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冲刺世界地理——大题突破训练
1.亚洲地城辽阔,不同地区居民生活差异显著。读“亚洲的气候类型图“及“A、B两地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亚洲地跨带、温带和寒带。受地势影响,亚洲河流多呈________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2)亚洲东部和________部是世界上季风气候分布面积最广、季风特点最为典型的地区。季风气候具有______的特点,有利于农业生产,但容易发生水早灾害。
(3)A地的气候类型为________气候,该种气候的特点为_________ 。
(4)图中A、B两地居民生活差异明显,导致两地生活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气温/降水)。
2.读“印度农作物、矿产资源及主要工业区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加尔各答附近分布着丰富的煤、铁等矿产资源,适合发展____(填工业部门)工业。
(2)孟买是印度重要的纺织工业中心,该处纺织工业的工业原料是____;现有200吨的纱线从孟买销往日本,应选用____运输。
(3)印度季风气候显著,夏季盛行西南季风,冬季盛行东北季风,对其降水影响较大的是____季风;由于季风的不稳定,导致该国____灾害频繁。
(4)图中A地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C地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
(5)图中D代表的河流是__________,F地的主要地形是_______(写全称)。
3.读俄罗斯地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四条河流对应的数字代号
伏尔加河________、勒拿河________。
(2)俄罗斯铁路分布东西分布不均匀,西部密集,东部稀疏,西部以________(城市 )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东部铁路叫________大铁路,也叫亚欧大陆桥。
(3)俄罗斯河流的汛期主要集中在春季,试从气候方面分析其原因_____。
(4)简要分析俄罗斯铁路沿着南部山区修建的原因?写出两点即可________ 。(从气候、资源和工业,人口和城市等来分析)
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荷兰陆地面积狭小,全境地势低平,24%的国土面积低于海平面,易受海潮入侵。十三世纪以来,荷兰人筑坝围堤,发明了风车,抽水造地,围垦的土地面积相当于荷兰陆地面积的五分之一,荷兰人将风车视为国家的“功臣”。读荷兰在欧洲西部的位置图和荷兰风车景观图,完成下列问题。
(1)荷兰位于____(填“东”或“西”)半球,南邻____(填国家名称)。
(2)荷兰的草场草质优良,这主要得益于其终年温和湿润的气候。下图能表示该国气候的是____(填字母)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荷兰使用风车抽水的原因有哪些?
(4)近年来,有些荷兰人提议拆除堤坝、退耕还海。你是否赞同这种观点,并说明理由。
5.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猴面包树是非洲大地的一宝,树干高约20米左右。粗大的树干中储存着大量水分,耐旱力较强,湿热条件下生长较差,它的果实帮助非洲居民度过饥荒时期。
材料二非洲最高点海拔5895米,山顶终年布满冰雪,但冰川消融现象非常严重,预测可能在2040年完全融化。
材料三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猴面包树景观图和①、②两地气候统计图。
(1)A是____海。
(2)非洲绝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热带,观察非洲大陆气候类型的分布,其特点是以____(填纬线)为轴,呈南北对称分布。
(3)①、②两地中更适合猴面包树生长的是____地。
(4)根据所学知识,简述位于图中①地的刚果河水量大的气候因素____。
(5)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位于赤道附近,山顶却终年积雪,但是现在雪峰奇景正以惊人的速度消亡,其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
A.纬度位置 B.海陆分布 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
(6)为推动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的迅速发展,请结合所学知识提出你的建议____。
6.读北美洲气候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世界最大的淡水湖泊:____。
(2)美国的首都:____,最大城市:____,“硅谷”:____。
(3)美国西部气候狭长的原因:____,影响因素:____。
(4)美国南部发展棉花带的有利条件:____(至少两条)
7.读巴西轮廓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五带位置来看,巴西绝大部分位于____带。巴西的原住居民是____人,巴西的民族舞蹈是____。
(2)巴西的地形区主要为____和____。图中E为巴西最大的城市____。
(3)巴西是世界上著名的农牧业大国,____(填经济作物名称)的种植面积、产量和出口量一直居世界榜首,因此巴西被誉为____。
(4)巴西积极发展水电,与巴拉圭联合建成的水电站是____水电站。
(5)亚马孙流域分布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20世纪60年代开始,巴西大规模开发,热带雨林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坏,由此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有____。(一条即可)
8.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网络上流传过的一组照片显示,南极曾经出现过红色的“西瓜雪”!科学家表示,“西瓜雪”的出现与当地的极地雪衣藻在偏暖气候时的大量繁殖密切相关。这种藻类会使雪反射的阳光减少,吸收更多热量。“西瓜雪”的出现或许正是绚丽的“警告”。
(1)据图分析,“西瓜雪”不易在____(考察站)出现,原因是其纬度高,气温低。
(2)来自河北省的某旅游博主计划在今年暑假期间去南极旅游。从时间上看,你觉得这个计划____(选填“合适”或“不合适”),理由是____。
(3)在下面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完成“西瓜雪”、冰川融化现象出现的原因及影响。
①____;②____;③____;④____。
(4)南极“西瓜雪”的出现向人类敲响了警钟。请你写出一点日常生活中有助于保护极地环境的建议:
(5)南极地区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有人提议应该开发以发展经济,对此你是否赞同 请表明观点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1)放射
(2) 南
雨热同期
(3) 热带沙漠 全年炎热干燥
(4)降水
2.(1)钢铁
(2) 棉花 海洋
(3) 西南 旱涝
(4) 小麦 水稻
(5) 恒河 恒河平原
3.(1) ④ ①
(2) 莫斯科 西伯利亚
(3)春季气温回升,积雪融化,形成春汛
(4)南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气温较高。
4.(1) 东 比利时
(2)C
(3)荷兰位于欧洲西部,常年受西风影响,风力强;荷兰地势低洼,排水量大。
(4)不赞同。荷兰陆地面积狭小,土地资源紧缺;拆除堤坝后,沿岸地区易受海潮入侵,发生洪涝灾害。
5.(1)地中海
(2)赤道/0°纬线
(3)②
(4)主要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丰沛,水量大。
(5)D
(6)振兴民族经济;改变过分依赖初级农矿产品生产的情况;寻求跨区域合作等。
6.(1)苏必利尔湖
(2) 华盛顿 纽约 旧金山
(3) 高大山脉阻挡了太平洋湿润气流的进入 地形因素
(4)纬度较低,热量充足;劳动力充足
7.(1) 热 印第安 桑巴舞
(2) 亚马孙平原 巴西高原 圣保罗
(3) 咖啡 咖啡王国
(4)伊泰普
(5)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等(一条即可)
8.(1)昆仑站
(2) 不合适 此时是南极最寒冷的季节,会出现极夜现象,不适合考察
(3) 气温上升 加快 融化加快 上升
(4)低碳出行等
(5)不赞同;理由是开发矿产会破坏南极地区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