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世界地理中考三轮冲刺:大题集中训练
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据联合国2022年8月发布的数据,亚洲有47亿人口,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60%,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地区,图为“亚洲人口分布图”。
(1)亚洲东临____洋,西南隔苏伊士运河与____洲为邻,东部的____是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
(2)从图中可以看出,亚洲人口分布____(均匀/不均匀),人口稠密区主要分布在亚洲____部和南部。
(3)亚洲北冰洋沿岸人口稀疏的主要原因是____。
2.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我国的重要发展战略,下图是亚洲局部图和孟买各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图,读图回答问题。
(1)东南亚地区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包括中南半岛和____群岛两大部分。
(2)中南半岛与我国山水相连,____河在中国境内叫做澜沧江,图中首都____就位于其沿岸。(写一个即可)
(3)孟买一年分为旱、雨两季,当盛行图中所示风向的季风时,为____季,此时的气候特点是____,在该气候影响下,孟买附近沿海地区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
3.读图“南亚地形示意及部分农作物分布”,完成下列各题。
(1)南亚北部为____山脉,中部有____平原和____平原。平原面积大,为该区农业生产提供有利条件。
(2)南亚地区夏季盛行____季风(风向),甲、乙两地相比较,降水量较少的是____地。如果该季风不稳定,容易造成____灾害,对农业生产不利。
(3)图中甲、丙两地更适合种植水稻的是____;棉花主要集中分布在____(地形区)的西部,黄麻主要集中分布在____河的下游。这些农产品为纺织工业提供了丰富的原料。
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在中国积极斡旋下,中国和沙伊三国3月在北京发表三方联合声明宣布,沙伊连成双边协议,包括同意恢复双方外交关系,在两个月内重开双方使馆和代表机构,互派大使。长期以来西亚是“一带一路”重要节点。沙伊两国在宗教信仰、能源交易、军事武装、域外国家干预警方面存在矛盾,此次和解标志着世界格局出现了大的变化。
材料二:西亚地区图和西亚气温曲线逐月降水量图
(1)阅读材料一可知,西亚地区国家间存在矛盾与当地居民普遍信仰________教有关。西亚地区蕴藏着丰富的能源是________,该能源集中分布在_________地区。
(2)中国积极参与斡旋沙伊和解其中“沙”:________“伊”: ________。
5.走进“非洲屋脊”埃塞俄比亚,中国与埃塞俄比亚于1970年11月24日建交。近年来,两国关系呈现健康、持续发展势头。同学们通过查阅地图和资料,来认识这个素有“非洲屋脊”之称的国度。左图为埃塞俄比亚及其周边区域图,右图为青尼罗河多年平均流量过程示意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埃塞俄比亚位于____(海洋)西南,地形以____为主。
(2)埃塞俄比亚地处青尼罗河____(上游/中游/下游),该国积极开发利用青尼罗河水资源。
(3)青尼罗河径流量变化特点是____,这是因为青尼罗河水源主要来源于____,该地气候有____特点。
2011年埃塞俄比亚宣布在青尼罗河修建复兴大坝,2022年正式投入使用,开始蓄水发电。
(4)分析复兴大坝的修建对埃塞俄比亚的积极意义。(至少答出两点)
6.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欧洲西部地形特点对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影响:____。
(2)欧洲人以牛羊肉和乳产品为主食,澳大利亚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可见两地农业生产以畜牧业为主,请你任选一个区域结合所学分析畜牧业发达的自然原因:____。
(3)结合下图,可知澳大利亚的畜牧业生产具有____特点:从气候条件看,造成澳大利亚农业带差异的主导素是____。
材料二:葡萄是喜光作物,葡萄产量和品质的90%~95%来源于光合作用,在成熟季节昼夜温差较大,特别有利于葡萄含量的提升,葡萄生长需要水分较多的是春季,夏季成熟期雨水过多会导致葡萄品质下降。
(4)莱茵河是②国家最长的河流,也是世界上航运最繁忙的河流之一,试分析莱茵河航运发达的原因:____(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分析)
7.比较法是地理学习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通过各种类型的地理事物的比较,并获得地理知识的方法。美国、澳大利亚是世界上两个重要的发达国家。请你阅读图文资料,发挥你的智慧,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美国本土地形图和美国本土主要农业带图。
材料二澳大利亚气候图和澳大利亚农牧业分布图。
(1)两国都是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员国,共同濒临的海洋是____。
(2)美国首都华盛顿的经纬度位置大致是____,澳大利亚首都是____。两国首都都不是该国最大的城市。
(3)两国地形均分为东、中、西三部分,美国西部是著名的____山系。澳大利亚A、B两种气候类型呈南北狭长分布,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
(4)两国都是农业高度发达的国家。对比两国农业分布图,可知它们的共同特征是____。
(5)澳大利亚农牧业分布与气候关系密切;①②两地气候比较,形成粗放牧业区,③④两地气候湿润,雨热条件好,土壤肥沃,形成混合经营带,空白区域的地表景观主要是____。
(6)美国是世界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但是需要进口咖啡、可可等农产品,主要原因是____。
8.【求同存异,走近国家】
读法国和巴西略图,回答问题。
(1)读图可知,法国和巴西都濒临__________(填大洋名称)洋。
(2)读马瑙斯气候资料可知,巴西人口分布不均匀,亚马孙河流域人口和城市稀少的气候原因是________。
(3)不同作物生长所需要的条件不同,棉花需要充足的光照和适量的水分,葡萄需要较高的温度、适量的光照和水分。读图可知,巴西棉花分布集中在_________(填地形区),法国葡萄集中在地中海沿岸的有利条件是______。
9.读材料和北极地区、南极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0年7月15日,中国第11次北极科学考察队搭乘“雪龙2号”极地考察船从上海出发,进行北极海冰变化、海洋生物等考察和研究。
材料二:北极地区(图1)和南极地区(图2)示意图
(1)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相比,年平均气温较低的是____地区,主要原因是____(填序号)。
①南极地区的纬度位置比北极地区高②南极地区的平均海拔比北极地区高
③南极地区终年被冰雪覆盖,对阳光反射强,吸收热量少④南极地区没有定居人口
(2)两极地区中,极点附近以大洋为主的是____,大洋B是____洋,世界上最大的岛屿____。
(3)在长城、中山和昆仑三个站中,不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是____站。当我们漳州放暑假时,罗斯海新站会出现____现象(填极昼或极夜),中山站位于南极点的____方向。
(4)自1985年起,我国对南极地区也进行了35次考察,每次考察都需要克服大量的困难,但科学家们都坚持了下来,在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可能会遇到的困难有____(填序号)。除了科学考察以外,现在每年到南极地区的观光游客多达3.5万人。请列举一例南极地区独特的旅游资源____。
①酷寒②烈风③沙尘暴④暴雨
试卷第1页,共3页
答案
1.(1) 太平 非 白令海峡
(2) 不均匀 东
(3)气候寒冷
2.(1)马来
(2) 湄公 万象(或金边)
(3) 雨 高温多雨 水稻
3.(1) 喜马拉雅 印度河 恒河
(2) 西南 乙 旱涝
(3) 甲 德干高原 恒
4.(1) 伊斯兰 石油 波斯湾沿岸
(2) 沙特阿拉伯 伊朗
5.(1) 红海 高原
(2)上游
(3) 季节变化较大;5月-9月径流量增大,10月-次年4月径流量减小等 降水补给 干季、湿季交替变化
(4)保障水资源的稳定供给,保障农业等生产用水;调蓄径流,减轻水旱灾害;利用水能资源增加水电供应,提供能源保障等。
6.(1)地形以平原为主,山脉多东西走向,有利于大西洋的暖湿气流深入内地,造成温带海洋性气候广布。
(2)欧洲西部: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全年温凉潮湿、多雨多雾,利于多汁牧草生长;地形以平原为主,草场广布;澳大利亚:地形平坦,草场广阔;气候干燥,利于绵羊的繁殖;丰富的地下水,能够满足牲畜的饮水需求等。
(3) (地区生产)专业化 降水
(4)河流水量丰富稳定,水流平缓,无结冰期;航运需求量大。
7.(1)太平洋
(2) 39°N,77°W 堪培拉
(3) 科迪勒拉 地形因素
(4)区域生产专门化
(5)沙漠
(6)美国国土大部分位于北温带,热带面积较少,不适宜大面积种植热带作物
8.(1)大西
(2)气候湿热、不适宜人类居住
(3) 巴西高原 夏季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利于葡萄糖分积累
9.(1) 南极 ②③
(2) 北极地区 大西 格陵兰岛
(3) 长城 极夜 正北
(4) ①② 企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