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第3课时《队列表演(二)》表格式精品教案 三年级数学下册 北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第3课时《队列表演(二)》表格式精品教案 三年级数学下册 北师大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6-12 15:24: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 乘法
第3课时 队列表演(二)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乘法的认识与乘法口诀、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乘法以及上节课学习14×12的横式笔算的基础上,继续学习14×12的竖式计算。本节课提出了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尝试用竖式计算14×12;第二个问题结合点子图解释第一个问题中竖式每一步的意思,促进对竖式的理解;第三个问题总结两位数乘两位数竖式笔算的计算方法,能根据计算方法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目标:
1.结合“队列表演”的具体情境,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能结合点子图说明乘法竖式中每一步的意思,理解算理。
3.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每一次数字运算的结果都应该写在它合适的位置。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将继续带领你们进入数学王国,让我们一起探索数学的秘密,下面先让我们比一比,看看谁是口算小能手。 1.口算比赛。 3×4= 5×12= 12×4= 25×2= 32×10= 51×1= 51×10= 23×200= 2. 用你喜欢的方式计算下面的算式。 25×12 = 33×22 = 3.用竖式计算下面的题 1 4 2 3 1 × 2 × 3 师:上面的计算,我们会用很多方法计算,今天我们再来学习新的计算方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跟着老师一起去看看吧。 生: 3×4=12 5×12=60 12×4=48 25×2=50 32×10=320 51×1=51 51×10=510 23×200=4600 生1:25×10=250 25×2=50 250+50=300 25×12=300 生2: 600+60+60+6=726 33×22=726 生:这是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多位数乘一位数要用一位数分别去乘多位数每一位上的数。 通过口算及回顾旧知识为本节课热身。口算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训练反应速度,多练习对学生好处多多。 课堂上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回顾旧知就是告诉学生上节课我们把新知转化成旧知解决了新的问题,这是很好的学习方法,在教学中渗透教学方法就是把旧知转化成新知来解决。
环节二 探究新知 1.自主探究,研究算理。 师:你能用竖式计算14×12吗?这个竖式与我们之前学的竖式有什么不同? 提问:写竖式时12的数字“1”要写在什么位上?“2”呢?谁知道我们现在列乘法竖式要注意什么? 集体交流,讨论以下问题: (1)先算谁乘谁? (2)再算谁乘谁? (3)每次乘积的结果写在什么位置上? 明确: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 师:让我们再来结合点子图,理解竖式计算。每行有14个,有12行。先算14×2,也就是2个14,是上面这2行。还剩了10行,每行14个,也就是14×10,接下来应该怎么算呢? 师:请你拿出这个点子图,把你的竖式写在它的旁边,并在点子图上圈一圈,看一看你想的对不对。 学生试做、交流,教师巡视。 师:用十位上的“1”乘14的积是140,末尾的0只起占位作用,为了简便,可以省略不写。 2.算一算。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现在大家做几道题,检验一下学习成果吧。 教师出示教材第34页例2。 师:大家运用上面的方法独立完成下面各题。 2 1 3 4 3 3 × 2 3 × 1 2 × 1 3 学生独立完成各题,教师巡视,随时指名板书。 注意:列竖式计算时,要注意相同的数位要对齐。 小结: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方法是什么呢? 生:这个竖式是两位数乘两位数,但是其中没有整十数。 生:“1”和14的1对齐,2和4对齐。注意相同位数要对齐。 生1:先算14×2=28。 生2:再用12的十位数字1乘14。 生3:10×14等于140,十位数字1表示1个10,所得的积是14个10,即140。因此,“14”的“4”应该写在十位的数位上,“1”写在百位上。 生: 生: 生1: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得数的末位和第二个乘数的个位对齐。 生2:再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得数是多少个“十”,个位上的0可省略不写,得数的末位要和第二个乘数的十位对齐;再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设计有效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学会通过观察,找到竖式计算的方法。 对于算理的理解是保证学生正确计算的基础。 在这个环节中,借助点子图,学生可以直观地理解乘法竖式的算理,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为以后的计算扫除障碍。此环节明确竖式计算的方法,找到最简的办法学习知识。 利用不同的算式及时检测学生算法的理解,加深学生的印象。
环节三 巩固练习 1.计算23×13。 (1) 23×10= (   ) 23×3= (   ) (   )+(   )=(   ) (2) 2 3 × 1 3 2.计算:42×23= 4 2 × 2 3 1 2 6 8 4 2 1 0 师:我这样做对吗?应该怎样做? 3.一座水塔高16米,一座电视塔的高度是这座水塔高度的11倍,电视塔的高度是多少? 师:你能列出竖式吗? 4.李老师带领14个小朋友到游乐场游玩,每个小朋友的门票价钱是22元,每个成人的门票价钱是30元。李老师一共要付多少元门票钱 师:14个小朋友再加上一个成年人。 生: 23×10= ( 230  ) 23×3= (  69 ) ( 230  )+(  69 )=(  299  ) 生: 生:不对 生1:应把第二个积的末位与第一个积的十位对齐。 生2: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2乘42,实际上是20乘42,应该得840,而不是84。 4 2 × 2 3 1 2 6 8 4 9 6 6 生:16×11= 176 (米) 生: 答:电视台的高度是176米。 生:14×22=308(元) 308+30=338(元) 答:李老师一共要付338元门票钱。 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帮助学生系统地整理和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相关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逐步的把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拓展学生思维。
环节四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生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 生2:用点子图表示两位数乘两位数竖式计算中每一步的意义。 生3:列竖式计算时相同数位要对齐。 通过课堂小结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使学生查漏补缺,加深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竖式计算的方法的理解,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搭架桥梁,埋下伏笔。
环节五 拓展延伸 “+”、“-”、“×”、“÷”的来历 “+”、“-”、“×”、“÷”符号是为了简化数学问题才创造使用的。 “+”、“-”符号是1849年德国的数学家维德曼首先创造出来的,维德曼当时的工作是帮助政府和商人进行数字计算。由于政府和商人业务繁忙,维德曼经常因为繁琐的运算而身心疲惫。于是,他决心找到一种简单些的运算方法。 怀揣着这样的想法,维德曼最后终于找到了理想的解决方案,他决定用 “+”、“-”符号代替加、减运算的语言叙述,其他人在使用了这些符号之后也都感到了运算的便利和快捷。从此以后, “+”、“-”符号就开始被广泛应用了。 “×”、“÷”符号是在 “+”、“-”出现很长时间以后才被创造出来的。“×”的创造者是英国数学家奥特雷德。奥特雷德十分喜欢发明符号,他在17世纪初所著的《数学之钥》中造出了150多个数学符号,可是使用到现在被承认的符号只有包括“×”在内的3个符号。 17世纪的瑞士人拉恩是第一个使用“÷”的人,可在当时并未被大家接受,使用范围并不广泛。又过了一段时间,英国的约翰贝尔在其数学著作中使用了此符号之后,“÷”才逐渐被大家所接受。 课外知识延伸,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初步了解“+”、“-”、“×”、“÷”的的由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环节六 布置作业 教材P35 第2题、第3题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