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标标准实验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同步学案 第1课 人类的形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新课标标准实验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同步学案 第1课 人类的形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09-18 16:34: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新课标标准实验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同步学案
第1课 人类的形成
一、单项选择题:
1、目前,大多数人类学家认为,现代人类可能是从非洲的一种古猿中的一支发展而来的,这种古猿是( )
A、印尼爪哇人 B、南方古猿 C、尼安德特人 D、克罗马农人
2、人类经历的最初的社会形态是( )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3、下列人类行为中,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迈出决定意义的一步是( )
A、使用天然工具 B、会制造工具 C、能直立行走 D、能使用火
4、世界三大人种白色人种、黄色人种、黑色人种形成于( )
A、早期猿人时期 B、晚期猿人时期 C、早期智人时期 D、晚期智人时期
5、中国的北京人属于( )
A.早期猿人 B.晚期猿人 C.早期智人 D.晚期智人
二、改错题
6、中国的山顶洞人属于早期智人。
错误: 订正:
7、原始社会时期,最初在氏族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是男子。
错误: 订正:
三、辨析题
8.晚期智人的出现,现代人种的差异也显现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来了,根据人的体貌特征,世界上的人类分为黄种、白种和黑种三大主要人种,导致人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体貌特征不同。
上述说法有一处错误,请指出,并简要说明理由。
错误:
理由:
四、材料解析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人类的生产工具十分原始,物质匮乏,人们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才能生存。
材料二:人们不再杀死战俘,而是把他们变成奴隶,以便生产出更多的剩余产品。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人类社会的哪一阶段?
(2)依据材料二,说说“人们不再杀俘虏”的目的是什么?这种现象出现在人类社会的那一阶段?
(3)从材料一到材料二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造成材料一到材料二变化的根本原因又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BACDB 二、6. 早期智人 晚期智人 7.男子 妇女
三、8.错误:导致人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体貌 ( http: / / www.21cnjy.com )特征不同。理由:导致人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体貌特征不同只是人种差异的一个表现。
( http: / / www.21cnjy.com )