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6-12 11:2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二单元测试题
一、看拼音,写字词。(8分)
1、周瑜dǔ jì( )诸葛亮的才能,wei( )任诸葛亮造 箭 ,,,,想找机会惩罚他,诸葛亮早已识破了他的阴谋诡计。
2、他又jī( )又渴,便走进了一家茶馆。他要了一jīn( )牛肉,几dié
( )小菜和一壶茶,茶馆的人在议论官府张贴的bǎng( )文——因为有
大虫,所以行人不得独自过景阳gāng( )
二、选择题(16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弓弩手(nǔ) 镌刻(juān) 猕猴(mí) 瞑目(mín)
B、踉跄(niàng) 丞相(chěng) 幔子(màn) 擂鼓(léi)
C、晦气(huì) 呐喊(nà) 迸裂 (bèng) 咆哮(páo)
D、遂心(suí) 血泊(bō) 顽劣(liè) 水寨(zhài)
2、下列词语与现在说法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榜文——文告 客官——顾客
B、驿站——招待所 印信——书信
C、掌柜——店主 客舍 ——旅店
D、伙计——服务员 官府——政府
3、下列句了加点词语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就血泊里双手来提时,那里提得动?原来使尽气力,手脚都已经疏软了。(懒于锻炼以至于没有力气)
B、石猴喜不自胜,忽甩手往外便 走,复瞑目转身,跳出水外。(欢喜得控制不住自己)
C、众猴听说,即拱伏无违。一个个序齿排列,朝上礼拜,都称“千岁大王”。(伏在地上,朝上礼拜,不违抗)
D、于是丫头们拿一把剪子,铰断了线,那风筝都飘飘飘飘随风而去。(随风飘动摇摆)
4、下面四大名著中的的人物与情节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孙悟空——大闹天宫 B、鲁智深——倒拔垂杨柳
C、曹操——三顾茅庐 D、刘姥姥——三进大观园
5、阅读名著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时,下列做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可以通过联系上下 文的内容判断词语的大概意思。
B、可以借助词典等工具书来理解词语的意思、
C、可以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词语的意思。
D、按照自己的想法随意理解就可以了,不用去查词语的具体意思。
6、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说法错误的一基本内容是( )。
A、罗贯中是元末明初小说家,课文《草船借箭 》根据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相差内容改编。
B、施耐庵是明代小说家,古典名著《桃花扇》的作者。
C、《猴王出世》选自明代吴承恩在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
D、《红楼春趣》选自曹雪芹的《红楼梦》。讲的是宝玉、黛玉等 在大观园里放风筝的故事。
7、下列句子描写的是本单元课文中的哪 个人物?选一选、。
林黛玉 诸葛亮 孙悟空 武松
(1)身穿金甲亮堂堂,头戴金冠 光映映,手举金箍棒一根,足踏云鞋皆相称,一双怪眼似明星,两耳过肩查又硬。 ( )
(2)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
(3)身躯凛凛,相貌堂堂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胸脯横阔,有万夫难敌之威风。语话轩昂,吐千丈凌云之志气。 ( )
(4)娴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 )
三、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8分)
1、,周瑜大吃一惊,长叹道:“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改为转述句)
2、这时候天快晚了,你还过冈,岂不白白送了性命?(改为陈述句(
3、但有过往客商,可于巳;午、未三个时辰,结伙成队过冈,请勿自误。(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4、一时只有鸡蛋大,一展眼只剩下一点黑星儿,一会儿就不见了。
(1)“一展眼”可以理解为
(2)请仿写句子“一时 ,一展眼 ,再转头
。”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9分)
1、《草船借箭 》故事的起因是
故事的结局 。
2、按照故事的发展顺序,《景阳冈》故事内容可以概括为:( )( )( )(下冈 )
3、漫步中国古典名著长廊,品读精彩故事,我们认识了许多性格鲜明的人物,有
的周瑜, 的诸葛亮, 的武松,
的石猴,这些人物形象熠熠生辉,家喻户晓。
五、阅读理解。(29分)
(一)课内阅读(12分)
他瞑目转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忽睁睛抬头观看,那里却并无水波,明明朗朗的一架桥梁,他住了身,定了神,仔细再看,原来是座铁板桥,桥下之水,冲贯于石窍之间,倒挂流出来,遮闭了桥门。却又欠身桥上,再走再看,却似有人家信处一般,真是个好所在。看罢多时,跳过桥中间,左右观看,只见正当中有一石碣,碣一有一行楷书大字,镌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
石猴喜不自胜,急抽身使走,复瞑目蹲身,跳出水外。打了两个呵呵道:“大造化!大造化!”
众猴把他围 住,问道:“里面怎么样,水有多深?”石猴道:“没水!没水!原来是一座铁板桥 。桥 那边是一座天造地设的家当。”从猴道:“怎见得是个家当?”石猴笑道:“这股水乃是桥 下冲贯石窍,倒挂下来遮闭门户的,桥边有花有树,乃是一座石房。房内有石锅、石灶、石碗 、石盆、石床、石凳。中间一块石碣上,镌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真个是我们安身之所,里面是宽阔,容得千百口老小。我们都进去住,也省得受老天之气。“
1、给选段加标题,写在文前横线上。
2、“瞑”“纵”“跳”四个动作显出石猴怎样的特点?
3、概括这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4、通过这两段文字,他佲石猴成为猴王的原因是什么?
(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7分)
空城计
三国时期,诸葛亮因错用马谡(sù)而失掉战略要地——街亭,魏将司马懿(yì)乘势引大军十五万向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拥而来。当时,诸葛亮身边没有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带领的五千军士,也有一半运粮草去了,只剩下两千百五百名兵在城里。众人听说司马懿带兵前来的消息都大尺失色。诸葛亮到城楼观看后,对众人说:“大家不要惊慌,我略用计策,便可让司马懿兵。”
于是。诸葛亮传令,把所有的旌(jīng)旗都 藏起来,士兵原地不动,如有私自外出以及大声喧哗的,立即斩首。又叫士兵把四个城门打开,每个城门外派二十名士兵扮成百姓模样,洒水扫街,诸葛亮自己披上鹤氅 (chǎng),戴上纶(guān)巾,带着两个小书童,带上一张琴,到城上望敌楼前凭栏坐下,燃起香,然后慢慢弹起琴来。
司马懿的先头部队到达城下看见诸葛亮端坐在城楼上,笑容可掬,正在焚香弹琴。司马懿心想:诸葛亮一生谨慎,不曾冒险,现在城门大开,里面必有埋伏,我军如果进去,正好中了他们的计。于是各路兵马都退了回去。
【注释】旌旗:旗 帜;氅:用羽毛做的外衣 ;纶由:指头巾
1、根据释义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像蜂群一样的拥挤过来,形容很多 人一起过来。( )
(2)笑容露出来,好像可以用手捧住,形容笑很明显。 ( )
2、诸葛亮采用 的方法部署空城计。
3、诸葛亮使用空城计的原因是: 。
司马懿不敢进攻,匆匆退兵的原因是 。
4、《三国演义》中,有关诸葛亮使用计策的故事很多,除了《草船借箭》《空城计》
外,还有 ,(两个即可)
五、习作 。(30分)
选择读过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写一篇读后感。先简单介绍一文章或书的内容,可以重点介绍你印象最深的部分。再选择一两处你感触最深的内容,写出自己的感想,感想要真实,具体。
附参考答案
一、看拼音,写字词。1、妒忌,委,2、饥,斤,碟,榜,冈
二、选择。1、选正确读音。c
2、说法与现代说法不一致的。B
3、加点启意思不正确的。A
4、搭配有误的。C
5、做法不恰当的。D
6、说法错误的,B
7、选一选、(1)③(2)②(3)④(4)①
三、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周瑜大吃一惊,他长叹道,,诸葛亮神机妙算,他不过诸葛亮。
2、这时候天太晚了,你还过冈,那是白白送了性命。
3、凡是过往行人,必须在巳、午、未三个时候所群结队过冈,请不要单人通过。
4、一瞬眼,一时太阳刚露头,一展眼已 露出半边脸,再转头太阳已经完全跳出水面。
四、按课文内容填空。1、没有羽箭抗击曹操,委任诸葛亮三天造十万支箭。
诸葛亮按时交箭 。完成任务。 2、喝酒——上冈——打虎——下冈
3、妒忌才能,耍小聪明; 神机妙算,打虎英雄,聪明伶俐,
五、阅读理解。(一)1、石猴称王 2、调皮,聪明,机智
3、孙悟空跳进跑出水帘洞,探明洞中情景。 4、机智、勇敢、聪明伶俐。
(二)1、蜂拥而来,笑容可掬。2、打开四道城门,士兵拥百姓洒水扫街。
3、士兵不多,没有大将,诸葛亮一生谨慎,不曾冒险,现在城门大开,里面必有埋伏
我军如果进去,正好中了他们的计 4、七擒孟获,火烧连营,
五、习作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