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6.1《记念刘和珍君》双基限时练(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单元6.1《记念刘和珍君》双基限时练(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6-11 20:42: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双基限时练(七) 记念刘和珍君
一、基础测试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yǔn 陨石 允诺 吮吸 殒身不恤
B.dié  喋血  影碟  间谍  连篇累牍
C.zī  浸渍  河碛  中帻  啧有烦言
D.fēi  绯红  扉页  芳菲  蜚声中外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寥落 惨淡经营 叱诧 天理昭然
B.租赁 仗义执言 噩梦 肆无忌惮
C.尸骸 黯然神伤 凶残 英雄气慨
D.引退 默无声息 微漠 至命创伤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对于降准,央行显得颇为踌躇,尤其是8月份以来央行令市场对降准的预期再三落空,而以逆回购滚动操作来平抑资金压力。
B. 古代学者皓首穷年研治一经,书虽读得少,读一部却就是一部,口吐珠玑,咀嚼烂熟,透入身心,变成一种精神的原动力,一生都受用不尽。
C. 一切世俗的价值,包括权力、财富、名声等,都具有表现人的才能、品格、情怀的效应,彰显了乃至夸大了其拥有者的善和恶。
D. 他之所以难以复制,乃是因为他有一个品质极好的灵魂,在中国当代作家中,他的那种无师自通的哲学悟性,那种浑然天成的宗教情怀,几乎无人可及。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鲁迅说,“看客”是“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这是站在社会学的角度来说的;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似乎有另一种解释,就是被看者给看客提供了一面反观自身的镜子。
B.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两个方面当前仍然是社会需要同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但这两个方面各自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所以社会矛盾的表述应作适当的调整。
C. 在不少省份尤其是大中城市中,新建或改建的视频监控点迅速扩张,有的地方出现了商业机构为攫取巨额利润而推动视频监控系统的情况,应该引起警惕。
D. 以卡夫卡作开端,西方二十世纪的荒诞文学,如果从哲学上去把握其精神内涵,乃是“无”的本体论,即世界人生的无意义、无着落。
5.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古诗中有“春到人间草木知”的名句,在鲁迅笔下,知春、报春、不争春,正是崇高的野草魂。______________最可贵的是,你虽知花叶不美,但仍散发着一点无名野香,给那里带去春色和生机。
①在雪的下面,“冷绿的野草”在初春的寒风中,散发着盎然的春意。
②严冬刚过,残雪犹存。
③为使春意更浓,春色更娇,你甘当陪衬,默默奉献。
④待到春满人间,姹紫嫣红开遍,你却不居功,不争俏。
A. ④③②①        B.②①④③
C. ②①③④ D.③④②①
二、课内阅读
阅读课文六、七部分,完成6~9题。

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因为这实在不过是徒手的请愿。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
然而既然有了血痕了,当然不觉要扩大。至少,也当浸渍了亲族,师友,爱人的心,纵使时光流驶,洗成绯红,也会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陶潜说过,“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倘能如此,这也就够了。

我已经说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一是当局者竟会这样地凶残,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
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虽然是少数,但看那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曾经屡次为之感叹。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
6.第六部分中画线句子有什么潜在意义?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作者引用陶潜诗的作用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第七部分中画线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从这两部分看,作者是如何看待学生请愿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能力提升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还是一个破落户”
鲁迅毕竟是“五四”时代的知识分子,性情又和郭沫若那一类人很不相同,不习惯在精神上迅速地脱胎换骨,因此,在整个三十年代上半叶,他只要谈到民众,多半都还是重复以前的看法。他屡次打比喻,说现代中国的历史就是几个人轮番变戏法,老百姓呆头呆脑地围着看。回忆往事,他记起家乡旧时的“堕民”,不禁感慨他们“不但安于做奴才,而且还要做更广泛的奴才,还得出钱去买做奴才的权利”;愈到晚年,他对民众的揭发还愈深刻。
既然给社会诊病的时候,他常常还是照着老思路,他接着提治疗意见,就难免还是要抄旧方。事实上,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他不断地重复这种中国人必得向外国学习的“五四”式的启蒙主张。他说中国人的“哑”,是因为精神上的“聋”,倘再不输入精神的粮食,中国人便要成为尼采所说的“未人”。于是他提倡“拿来主义”,再三强调,说这是当务之急:“启蒙工作在现在是最需要的。”
也就从三十年代初开始,他一面说“唯无产者才有将来”,一面又读起了中国的史书,尤其是宋、明两代的野史。他会在这个时候去读这些书,本身就说明了他对现实的绝望,正像他自己说的:“一个人处在沉闷的时代,是容易喜欢看古书的。”他向来有一种从今天看出昨天的锐利的眼光,三十年代的中国又恰似大厦将倾,一派末世景象,他越是细读宋、明野史,就越觉得自己也正活在那样的时代。心里这样想,笔下就不免也要这样写,于是他三十年代的私人通信和公开文章中,不断出现了以古比今的文字。直到一九三六年,他还不断以明末的事情,来比附现实中文学家的“逸民气”和老百姓的怯懦性,那种以直自己正是活在宋季和明末的强烈感觉,始终没有消散。
心中存着这样一面古代的镜子,脑中又时时闪过历史循环的念头,鲁迅对现实中的人事,看法就自然会和周围的人很不一样。一九三四年,周作人在上海的《人间世》杂志上发表一首打油诗,编者又加上“五十自寿”的标题,引来蔡元培、钱玄同等人的一连串和诗,一时间颇为热闹。这引起上海等地的左翼青年作家的不满,纷纷撰文批评,有的措辞还相当激烈,闹得沸沸扬扬。“左联”的许多年轻人都在那里愤愤地声讨周作人,鲁迅却回过身来看透了他们的心肠,而这是连他们自己也未必能看清的,鲁迅与他们的精神距离,实在是太大了。
一九三○年秋天,上海文化界的共产党组织通过美国记者斯沫特莱,租了一家荷兰人开设的西餐馆,给鲁迅庆祝五十岁的寿辰。到了那一天,上海的几乎所有左翼文化团体都派代表来参加,把那家餐馆挤得满满的,气氛相当热烈,鲁迅也很高兴。可是,当他站起来致辞时,却说出这样一番扫兴的话:我现在被人请求出来领导无产阶级文学运动,我的几位年轻的朋友还坚持要我做一个无产阶级作家。我要是真装作一个无产阶级作家,那就幼稚可笑了,我的根子是植在农村中、农民中以及学者的生活中。我也不相信中国的知识分子的青年,没有对工人、农民的生活、希望和痛苦的体验,就能创作出无产阶级的文学……这整篇讲话,简直好像是故意在强调他和那些给他祝寿的人的精神差别,后面那几句,更是明显夹着刺了。他对那些明明和他一样——或者还不如他,却摇身一变,以无产阶级自居,大骂他落伍的人,一直耿耿于怀,只要有机会,他就要指责他们的善变。他这样去指责别人,自己就更会警惕,即使真是非常欣赏那激进的左翼浪潮,他理智上也会不断地提醒自己站稳双脚,不要使自己整个陷进那潮水中去。所以,连向激进的青年表示奋斗的决心,他往往也很注意分寸,只是说“呐喊助威,则从不辞让”,并不自居为中军。直到一九三五年,他还对一位亲近的朋友这样描述自己:“使我自己说,大概也还是一个破落户,不过思想较新”,依旧是沿用十年前那个“中间物”的说法。看起来,一直到最后,他都还保持着这份清醒的自觉,他知道自己究竟是怎样一个人。
(节选自王晓明《鲁迅传》)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鲁迅说自己是一个思想较新的破落户,没有像郭沫若等人那样,在思想上迅速地脱胎换骨。
B.鲁迅认为,中国人的不敢发声在于精神上的失聪,故他提倡“拿来主义”,主张立即进行启蒙工作。
C.鲁迅对于中国老百姓身上的奴性与怯懦、对现实是绝望的,于是他在晚年,对民众的揭发更加深刻。
D.一九三四年,周作人发表了一首五十自寿的打油诗,一批名人争相和诗。对此,鲁迅进行严厉批判。
E.鲁迅始终保持着清醒,即使在向激进的青年表示奋斗的决心时,也是很注意分寸的,采取中间立场。
(2)三十年代的鲁迅在思想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说“鲁迅与他们的精神距离,实在太大了”,“精神距离”差距在哪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国人对鲁迅大都充满了崇拜之情。本文对待鲁迅的态度如何?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语言表达
11.2014年3月18日,是刘和珍遇害88周年纪念日。如果你参加此次纪念活动,请用第二人称的方式 ,写一段颂扬刘和珍的文字,要求恰当运用修辞手法,100字左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请从下列人物中选择一位,把他的名字写在横线上,参照上联拟写下联。
鲁迅   沈从文
对象:杜甫 上联:万方多难化作笔底波澜,成就诗史诗圣
对象:____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依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一句话,要求句式与示例相同。
只有波涛汹涌的大海,才能创造出沙滩的光洁与柔软;而平静的湖水,只好让污泥环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人物传记主要包含人物的身份、家庭出身、籍贯、生卒年月、主要经历、主要业绩等,请细读课文,提取相关信息,以“刘和珍小传”为题,写一篇200字左右的短文,简要介绍刘和珍。
刘和珍小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基础测试
1.解析 A项,吮shǔn;B项,牍dú;C项,依次为zì|qì|zé|zé。
答案 D
2.解析 A项,叱诧—咤;C项,英雄气慨—概;D项,至命创伤—致。
答案 B
3.解析 “浑然天成”形容人的才德、文章完美自然。 A项,“再三”只用于“人事”,改用“一再”。 B项, “口吐珠玑”形容说话有文采,不合语境;改用“口诵心惟”:一边诵读一边思考其意义和道理。C项,“夸大”把事情说得超过实际程度,不合语境,改用“放大”。
答案 D
4.解析 B项,语序不当,将“当前”调整到“我国”之后。C项,成分残缺,在“推动视频监控系统”后面加“建设”。 D项,句式杂糅,将“以……作……”改为“以……为……”。
答案 A
5.解析 注意前后照应。
答案 C
二、课内阅读
6.答案 作者把“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类比为“煤的形成”,说明“请愿”的方式收效不大,作者不赞同徒手请愿的方式。运用类比的写法,能更形象地揭示“请愿”的意义,把道理讲得通俗易懂。
7.解析 陶潜的诗表达了诗人对死的看法,一种看透人生的清醒和淡泊、脱俗的态度。这里鲁迅先生赋予其新的含义:烈士的忠骨与青山长在,浩气永存天地之间。
答案 为了说明尽管徒手请愿流血不值得,但既然流了血就一定会有影响,烈士忠骨将与青山同在。
8.答案 表达了作者对反动统治者的凶残及其走狗文人的卑劣的愤怒和抨击,对中国女性从容不迫、勇于牺牲的赞扬。
9.答案 ①学生徒手请愿的教训是深刻的,斗争者应改变斗争的方式;②请愿能让“苟活者”看到希望,能鼓励革命者更加奋勇前进。
三、能力提升
10.解析 (1)C项,鲁迅对现实感到绝望,对民众没有绝望,否则他就不会提出启蒙主张;A项,“没有像郭沫若等人那样脱胎换骨”是本文作者的观点;D项,对名人和诗进行严厉批判的是左翼作家,而非鲁迅。
答案 (1)答E给3分,答B给2分,答C给1分;答A、D不给分。
(2) 经历过“五四”启蒙思想的洗礼,对社会、人生的认识保留有深深的旧时代印痕;按老思路揭发社会的弊端,以旧方治疗;提倡无产阶级文学运动,却又返回到宋、明时代。
(3) 左翼作家激进但缺乏清醒,少有对工人、农民的生活、希望和痛苦的体验;而鲁迅始终能够将根子植在农村中、农民中以及学者的生活中,保持对现状以及前景的清醒认识。
(4)鲁迅一度被神化,高高地耸立在云端。在本文中,分明可以感受到作者没有用膜拜神灵的眼光来仰视鲁迅,而是站在鲁迅的角度,直视鲁迅的痛苦、矛盾、悲凉,把鲁迅还原成一个“人”。同时,在字里行间,又能分明地感受到作者对鲁迅炽热而深沉的感情,对鲁迅的深刻理解。(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持之有故均可)
四、语言表达
11.答案 示例:你年仅22岁,却把青春的热血洒在了追求正义、通往光明的坎坷路上。你旺盛的生命之花虽过早凋谢,但你在喋血府门前的那一刻,却使自己的灵魂得以飞升。88个春秋匆匆流过,你却永远美丽在鲁迅的文字里,鲜活在一代代读者的心中。
12.答案 示例:
鲁 迅  千秋孤冷耸立胸中山岳,锤炼赤胆忠心
沈从文  千卷遗篇描绘湘西山水,尽显乡音乡情
13.解析 此题考查仿写句子的能力。仿写句子一般要做到以下三方面:仿写的对象要明确;内容要前后连贯,前后形成对比;修辞手法要与例句保持一致。原题隐含了重选对象的要求,可以改用蓝天、白云等新的对象;采用“只有……,才能创造出……;而……,只好……”的句式。
答案 只有一望无垠的森林,才能创造出大地的翠绿与娇美;而孤独的树木,只好任狂风摧残。
14.答案 刘和珍,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英文系学生。生于1904年,卒于1926年,女性,江西南昌人,出身贫民。1918年秋考入南昌女子师范学校。她看进步书刊,积极实践。“五四”运动后,她组织同学街头讲演,抵制日货等。她与进步同学一起成立了女师大学生自治会。她首倡女子剪短发。刘和珍等在赣组织“觉社”,主编《时代文化》月刊和《女师周刊》。她到北京,考入国立北女高师预科,后升入女子师范大学。她被选为女师大学生自治会主席。她起草驱杨宣言,联名呈文,向京师地方检察厅公诉章士钊等人。刘百昭率军警闯进学校殴伤学生,逼学生离校。教育部停办女师大。1926年3月18日上午,刘和珍来到天安门进行反军阀示威游行,卫队荷枪实弹,段祺瑞竟命令卫兵开枪,刘和珍身中七弹,壮烈牺牲,时年22岁。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