色荧光,研究发现,该种水母的DNA分子上有一段特殊的碱基序列——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科学家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转入小鼠体内,在特定条件下,该小鼠也能像水母一样发出绿色荧光。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一条染色体上只有一个DNA,一个DNA上通常只有一个基因
B.上述事实说明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NA就是基因
C.上述事实说明小鼠和该种水母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D.上述小鼠体内可以检测到编码绿色荧光蛋白的rRNA
10.下图表示某种RNA病毒的部分生活史,﹢RNA表示正链RNA,﹣RNA表示负链RNA,二者互补,图中①②③代表相应的生理过程。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图中﹢RNA上有多个控制蛋白质合成的基因
B.通过RNA复制即可实现子代病毒的合成
C.过程①和过程②所需的原料相同
D.过程③可能发生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中
11.白化病与镰状细胞贫血是两种常见的人类单基因遗传病,其发病机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过程①和过程②都需要tRNA的直接参与
B.镰状细胞贫血是隐性致病基因引起的
C.基因1和基因2在人体不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不同
D.上述实例能体现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两种途径
12.科研人员人为诱导获得了果蝇突变体T,对比突变体T与野生型个体的某基因片段,发现正常碱基序列中只有一个位点发生了改变,即图中“↓”处的碱基对由G—C变成了A—T。已知UAG、UAA、UGA为终止密码子。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人为诱导获得果蝇突变体T的原理是基因突变
B.图中模板链上每三个相邻的碱基为一个密码子
C.突变之后该基因片段对应的mRNA序列发生改变
D.突变之后该基因片段控制合成的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可能减小
13.已知控制某种生物的四对不同性状的相关基因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基因型为AaDd的个体自交,可验证基因A/a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
B.基因型为BBDd的个体测交,可验证基因D/d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
C.基因型为AaDd的个体自交,可验证基因A/a与基因D/d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D.基因型为AaEe的个体测交,可验证基因A/a与基因E/e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14.一对染色体正常的夫妇孕育了一个性染色体组成为XXX的胎儿,若在形成性染色体组成为XXX的受精卵的减数分裂过程中仅发生了一次异常。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胎儿异常的原因可能是卵原细胞减数分裂Ⅰ异常
B.胎儿异常的原因可能是精原细胞减数分裂Ⅱ异常
C.该对夫妇可以借助产前诊断等手段再生出一个健康的孩子
D.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等手段可以预防所有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15.下图表示四种生物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情况,其中数字表示基因。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甲细胞发生的变异类型为染色体数目变异
B.图乙细胞中碱基的增添导致基因突变
C.图丙所代表的生物含有三个染色体组
D.图丁细胞的变异可能会使染色体上的基因数目减少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某植物的花色有紫色、红色、黄色、白色四种,控制花色的基因为A、a和B、b。让纯种紫花植株(AABB)与白花植株(aabb)杂交,得到的F1全为紫花植株,F1自交所得F2中紫花∶红花∶黄花∶白花=7∶1∶3∶1(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F1自交过程中控制花色的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F1配子中某种基因型的雄配子或雌配子可能致死
C.F2红花植株均为纯合子,黄花植株中有纯合子和杂合子
D.让F1与F2红花植株杂交,所得F3中紫花植株所占比例约为1/2
17.沃森和克里克综合了前人的研究结果,提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DNA双螺旋结构揭示了DNA作为遗传信息载体的本质,为遗传信息传递与表达提供了结构基础。下图是DNA双螺旋结构中的一条链的俯视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碱基A与对侧碱基T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B.图中虚线框中的结构为鸟嘌呤核糖核苷酸
C.图中DNA分子的碱基排列在内侧
D.遗传信息蕴藏在DNA分子的4种碱基排列顺序中
18.小鼠常染色体上A基因编码一种蛋白质,该蛋白质缺乏时会导致小鼠个体发育受阻,a基因无此功能。研究发现,基因型相同的小鼠,其个体有较明显差异,研究人员推测这与A基因甲基化程度有关。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小鼠体内细胞分化的本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B.A基因的甲基化使基因的碱基序列发生变化
C.A基因的甲基化会影响该细胞中所有基因的表达
D.上述实例中小鼠表型的变化是可遗传的
19.图甲表示某动物精原细胞中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图乙表示该精原细胞形成的精细胞中的一条染色体。只考虑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基因,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A基因和a基因的主要区别是脱氧核苷酸的种类不同
B.该精原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
C.该精原细胞发生的这种变异类型对生物的进化具有重要意义
D.该精原细胞产生的其他三个精细胞的基因型最可能是aBE、Abe、Abe
20.研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时,可使用凝胶电泳技术使正常基因显示一个条带,致病基因显示为位置不同的另一个条带。用该方法对某患者家庭进行遗传分析,结果如图所示,其中1、2号为亲代,3、4号为子代。不考虑X、Y的同源区段等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1、2号均正常,则4号致病基因既能传给女儿也能传给儿子
B.若1、2号均患病,则男性患者和正常女性婚配所生女儿均患病
C.若3、4号均正常,则该遗传病的发病率在男性和女性中大体相等
D.若3、4号均患病,则男性患者的基因可能来自母亲也可能来自父亲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11分)图1表示果蝇某个初级卵母细胞的两对同源染色体以及基因分布情况,图2表示该初级卵母细胞产生的一个极体的遗传因子组成,图3表示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核DNA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情况(其中字母代表时间节点)。回答下列问题:
(1)与初级精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Ⅰ过程相比,图1细胞减数分裂Ⅰ过程具有的不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染色体数目变化角度分析,这两种细胞的减数分裂Ⅰ过程相同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3中G~H段为________________期,图1细胞所处时期最可能对应图3中的_______________(填“A~B”、“B~C”或“C~D”)时间段。根据姐妹染色单体上的基因分布特点,可以推测图1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图2中极体的遗传因子组成推测,图1所示初级卵母细胞产生的卵细胞的遗传因子组成为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12分)下图表示某细胞中蛋白质1和蛋白质2(这两种蛋白质是维持线粒体功能所必需的)的合成途径,①~⑤表示生理过程,Ⅰ表示核膜,Ⅱ是线粒体DNA。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用序号表示)为转录过程,该过程所需的酶是________________,该酶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转录过程相比,过程①的不同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
(3)过程③代表________________过程,其中核糖体移动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填“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过程③中一个mRNA上通常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其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学者认为线粒体属于半自主性细胞器,据图分析,其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10分)我国著名药学家、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及其团队是抗疟新药——青蒿素的发现者。早期青蒿素主要从野生青蒿中提取,野生青蒿为二倍体(2n=18),随着对青蒿素的需求日益增加,为能更好地满足市场需要,科学家们利用野生青蒿人工培育出四倍体青蒿。回答下列问题:
(1)四倍体青蒿体细胞中具有______________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含有_______________条染色体。
(2)低温可以诱导二倍体青蒿的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获得四倍体青蒿,这种变异类型为_____________。与二倍体青蒿相比,四倍体青蒿植株的主要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
(3)若将四倍体青蒿与二倍体青蒿杂交,则获得的子代为____________________倍体,一般情况下,该子代植株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通过自交产生后代,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近年来青蒿素在全球部分地区出现了“抗药性”难题,青蒿素抗药性的产生与抗药性基因的产生有关,这种新基因的产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变异类型)的结果。
24.(10分)铜绿假单胞菌是在医院内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常见于烧伤、重症监护病房、免疫力低下,以及囊性纤维化的病人。噬菌体是细菌的病毒,可以杀死细菌。研究人员欲利用铜绿假单胞菌噬菌体和宿主相互作用,来达到杀灭铜绿假单胞菌的目的。研究人员将噬菌体PaP1的DNA和噬菌体JG的蛋白质外壳重组成重组噬菌体,重组噬菌体、噬菌体JG和噬菌体PaP1对不同类型(PA1、PAO1)的铜绿假单胞菌的吸附率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B、C组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较A、B、C三组的实验结果可知,噬菌体对铜绿假单胞菌的吸附主要取决于其_____________________(填“DNA”或“蛋白质外壳”)的种类。
(2)重组噬菌体繁殖产生的子代噬菌体,主要侵染铜绿假单胞菌_______________(填“PAO1”或“PA1”),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发现噬菌体PaP1感染铜绿假单胞菌PA1后,可以杀死大部分的细菌,但总会有一定数量的耐受菌株产生。研究发现和铜绿假单胞菌PA1相比,PA1r(耐受菌)丢失了一段DNA序列,该序列含有合成脂多糖的关键基因gaIU。为验证gaIU基因的丢失是导致PA1r出现耐受性的原因,实验小组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
组别 Ⅰ Ⅱ Ⅲ
处理方法 PA1+PaP1 PA1r+PaP1 导入gaIU基因的PA1r+PaP1
预期结果 ? 接种噬菌体后,菌落基本无变化 接种噬菌体后,菌落减少甚至无菌落
若gaIU基因的丢失是导致PAlr出现耐受性的原因,则第Ⅰ组实验的预期结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12分)某雌雄异株植物,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叶片形状有近圆形、倒卵形和长倒卵形,受独立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A、a控制近圆形、倒卵形,B、b中某个基因能影响倒卵形叶片的长短。利用倒卵形叶雌性与近圆形叶雄性植株作亲本进行下图所示杂交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分析,倒卵形与近圆形中,______________是显性性状;根据P及F1的性状表现,可以排除等位基因A、a位于X染色体上的可能,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等位基因B、b位于____________(填“常染色体”或“X染色体”)上,其中使倒卵形叶片变长的基因是_______________。亲代雌雄植株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F2中长倒卵形植株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现有倒卵形叶雌株,欲鉴定其基因型,选择F2中_____________叶的雄性植株与之杂交比较简便,写出实验结果并得出相应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山东省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联合考试
生物参考答案
1.D 2.C 3.B 4.C 5.D 6.A 7.D 8.B 9.C 10.B
11.A 12.B 13.C 14.D 15.B 16.CD 17.AB 18.AD 19.C 20.ACD
21.(1)细胞进行不均等分裂(2分) 染色体数目会在减数分裂Ⅰ完成时减半(2分)
(2)减数分裂Ⅱ后(1分) C~D(1分) 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基因D和基因d所在的染色体片段互换(合理即可,2分)
(3)abd或ABD或ABd(3分)
22.(1)②④(1分) RNA聚合酶(1分) 与编码蛋白质的一段DNA结合并使DNA双链解开,还可以将游离的核糖核苷酸依次连接,形成RNA分子(合理即可,2分)
(2)分别以DNA的两条链为模板;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参与的酶不同);需要的原料不同;碱基配对的方式不完全相同;合成的产物不同(任答2点,合理即可,2分)
(3)翻译(1分) 从右到左(1分) 少量mRNA迅速合成大量蛋白质,提高蛋白质的合成效率(合理即可,2分)
(4)线粒体可以合成自身正常生理活动所需的部分蛋白质(合理即可,2分)
23.(1)4(1分) 9(1分)
(2)染色体(数目)变异(1分) 茎杆粗壮,叶片、果实和种子比较大,青蒿素等物质的含量有所增加(答出2点即可,2分)
(3)三(1分) 不能(1分) 三倍体植株减数分裂时联会紊乱,不能形成可育配子(合理即可,2分)
(4)基因突变(1分)
24.(1)噬菌体JG主要侵染铜绿假单胞菌PAO1,噬菌体PaP1主要侵染铜绿假单胞菌PA1(合理即可,3分) 蛋白质外壳(1分)
(2)PA1(1分) 重组噬菌体的DNA来自噬菌体PaP1,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和噬菌体PaP1的相同,因此子代噬菌体主要侵染铜绿假单胞菌PA1(合理即可,3分)
(3)接种噬菌体后,菌落减少甚至无菌落(2分)
25.(1)近圆形(1分) 若等位基因A、a位于X染色体上,则F1的叶片形状与性别相关联(或F1雌株为近圆形叶,雄株为倒卵形叶)(2分)
(2)X染色体(1分) b基因(1分) aaXBXB和AAXbY(1分) aaXbY(1分)
(3)(写出一种答案即可)
答案一:倒卵形(1分)若子代出现长倒卵形叶雄株(或若子代雌株均表现为倒卵形叶,雄株的倒卵形叶∶长倒卵形叶=1∶1),则该倒卵形叶雌株的基因型为aaXBXb(2分);若子代不出现长倒卵形叶雄株(或子代雌雄株均表现为倒卵形叶),则该倒卵形叶雌株的基因型为aaXBXB(2分)
答案二:长倒卵形(1分)若子代出现长倒卵形叶雄株(或若子代雌、雄株的倒卵形叶∶长倒卵形叶=1∶1),则该倒卵形叶雌株的基因型为aaXBXb(2分);若子代不出现长倒卵形叶雄株(或子代雌雄株均表现为倒卵形叶),则该倒卵形叶雌株的基因型为aaXBXB(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