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8.2《登高》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8.2《登高》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6-11 20:35: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登高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理解诗歌意象、意境及情感,体会诗歌内涵之沉郁。 2. 理解律诗“起承转合”的含义,感受诗歌笔法之顿挫。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分析诗歌意象、意境及诗人情感,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 教学难点: 理解诗歌在“起承转合”上的典型性与创新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问】何谓“登高”? 【明确】 1.“登高”本是中国古代重阳节的习俗,有登高祈寿、亲人团聚之意; 2.登高言志的诗歌传统。《文心雕龙》写道“原夫登高之旨,盖睹物兴情,情以物兴,故义必明雅。” 【问】杜甫的《登高》历来作为杜诗“沉郁顿挫”风格的典范之作,读一读这首诗,说说你如何理解“沉郁顿挫”。 【明确】清代吴瞻泰《杜诗提要》:“少陵自道曰‘沉郁顿挫’。其沉郁者,意也,顿挫者,法也。意至而法亦无不密。” 所谓沉郁,是从诗歌内容与情感角度而言的,诗意必繁复交错而充满悲剧色彩。 所谓顿挫,是从诗歌表现手法角度而言的,诗法必造“起承转合”之新境界。 二、一读诗歌,品诗意之“沉郁” 【问】读诗歌首联颔联,析意象,悟诗人心境。 【明确】 意象特点画面意境小结风急寒风凛冽萧瑟、辽阔、凄冷、苍凉、旷远、恢弘在苍凉辽阔的自然空间中,个体之渺小、生存之多艰。天高环境阔大猿啸哀哀转久绝渚、沙清、白冷色调,苍白鸟飞回徘徊无所依落木无边、萧萧下无边无际个体身处时间中无力抵抗命运、无力抵抗生命的迅速衰竭。长江不尽、滚滚来奔流不息
【问】读诗歌颈联尾联,感受诗人命运之悲。 【明确】首联颔联,诗人面对自然天地思索人生和宇宙之一般规律; 颈联尾联,诗人则反观自身,寥寥二十八字写尽了诗人的一生。 南宋学者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评析“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即八重悲。加上尾联,其实可以读出更多悲辛。 境况含义情感小结万里地之远也思乡怀人个体生命历程之多重悲辛;命途之艰难落在个体身上展现出来的复杂样态。 悲秋时之凄惨也感时伤怀作客羁旅也流寓他乡常作客久旅也常年漂泊百年齿暮也人生迟暮多病衰疾也体衰多病登台高迥处也望远寄怀独登台无亲朋也孤苦无依艰难个人与国家命途多舛忧国伤时 苦恨繁霜鬓遗憾壮志未酬身先老抱憾终身潦倒与国同悲颓废失意新停浊酒杯不再饮酒彻底的悲
二读诗歌,会诗法之“顿挫” 【问】《登高》在“起承转合”章法上的新境界何在? 【明确】诗歌从天地宇宙的极大到个体悲辛的极小,实现了诗境转化上的巨大跨越。 【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问】如何理解“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明确】所谓“化境”,是指语言转化成一种意境,让读者看到文字以外的境象,给读者一个想象的空间。风烛残年的诗人置身于这宏大的宇宙天地间,颔联就营造出一种“巨大的苍凉感”。 【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问】明代文人王世贞《艺苑卮言·卷一》:“七言律不难中二联,难在发端及结句耳。老杜集中,吾甚爱“风急天高”,结亦微弱。”清代文人沈德潜《杜诗偶评》:“结句意尽语竭,不必曲为之讳。”清代文人纪昀也同意沈德潜的看法,他说“落句词意并竭”。你是否同意历代文人的看法,谈谈你的理解。 【明确】杜诗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其中的“现实感”,鬓发苍白,不得不停下手中的浊酒杯,是非常真实且残酷的人生体验。从旷远的视野回到生活的细节,胸怀天下却因眼前柴米油盐、身体衰病的苟且一直卡在人生的缝隙之中,正是杜甫人生沉郁顿挫的真实写照。 总结 《登高》是杜甫沉郁顿挫的人生注脚。杜甫在人生的最后两年写下它(767年),它诠释着杜甫诗歌的艺术风格,也凝结着杜甫人生的独特体验。 所谓沉郁,是在萧瑟凄冷意境之中潜藏多重悲辛;所谓顿挫,是在巨大的苍凉感之下直面现实人生。
备注:教学设计应至少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三个部分,如有其它内容,可自行补充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