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分支结构控制计算
一、说教材
首先,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本课出自于2019粤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Python程序设计第四课的内容,再次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Python的基本语法,对Python已经有了一定了解,为这一节课做了很好的铺垫,本节课学生通过学习分支结构控制计算的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条件语句的概念和使用,在整个单元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说学情
新课程方案要求教师育人为本,因材施教,分析学生是备课时的重要环节。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已成为了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工具。学生需要掌握计算机科学和编程的基本知识,以便在未来更好地适应快速变化的工作环境。学生在Python编程语言中,学习到使用分支结构来控制计算的能力,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对于乡镇的学生,接触电脑和编程都相对较晚,基础较差,所以在设计的时候应该注重基础的内容的讲解,让学生明白其中的原理,并通过简单的例子加深理解。
三、说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的教材和学情,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包括知识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理解分支结构思想
2. 掌握Python中的单分支if语句、双分支if语句
3. 能运用分支结构解决简单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探究与讨论,体会单双分支if语句的使用方法
通过对程序的模仿编写,体验编程的乐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编程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分支结构的基本思想和原理
2、 单分支if语句、双分支if语句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
实现分支结构的简单应用
五、说教学方法
本课采用“讲解、演示、练习、应用”等多种教学方法。
讲解:通过图示、实例等多种方式讲解分支结构的基本思想和原理。
演示:通过实际程序演示单双分支if语句的使用方法以及如何构建有用的程序。
练习:通过一些简单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分支结构和用法。
应用:通过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尝试在实际应用中使用Python编写程序。
六、说教学过程
1. 引入(5分钟)
通过展示一些在生活中使用分支结构解决问题的例子,让学生了解分支结构的基本思想和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讲解(5分钟)
详细讲解单双分支if语句的格式与使用方法,强调在Python中使用这些语句的时候需要注意的细节和要点。
3. 演示(10分钟)
通过实际程序演示单上分支if语句的使用方法以及如何构建有用的程序,具体内容如下:
单分支if语句例子讲解:书本P26页的学习任务。
双分支if语句例子讲解:输入a,b,c三个数,找出最大值。
4. 练习与应用(20分钟)
基础任务:小组形式相互讨论,相互提问,说出单双分支if语句的格式及其注意的点。讨论后,以小组为单位,尝试将刚刚老师所讲的单双分支if语句的例子重新写一遍。
进阶任务:输入a,b,c三个数,找出最小值
七、说结束语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分支结构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掌握了Python单双if语句的使用方法,并能够运用分支结构实现简单的程序。这不仅为学生未来的编程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编程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