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比尾巴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6 比尾巴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6-11 15:38: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比尾巴》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比尾巴》以对话的形式介绍了6种动物尾巴的特点。根据问题与回答,可以把课文分成两个部分:第一、二节是第一部分,通过三问三答介绍了猴子、兔子、松鼠尾巴的特点;第三、四节是第二部分,同样通过三问三答介绍了公鸡、鸭子、孔雀尾巴的特点。全文句式整齐,富有节奏和韵律,读起来朗朗上口,简明易懂,充满了儿童情趣。课文的插图生动形象地展示了6种动物的尾巴,这些图片可以给学生直观的感受,使他们了解动物尾巴的特点,理解课文内容。
二、教学思路
儿歌抓住各种小动物尾巴的特点,以“比”的形式为主线,充分调动孩子学习探究的积极性。同时,儿歌形式活泼,读起来琅琅上口。教学中教师应该以朗读训练为切入口,拓展学习资源,让学生了解各种动物尾巴的特点。
三、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认识文中的动物,了解它们尾巴的特点,同时了解其它动物尾巴的特点。
3、通过课文学习,激发学生对动物喜爱之情及韵文儿歌的初步体会。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朗读疑问语句的句子,背诵课文。
难点:读好问句,知道一些动物尾巴的特点。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1、游戏:找尾巴。
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老师要带领你们去参观动物园。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动物园里的小牛、山羊和小马,它们长得真奇怪。它们奇怪在什么地方呢?谁发现了?
师:哦,它们都没有尾巴,那请同学们一起来帮助小牛、山羊和小马找找尾巴。
师:今天老师还要带领同学们参加一场关于比尾巴的比赛。
课件出示:比尾巴
师:这里的“巴”需要注意,“巴”在单独注音时是有声调的,读一声,和“尾”组成词语的时候就读轻声了。跟老师一起读“比尾巴”。
(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师:请同学们认真听课文朗读,听清每个字的发音,标出课文有几个小节。
2、学生自由读课文:
(1)借助拼音朋友读准字音。
(2)用“Ο”圈出参加“比尾巴”大赛的动物。
(三)精读课文 思考探究
1、认识问号,学会读问句。
师:同学们注意看第一小节,每句话后面都有一个像耳朵一样的符号“?”这个叫问号。请大家跟着我读两次。(跟读)把带有问号的句子叫做问句要把句子最后的部分读得往上扬。听老师读一读。(师范读,生跟读)
2、认识三问三答的课文形式。
师:这篇课文第一小节问了3句,第二小节回答了三句,把第2小节这样的句子叫做答句。第三、四小节也都是这样的句式。我们把这种形式叫做三问三答。
3、了解动物尾巴的特点。
师:小朋友认识了6只动物朋友,他们是怎么比尾巴的呢?参加了哪些比赛项目呢?请同学们看1、2小节。
谁的尾巴长? 猴子的尾巴长。
谁的尾巴短? 兔子的尾巴短。
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 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
师:请同学们看3、4小节另外三只小动物比了尾巴的什么呢?
谁的尾巴弯? 公鸡的尾巴弯。
谁的尾巴扁? 鸭子的尾巴扁。
谁的尾巴最好看? 孔雀的尾巴最好看。
4、回顾比赛过程:
(1)同桌合作一问一答。
问:谁的尾巴长? 答:猴子的尾巴长
(2)你能说出它们的反义词吗?
长——(短) 弯——(直)
(四)课外延伸 拓展运用
师:刚刚的“比尾巴”大赛真精彩,还有些小动物知道后,也想参加比赛。你们瞧,谁来了?
生:恐龙、老鼠、燕子
师:请同学观察三幅图,说说这些动物的尾巴都有什么特点呢?
生:恐龙的尾巴粗,老鼠的尾巴细,燕子的尾巴像剪刀。
师: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创编一段三问三答的儿歌。
谁的尾巴粗? 恐龙的尾巴粗。
谁的尾巴细? 老鼠的尾巴细。
谁的尾巴好像剪刀? 燕子的尾巴好像剪刀。
师总结:今天我们认识了许多小动物,我们学会了创作儿歌。老师祝贺你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是不是更喜欢小动物了呢?那以后大家一定要学会保护小动物,要和他们做永远的好朋友!
(五)板书设计
《比尾巴》
猴子——长 公鸡——弯
兔子——短 鸭子——扁
松鼠——像一把伞 孔雀——最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