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5.《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5.《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6-11 20:34: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筛选和整合信息,明确“工匠精神”的内涵。
2.联系阅读和生活经验,理解“工匠精神”的外延。
二、教学重难点:筛选和整合信息,明确“工匠精神”的内涵,理解“工匠精神”的外延。
三、教学流程
1.同学们好!你一定已经读过第4课中的三篇通讯了,这节微课就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这篇文章,我将带领大家一起通过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来读懂文章的核心之一——工匠精神。
2.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本质特征的总和。请同学们阅读全文,勾画能提示“工匠精神”内涵的句子。
我想大家一定首先注意到了这个句子,“将一门技术掌握到炉火纯青,这固然是工匠精神,但工匠精神的内涵又远不限于此。”
新闻时评的写作者,要让自己的观点鲜明,往往会有这样的过渡句或者是总括句,作为读者,我们一定要敏感地抓住这样的句子。这个句子告诉我们,作者将“工匠精神”的内涵理解成了两个层面:
3.其一为普通层面,即“将一门技术掌握到炉火纯青”,这一点在前三个自然段中有类似的表述,如:只有像手工匠人一样雕琢技艺、打造产品,企业才有金字招牌,产品才能经受住用户最挑剔眼光的检验。《说文》里讲:“匠,木工也。”今天的“匠”,已民成为心思巧妙、技术精湛、造诣高深的代名词。“将产品当成艺术,将质量视为生命”,正是这样的极致追求,将我们带往一个更为不凡的世界。其中“雕琢技艺、打造产品”“心思巧妙、技术精湛、造诣高深”“将产品当成艺术,将质量视为生命”这些词语都指向“工匠精神”的第一层面的内涵,即“精益求精”。
4.阅读第4自然段,同学们很容易能找到下面的句子:的确,倘若没有发自肺腑、专心如一的热爱,怎能有废寝忘食、尽心竭力的付出;没有臻于至善、超今冠古的追求,怎能有出类拔萃、巧夺天工的卓越;没有冰心一片、物我两忘的境界,怎能有雷打不动、脚踏实地的笃实。工匠精神中所深藏的,有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生命哲学,也有技进乎道、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从这些句子中,我们可以得出“工匠精神”的内涵的第二个层面,即“一流的心性”——热爱、追求、境界,甚至于上升到一种生命哲学和人生信念的高度。
到此,我们看到作者认为工匠精神即是一种技术上的追求精益求精,更是一种心性上的热爱、追求、境界、生命哲学和人生信念。
5.概念是一切观点的基础,理解了概念的内涵,只是理解作者观点的第一步,接下来,我们还需要对概念加以运用,其最基本的一点就是要进一步理解概念的外延。外延是指具有该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一切对象。能够凭借概念的内涵来判断哪些对象属于其外延,哪些对象不属于其外延,才能够说明我们真正理解了这一概念的内涵。
请同学们结合第4课,思考袁隆平、张秉贵、钟扬等人身上是否具备工匠精神?并简要说明。
6.袁隆平
尊重权威,但不崇拜权威:当研究水稻杂种优势被认为是“对遗传学的无知”时,他顶着压力和指责,坚持用科学和事实说话,这就是一种“臻于至善,超今冠古的追求”;
当杂交水稻研究获得一定成功后,他又积极规划并选育超级杂交水稻,这当然是一种精益求精的追求。
7.张秉贵
他称糖,可以一抓就准;他服务,可以多渠道丰富自己的商品知识;他工作,可以公私分明,爱岗敬业,这就是一种“冰心一片、物我两忘的境界”。
9.钟扬
热爱植物学,他从学习无线电专业转向研究植物学,他是第一个深入西藏的植物专家,为人类建立来自世界屋脊的种子宝库;热爱科普,他充当科学队长,热心博物馆和科技馆的科普工作;热爱学生,他充当接盘导师,鼓励、帮助西藏研究生。钟扬将“发自肺腑、专心如一的热爱”发挥到了极致。
10.恭喜同学们,我们已经从内涵和外延两个角度来理解了“工匠精神”这一概念,生活中,那些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的“工匠”还有很多,比如:敦煌第一位专职修复工匠李云鹤;火箭改动机焊接技术工人高凤林;复兴号高铁转向架焊接工人李万君……正如作者李斌在文中所说“我们不必人人成为工匠,却可以人人成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
11.这节微课,我们从内涵和外延的角度来理解了“工匠精神”这一概念,同学们可以尝试运用同样的方法来对“孤勇者”这一概念进行解读,写一段自己的理解吧。下一节微课,我们一起来探讨“从现象到根源——理解“工匠精神”的时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