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 学年高一语文(必修下)第四单元能力提升卷
(150 分钟,150 分)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题。
材料一:
古诗是古人心声的真实记录,是展现先民人生态度的可靠文本,正如清人叶燮所说:“诗 是心声,不可违心而出,亦不能违心而出……故每诗以人见,人又以诗见。 ”读诗就是读人, 阅读那些长篇短什, 古人音容笑貌如在眼前, 这是我们了解古人心态的最佳途径。清人沈德潜 说:“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 ”中国古人评价文学家时有一个优良传 统, 就是人品与文品并重。经过历代读者的集体选择, 凡是公认的大诗人, 往往都是具备“第 一等襟抱”的人物,其作品必然也是“第一等真诗”,从中可以感受真实心跳和脉搏,从而深 入领会传统文化精神。从《诗经》《楚辞》到明清诗词,很多作品都具有很高的阅读价值,如 果兼顾作品的经典意义、阅读难度等因素,唐诗宋词应是我们的首选阅读对象。
唐诗宋词对于现代读者到底有什么价值?我们先来看唐诗宋词到底写的是什么内容。中国 古典诗歌有一个最古老的纲领,就是“诗言志”。到了西晋,陆机在《文赋》中又提出 “诗缘 情”。有人认为二者是对立关系,但是初唐孔颖达在《春秋左传正义》中说得很清楚: “情志 一也。 ”情志就是指一个人的内心世界, 包括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 也包括对万事万物的价值 判断。唐诗宋词的内容跟现代人没有距离, 因为其中表达的那些内容都是普通人的基本情感、 基本人生观和基本价值观。比如喜怒哀乐, 比如对真善美的追求, 比如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对保家卫国英雄行为的赞美, 唐宋人如此, 现代人也如此。所以唐诗宋词中典范作品所表达的 内心情感、思考和价值判断可以传递到今天,启发我们更细致地品味人生意义和美感。
当然, 对于现代人来说, 唐诗宋词的最大意义是其中的典范作品可以提升我们的情操、气 质和人格境界, 有深远的教育作用。且以李、杜、苏、辛为例。李白热情讴歌现实世界中一切 美好的事物, 其诗中蕴含强大的精神力量。杜甫诗中充满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和热爱天地万物 的仁爱精神是儒家思想中积极因素的艺术表现, 也是中华民族文化性格的形象体现。苏轼在词 史上首先打破晩唐以来词专写艳情的局限。他大量写作抒情述志、咏史怀古等题材的作品, 使
词从音乐歌词向抒情诗转变, 给以柔声曼调为主的传统词乐增添了高昂雄壮的因素。到了南宋, 以辛弃疾为首的爱国词人把爱国主义主题变成当时词坛的主旋律, 他们继承苏轼词中始露端倪 的豪放词风,并以慷慨激昂和沉郁悲凉两种倾向充实了豪放风格。
总的来说, 李、杜、苏、辛的作品, 不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而且具有提升读者人格境 界的作用。阅读唐诗宋词中的典范作品, 可以在审美享受中不知不觉受到诗人人格境界的感染, 这个过程就像杜甫所描写的成都郊外的那场春雨一样,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摘编自莫砺锋《在读诗读人中感受万千气象》)
材料二:
在如何阅读和鉴赏唐宋词的问题上,我很认同晚清词论家况周颐的一席话:“读词之法, 取前人名句意境绝佳者, 将此意境缔构于吾想望中。然后澄思渺虑, 以吾身入乎其中而涵泳玩 索之。 ”这样, 便能臻于“吾性灵与(词人之性灵) 相浃而俱化”的境地。照我看来, 这种读 词之法所重视与强调的,就是读者须与古代词人进行有关人生体验的“交流”与“对话”,如 此能达到二者之间的精神沟通和心灵契合。
首先, 从唐宋词人的角度来说, 尽管他们早已长眠地下, 但其凝聚和贮存在那些不朽词篇 中的人生体验却至今犹保持着顽强的生命活力。美国优秀作家福克纳曾说:“艺术家的宗旨, 无非是要用艺术手段把活动——也即生活——抓住, 使之固定不动, 而到一百年以后有陌生人 来看时, 照样又会活动——既然是生活, 就会活动。 ”虽然唐宋词人在主观上或许并无此种意 愿,但在客观上他们又通过写词把其生命活动和人生体验“抓住”并“固定”了下来;而当后 之读者重读这些词篇时, 词人的歌哭啼笑, 词人的音容笑貌, 以及他们的生存状态和精神面貌 就都会得到复活和浮现。从这个意义上说, 古老的唐宋词其实不老, 尤其是它所贮存的丰厚人 生意蕴则更保持着“常绿”的状态。故而读词实际就是在人生体验方面向前代词人“讨教”“求 援”的过程, 也是在古代先行者中间寻觅精神知音和良师益友的文化活动。这时, 读者处于“受 众”的地位,他们必须澄思渺虑,静静地倾听和深深地思索发自唐宋词人的种种心声。
其次, 读者在阅读和欣赏唐宋词时, 又会依据自身特定的人生阅历和生活经验对原作的意 蕴做出多种多样的诠释和解读, 并将自己的独特感悟融入对原作之“词境”与“词心”的理解 之中, 这就会扩展和拓深原词的思想意蕴。读者在读词过程中并不是处于被动的状态, 他们可 以且肯定会将其自身的某些人生体验反射给唐宋词篇, 因此就形成了读者与前代词人之间的跨 时代“交流”与“对话”。而唯有这样的读词之法——读者尽可能地调动自身的人生经验和艺 术想象力, “以吾身入乎其中而涵泳玩索之”——才能真正把词读深读透。
(摘编自杨海明《唐宋词与人生》)
1.下列对“唐诗宋词”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 .唐诗宋词应成为我们首选的阅读对象,其阅读价值高于《诗经》《楚辞》和明清诗词。
B .唐诗宋词体现的普通人的价值观,多数是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保家卫国行为的赞美。 C .李、杜、苏、辛的作品是唐诗宋词中的典范,虽然风格各异但都具有深远的教育作用。 D.唐宋词人为贮存丰厚的人生意蕴,将体验“抓住”并融入诗歌创作,然后传递给读者。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 .如果想了解一位诗人的襟怀抱负,可以广泛地阅读他的诗歌,因为读诗就是读人。
B .古代诗词之所以具有现实价值,是因为它们表达了古今共有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C.读者须与古代词人进行有关人生体验的“交流”与“对话”,这样才能读深读透。
D .读者读唐诗宋词时,对原作的意蕴做出诠释和解读,就会扩展和拓深原作的意蕴。 3.下列关于唐诗宋词赏读的事例,不能证明材料二最后一段中心观点的一项是( ) (3 分) A.柳永词“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本是写爱情, 王国维却将其作为“古今之成大 事者”必须经过的三种境界之一。
B. 白居易诗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原意是以“草”的生生不息表达送别的愁情的增生, 后人却从中感受到了生命的顽强。
C.苏轼“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之句,表明苏轼心灵进入了宁静的境界, 读者能从中感受到作者的旷达潇洒。
D.杜甫诗句“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歌咏的是诸葛亮, 南宋爱国将领宗泽临终“诵 此二语”,感叹自己未竟的抗金事业。 4.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论证了现代人与古代诗词之间的关系,但论证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请简 要说明不同之处。 (4 分) 5.下面材料对王国维读词的评析,充分体现了况周颐的“读词之法”,请对此作简要分析和说 明。 (6 分)
王国维读李璟词时, 对《摊破浣溪沙》中“菡萏香销翠叶残, 西风愁起绿波间”两句大加 赞赏, 认为“大有众芳芜秽, 美人迟暮之感”(《人间词话》)。他选择这首词中意境绝佳的两句 进行鉴赏, 不仅读出了萧瑟秋景衬托下女主角哀怨的心境, 还因自己多愁善感的性格, 得出了
词中深寓忧患意识的结论。
(二) 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云中谁寄锦书来
左建明
从前的情形, 隔上几日到办公室去, 总有那么一摞信件候在那里, 信里自然鼓胀着许多的 惊讶、欢喜, 或许还有失望与牵挂——不管怎样, 都足够一天的心潮起伏了。但是, 不知从什 么时日起, 那桌面上竟渐渐地荒凉起来, 即使半月二十天去一趟, 也鲜有书信出现, 唯有一些 硬邦邦的印刷品,仿如戈壁滩上的石块,摸也懒得去摸。于是,生活中平添了许多寂寥。
有次出差, 妻子跟我说, 你给我写封信吧。我说, 电话这么方便, 还写什么信。就没有写。 兜里揣了手机, 拿出来就讲, 用得着再写信, 再贴邮票, 再往邮局跑吗?妻子的深意被我忽略 了。
孩子出国读书已经两三年了, 家里竟没收到过一封亲笔信。自然是因有电话。后因上了网, 有了电子邮件。现在更是方便,用上了电子语音通话,不花钱,每天晚上对着麦克风尽管聊, 直聊得搜肠刮肚没话找话,几乎成了天气报告和烹饪交流了。
现代信息技术把时空为人制造的期待消解了。
也因此,我们再也体会不到“望穿秋水”“目尽飞雁”的诗意。遥想青春初恋时,正值朔 风吹雪, 戎马辽东。 “系书春雁足, 早晚到云中。”对于书信的期盼, 大约没有谁能比过当兵的 人。盼信—读信— 复信, 这循环往复经年不衰的美妙激情, 正是人生的菁华。至今想起那包被 妻子珍藏起来的两地书,耳边即刻传来列车“咔嚓—咔嚓”的车轮声,那就好像我们的专列, 专为我们传书送信。
书信实在是有不可替代的品质。
你可以反复地阅读, 阅读中又可生发出无穷的想象。那信纸的质地, 那熟悉的字迹, 那字 句的删改涂抹,都令人亲切感动遐思绵绵。你甚至偶然可见信纸上轻微的汗渍、浓湿的泪痕。 于是写信人的气息、心境、情感扑面而来。这时, 你充分地调动起自己的记忆与想象, 进而收 获了一次色彩斑斓的艺术体验。对于书信, 定要收藏。这比那些古玩字画等物质性收藏更为珍 贵。这是真正意义上的生命与精神的收藏。旧信重读, 你会发现生命从来就没有被时光的水流 冲走,过去的欢乐也好,痛苦也罢,它们全被酿成了幸福。你被幸福包围着,充实而又富足。
作为语言符号, 一旦将文字落在书面上, 它的表达便显得更为郑重。书信的基本品质是真 实。 (除非将它用于阴谋, 群英会蒋干中计, 也正是基于对书信真实品质的信任。 )书信最能贴 近情感、事件的本原, 因而具有非同寻常的认识价值。有关“我们从哪里来”这样永恒苍凉的
生命叩问, 也许能从书信中获得最温暖的回应。书信既是个人清洁的经验史, 又是宽广悠远的 血亲网。假如你不仅仅收藏着自己的所有信件, 而且还继承了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们的书 信, 那真是一部精彩绝伦的家谱。如果我们妄发谵语, 将此类“家谱”伸展到秦汉之前, 那真 正是一部伟大壮丽的画卷!有这样的参照与镜鉴,文明的脚步该是多么强健。
书信还是艺术的。它至少具备了语言和书写的艺术。为了将情感表达得强烈或含蓄, 为了 将事件叙述得准确且生动, 为了将理性阐述得缜密与通透, 等等, 你必得尽其所能选择最美的 语言,最美地书写。于是,许多经典的艺术从书信中诞生。《两地书》《傅雷家书》《曾国藩家 书》等等, 滋润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而二王、欧、褚、柳、米等大书法家的信札则成为后人 临池的范本。
这一切,是电话和伊妹儿所能替代得了的吗?
而今, 城市里的电信大楼是越来越气派堂皇了, 端的是人如水流车如龙。零落一隅的邮政 所却日渐寒碜——但是,它门前的邮筒依然恭候着您,虽然目光已有些酸楚;那小屋里依然散 发着邮票、蘸水笔和糨糊的温馨,虽然有点儿清寂。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这时候, 一位退休的老邮差正乘了月色蹒跚前行。他老伴的生命正处弥留之际, 他记起了 从前老伴的抱怨, 因为他当了一辈子邮差,却从来没给她写过一封信。现在,他终于写好了,
他要到远一点的地方去发信。
6.下列对本文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因为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手机和网络等手段使人们对书信的热切期待消解了。
B.作者认为电话和伊妹儿不如书信那么具有真正意义上的生命与精神的收藏价值, 会让人感到 幸福,充实而富足。
C.作者认为书信具有非同寻常的认识价值,具备语言和书写的艺术。
D.作者通过本文表达了对书信传统的热爱,呼吁回归到书信时代。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信里自然鼓胀着许多的惊讶、欢喜”中“鼓胀”一词生动地表现了从前书信数量多时, 给 人带来的丰富的情感体验。
B.“仿如戈壁滩上的石块”这个比喻写出了作者对硬邦邦的印刷品的反感, 从而衬托出对书信 的热爱和期盼。
C.文章以李清照的诗句为题,使文章含蓄,典雅,更有韵味,问句也能启发读者思考。
D.文中引用“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使文章富有诗意,也能表达作者对书 信传统逐渐丧失的叹惋以及对书信文化回归的渴盼。
8.文中画线句子“这一切, 是电话和伊妹儿所能替代得了的吗? ”中, “这一切”包含哪些内 容?请结合文意分条概括。 (4 分)
9.文章的最后一段看似多余,实则不然。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费祎,字文伟, 江夏鄳人也。少孤, 依族父伯仁。伯仁姑, 益州牧刘璋之母也。璋遣使迎 仁, 仁将祎游学入蜀。会先主定蜀, 祎遂留益土, 与汝南许叔龙、南郡董允齐名。时许靖丧子, 允与祎欲共会其葬所。允白父和请车,和遣开后鹿车【注】给之。允有难载之色祎便从前先上及 于丧所诸葛亮及诸贵人悉集车乘甚鲜允犹神色未泰而祎晏然自若。持车人还, 和问之, 知其如 此,乃谓允曰: “吾常疑汝于文伟优劣未别也,而今而后,吾意了矣。 ”
先主立太子, 祎与允俱为舍人, 迁庶子。后主践位, 为黄门侍郎。丞相亮南征还, 群僚于 数十里逢迎, 年位多在祎右, 而亮特命祎同载, 由是众人莫不易观。亮以初从南归, 以祎为昭 信校尉使吴。孙权性既滑稽,嘲啁无方,诸葛恪、羊衜等才博果辩,论难锋至,祎辞顺义笃, 据理以答, 终不能屈。权甚器之, 谓祎曰:“君天下淑德, 必当股肱蜀朝, 恐不能数来也。”还, 迁为侍中。亮北住汉中, 请祎为参军。建兴八年, 转为中护军, 后又为司马。值军师魏延与长 史杨仪相憎恶, 每至并坐争论, 延或举刀拟仪, 仪泣涕横集。 祎常入其坐间, 谏喻分别。终亮 之世, 各尽延、仪之用者, 祎匡救之力也。亮卒, 祎为后军师。顷之, 代蒋琬为尚书令。琬自 汉中还涪, 祎迁大将军,录尚书事。
延熙七年, 魏军次于兴势, 后主假祎节, 率众往御之。光禄大夫来敏至祎许别, 求共围棋。 于时羽檄交驰,人马擐甲,严驾已讫,祎与敏留意对戏, 色无厌倦。敏曰:“ 向聊观试君耳! 君信可人, 必能办贼者也。 ”祎至, 敌遂退, 封成乡侯。琬固让州职, 祎复领益州刺史。 祎当 国功名, 略与琬比。十一年, 出住汉中。自琬及祎,虽自身在外, 庆赏刑威, 皆遥先咨断, 然 后乃行, 其推任如此。后十四年夏, 还成都。延熙十六年岁首大会, 魏降人郭循在坐。 祎欢饮
沉醉,为循手刃所害,谥曰敬侯。
评曰:费祎宽济而博爱,咸承诸葛之成规,因循而不革,是以边境无虞,邦家和一,然犹
未尽治小之宜,居静之理也。
(选自《三国志· 蜀书》,有删节) 【注】 开后鹿车:一种从后边开门、由人力推拉的小车。车窄小,仅容一鹿,所以得此名。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允有难/载之色/祎便从前先上/及于丧所/诸葛亮及诸贵人悉集/车乘甚鲜/允犹神色未泰/而祎晏 然自若
B.允有难载之色/祎便从前先上/及于丧所/诸葛亮及/诸贵人悉集/车乘甚鲜/允犹神色未泰/而祎晏 然自若
C.允有难载之色/祎便从/前先上/及于丧所/诸葛亮及诸贵人悉集/车乘甚鲜/允犹神色未泰/而祎晏 然自若
D.允有难载之色/祎便从前先上/及于丧所/诸葛亮及诸贵人悉集/车乘甚鲜/允犹神色未泰/而祎晏 然自若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字,古人的名和字是分开的,一般出生后取名,成人后取字。名和字往往有联系。 B.孤,古代通常指幼年丧父,有时也指父母双亡,如“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 C.先,指对过世的人的尊称。文中的“先主”与《出师表》中“先帝”都指刘备。 D.领,古代有临时代理官职之意。与之意义相近的还有“权、假、署、行、摄”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费祎备受青睐。诸葛亮南征回朝, 官员到城外迎接。大多数官员比费祎年长位高, 但诸葛亮 只让费祎同乘,从此众人对费祎另眼相看。
B.费祎能言善辩。费祎受诸葛亮的委派出使吴国, 凭借着出色的口才, 使得诸葛恪等才学渊博、 善于诘难之人也不能占据上风,得到孙权赞赏。
C. 费祎善于调解。魏延和杨仪不和,费祎就常常劝解他们。诸葛亮在世时,能充分发挥魏延、 杨仪各自的才能,主要靠费祎对二人的帮助扶正。
D.费祎位高权重。诸葛亮去世后, 费祎接替军师之职。即使他和蒋琬身负重命远在朝外, 但朝 中的所有事务,朝廷都先向他们征求意见,然后才执行。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 分)
(1)吾常疑汝于文伟优劣未别也,而今而后,吾意了矣。 (4 分)
(2)向聊观试君耳!君信可人,必能办贼者也。 (4 分)
14.文章最后说费祎“宽济而博爱”,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5、16 题。
赠徐安宜(节选) 李白
白田②见楚老,歌咏徐安宜。
清风动百里,惠化闻京师。
浮人若云归,耕种满郊岐。
游子滞安邑,怀恩未忍辞。
翳君树桃李,岁晚托深期。
[注]①徐安宜:江苏安宜县令徐某。②白田:在今江苏宝应县城西南。③翳:遮掩。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从题材来看,这首诗属于干谒诗,同题材的诗有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B. 第二联中动词遣用颇具艺术性, “动”“闻”两词均属词类活用,巧妙地赞扬徐安宜。
C. 第三联中诗人把自己说成游子,正享受着徐安宜的恩德,可见诗人有知恩之心。
D. 本诗体现了“圣贤发愤之所为作”的创作特点,也反映出诗歌用于社交的实用性功能。 16.本诗运用多种手法来“歌咏”徐安宜,请选三种作简要赏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 6 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 分)
(1) 《 子路 、 曾皙 、冉有 、公西华侍坐 》 中写 曾皙弹奏 的声音渐渐稀疏下来 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
(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写春天天气和暖,春天的衣服已经穿定了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
(3) 《 庖丁解牛 》 中用动作表现庖丁得意扬扬 的 心理 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 ,
”。
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0 题。
科学素养与媒介素养, 一个属于自然科学领域, 一个属于人文社科领域, 两者的字面意义似乎
有着__________。然而, 科学素养与媒介素养其实是__________的。科学理论与技术在作用于
社会时, ( );而媒介素养如果脱离了科学基础, 就难以对社会面貌形成客观认知。科
学素养和媒介素养有许多共通性。比如, 科学与传播都需要质疑精神。 如果受众看到食品安全 的信息, 都能细究事实和依据, 就不会助推谣言的再传播, 更不至于被谣言蒙蔽。 食品安全谣 言__________ ,有的历经反复辟谣,依然在某些情况下甚嚣尘上。一个谣言传播的时间越久、 范围越大, 彻底消除其危害的难度就越大。每一个公民都有阻止谣言传播的责任, 尤其在新媒 体时代, 加强对网络信息的辨识能力, 不助长谣言传播的气焰, 提高科学素养和媒介素养, 应
当成为现代公民最基本的角色认知。
18 .依次在文中横线上填入恰当的成语。 (3 分)
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才牵涉传播方法和路径,直接关系到公众媒介素养
B.就直接关系到公众媒介素养,牵涉传播方法和路径 C.才直接关系到公众媒介素养,牵涉传播方法和路径 D.就牵涉传播方法和路径,直接关系到公众媒介素养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受众如果看到食品安全的信息, 都能细究事实和依据, 就不会助推谣言的再传播, 更不至 于被谣言蒙蔽。
B.如果受众看到食品安全的信息, 都能细究事实和依据, 就不至于被谣言蒙蔽, 更不会助推 谣言的再传播。
C.受众如果看到食品安全的信息, 都能细究事实和依据, 就不至于被谣言蒙蔽, 更不会助推 谣言的再传播。
D.如果受众都能细究事实和依据, 看到食品安全的信息, 就不会助推谣言的再传播, 更不至
于被谣言蒙蔽。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 2 小题, 11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1~22 题。
电子计算机的问世揭开信息化社会的序幕, 移动传媒和人工智能技术结合生成的数字文化 更是将人类推进新媒介时代, 信息的传播容量不断扩充、传播速度不断加快, 古老的传统文化 迎来传播和发展的新契机。
通过数据化存储、可视化呈现、便捷化传送等方式,新媒介可以更立体地建构文化记忆, 推动传统文化在时间和空间的传承。 从时间层面来看, 新媒介传播引导人们回望历史, 探寻民 族文化源流,增强文化自信;从空间层面来看,新媒介主导下的信息传送无远弗届,能有效地 覆盖到更广阔的领域,提升人们的文化认同感。
新媒介和传统文化的交互相融, 会推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生成新的文 化因子。这种转化既包括外在形式的改变, 也包括内在精神的更新。如, 古代服饰原本具有社 会符号性,而今天活跃于各新媒体平台的“汉服圈”并不含有传统服饰中的等级意味。 21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新媒介可以通过数据化存储、可视化呈现、便捷化传 送等方式更立体地建构文化记忆来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 ”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 为什么
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6 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下面是根据上文第二、三段制作的内容结构图, 请将空白处补充完整, 每处不超过 6 个字。
(5 分)
四、写作(60 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 分)
近年, 各种传播媒介广泛运用, 已成为工作生活的得力助手。利用各种媒介高效获取资讯 广受欢迎,借助多种媒介开展学习活动深受喜爱,通过社交媒体传播热点事件备受关注。
在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介并存的信息时代, 我们必须思考“如何利用多种媒介沟通 交流, 传播文化”“如何利用多种媒介获取信息, 发出自己的声音”“如何辨别各种媒介信息 真伪,形成独立、正确的判断”……
读了以上材料,你对“信息时代的媒介”有怎样的思考和认识?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少于 800 字。2022—2023 学年高一语文(必修下)第四单元能力提升卷
(150 分钟,150 分)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题。
材料一:
古诗是古人心声的真实记录,是展现先民人生态度的可靠文本,正如清人叶燮所说:“诗 是心声,不可违心而出,亦不能违心而出……故每诗以人见,人又以诗见。 ”读诗就是读人, 阅读那些长篇短什, 古人音容笑貌如在眼前, 这是我们了解古人心态的最佳途径。清人沈德潜 说:“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 ”中国古人评价文学家时有一个优良传 统, 就是人品与文品并重。经过历代读者的集体选择, 凡是公认的大诗人, 往往都是具备“第 一等襟抱”的人物,其作品必然也是“第一等真诗”,从中可以感受真实心跳和脉搏,从而深 入领会传统文化精神。从《诗经》《楚辞》到明清诗词,很多作品都具有很高的阅读价值,如 果兼顾作品的经典意义、阅读难度等因素,唐诗宋词应是我们的首选阅读对象。
唐诗宋词对于现代读者到底有什么价值?我们先来看唐诗宋词到底写的是什么内容。中国 古典诗歌有一个最古老的纲领,就是“诗言志”。到了西晋,陆机在《文赋》中又提出 “诗缘 情”。有人认为二者是对立关系,但是初唐孔颖达在《春秋左传正义》中说得很清楚: “情志 一也。 ”情志就是指一个人的内心世界, 包括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 也包括对万事万物的价值 判断。唐诗宋词的内容跟现代人没有距离, 因为其中表达的那些内容都是普通人的基本情感、 基本人生观和基本价值观。比如喜怒哀乐, 比如对真善美的追求, 比如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对保家卫国英雄行为的赞美, 唐宋人如此, 现代人也如此。所以唐诗宋词中典范作品所表达的 内心情感、思考和价值判断可以传递到今天,启发我们更细致地品味人生意义和美感。
当然, 对于现代人来说, 唐诗宋词的最大意义是其中的典范作品可以提升我们的情操、气 质和人格境界, 有深远的教育作用。且以李、杜、苏、辛为例。李白热情讴歌现实世界中一切 美好的事物, 其诗中蕴含强大的精神力量。杜甫诗中充满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和热爱天地万物 的仁爱精神是儒家思想中积极因素的艺术表现, 也是中华民族文化性格的形象体现。苏轼在词 史上首先打破晩唐以来词专写艳情的局限。他大量写作抒情述志、咏史怀古等题材的作品, 使
词从音乐歌词向抒情诗转变, 给以柔声曼调为主的传统词乐增添了高昂雄壮的因素。到了南宋, 以辛弃疾为首的爱国词人把爱国主义主题变成当时词坛的主旋律, 他们继承苏轼词中始露端倪 的豪放词风,并以慷慨激昂和沉郁悲凉两种倾向充实了豪放风格。
总的来说, 李、杜、苏、辛的作品, 不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而且具有提升读者人格境 界的作用。阅读唐诗宋词中的典范作品, 可以在审美享受中不知不觉受到诗人人格境界的感染, 这个过程就像杜甫所描写的成都郊外的那场春雨一样,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摘编自莫砺锋《在读诗读人中感受万千气象》)
材料二:
在如何阅读和鉴赏唐宋词的问题上,我很认同晚清词论家况周颐的一席话:“读词之法, 取前人名句意境绝佳者, 将此意境缔构于吾想望中。然后澄思渺虑, 以吾身入乎其中而涵泳玩 索之。 ”这样, 便能臻于“吾性灵与(词人之性灵) 相浃而俱化”的境地。照我看来, 这种读 词之法所重视与强调的,就是读者须与古代词人进行有关人生体验的“交流”与“对话”,如 此能达到二者之间的精神沟通和心灵契合。
首先, 从唐宋词人的角度来说, 尽管他们早已长眠地下, 但其凝聚和贮存在那些不朽词篇 中的人生体验却至今犹保持着顽强的生命活力。美国优秀作家福克纳曾说:“艺术家的宗旨, 无非是要用艺术手段把活动——也即生活——抓住, 使之固定不动, 而到一百年以后有陌生人 来看时, 照样又会活动——既然是生活, 就会活动。 ”虽然唐宋词人在主观上或许并无此种意 愿,但在客观上他们又通过写词把其生命活动和人生体验“抓住”并“固定”了下来;而当后 之读者重读这些词篇时, 词人的歌哭啼笑, 词人的音容笑貌, 以及他们的生存状态和精神面貌 就都会得到复活和浮现。从这个意义上说, 古老的唐宋词其实不老, 尤其是它所贮存的丰厚人 生意蕴则更保持着“常绿”的状态。故而读词实际就是在人生体验方面向前代词人“讨教”“求 援”的过程, 也是在古代先行者中间寻觅精神知音和良师益友的文化活动。这时, 读者处于“受 众”的地位,他们必须澄思渺虑,静静地倾听和深深地思索发自唐宋词人的种种心声。
其次, 读者在阅读和欣赏唐宋词时, 又会依据自身特定的人生阅历和生活经验对原作的意 蕴做出多种多样的诠释和解读, 并将自己的独特感悟融入对原作之“词境”与“词心”的理解 之中, 这就会扩展和拓深原词的思想意蕴。读者在读词过程中并不是处于被动的状态, 他们可 以且肯定会将其自身的某些人生体验反射给唐宋词篇, 因此就形成了读者与前代词人之间的跨 时代“交流”与“对话”。而唯有这样的读词之法——读者尽可能地调动自身的人生经验和艺 术想象力, “以吾身入乎其中而涵泳玩索之”——才能真正把词读深读透。
(摘编自杨海明《唐宋词与人生》)
1.下列对“唐诗宋词”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 .唐诗宋词应成为我们首选的阅读对象,其阅读价值高于《诗经》《楚辞》和明清诗词。
B .唐诗宋词体现的普通人的价值观,多数是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保家卫国行为的赞美。 C .李、杜、苏、辛的作品是唐诗宋词中的典范,虽然风格各异但都具有深远的教育作用。 D.唐宋词人为贮存丰厚的人生意蕴,将体验“抓住”并融入诗歌创作,然后传递给读者。
【答案】 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唐诗宋词…… 阅读价值高于《诗经》《楚辞》和明清诗词”无中生有。材料一第一段相关表述 为“从《诗经》《楚辞》到明清诗词, 都具有很高的阅读价值, 如果兼顾作品的经典意义、阅读 难度等因素,唐诗宋词应是我们的首选阅读对象”。并没有说唐诗宋词其阅读价值高于《诗经》 《楚辞》和明清诗词。
B.“多数是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保家卫国行为的赞美”中的“多数是”说法不当,材料一第二段 中“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保家卫国英雄行为的赞美”是举例证明“诗词中表达的那些内容 都是普通人的”“基本价值观”,不存在范围、数量的判断。
D.“唐宋词人为贮存丰厚的人生意蕴,将体验‘抓住’并融入诗歌创作,然后传递给读者”说法错 误,文中没有说唐宋词人“为贮存丰厚的人生意蕴”而写作,材料二第二段是说“虽然唐宋词人 在主观上或许并无此种意愿, 但在客观上他们又通过写词而把其生命活动和人生体验‘抓住’并‘固
定’了下来”,从而使创作出的作品“贮存丰富的人生意蕴”,选项颠倒了二者关系。故选 C。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 .如果想了解一位诗人的襟怀抱负,可以广泛地阅读他的诗歌,因为读诗就是读人。
B .古代诗词之所以具有现实价值,是因为它们表达了古今共有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C.读者须与古代词人进行有关人生体验的“交流”与“对话”,这样才能读深读透。
D .读者读唐诗宋词时,对原作的意蕴做出诠释和解读,就会扩展和拓深原作的意蕴。
【答案】 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D.“对原作的意蕴做出诠释和解读, 就会扩展和拓深原作的意蕴”理解错误, 材料二最后一段说 的是“读者在阅读和欣赏唐宋词时, ……对原作的意蕴作出多种多样的诠释和解读, 并将自己的 独特感悟融入到对原作之‘词境’与‘词心’的理解之中,这就会进而扩展和拓深原词的思想意蕴”,
选项丢掉了限定条件“将自己的独特感悟融入对原作之‘词境’与‘词心’的理解之中” 。 故选 D。
3.下列关于唐诗宋词赏读的事例,不能证明材料二最后一段中心观点的一项是( ) (3 分)
A.柳永词“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本是写爱情, 王国维却将其作为“古今之成大 事者”必须经过的三种境界之一。
B. 白居易诗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原意是以“草”的生生不息表达送别的愁情的增生, 后人却从中感受到了生命的顽强。
C.苏轼“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之句,表明苏轼心灵进入了宁静的境界, 读者能从中感受到作者的旷达潇洒。
D.杜甫诗句“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歌咏的是诸葛亮, 南宋爱国将领宗泽临终“诵 此二语”,感叹自己未竟的抗金事业。
【答案】 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材料二最后一段中心观点是“对原作的意蕴做出多种多样的诠释和解读,并将自己的独特感悟 融入对原作之‘词境’与‘词心’的理解之中,这就会扩展和拓深原词的思想意蕴”。
ABD 三项读者都将自己的独特感悟融入对原作之“词境”与“词心”的理解之中, 所以扩展和拓深 原词的思想意蕴。
C.“读者能从中感受到作者的旷达潇洒”,仅仅是对原作的主旨理解,并没有将自己的独特感悟 融入对原作之‘词境’与‘词心’的理解之中, 所以也就没有扩展和拓深原词的思想意蕴。 故选 C。
4.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论证了现代人与古代诗词之间的关系,但论证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请简
要说明不同之处。 (4 分)
【答案】 ①材料一侧重谈唐诗宋词对现代人的价值和意义;②材料二侧重谈现代人如何读懂 古代诗歌。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比较材料、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结合材料一中“读诗就是读人,阅读那些长篇短什,古人音容笑貌如在目前,这是我们了解前 人心态的最佳途径”“从《诗经》《楚辞》到明清诗词,都具有很高的阅读价值,如果兼顾作品 的经典意义、阅读难度等因素, 唐诗宋词应是我们的首选阅读对象”“唐诗宋词对于现代人的最 大意义,是其中的典范作品可以提升我们的情操、气质和人格境界,有深远教育作用”等分析, 材料一侧重谈唐诗宋词对现代人的价值和意义。
结合材料二“首先,从唐宋词人来说,尽管他们早已长眠地下,但其凝聚和贮存在那些不朽词
篇中的人生体验却至今犹保持着顽强的生命活力”“其次, 在此同时, 读者在阅读和欣赏唐宋词 时, 却又会依据自身特定的人生阅历和生活经验对原作的意蕴作出多种多样的诠释和解读, 并 将自己的独特感悟融入到对原作之‘词境’与‘词心’的理解之中, 这就会进而扩展和拓深原词的思 想意蕴”等分析,材料二侧重谈现代人如何读懂古代诗歌。
5.下面材料对王国维读词的评析,充分体现了况周颐的“读词之法”,请对此作简要分析和说 明。 (6 分)
王国维读李璟词时, 对《摊破浣溪沙》中“菡萏香销翠叶残, 西风愁起绿波间”两句大加 赞赏, 认为“大有众芳芜秽, 美人迟暮之感”(《人间词话》)。他选择这首词中意境绝佳的两句 进行鉴赏, 不仅读出了萧瑟秋景衬托下女主角哀怨的心境, 还因自己多愁善感的性格, 得出了
词中深寓忧患意识的结论。
【答案】 ①况周颐认为读词应“取前人名句意境绝佳者”,王国维选来鉴赏的两句, “菡萏”凋谢 “翠叶”残败, “西风”吹过“绿波”生愁,恰是有绝佳意境的。 ②况周颐主张读词应“将此意境缔 构于吾想望中”“澄思渺虑”,王国维从萧瑟秋景的描写中体会到了女主角哀怨的心境。 ③况周 颐提出读词要“以吾身入乎其中而涵泳玩索之”,将自己的主观投入到词作中与词人对话, 王国 维也因自己多愁善感的性格,得出李璟词中深寓忧患意识的结论。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结合材料二第一段“我很认同清末民初词论家况周颐的一席话:‘读词之法,取前人名句意境绝 佳者, 将此意境缔构于吾想望中, 然后澄思渺虑, 以吾身入乎其中而涵泳玩索之’”,与题干中 “王国维读李璟词时,对《摊破浣溪沙》中‘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两句大加赞赏, 认为‘大有众芳芜秽, 美人迟暮之感’ (《人间词话》)。他选择这首词中意境绝佳的两句进行鉴赏” 分析, 况周颐认为读词应“取前人名句意境绝佳者”,王国维选取了李璟词意境绝佳的两句词来 鉴赏。
结合题干中“不仅读出了萧瑟秋景衬托下女主角哀怨的心境”与材料二第一段“取前人名句意境 绝佳者, 将此意境缔构于吾想望中, 然后澄思渺虑”分析, 况周颐主张读词应“将意境缔构于吾 想望中”“澄思渺虑”,王国维从李璟词萧瑟秋景的描写中体会到女主角哀怨的心境。
结合材料二第一段“以吾身入乎其中而涵泳玩索之”,与题干中“因自己多愁善感的性格,得出 了词中深寓忧患意识”分析,况周颐提出读词要“以吾身入乎其中而涵泳玩索之”,王国维也因
自己多愁善感的性格,得出李璟词中深寓忧患意识的结论。
(二) 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云中谁寄锦书来
左建明
从前的情形, 隔上几日到办公室去, 总有那么一摞信件候在那里, 信里自然鼓胀着许多的 惊讶、欢喜, 或许还有失望与牵挂——不管怎样, 都足够一天的心潮起伏了。但是, 不知从什 么时日起, 那桌面上竟渐渐地荒凉起来, 即使半月二十天去一趟, 也鲜有书信出现, 唯有一些 硬邦邦的印刷品,仿如戈壁滩上的石块,摸也懒得去摸。于是,生活中平添了许多寂寥。
有次出差, 妻子跟我说, 你给我写封信吧。我说, 电话这么方便, 还写什么信。就没有写。 兜里揣了手机, 拿出来就讲, 用得着再写信, 再贴邮票, 再往邮局跑吗?妻子的深意被我忽略 了。
孩子出国读书已经两三年了, 家里竟没收到过一封亲笔信。自然是因有电话。后因上了网, 有了电子邮件。现在更是方便,用上了电子语音通话,不花钱,每天晚上对着麦克风尽管聊, 直聊得搜肠刮肚没话找话,几乎成了天气报告和烹饪交流了。
现代信息技术把时空为人制造的期待消解了。
也因此,我们再也体会不到“望穿秋水”“目尽飞雁”的诗意。遥想青春初恋时,正值朔 风吹雪, 戎马辽东。 “系书春雁足, 早晚到云中。”对于书信的期盼, 大约没有谁能比过当兵的 人。盼信—读信— 复信, 这循环往复经年不衰的美妙激情, 正是人生的菁华。至今想起那包被 妻子珍藏起来的两地书,耳边即刻传来列车“咔嚓—咔嚓”的车轮声,那就好像我们的专列, 专为我们传书送信。
书信实在是有不可替代的品质。
你可以反复地阅读, 阅读中又可生发出无穷的想象。那信纸的质地, 那熟悉的字迹, 那字 句的删改涂抹,都令人亲切感动遐思绵绵。你甚至偶然可见信纸上轻微的汗渍、浓湿的泪痕。 于是写信人的气息、心境、情感扑面而来。这时, 你充分地调动起自己的记忆与想象, 进而收 获了一次色彩斑斓的艺术体验。对于书信, 定要收藏。这比那些古玩字画等物质性收藏更为珍 贵。这是真正意义上的生命与精神的收藏。旧信重读, 你会发现生命从来就没有被时光的水流 冲走,过去的欢乐也好,痛苦也罢,它们全被酿成了幸福。你被幸福包围着,充实而又富足。
作为语言符号, 一旦将文字落在书面上, 它的表达便显得更为郑重。书信的基本品质是真 实。 (除非将它用于阴谋, 群英会蒋干中计, 也正是基于对书信真实品质的信任。 )书信最能贴 近情感、事件的本原, 因而具有非同寻常的认识价值。有关“我们从哪里来”这样永恒苍凉的
生命叩问, 也许能从书信中获得最温暖的回应。书信既是个人清洁的经验史, 又是宽广悠远的 血亲网。假如你不仅仅收藏着自己的所有信件, 而且还继承了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们的书 信, 那真是一部精彩绝伦的家谱。如果我们妄发谵语, 将此类“家谱”伸展到秦汉之前, 那真 正是一部伟大壮丽的画卷!有这样的参照与镜鉴,文明的脚步该是多么强健。
书信还是艺术的。它至少具备了语言和书写的艺术。为了将情感表达得强烈或含蓄, 为了 将事件叙述得准确且生动, 为了将理性阐述得缜密与通透, 等等, 你必得尽其所能选择最美的 语言,最美地书写。于是,许多经典的艺术从书信中诞生。《两地书》《傅雷家书》《曾国藩家 书》等等, 滋润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而二王、欧、褚、柳、米等大书法家的信札则成为后人 临池的范本。
这一切,是电话和伊妹儿所能替代得了的吗?
而今, 城市里的电信大楼是越来越气派堂皇了, 端的是人如水流车如龙。零落一隅的邮政 所却日渐寒碜——但是,它门前的邮筒依然恭候着您,虽然目光已有些酸楚;那小屋里依然散 发着邮票、蘸水笔和糨糊的温馨,虽然有点儿清寂。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这时候, 一位退休的老邮差正乘了月色蹒跚前行。他老伴的生命正处弥留之际, 他记起了 从前老伴的抱怨, 因为他当了一辈子邮差,却从来没给她写过一封信。现在,他终于写好了,
他要到远一点的地方去发信。
6.下列对本文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因为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手机和网络等手段使人们对书信的热切期待消解了。
B.作者认为电话和伊妹儿不如书信那么具有真正意义上的生命与精神的收藏价值, 会让人感到 幸福,充实而富足。
C.作者认为书信具有非同寻常的认识价值,具备语言和书写的艺术。
D.作者通过本文表达了对书信传统的热爱,呼吁回归到书信时代。
答案 D
解析 D 项, “呼吁回归到书信时代”无中生有,作者表达的是对书信文化回归的渴盼。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信里自然鼓胀着许多的惊讶、欢喜”中“鼓胀”一词生动地表现了从前书信数量多时, 给 人带来的丰富的情感体验。
B.“仿如戈壁滩上的石块”这个比喻写出了作者对硬邦邦的印刷品的反感, 从而衬托出对书信
的热爱和期盼。
C.文章以李清照的诗句为题,使文章含蓄,典雅,更有韵味,问句也能启发读者思考。
D.文中引用“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使文章富有诗意,也能表达作者对书 信传统逐渐丧失的叹惋以及对书信文化回归的渴盼。
答案 B
解析 B 项, “反感”一词过重了,这里只是写出作者的失落之情。
8.文中画线句子“这一切, 是电话和伊妹儿所能替代得了的吗? ”中, “这一切”包含哪些内 容?请结合文意分条概括。 (4 分)
答案 ①书信具有真正意义上的生命与精神的收藏价值, 让读者感到幸福、充实而富足。②书
信具有非同寻常的认识价值。③书信具备语言和书写的艺术。
9.文章的最后一段看似多余,实则不然。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6 分)
答案 ①是对书信品质的具体表现, 再次体现了书信的价值。②是对文章主题的形象表达, 有 利于引发现代人对书信传统的重新思考。③余韵悠长,耐人寻味。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费祎,字文伟, 江夏鄳人也。少孤, 依族父伯仁。伯仁姑, 益州牧刘璋之母也。璋遣使迎 仁, 仁将祎游学入蜀。会先主定蜀, 祎遂留益土, 与汝南许叔龙、南郡董允齐名。时许靖丧子, 允与祎欲共会其葬所。允白父和请车,和遣开后鹿车【注】给之。允有难载之色祎便从前先上及 于丧所诸葛亮及诸贵人悉集车乘甚鲜允犹神色未泰而祎晏然自若。持车人还, 和问之, 知其如 此,乃谓允曰: “吾常疑汝于文伟优劣未别也,而今而后,吾意了矣。 ”
先主立太子, 祎与允俱为舍人, 迁庶子。后主践位, 为黄门侍郎。丞相亮南征还, 群僚于 数十里逢迎, 年位多在祎右, 而亮特命祎同载, 由是众人莫不易观。亮以初从南归, 以祎为昭 信校尉使吴。孙权性既滑稽,嘲啁无方,诸葛恪、羊衜等才博果辩,论难锋至,祎辞顺义笃, 据理以答, 终不能屈。权甚器之, 谓祎曰:“君天下淑德, 必当股肱蜀朝, 恐不能数来也。”还, 迁为侍中。亮北住汉中, 请祎为参军。建兴八年, 转为中护军, 后又为司马。值军师魏延与长 史杨仪相憎恶, 每至并坐争论, 延或举刀拟仪, 仪泣涕横集。 祎常入其坐间, 谏喻分别。终亮 之世, 各尽延、仪之用者, 祎匡救之力也。亮卒, 祎为后军师。顷之, 代蒋琬为尚书令。琬自 汉中还涪, 祎迁大将军,录尚书事。
延熙七年, 魏军次于兴势, 后主假祎节, 率众往御之。光禄大夫来敏至祎许别, 求共围棋。 于时羽檄交驰,人马擐甲,严驾已讫,祎与敏留意对戏, 色无厌倦。敏曰:“ 向聊观试君耳! 君信可人, 必能办贼者也。 ”祎至, 敌遂退, 封成乡侯。琬固让州职, 祎复领益州刺史。 祎当 国功名, 略与琬比。十一年, 出住汉中。自琬及祎,虽自身在外, 庆赏刑威, 皆遥先咨断, 然 后乃行, 其推任如此。后十四年夏, 还成都。延熙十六年岁首大会, 魏降人郭循在坐。 祎欢饮 沉醉,为循手刃所害,谥曰敬侯。
评曰:费祎宽济而博爱,咸承诸葛之成规,因循而不革,是以边境无虞,邦家和一,然犹
未尽治小之宜,居静之理也。
(选自《三国志· 蜀书》,有删节) 【注】 开后鹿车:一种从后边开门、由人力推拉的小车。车窄小,仅容一鹿,所以得此名。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允有难/载之色/祎便从前先上/及于丧所/诸葛亮及诸贵人悉集/车乘甚鲜/允犹神色未泰/而祎晏 然自若
B.允有难载之色/祎便从前先上/及于丧所/诸葛亮及/诸贵人悉集/车乘甚鲜/允犹神色未泰/而祎晏 然自若
C.允有难载之色/祎便从/前先上/及于丧所/诸葛亮及诸贵人悉集/车乘甚鲜/允犹神色未泰/而祎晏 然自若
D.允有难载之色/祎便从前先上/及于丧所/诸葛亮及诸贵人悉集/车乘甚鲜/允犹神色未泰/而祎晏 然自若
答案 D
解析 画波浪线部分是叙述性的句子, 可以根据叙述主语的转换, 在完整的主谓结构之间断开。 “允有难载之色”的主语是“允”,“祎便从前先上”的主语是“祎”,“诸葛亮及诸贵人悉集” 的主语是“诸葛亮及诸贵人”,“车乘甚鲜”的主语是“车乘”,“允犹神色未泰”的主语是 “允”,“而祎晏然自若”的主语是“祎”。这些主谓句之间应分别断开,另外“及于丧所”应
该在“所”后断开。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字,古人的名和字是分开的,一般出生后取名,成人后取字。名和字往往有联系。 B.孤,古代通常指幼年丧父,有时也指父母双亡,如“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 C.先,指对过世的人的尊称。文中的“先主”与《出师表》中“先帝”都指刘备。
D.领,古代有临时代理官职之意。与之意义相近的还有“权、假、署、行、摄”等。
答案 D
解析 D 项, “临时代理官职”说法错误, “领”是“兼任”的意思。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费祎备受青睐。诸葛亮南征回朝, 官员到城外迎接。大多数官员比费祎年长位高, 但诸葛亮 只让费祎同乘,从此众人对费祎另眼相看。
B.费祎能言善辩。费祎受诸葛亮的委派出使吴国, 凭借着出色的口才, 使得诸葛恪等才学渊博、 善于诘难之人也不能占据上风,得到孙权赞赏。
C. 费祎善于调解。魏延和杨仪不和,费祎就常常劝解他们。诸葛亮在世时,能充分发挥魏延、 杨仪各自的才能,主要靠费祎对二人的帮助扶正。
D.费祎位高权重。诸葛亮去世后, 费祎接替军师之职。即使他和蒋琬身负重命远在朝外, 但朝 中的所有事务,朝廷都先向他们征求意见,然后才执行。
答案 D
解析 D 项, “所有事务”应为“奖赏惩罚之事”。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 分)
(1)吾常疑汝于文伟优劣未别也,而今而后,吾意了矣。 (4 分)
(2)向聊观试君耳!君信可人,必能办贼者也。 (4 分)
答案 (1)我常疑心你和文伟的优劣高低无法分辨出来,从今以后,我心中就明白了。
(2)(我)先前只不过是观察试探您罢了!看来您确实是最适宜的人选,一定能打退敌寇。
14.文章最后说费祎“宽济而博爱”,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 分)
答案 董允与费祎一起到墓地去吊唁,董允的父亲故意安排了一辆很小的车,董允很不高兴, 费祎不介意;费祎为了蜀国的大局, 对于经常闹矛盾的魏延和杨仪, 常常在他们中间劝说调解。
【参考译文】
费祎,字文伟, 是江夏郡鄳县人。他小时候父母双亡, 靠同族父辈费伯仁抚养。费伯仁的 姑姑是益州牧刘璋的母亲。刘璋派人来迎接费伯仁,费伯仁带领费祎也到蜀郡游历求学。 (恰 逢)先主刘备平定了蜀郡,费祎就留在益州当地,和汝南人许叔龙、南郡人董允齐名。当时许 靖的儿子去世, 董允和费祎想一起到许靖之子的墓葬地吊唁。董允把这件事告诉父亲董和并要 一辆车, 董和安排了一辆从后面开门、由人力推拉的小车给他们。董允脸上表现出难以乘车的 神色, 而费祎就在前面上了车。等到了葬地, 诸葛亮和许多达官贵人都已到齐, 他们的车非常
光彩华丽。董允的神色一直局促不安, 而费祎却泰然自若。车夫把车拉回去后, 董和向他询问, 知道情况是这样,就对董允说:“我常疑心你和文伟的优劣高低无法分辨出来,从今以后,我 心中就明白了。”
先主立刘禅为太子, 任费祎和董允一同为舍人, 又升为庶子。后主刘禅继位后, 任命他为 黄门侍郎。丞相诸葛亮南征回朝, 群官到都城外几十里处迎接, 其中大多数官员比费祎年长且 职位尊贵, 但诸葛亮却只命费祎与自己同乘一车, 从此众人没有人不对费祎另眼相看。诸葛亮 因为刚从南边归来, 任命费祎为昭信校尉出使吴国。孙权生性爱戏谑说笑, 调笑没有限度, 又 有他手下的诸葛恪、羊衜等人知识广博善于辩论, 论辩责难言辞锋利, 而费祎与他们谈论时却 言辞顺畅、含义笃实,据理作答,始终没有被折服。孙权十分器重他,对费祎说:“你是天下 具有美德的人,必定会成为辅佐蜀国君主的重臣,以后恐怕不能常来了。”费祎回蜀后,升为 侍中。诸葛亮北驻汉中时, 请费祎任参军。建兴八年, 费祎转任中护军, 后又任司马。当时军 师魏延与长史杨仪互相憎恶, 每当坐在一起时就争论不休, 有时魏延举刀比画着要杀杨仪, 杨 仪则痛哭流涕。费祎就常坐到他们中间, 劝谏晓喻分辨是非。诸葛亮在世的整个期间, 能充分 发挥魏延、杨仪各自的才能,是仰仗了费祎匡正补救的力量。诸葛亮去世后,费祎任后军师。
不久,代替蒋琬任尚书令。蒋琬从汉中回到涪县时,费祎升为大将军,总领尚书事务。
延熙七年, 魏军驻扎在兴势, 后主授予费祎符节, (他)率领士兵前去抵御。光禄大夫来敏 到费祎处送别,请他一起下围棋。当时,军事文书往来传递,人马披甲戴盔,车马整备完毕, 而费祎却与来敏专心致志地下棋,毫无厌倦的样子。来敏说:“(我)先前只不过是观察试探您 罢了!看来您确实是最适宜的人选, 一定能打退敌寇。 ”费祎到了兴势, 敌人就撤退了, 费祎 被封为成乡侯。蒋琬执意辞让益州的职务, 费祎又兼任益州刺史。费祎主持国事时的政绩名望, 大体上可与蒋琬并列。延熙十一年, 费祎出朝驻守汉中。从蒋琬到费祎,即使身负重命远在朝 外, 但奖赏惩罚之事, (朝廷)都要他们在远方事先商议决断, 然后才执行, 他们受到推重信任 就是这样。后来延熙十四年夏, 费祎回到成都。延熙十六年年初大会上, 魏国投降过来的郭循 在席间。费祎开怀畅饮,喝得酩酊大醉,被郭循手执短剑杀害,后主封给他的谥号为敬侯。
评论说:费祎宽厚助人又博爱, 全部承袭了诸葛亮制定的规章制度, 沿袭执行而没有改动, 所以边境安宁, 国家和人民同心合力, 然而他们并没有掌握治理小国的最佳方法, 不知道清静 无为的道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5、16 题。
赠徐安宜(节选) 李白
白田②见楚老,歌咏徐安宜。
清风动百里,惠化闻京师。
浮人若云归,耕种满郊岐。
游子滞安邑,怀恩未忍辞。
翳君树桃李,岁晚托深期。
[注]①徐安宜:江苏安宜县令徐某。②白田:在今江苏宝应县城西南。③翳:遮掩。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从题材来看,这首诗属于干谒诗,同题材的诗有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B. 第二联中动词遣用颇具艺术性, “动”“闻”两词均属词类活用,巧妙地赞扬徐安宜。
C. 第三联中诗人把自己说成游子,正享受着徐安宜的恩德,可见诗人有知恩之心。
D. 本诗体现了“圣贤发愤之所为作”的创作特点,也反映出诗歌用于社交的实用性功能。
【答案】 D
【解析】本文并没有抒发自己内心的愤懑, 而是表达自己的渴望, 所以本诗并非“发愤之所为 作”。
16.本诗运用多种手法来“歌咏”徐安宜,请选三种作简要赏析。(6 分)
【答案+解析】
①运用侧面描写手法,通过楚老、浮人、游子等人物,侧面“歌咏”徐安宜;②通过夸张的手 法,歌咏徐安宜教化之风,遍及百里;③采用比喻的手法来“歌咏”,将桃李比作受关心的人, 夸奖徐安宜培养和关心他人。
另外:①中“侧面描写”也可表述成“衬托”或“烘托”;③中“春风”、“云”均用了比喻手 法。
④ 采用了象征手法,用“清风”象征他的政绩,歌咏徐安宜的教化之风;
⑤ 采用正面描写的手法,直接赞美徐安宜的教化闻名京城。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 6 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 分)
(1) 《 子路 、 曾皙 、冉有 、公西华侍坐 》 中写 曾皙弹奏 的声音渐渐稀疏下来 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
(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写春天天气和暖,春天的衣服已经穿定了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
(3) 《 庖丁解牛 》 中用动作表现庖丁得意扬扬 的 心理 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 ,
”。
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鼓瑟希 铿尔 (2)莫春者 春服既成
(3)提刀而立 为之四顾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0 题。
科学素养与媒介素养, 一个属于自然科学领域, 一个属于人文社科领域, 两者的字面意义似乎
有着__________。然而, 科学素养与媒介素养其实是__________的。科学理论与技术在作用于
社会时, ( );而媒介素养如果脱离了科学基础, 就难以对社会面貌形成客观认知。科
学素养和媒介素养有许多共通性。比如, 科学与传播都需要质疑精神。 如果受众看到食品安全 的信息, 都能细究事实和依据, 就不会助推谣言的再传播, 更不至于被谣言蒙蔽。 食品安全谣 言__________ ,有的历经反复辟谣,依然在某些情况下甚嚣尘上。一个谣言传播的时间越久、 范围越大, 彻底消除其危害的难度就越大。每一个公民都有阻止谣言传播的责任, 尤其在新媒 体时代, 加强对网络信息的辨识能力, 不助长谣言传播的气焰, 提高科学素养和媒介素养, 应
当成为现代公民最基本的角色认知。
18 .依次在文中横线上填入恰当的成语。 (3 分)
答案 天壤之别 相辅相成 来势汹汹
解析 “天壤之别”形容极大的差别。 “相辅相成”指互相补充, 互相配合。由后文可知, 科 学素养与媒介素养是互相补充的,故用“相辅相成”。“来势汹汹”形容动作或事物到来的气
势很厉害。此处是指谣言到来的气势猛烈,应用“来势汹汹”。
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才牵涉传播方法和路径,直接关系到公众媒介素养
B.就直接关系到公众媒介素养,牵涉传播方法和路径 C.才直接关系到公众媒介素养,牵涉传播方法和路径 D.就牵涉传播方法和路径,直接关系到公众媒介素养
答案 D
解析 才:表示只有在某种条件下然后怎样。就:表示在某种条件或情况下自然怎么样。A、 C 两项表述过于绝对, 可以排除。 B 项不合逻辑, “牵涉传播方法和路径”应在前, “直接关
系到公众媒介素养”应在后。故选 D。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受众如果看到食品安全的信息, 都能细究事实和依据, 就不会助推谣言的再传播, 更不至 于被谣言蒙蔽。
B.如果受众看到食品安全的信息, 都能细究事实和依据, 就不至于被谣言蒙蔽, 更不会助推 谣言的再传播。
C.受众如果看到食品安全的信息, 都能细究事实和依据, 就不至于被谣言蒙蔽, 更不会助推 谣言的再传播。
D.如果受众都能细究事实和依据, 看到食品安全的信息, 就不会助推谣言的再传播, 更不至 于被谣言蒙蔽。
答案 C
解析 画横线的语句有两处错误:一是关联词的位置不当,因为各分句的主语是一致的,关联 词“如果”应放在主语“受众”的后面,排除 B 、D 两项;二是“不会助推谣言的再传播”和
“不至于被谣言蒙蔽”语序不当,应该调换位置,排除 A 项。故选 C。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 2 小题, 11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1~22 题。
电子计算机的问世揭开信息化社会的序幕, 移动传媒和人工智能技术结合生成的数字文化 更是将人类推进新媒介时代, 信息的传播容量不断扩充、传播速度不断加快, 古老的传统文化 迎来传播和发展的新契机。
通过数据化存储、可视化呈现、便捷化传送等方式,新媒介可以更立体地建构文化记忆, 推动传统文化在时间和空间的传承。 从时间层面来看, 新媒介传播引导人们回望历史, 探寻民 族文化源流,增强文化自信;从空间层面来看,新媒介主导下的信息传送无远弗届,能有效地 覆盖到更广阔的领域,提升人们的文化认同感。
新媒介和传统文化的交互相融, 会推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生成新的文 化因子。这种转化既包括外在形式的改变, 也包括内在精神的更新。如, 古代服饰原本具有社 会符号性,而今天活跃于各新媒体平台的“汉服圈”并不含有传统服饰中的等级意味。 21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新媒介可以通过数据化存储、可视化呈现、便捷化传 送等方式更立体地建构文化记忆来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 ”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 为什么
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6 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原句采用短句形式, 简洁明了。②原句描述新媒介特点的状语“通过数据化存储、可 视化呈现、便捷化传送等方式”放在句子开头, 起强调作用。③原句“推动传统文化在时间和 空间的传承”中的“在时间和空间”与下文“从时间层面来看”“从空间层面来看”相照应, 结构更严谨。
解析 从句式上看, 原文“通过数据化存储、可视化呈现、便捷化传送等方式, 新媒介可以更 立体地建构文化记忆, 推动传统文化在时间和空间的传承”是三个短句, 语言有节奏感, 流畅 鲜明,形式清晰,便于理解;修改后的句子变成了一个长句,没有了原句的节奏,也失去了原 句的简洁明了, 显得有些冗长、含混, 句意不够清晰。从结构上看, 原句描述新媒介特点的状 语“通过数据化存储、可视化呈现、便捷化传送等方式”放在句子开头,起到了强调的作用, 重点介绍了新媒介运作的方式和途径,句意清晰,层次分明;改后的句子不再强调“数据化存 储、可视化呈现、便捷化传送等方式”,强调的重点变成了“建构文化记忆来推动传统文化的 传承”,失去了原来的表达效果。从语言表达的连贯上来看,下文分别从“时间层面”和“空 间层面”来分析了新媒介的作用, “时间”在前, “空间”在后, 原句中的“推动传统文化在 时间和空间的传承”与后文“从时间层面来看”“从空间层面来看”相照应, 使原句的结构更 严谨,而改句删除了“在时间和空间”,结构不太严谨,逻辑不够合理,失去了原来的表达效 果。
22.下面是根据上文第二、三段制作的内容结构图, 请将空白处补充完整, 每处不超过 6 个字。
(5 分)
答案 ①建构记忆 ②探寻源流 ③提升文化认同
④转化发展 ⑤改变外在形式
解析 原文第二、三段分别从两个不同方面阐述“新媒介”对“传统文化”的推动作用。首先 看第二段, 根据“通过数据化存储、可视化呈现、便捷化传送等方式, 新媒介可以更立体地建 构文化记忆, 推动传统文化在时间和空间的传承”可知, “新媒介”可以通过“建构文化记忆” 来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再根据第二段中分别从“时间层面”和“空间层面”来传承传统文化,
而传承的前提则是“更立体地建构文化记忆”,可知第①处应该填写“建构记忆”。根据“从时 间层面来看, 新媒介传播引导人们回望历史, 探寻民族文化源流, 增强文化自信”的内容, 结 合第②处对应的“从空间层面来看”,新媒介的作用是“覆盖广阔”,可得第②处应该填写“新 媒介”在时间层面的作用:“探寻源流。 ”与③相对应的“增强文化自信”是从时间层面的角 度概括的新媒介的作用,因此③应该填写从空间层面的角度概括的新媒介的作用;根据“从空 间层面来看, 新媒介主导下的信息传送无远弗届, 能有效地覆盖到更广阔的领域, 提升人们的 文化认同感”可知, 第③处应填写与“增强文化自信”相对应的“提升文化认同”。④之后的“创 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并列关系, 根据图表中的层级关系, ④和“创造性转化”和“创 新性发展”应是总分关系;根据第三段中“新媒介和传统文化的交互相融,会推动传统文化的 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再结合第④处对应的“传承”,第④处应填写“新媒介”对“传统 文化”的第二个作用:“推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按照字数要求,第④处 应填写“转化发展”。根据“这种转化既包括外在形式的改变,也包括内在精神的更新”可知, “新媒介”推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包含了外在形式和内在精神两个层面的变化, 因此 第⑤处应填写与“更新内在精神”相对应的“改变外在形式”。
四、写作(60 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 分)
近年, 各种传播媒介广泛运用, 已成为工作生活的得力助手。利用各种媒介高效获取资讯 广受欢迎,借助多种媒介开展学习活动深受喜爱,通过社交媒体传播热点事件备受关注。
在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介并存的信息时代, 我们必须思考“如何利用多种媒介沟通 交流, 传播文化”“如何利用多种媒介获取信息, 发出自己的声音”“如何辨别各种媒介信息 真伪,形成独立、正确的判断”……
读了以上材料,你对“信息时代的媒介”有怎样的思考和认识?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少于 800 字。
写作指导 材料第一段肯定了信息时代各种媒介在学习工作、沟通交流、传播思想文化等方 面的巨大作用和便捷力量。第二段强调在信息时代, 媒介在给人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 也带来 了新的问题和挑战。
立意可正面切入,如何利用媒介助力学习,便利生活;如何遵守媒介规则,加强自身修养,提 高对不良信息的“免疫力”,提升鉴别力;如何明辨是非,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过滤选择信 息。也可反面切入, 先列举普遍存在的网络之怪现状, 如不实言论、不健康信息、疯狂起哄等,
在此基础上剖析心理和根源,与网络怪现状说“不”,然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呼吁净化网 络环境, 加强媒介立法, 加强网络监管, 营造风清气正的媒介风气。也可正反结合, 谈如何正 确利用好媒介。
参考立意:①利用媒介,学会学习,学会交流,学会传播;②媒介不是法外之地,方寸之间应 有分寸;③慎独自修,谨守媒介时代的底线和边界;④学会思考,学会辨别,扬长避短,用好 媒介这把双刃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