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环境保护与国家安全课件(共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3.4环境保护与国家安全课件(共3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5.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6-11 15:48: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环境保护与国家安全
【课前导入】世界环境日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每年6月5日选择一个成员国举行“世界环境日”纪念活动,并根据当年的世界主要环境问题及环境热点,有针对性地制定“世界环境日”主题,总称世界环境保护日。2022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只有一个地球”。2022年中国主题为“共建清洁美丽世界” 。
01
环境保护发展历程
环境保护是遵循生态系统的内在规律,防治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保护和改善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环境保护的概念
1、环境问题的产生过程
人类活动产生的废弃物排入自然界中,如果超过了自然界本身及人工的净化能力,就会产生环境问题,进而危害人体的健康与生物的正常生长。
2、环境问题的本质
【知识回顾】环境问题及其本质
环境问题是不合理的资源利用方式和经济增长模式的产物,从根本上反映了人与自然的矛盾。环境问题的本质是经济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问题。
二、环境保护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
传统工业过度消耗自然资源,大量排放污染物,生态环境大范围遭受破坏,人类为此付出了沉痛代价。
【知识拓展】世界八大公害
八大公害事件因现代化学、冶炼、汽车等工业的兴起和发展,工业“三废”排放量不断增加,环境污染和破坏事件频频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发生了8起震惊世界的公害事件。
2、美国多诺拉镇烟雾事件(1948年10月),5910人患病,17人死亡。
1、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是1930年12月发生在比利时境内的急性大气污染事件。
【知识拓展】世界八大公害
3、伦敦烟雾事件(1952年12月):由于燃煤而排放出来的SO2,颗粒物以及由SO2氧化所形成的硫酸盐颗粒物所造成的大气污染现象。
4、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每年5 10月):是 1940 年至 1960 年间发生在美国洛杉矶的有毒烟雾污染大气的事件。
伦敦烟雾事件
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
光化学烟雾是汽车、工厂等排入大气的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等污染物在阳光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形成的有害浅烟雾。
分析1954年10月世界首例光化学烟雾发生在美国洛杉矶的原因。
(6分)
洛杉矶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光照强。谷地污染物难以散失。经济发达,汽车尾气、工业排放污染物多。
【知识拓展】世界八大公害
5、日本水俣病事件:1952年 1972年间断发生日本水俣湾出现的怪病事件。是由于工业废水排放污染造成的公害病。
6、日本富山骨痛病:是1931年于日本富士县神通川流域发现的一种土壤污染公害事件。
日本水俣病
日本富山骨痛病
【知识拓展】世界八大公害
7、日本四日市哮喘事件(1961年 1970年间断发生):主要污染物为含SO2的气体和粉尘。
8、日本米糠油事件(1968年3月 8月):土壤污染,多氯联苯进入米糠油中。
二、环境保护发展历程
第二阶段
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引发国际环境保护运动使西方各国开始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建立环境保护的政府间机构。
到20世纪80年代末,全世界有140多个国家成立了全国性环境保护机构。
【课堂拓展】人类环境意识觉醒的三本书
揭露了为了追求利润而滥用农药的事实,揭示了当代地球污染对生态影响的深度和广度。
向人们展示了在一个有限的星球上无止境地追求增长所带来的后果。
评述了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对不同国家产生的影响,呼吁各国人民重视维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
二、环境保护发展历程
第三阶段
人类对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进行深刻反思。人类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发生了历史性转变。从1972年至2012年,召开了四次世界性环境与发展会议。保护和改善全球环境已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政府间的各种国际组织纷纷建立。
第一次世界环境与发展会议
时间:1972年6月5日至16日
地点:瑞典的斯德哥尔摩
通过文件:《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
研究内容:确立了人类对环境问题的共同看法和原则
第二次世界环境与发展会议
时间:1992年6月3日至14日
地点:巴西的里约热内卢
通过文件:《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热内卢宣言》、《21世纪议程》、《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
研究内容:我国等发展中国家倡导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作为了基本原则
第三次世界环境与发展会议
时间:2002年8月26日至9月4日
地点:南非的约翰内斯堡
通过文件:全面审议1992年来环境发展大会所通过的《里约宣言》、《21世纪议程》等重要文件和其他一些主要环境公约的执行情况
研究内容:提出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
第四次世界环境与发展会议
时间:2012年6月20日至22日
地点:巴西的里约热内卢
通过文件:《我们憧憬的未来》
研究内容:提出绿色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02
国际环境保护
国际环境保护
1、国际环境保护的原因
地理环境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整体。
环境保护并非一国之事,而是全球性问题,其解决需要全球性合作和共同努力。
2、国际环境保护的具体表现
许多国家成立了环境保护部门,制定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政策和措施。
世界各国在环境保护领域展开了积极合作。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是联合国环境保护工作的主要机构。
03
我国环境保护政策、措施与国家安全
一、我国环境保护立法
(一)制定法律法规
1、我国先后修改和制定了《宪法》《民法通则》《刑法》等基本法律,在这些基本法律中构建了一系列有关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规范。
2、我国先后制定了《清洁生产促进法》《循环经济促进法》和《城乡规划法》等有关推进产业转移、节能减排和国土空间规划的法律。
一、我国环境保护立法
(一)制定法律法规
3、我国先后制定了《环境保护法》《海洋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土壤污染防治法》《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环境影响评价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水土保持法》《防沙治沙法》等10多部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方面的法律,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和制度体系。
一、我国环境保护立法
(二)制定管理制度
1、在项目准入方面:建立了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等制度。
2、在监管督查方面:形成了排污许可、总量控制、现场检查、事故应急、限期治理、强制淘汰和行政强制措施等制度。
3、在环境污染和破坏责任追究上:形成了行政、民事和刑事方面的法律责任制度。
二、我国环境保护政策与措施
(一)我国环境保护政策
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政策。预先采取措施,避免或者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最有效率的办法。
2、谁污染,谁治理政策。这也是国际上通用的污染者付费原则的体现。
3、强化环境管理政策。政府必须介入环境保护中来,担当管制者和监督者的角色,与企业一起进行环境治理。
二、我国环境保护政策与措施
(二)我国环境保护措施
1、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2、保护水源。
3、修复土壤污染。
4、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5、加快生态保护与修复。
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
三、我国环境保护进展
1、我国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成效显著。推进了区域环境综合治理。
2、我国仍将继续加强环境保护,坚持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3、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努力推进生态文明体系建设。
【课堂探索】治沙与生态安全
阅读课本104页探索内容,思考:库布齐沙漠的治理对我国环境有什么影响?
库布齐沙漠位置示意
“绿进沙退”的库布齐沙漠
【课堂探索】治沙与生态安全
阅读课本104页探索内容,思考:库布齐沙漠的治理对我国环境有什么影响?
库布齐沙漠位置示意
“绿进沙退”的库布齐沙漠
布齐沙漠的治理对我国环境的影响
1、减少了北京城沙尘暴发生次数,减缓了我国沙漠化速度。增加绿地面积,保护珍贵的土地资源。
2、积累了沙漠治理的成功经验,其治理经验对我国和全球沙漠治理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库布齐模式可以在世界各地复制。
3、经过治理后,每年减少黄河每年向海洋的输沙量,减少水土流失,保护土地生产力。
4、库布齐模式还可创造生态奇迹,提高生态环境治理成效,使许多地区精准扶贫成为可能,进一步减少贫困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